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範小王子
-
2 # 邊紅舉書畫藝術
書畫圈煩感的事多了;
A:整天拜山頭,拉幫結派,互相吹捧,貶低他人。
B;潛心看書學習的少,攀比虛高的人多。
D;不知天高地厚,有人客套說句好,就開始大張旗鼓辦展辦校,誤人子弟,扭曲美字導向。
E;佔著是體制內大丶佬、,想法調點到外辦展講學,知道自己肚裡幾粒米,在任時日不多,藉機大撈大賺。
F:……
一一勿對號入座
-
3 # 王偉863
藝術是有思想有靈魂的,讓人賞心悅目,給人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啟迪人的心靈。一些畫家為了表示有個性把病態,醜陋,粗俗的作品誇誇其談,四處張揚
-
4 # 綠松石33
國內一批寫實油畫的後起之秀,寫實技術和功力都很不錯,但審美和修養方面太差,所表現的人物、靜物沒有生命,都是死物。遠遠看去就像是三十年代上海大街上畫的月份牌,完全沒有色彩(這裡說的色彩而不是顏色)。雖然是用的油畫顏料畫的畫,但完全不是油畫,只是油彩畫的畫兒,油畫方面的修養太淺薄,應該好好體會一下什麼是“油畫的味道”……
-
5 # 非武少寧
中國畫墮落的根源根源:
——見過這種畫家吧?他們很強勢,總是以名家自居。他們萬事都設定目標並搭建舞臺,摧古拉朽般碾壓其他藝術家的名分、尊嚴和成就,他們分秒必爭,寸土必爭。這個創新是我的,那個榮譽是我的,我是某大師的關門弟子……,他們眼中並沒有別人,只跟有用的人打交道,只跟官員和富豪私交,他們調門高亢,從來都不懂得遷就他人,只有他,只有他的藝術是藝術,是值錢的、是有價值的藝術,他們內心容不得同行或意見相左者的存在,由於利益產生的嫉妒令他們無法後退,他們總是生活在提防他人、製造是非和標榜自己的怪圈子裡,久而久之,他們變得很無趣,他們不知道他們的行為已經喪失了起碼的體面,而最終折射在他們作品中的樣貌就難免顯得有些醜陋。
而中國畫墮落的根源之二,是很多國畫家並不會因抄襲他人的藝術成就而感到羞恥,有些人甚至將抄襲或照搬前人作品的行為視為是一種傳承,是一種優良的品質。正因為一代一代的不斷仿效,欺世盜名這一說法對於很多國畫家來說已經變得沒有任何負面意義。
反過來再看看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葉永清涉嫌抄襲比利時藝術家克里斯蒂安·希爾文作品一事,先不論這件事最終的走向是怎樣,單就這個事件本身蘊含著的關於誠信與謊言、榮譽與恥辱、創造與竊取之間的所有資訊,就很令中國藝術界尷尬,尤其是在對“山寨”習以為常的國畫領域,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嘲諷。
中國畫的墮落與書畫盛行作偽有著必然的聯絡。著名大師張大千就是這方面的高手,他臨摹石濤的作品惟妙惟肖,以假亂真。有一次,張大千和友人在美國參觀一個展覽,當他見到一幅署名“石濤”的畫時,得意地對陪同參觀的人說“這幅畫是我畫的”,同行友人大驚失色並嚴肅地說,在美國這是犯法的……
這些年來,在國畫領域打假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央視曾於2015年播出過一段有關部門在北京琉璃廠字畫一條街打假的影片片段,令很多人認為國畫領域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日子到了。可是,短暫的影片播出後再沒了下文,甚至在搜尋引擎上尋找這段影片或相關資訊都成了一件困難的事。
在國畫界,藝術家的抄襲和剽竊以及無休止的自我複製都是公開的秘密,最被聚焦的國畫界標誌性人物範曾筆下的“老子出關圖”,就是自我抄襲和複製的標杆。而另一些藝術家,對書畫作偽表現出的大度、同情、寬容,恰恰滿足了某些購買者以假充真、魚目混珠、心存僥倖,期待獲得不義之財的需求。
腐敗這個話題在中國的熱絡詞彙中佔據首位,而中國畫壇又怎麼可能獨善其身?首先,精神的腐敗猶如海水倒灌,已經蔓延到藝術家的意識和審美領域。一些畫家雖然在學術上有了令人仰止的成就,但滿身的銅臭味和學術惡霸行為卻分解了他們人格的魅力。以廣州畫壇某知名藝術家為例,他在對藝術高談闊論或賣弄筆墨技巧時喜歡聽到掌聲和喝彩,他在出行時需要有人前呼後擁,他喜歡人們稱呼他為x哥或老大,他常去的某酒樓的停車場一號位永遠屬於他,他對於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行的都要最好的,稍有閃失就會得罪,他容不下絲毫的慢待,他的靈魂滋生出的慾望,已經成為其生命的無底洞,黑暗而陰冷。
有所謂“畫如其人”的說法。其實不然。齊白石不是被國人稱為偉大的人民藝術家嗎?但只要你閱讀過足夠的人物文獻,就會喪失對這位傳奇老人的敬畏。據記載,齊白石到了晚年依舊同他的夫人寶珠沆瀣一氣,一唱一和、夫唱婦隨地在價格上做局坑騙友人,其高明的推銷術和不厚道的斂財方法,證明了他的偉大隻是一個謊言,但收藏家們很不願意公開認同這一觀點,因為他們必須維護齊白石一代宗師的神聖和偉大,而事實上,他們對這位歷史老人的負面瞭解可能會更多、更全面。
誰知道各級各類畫院靠政府財政供養的畫家們都在忙碌什麼,誰知道在巧取豪奪納稅人錢財的戲碼中粉墨登場的人物卸了妝又會是怎樣的嘴臉,他們的畫給了誰,去了哪裡?這些都是未來將被歷史揭開的驚人的黑幕。
當今畫壇,一些畫家將心裡的小九九魔幻成一齣戲,演給真誠喜愛其藝術的人看,故弄玄虛、欲擒故縱,張口閉口幾萬、幾十萬元一平尺,畫價甚至比北京長安街沿線的豪宅還貴。
在瀰漫著虛偽、賣弄、腐朽氣息的畫壇,繪畫大師們為了訂單,迴圈往復著同樣的工藝、材料和雷同的作品,而買家對這一點似乎毫不在意,他們獲得這些低俗的藝術品,是用來換取地位、工程、或者是商業批文的,只要目的達到,這些畫表現的是什麼,最後的歸宿在哪裡並不重要,大師們對這些早已明察秋毫,心知肚明,很清楚人家要的只是他的名氣,跟畫的好壞無關,跟藝術的高低無關,所以,畫家們猶如印鈔機器一樣,重複往返地每天做著同一件事。這是中國畫墮落的根本。
再觀望一下國畫界還在慢慢前行著的未成名的畫家們。這是一個與大師們的處境形成鮮明對照的龐大而窘迫的群體,他們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錢財。但他們已經從前輩身上看清了功利在他們藝術之路上的作用,於是他們千方百計模仿著成功者的做派和行為,繪畫界這塊唯一的淨土即將淪陷,離骯髒和黑暗只有一寸之隔,因為,在未成名的畫家人群裡,有些人在妄自菲薄的掙扎中,內心強烈的出人頭地的慾望,在缺少天分、學養、機遇、背景的狀況下而破裂。他們很想過一把像大畫家那樣奢華而榮耀的癮,於是,他們不放過任何表現自我的機會,他們經常會笑著從夢中醒來又哭著睡去。這些人在無助和恐懼中為爭得一絲虛榮,另闢蹊徑沽名釣譽,自編一些所謂的教育履歷,把自己標榜成某所名校的學子,謊言氾濫,學術虛假,在眾目睽睽下有些人的靈魂已經無法得到片刻的安寧。
中國畫壇,是一個由權勢作亂的舞臺,是一個霧裡看花的世界,這裡沒有純粹的藝術,只有僵化的理論,一切都是為了實用,因此,中國畫必然墮落。
-
6 # 匠心凡造
說個我身邊的事情。
近年來想進中國美協的畫家越來越多。為毛? 進入中國美協,意味著你的繪畫作品“升值”了。許多畫家原來的作品一文不值,但是進入中國美協後,身價飛漲,一平尺幾萬幾十萬的叫。
但是,進入中國美協難啊,各種套路,各種關係,而且本身實力也不夠,比如國畫品類,高手太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年能進的就那麼幾個名額。進入不了怎麼辦,急啊,沒名頭就意味著掙不到錢,總得養家餬口不是?
於是呼,就有人把眼光瞄準了“漆畫”品類。
漆畫小眾,對作品的藝術性要求相對較低,懂的人也不多,製作也簡單。於是就開始透過各種方法,代工啊編故事啊等等,用漆畫作品去評中國美協。透過良好的“運營”手段,進入中國美協了,拿到名頭了,就再也不做漆畫了。然後國畫作品價格飛漲100倍,然後。。你懂得。
哎,好好的漆畫品類,被某些人利用成為名利的工具,導致漆畫作品一直上不去,令人遺憾。
-
7 # 青竹節長
藝術被商品化了。畫家都想著一幅畫能買個幾百萬,互相吹捧的,互相扯皮的,互相傷害的,互相攀比的,人性的另一面充分展現。高雅藝術變的俗氣,向錢看齊,不可思議。
-
8 # 國畫家李志國
最反感的就是現在社會上一些江湖書畫家,當然也包括一些非江湖的書畫家對自己的作品見人就送,沒有原則的送給朋友,甚至剛認識的真的只見一面的人,應該說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這個書畫圈裡面的一些規則。也給書畫家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把書法作品動不動送人,其實對書畫本身的不尊重也是對作者本身不尊重,也是對行業有著很負面的影響。每當見到類似的書畫家就很反感,書畫作品是藝術家精心創作也是藝術家的時間、功夫,甚至投入所獲得的,如果隨便贈予人是極不合適的,當然我也不主張藝術家見錢眼開,唯利是圖,但同時最好保持一個相互尊重的心態,就是禮尚往來。
-
9 # 萬然然
市場混亂各種所謂的江湖派大師賣弄著各種醜陋之嘴臉,向錢看的感覺一直存在嚴重,更別提那水平到底有多……還擺弄出一副大師的樣子。
-
10 # 楓葉飄飄whf
我是一個繪畫愛好者,閒暇時間畫上幾筆,滿足一下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和熱愛。對於好的作品就好像發現新大陸,但技不從心,只能望塵莫及。對大師的藝術水準用語言是無法表達的。要說近年來圈子裡的怪事,個人感覺怪的不少。有些所謂的名人,利用自己的名氣,動用媒體,商家,名流去宣傳,送禮,高價出售一些根本沒有多少藝術價值的作品。得到豐厚的回報。很是傷害了那些默默無聞的精深的藝術家和創作者。他們每年的創作收入都沒有所謂名人幾筆“龍飛鳳舞”的即興賞賜。那種做作表情真叫人無語噁心!。。。不說了,見怪不怪,越說越噁心!
-
11 # 西江書畫藝術
繪畫圈現在讓人反感的事有很多,突出表現在:
1、圈子化\江湖化,或者幫派化。爭奪不同的碼頭,有碼頭就有資源,有資源才能拉山頭,搞圈子,互相利用,互相抬轎,凡不屬這個圈子的,均排斥砭低,視為異類。所以你看很多所謂的專業展覽,搞來搞去就是那麼一幫人或他們的學生。各級畫院院長、美協主席、美院院長等這此碼頭,那可是爭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斯文掃地。
2、美協畫院的官僚化。官方的美協畫院因為碼頭正,資源集中,成為很多人上位、炒作自己的臺階,大家都向美協擠,導致美協高高在上,只看上不看下,你要它真正為基層畫家、繪畫愛好者、人民群眾服務,難!門難進,臉難看,成為常態。
3、創作的媚俗化。現在繪畫創作,有三個傾向,一個是徹底西化,學歐美表現主義(如油畫及當代藝術);二是主題宣傳畫化(從全國美展可見),累同、重複;三是惡俗化,滿足社會低層次審美需要,滿大街都是花開富貴,旭日東昇(比如中國畫)。
-
12 # 畫畫的一夢
畫畫風氣越來越浮躁,過於商業化,追求功利。讓想要磨練畫技的畫手們,急於求成,不能靜下心來。
畫畫網路課程龐雜,還有一些畫的不咋樣的人,做的課程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導。
-
13 # 像霧像雲像風
己經失去了原來的繪畫靈魂,商業化的味道和過度誇大的操作,使得原本不怎樣的作品經過包裝吹捧而獨佔鰵頭。真正有實力的又得不重視,久而久之就失去繪畫的真諦。
-
14 # xymzdsx
讓我反感的事就是美術學院的男老師和少數男同學把頭髮留得很長像個女人。這種人以為和藝求沾邊就要用長頭髮為標誌,實在是令人作嘔!如果是古代的人留長髮就正常了。
-
15 # 大河埴匠
最反感所謂跨界,你自己為什麼跨界呢?嗯…因為你自己的行業都沒有做好,只有跨界了,結果是“體育界你叫吹牛最牛X,吹牛界你體育最牛X”!
-
16 # 孫小小花
當今所有的所謂“”大師”都是商業體系包裝運作出來,或者政治對文化的需求而包裝。而真正不屑於此的只是默默無聞專心於藝術,甚至貧寒。
-
17 # 西窗打雨
個個都向上爬想出人頭地,不安靜下來學藝,沒有好的基礎以後怎能成才呢,中規中矩的人往往被刷下舞臺,油頭滑腦的會拍馬屁的好處多,一句話這社會太浮澡功利性太強的人往往能在塔尖上行走,注意爬得越高
-
18 # 泡泡藝術實驗室
我覺得畫畫這塊反感的是,商議化很重,還有我們這邊的家長對孩子畫畫,認知比較薄弱,認為畫畫可有可無,選什麼,不太考慮畫畫,覺得畫畫沒有什麼用,畫畫領域沒有去挖掘,沒有創新,都在想怎麼去收費,導致我看到的好多作品都是很古板,畫畫美感完全沒有,我現在在不停的創作,創新,但自己對這邊不是學這塊專業出生,很多的美術深的知識,不是很瞭解,我只是現在目前看到的進行分析總結。
-
19 # 收藏遠去的難忘歲月
自古以來,我國書畫藝術博大精深,好的書畫作品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藝術價值,是很好的精神食糧。瞻望解放前後的書畫藝術家們都是孜孜不倦的努力於書畫救國。當時的繪畫圈有很好的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以繪畫方式致力於解放事業。大家思想一致、為抗戰去宣傳奮鬥,內部環境融合,沒有私力,沒有上下打壓、只有相互幫助,對晚輩力量的培養,不斷創新強大!
近年來的繪畫圈由於大環境的盛世收藏,資本巿場的參與,各類奇怪現象得以出現,很多專力於繪畫藝術的實力派畫家由於不喜歡宣傳炒作而默默無聞,而一部分實力平庸者,專攻於各種大師證書,協會領導、資本謀利的大賽大獎等宣傳炒作而提高虛假的知名度者們卻混得風生水起!但是我們始終要相信藝術實力的真理,大浪淘沙,隨著歲月的改變,暫時暗淡的實力派們終將得到藝術的認可(是金子總會發光發亮的)!而那些靠不擇手段的各種大師證書,名譽大獎的平庸之輩隨著資本的撤退,證書獎狀光環的退色,終將身敗名裂,我們始終要相信最高的書畫藝術靠實力才能得到傳世的認可。隨著歲月蹉跎,大浪退潮之後那些裸泳的小丑們終將會很難看的!
回覆列表
中國畫漸漸丟掉了靈魂這是讓我最反感的事。中國畫講究寫意、講究在”似與不似”之間。現在追求寫實,追求“逼似”。過分強調立體感,象油畫迫近,意境淺薄,使欣賞者完全失去想象力。中國畫在筆墨運用上講究簡練,講究“惜墨如金”、講究“以一當十”。現在講究鴻篇鉅製,筆墨繁複,畫面塞滿,密不透氣。有的連近景、遠景都不分。畫面缺少簡潔、靈動性,呈現的是“用筆良苦”。畫不咋樣,功夫贏人。還有的專搞牛鬼蛇神。專門畫醜、畫怪。畫人似鬼,四肢畸形,五官移位;畫物奇醜,怪態百出,人間難尋。這種畫,作者意在讓欣賞者嚇得尿褲子,從而留下深刻印象。還有的專門造奇。讓欣賞者如入五里霧中,讓你急死也猜不出他畫的是什麼,要表達什麼意思。總之畫壇也和書壇一樣充滿了浮躁和急功近利,很少有人靜下心來專門研究藝術裡面深層次的東西。讓人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