回覆列表
  • 1 # 肥曉啊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孔融讓梨的故事一開始就建立在梨子有大有小的不公平的條件下,我認為在不公平中強調謙讓是不正確的,會打擊孩子們的自信心。

    我聽說過一個故事,某幼兒園給孩子們講解孔融讓梨的故事,聽完後一部分孩子乖乖點頭,還有一部分孩子提出疑問,他們覺得孔融的爸爸不該把有大小之分的梨拿出來,而且有時候我們也會想吃大的梨,把大梨讓給別人自己會不開心。

    其實孩子們是最純真直白的,他們總能看到事物的關鍵點。孔融讓梨一開始就建立在梨子有大有小的不公平的條件下,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是應該稍作改編的,比如梨子是三個一模一樣大小的,而孔融的哥哥弟弟都不在眼前,所以孔融不多拿,只拿一個,剩下的留給兄弟。這樣才能給孩子們正面引導,在公平的基礎上不貪心,懂謙讓才是真正美德!

  • 2 # 一葦渡心

    這是我很久就想談的一個話題。我發現現實當中,對孔融讓梨這個歷史典故,多半是從道德教育的角度、國學教育的角度、倫理教育的角度去解讀的,而很少有學者從幼兒心理教育的角度解讀。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從幼兒心理教育的角度去解讀的話題。

    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應該走哪個切入點呢?這個切入點就是分享。

    一、分享的三個視角

    第一,分享是兒童在心理發育和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親社會行為。這句話完整表述應該這樣說:分享行為是把自己的物品分享給他人使用的一種互惠性的親社會行為。我們各位家長要認識到這一點。

    既然是一種互惠性的親社會的行為,那麼就說明對幼兒社會性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作為一個心理學工作者,為什麼覺得分享行為是很值得家長們關注的行為呢?

    現在有很多家長說小孩子自私,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也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感恩;還有一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與他人的關係相處不好,這些青少年兒童或者長大以後他們表現出來的這些心理問題,其實有一部分是指向這種分享行為的。

    也就是在兒童心理發育和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科學的、合理的、養成使用這種互惠性、親社會性的行為的話,他將會經歷一個社會性發展的健康的階段,然後就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把自己擁有的,就是有所有權的那些東西分享給他人,透過這種分享行為來建設自己的人際關係,從而實現自己的社會化。

    第二,今天很多小孩的問題就是社會化不健全的問題。也就是說身體生理發育的成長完成了,但是社會自我並沒有完成。比如不能和別人建立關係,他和誰都不能融入,這不是他的社會化的問題嗎?比如說他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不能合群、孤僻、自以為是、這不是社會化的問題嗎?所以,分享行為是社會化過程當中很重要的行為。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只是建設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融入社會,同時也在實現建構一個獨立自主的自我的過程。

    第三,從現代人的幸福感來說。有些人幸福,有些人不幸福,幸福的人和不幸福的人,不能從物質的多少、地位的高低、經歷的順利或者是困難的多少來去衡量,這些因素並不一定是正相關的。幸福是和自己的心態、和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和自己能不能夠和他人建立一種分享的關係有關聯的。說的直接一點,那些只關心自己得失的人,他們的幸福感是有限的;而那些懂得分享給別人、懂得體會別人的分享、接納別人情感需要的滿足、也同時願意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自己的物質機會的人,往往更容易尋找到幸福,也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所以三個角度,第一,兒童青少年心理發育過程中,他們需要完成社會化的過程,而分享行為是我們家長必須要去進行教育的步驟。第二,兒童青少年在心理發育和心理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自我。他們要擁有一個健全的自我,也是需要教育他們有分享行為的。第三,他們在未來的人生當中,是不是幸福,是不是快樂,也是和分享有關聯。但是我覺得目前家長對於孩子的分享行為的教育是可能不太關注的、有一些忽視的。

    研究認為,三歲之前的小孩不太容易知道哪些是我的,哪些是我應該擁有的,哪些是公共的,所以這個時候的分享相對來說影響不大。到了四至六歲的兒童,在分享行為上就能分清楚,我偶爾得到的東西和我已經擁有的東西。所以他們更傾向於分享偶爾得到的東西,而不願意分享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對於小孩子的教育,就不能夠把他們當成是不願意分享,更不應該理解為是這個小孩道德水平不好。因為分享不關乎道德,不是先天就擁有的能力,是我們學習而得到的,所以今天家長的一個誤區,往往把小孩子願不願意分享來當成是道德,比如孔融讓梨,我們就認為他是一種道德,他懂得尊重別人。

    二、影響兒童分享的因素

    其實我們應該看到,在分享的過程當中影響兒童分享的幾個因素:

    首先,是否有“分享”的觀念。

    比如說他的爸爸媽媽本身喜歡分享給別人,很熱情,那麼這個小孩,他就形成了一種分享觀念。他在觀察的過程中,他就學會了分享,分享可以獲得一些需要的滿足。比如說分享可以獲得別人對他更加熱情,分享可以獲得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那個餘香,餘香是什麼?是一種的感覺,就是一種幸福感,一種價值感。於是他就會形成了一種觀念,分享給別人可以滿足一些自己的需要。比如把玩具送給旁邊的夥伴,夥伴就會和他一起玩,就可以形成一個關係的聯盟,在關係中獲得安全感,所以分享觀念是父母影響的。

    其次,社會觀點。

    影響幼兒分享的社會觀點是什麼呢?就是身邊人的態度,身邊的人如果認為他要分享,他就覺得也有必要分享;身邊的人如果給一些感覺,讓他覺得不應該分享,要分享了顯得他傻,那麼他也不會分享。所以,身邊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有些家長埋怨小孩兒不夠大方、不捨得,就應該考慮一下其實身邊的人觀點是很重要的,成年人教育孩子的行為是很關鍵的。

    第三,親社會的道德推理。

    什麼是親社會道德推理呢?就是他自己認為他做這件事情會不會被他人喜歡,他做了後別人對他是什麼態度?一般到了四至五歲的小孩子,已經有這種感覺了,已經有這種認識了。

    我做了後別人會怎麼看待我呢?如果我做了後,別人會誇我是好孩子我就去做,這就是受到了親社會道德推理的影響。他推理到了,我要把這個東西送給別人,就像孔融讓梨,我把大梨讓給哥哥吃,小梨我留著,父親問他你為什麼要把大梨讓給哥哥呀?他說要有長幼之序,我是小的呀,我應該尊重大的呀!他爸爸就很高興,他看到爸爸高興的樣子,他是不是達到了推理的那個目的呢?

    他開始就想,我要是這樣做了,我爸爸一定是高興的。我在我爸爸心裡就是一個親社會的有道德的人,我爸爸就會更加喜歡我。

    實際上這裡不光在爸爸心裡邊認知,也同時滿足了自己被爸爸喜歡這種心理需要。

    第四,榜樣的因素。如果我做了分享這樣的行為,我可能就會成為榜樣。榜樣其實是種榮譽感,是內心價值感的體現。還有移情的因素。我可能要逃避一些懲罰或者是如果我做了我就不會受到一些不好的對待,我已經感受到了這一點,所以我就要去討好以避免懲罰。

    第五,討好別人而去分享。比如有一些小孩把家裡的錢或東西拿到學校裡給那些惡勢力、那些愛打人的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這也是一種分享,這是一種被動的分享,一種不得已的分享。如果你不分享你就會捱打,這就是移情。這說明孩子沒有學會其他的分享。

    在集體裡,如果孩子一開始就找到了分享的其他方式參與到社會化過程中,他就不會做那個受欺凌的孩子。某種意義上說,受欺凌的孩子也還是在行為教育上缺失的。所以,家長不要只看表面,要深入地去推敲孩子的心理創傷。

    三、分享的意義

    分享可以促進孩子心理發育中人格的健全。有一個詞叫“延遲滿足”。我現在手裡有一個蘋果,我旁邊有一個小朋友,如果我知道我把蘋果給了他,我媽媽還會給我一個。那麼,我會不會給他呢?這裡就取決於我有沒有“延遲滿足”的能力。如果我認為我給了他,我媽媽還能給我,我可以忍住不吃,反正我還是會有的。現在很多人過得不快樂就是缺少“延遲滿足”的能力。我馬上要得到,但是還沒有得到,所以就得了焦慮症。我馬上要得到,怎麼可以讓別人搶在前面得到,所以人際關係緊張。這就是沒有“延遲滿足”的能力,缺少這種能力的人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說,我們讓孩子學會分享實際上是提高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因為我知道我與他人分享而讓他人受益,我還會得到的。

    孔融讓梨的心理學意義在於“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人的幸福和快樂一定是和他人分享而獲得的,這個過程中會產生積極情緒。把自己擁有的物品分享給別人,把偶然得到的物品也分享給別人,這個過程中有三種可以分享的物品:偶爾得到的、自己的、獲得獎勵的。這其中最容易分享的是獲得獎勵的物品。因為這個獎品體現了他的價值,因為自己努力而獲得的獎品分享給別人的時候,他的價值感會更強,就會獲得幸福感、驕傲感,甚至會比自己玩還開心。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我們沒有讓孩子產生過這種感覺,說明我們做父母的失職,說明我們沒有讓孩子透過自己的努力而去獲得自己價值的體現,這種體現就是獲得一些物質的獎勵或是其他,他可以分享給別人。所以,我們的孩子就沒有獲得價值感。

    真正的分享是讓孩子體會到價值感。比如你給他設定目標,讓他透過努力去獲得,“你把板凳搬過來讓小明坐。”板凳是孩子透過努力搬過來的,他就會產生快樂感。你要給他設定一些目標,然後他透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他看別人做出的反應產生快樂感。如果我們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能在這個方面多一些培養,能避免好多好多問題。

    透過分享能力的培養,孩子可以形成一個健康的自我,可以和他人建立一個完整良好的關係,可以享受在分享當中獲得的快樂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積極的分享,而不是消極的分享,是主動的分享,而不是被動的分享,所以我們不能盲目的去學習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它是一個孩子心理發育成長當中,社會化的重要部分。但是不能在壓迫下來做的,如果在壓迫下做未來就會變成一個討好別人的人,為了害怕別人懲罰而去做的這個行為。所以對於不分享的小孩也不要認為為這個小孩沒有同情心,沒有共情的能力,只是在教育方面,我們沒有把他給教育好,沒有把他教育成為一個分享的人。

    爸爸媽媽們,在家裡應該多做一些分享行為的教育,比如:讓他經常領一些小夥伴在家裡給他們舉行一些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大家互相交換。還有讓他們透過幹一件事情而去實現獲得一些自己價值的體現,然後把自己這個價值分享出去,而獲得自我價值感。這種滿足感,這種快樂感讓他慢慢的在這個分享過程當中提高他的延遲滿足的能力,從而對自己有所控制,不是一得不到東西就不行、就馬上得鬧,並且這個小孩長大之後也很麻煩,到時候他會很不快樂,他也會很難搞好人際關係,不能適應社會,他對自己也很難接受,很難產生幸福感。

  • 3 # 睿心媽媽

    孔融讓梨的故事在現代幼兒教育中,意義還是蠻大的。

    第一,讓小朋友瞭解中國傳統的歷史故事 ,學習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的傳承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以後孩子長大以後,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了如指掌,耳熟能詳,我們就不用擔心我們的傳統文化會在孩子這一代當中丟失了。

    第二,讓小孩子懂得在生活當中要向孔融學習,要謙讓。雖然好東西大東西大家都喜歡,但是我們在這樣的美食的誘惑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我們的家長,我們的朋友。

    尤其是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做家長的都把東西讓給孩子吃。孩子覺得自己什麼東西都自己吃,這是天經地義的,他沒有謙讓的意識。透過給他講故事,他就懂得了,他以前的做法是錯誤的,以後應該像孔融學習,做一個謙讓的孩子。

    所以對幼兒講孔融讓梨的故事還是大有益處的。

  • 4 # 莉小紅295

    孔融三歲讓梨這個故事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孔觸三歲就能盡本能地拿小梨,把大的讓給哥哥。在今天的幼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是應大力弘揚的,弟兄友愛,團結一心,無論在家庭,還是在社會,都是很缺乏的。

    許多獨生子女習慣了吃獨食,很不情願與別人分亨。現在二孩時代了,許多大孩子也不知道讓給小弟小妹吃了。拼命地搶好吃的,好玩的。自私的歷害了。有家務活了,就退了。也是攀等靠,讓父母代勞。

    孔觸也是父母的嬌寶貝,他為什麼能讓梨?也許是他們家的兄友弟恭的和諧氛圍,也許他天性純良。我相信,人之初,性木善。小孩子重在教育,大人做的好,小孩子有樣學樣,自然耳濡目染,就一定會謙讓關心別人了。

  • 5 # 花間清露

    在物質極為豐富的今天,可以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所以一些人認為孔融讓梨的故事對現在的幼兒教育沒有什麼意義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東西可以隨便吃了,但怎麼吃卻體現著人的教養和素質。在一個有老有小的家庭,從小就要教育孩子,吃東西要讓長輩先吃,自己再吃,尊老愛幼,這才是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和家風,以後在成年後自己在家會受到晩輩的尊重,在外會受到大家的讚賞。

  • 6 # 李光超13385337566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讓孩子學會懂得謙讓,尊重長輩,但現在孩子在這方面實在是欠缺,這和現在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差距。有時真的很無奈,自己一直就教育女兒不去和別人爭搶,凡事懂得謙讓,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對她的謙讓,表示感恩,甚至有些孩子變得習以為常。孔融讓梨的故事不光有教育孩子,有些父母也要好好學學,再不學習,老傳統就丟失的差不多了。

  • 7 # 紫瑗

    我認為孔融讓梨的故事在幼兒園教育中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謙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美德。在現代這個倡導個人主義的今天,尤其有重要意義。用最普通的話來說,就是要從小知道,眼裡有他人,心中有他人。你眼中有他人,別人眼中同樣才會有你。在這個講究合作協同的時代更加如此。人與人之間透過網路連結的越來越多,越來越緊密。但是信任度卻越來越低,如果人與人之間再多點謙讓,熱情,友善的美德,人際關係才會越來越和諧。工作生活也才越來越和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回到家,你們村上買的最好的是什麼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