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隱匿城中鄉野人
-
2 # 鏡明分析諮詢
25年後,工作好不好找,還是取決於你有什麼能力特質!從目前的發展狀況看,簡單的重複性的工作,已逐漸被機器替代,未來所需的必然是高精尖人才。除此之外,我個人非常看好服務業,機器畢竟替代不了人,冷冰冰的機器尚不能滿足人類情感,當然最重要的是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優越感,是行業的剛需!
-
3 # 愛喝咖啡的小新北漂中
時間太長,不確定因素太多,明年咋樣誰都不能確定。
要不想被淘汰,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王道,你有了不可替代性任何時期找工作都不難。先考慮一下1-3年怎麼過的更好,看得見摸得著的才實惠。
-
4 # 梓程職場
到2025年工作好找嗎?
到2025年工作好找嗎?我覺得這個問題挺有意思,也會讓人停一下腳步,靜靜的思考一下,現在是2020年,5年後,社會會發生什麼變化,工作崗位會發什麼變化?我們應該為這個變化做出什麼準備,才能讓自己在未來有能力找一個好工作。
回到問題本身,到2025年工作是否好找?關鍵要看我們是否在為2025年社會的變化做好準備,到時候我們具不具備找到好工作的條件和技能儲備。
如果我們現在為未來做好了準備 ,儲備了未來崗位需要的技能,那麼就好找工作。如果,我們現在沒有為未來做好準備,沒有儲備未來崗位需要的技能,那麼就不好找工作。
所以現在對未來發展變化的預判很重要,根據預判做好準備也很重要。
因此針對這個問題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2025年是否好找工作,首先一個角度是應該分析到2025年主要變化是什麼?另外一個角度針對未來這些變化,現在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一、到2025會發生哪些重大變化預判
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馬雲曾預測,在未來,華人將無業可就,無工可打,無商可經。他的出發點是從網際網路經濟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將衝擊未來就業市場。
1、2025年很多崗位會被取代
智慧化的發展促進機器人的發展,機器人在未來將取代部分人類的工作崗位。目前來看機器人最先取代的是產業工人。
機器人會在生產企業大範圍應用,生產線的傳統工人會逐步被取代。我們從新聞看到現在很多大電子企業,比如華為和富士康在生產線上基本上都是機器裝置在進行生產,傳統產業工人已經被取代,這種趨勢會加快。
機器人快速取代產業工人主要原因:
第一、機器裝置或者機器人工作技能可以透過機器學習隨時可以提高,並且一臺機器人學習完成,所有機器人就具備了這個技能,這樣大大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第二、機器人可以完全按照標準進行作業,機器人之間沒有誤差,企業的生產質量會比人工顯著提高。
第三、機器人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增加企業效益。
第四、機器人可以24小時工作,不怕累、不怕病,今年新冠病毒影響了企業的復工,機器人工作就不受疫情限制,可以大大增加企業的產量。
所以在未來機器人代替人的工作是不可避免的。
5G和物聯網的發展,會催生很多新的應用,這些應用會逐步取代這些行業的工作人員,現在看最典型應用就是無人駕駛,到2025年無人駕駛技術應該逐步成熟,涉及到駕駛員的崗位會逐步消失,到時計程車、滴滴租車、代駕等職業人員將逐步被替代。
綜合來看,到2025年或者再晚一些時候,隨著智慧化的發展,通訊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的發展,現在一些需要人工付出體力勞動、具有重複性工作性質的和危險的工作都會被機器人代替。人們在這些領域就業機會大大減少。
2、2025年將出現哪些工作機會
第一、出現的機會之一就是現在處於發展階段的平臺,在社會上會出現很多平臺,給各方面有能力人員提供展現自己能力的舞臺,透過這個舞臺把你的能力變成相應的產品,在平臺上讓消費者消費,從而你得到相應的報酬,是匠人+平臺的模式。我認為這應該是未來重要的一種模式,也是自由職業發展的新機會。目前階段這種模式比較明顯的是直播+帶貨,自媒體等。
第二、在未來,人不再從事比較固定工作,會從事一些自由職業,人的自由時間會更多,為人服務產業會非常發達,人與人之間的服務業不會被機器人代替,人會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向服務業轉移。
第三、在未來,發揮個人能力的工作機會很多,比如研發、設計、藝術、法律等,這些領域不會輕易被機器裝置所取代,需要人的思想發揮作用的領域。
第二、為2025做好準備工作
初步對未來有一個預判後,需要開始為2025年及未來做好一些準備工作。
1、為未來的匠人+平臺模式打造基本能力做好準備。
針對未來的變化,我們現在應該分析一下自己有哪方面技能和能力,哪些能力會讓我們變成一個匠人,為以後在平臺上發展自己的事業打下基礎。
現在也應該好好研究一下目前都有什麼平臺,能為我們提供這樣的機會?比如你有行業經驗,現在可以考慮做自媒體,透過自媒體把自己經驗輸出出去。如果你現在有一門手藝,可以做一些產品,透過自媒體平臺把你做的產品賣出去。
2、為未來從事服務業做好準備。
如果工作是屬於未來被機器人、物聯網、通訊技術替代的一類,現在就需要為未來可能下崗做好準備,可以參加一些服務業方面知識培訓,可以考慮為自己在服務領域創業或者工作做好準備。
3、在未來可能還會有很多新的機會,不斷分析未來的機會,找到自己定位,為自己在未能找到好工作做好準備。
總之,到2025年社會和技術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工作機會也是根據社會發展變化而變化的,因此現在就需要對未來做一些分析和預判,針對這些分析和預判做好準備,到時你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做好準備的人一定好找工作,沒有做好準備,不能適應未來工作需求的人,不好找工作。
-
5 # 三哥三妹生活記
2025年還有5年時間,現在社會發展這麼快,時代在進步,每一年都是有著特別大的發展趨勢,明年的事可能都不在預料之中。
更何況5年後,就大學生都出入社會的已經不記人數了,現在好多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回覆列表
二十五年後,回答問題的和提問者都老了,對於我們而言那時候臨近養老了找工作已經不是主要了。
但是下一代的話,就職應該好找些。
首先人口老齡化嚴重,這會騰出更多的就業機會。
其次中國出生率越來越低,所以國家提倡開放二胎,但是生的起養不起,所以出生率並未提高,人口相對減少,而人才無論何時代都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