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血管醫生徐濤
-
2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幫您做解答】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不僅是正常人進行糖尿病篩查要知道的,也是糖尿病人血糖監測所要求的,但卻有不少人一直搞不明白,比如餐後幾個小時測血糖有意義、餐後什麼時間的血糖最高等等,這裡給大家做簡要的介紹。
血糖受進餐的影響非常大,進餐後隨著對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血糖會不斷升高,所以食物消化吸收的過程與血糖的變化密切相關,通常會經歷幾個階段:
食物研磨期 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是消化的第一步,會有唾液等消化酶與食物混合,隨後經食道進入胃中;在胃中透過胃的蠕動將食物進一步磨碎,也把更多的消化液比如膽汁、澱粉酶、蛋白酶等與食物進行充分混合,形成糊狀的食糜。但胃沒有吸收其中營養素的功能,此時血糖不會有變化,也就是說從開始進食後的15-20分鐘內食物對血糖幾乎沒有影響。
食物吸收期 進餐15-20分鐘後,經胃充分研磨的食糜開始被排進小腸,小腸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素,此時血糖開始升高。隨著越來越多的食糜被排進小腸,血糖升高的幅度越來越大。由於每個人胃腸功能狀態不同,食糜排進小腸的速度和數量不同,因此每個人血糖升高的幅度不一樣,但總的來說在進餐後的30-60分鐘內被排進小腸的食糜最多,血糖升高的幅度也最大,但具體是哪一個時點,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沒有統一標準,但最高不會超過11.1mmol/L。
食物排空期 進餐1小時後,大量的食糜已經被排進小腸,只有少量的“掃尾食物”進入小腸,血糖從升高的最高峰開始下降,在進餐後2小時時胃中食糜被排空,小腸對營養素的吸收結束,此時血糖基本平穩而不再升高,最為關鍵的是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因此餐後血糖的檢測選在了餐後2小時,並制定了統一的標準,正常範圍是4.4-7.8mmol/L。
餐前血糖期 進餐2小是後食物消化吸收完畢,血糖不再升高而被機體不斷利用,血糖開始下降,至餐後3小時的血糖基本接近空腹時的血糖水平,由於空腹血糖的定義是進餐後8-12小時,只有晚餐後至第二天起床符合這個標準,因此早餐至午餐、午餐至晚餐前的血糖被稱為是餐前血糖,可以參照空腹血糖3.9-6.1mmol/L的標準來衡量。
綜上所述,餐後的時間範圍主要是指進餐後2小時內,而要檢測餐後血糖要選擇絕大多數人有可比性的時間點,即檢測餐後2小時的血糖並按標準判斷是否升高,也可檢測餐後3-4小時的血糖參照空腹血糖的標準判斷是否正常。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進餐後隨著血糖的不斷升高,會給胰島細胞傳遞一個快速分泌更多胰島素的訊號,正常人的胰島細胞對這個訊號非常敏感,可以立即啟動加速分泌機制;但胰島細胞分泌功能異常的人這種能力下降,不能及時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就造成了餐後血糖的升高,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餐前血糖或空腹血糖正常,餐後血糖卻會升高的原因。
因此,如果要檢測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不能只測空腹血糖,還要同時檢測餐後2小時血糖,並對照標準看是否升高,以便及時發現血糖升高及糖尿病。《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給出的血糖管理標準是: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mmol/L,餐前血糖可參照此標準
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4.4-7.8mmol/L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及(或)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及(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或任意時間測得的血糖大於11.1mmol/L
-
3 # 醫學莘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餐後血糖如何變化。
餐前,我們的血糖一般波動在3.9-6.1mmol/L。從進餐第一口食物起,隨著攝入食物的增多,我們的血糖逐漸升高,大概到餐後1小時左右,我們的血糖達到高峰,但此時依然在11.1mmol/L以下;從餐後1小時開始,我們的血糖逐漸下降,到餐後2小時,我們的血糖降至4.4-7.8mmol/L;到餐後三小時,我們的血糖幾乎恢復至餐前水平,即3.9-6.1mmol/L。所以,餐後血糖上漲多少在正常範圍,我們一般取餐後兩小時血糖作為參考。先且不說餐前血糖水平多少,正常進食的情況下,只要餐後2小時血糖未超過7.8mmol/L,就算在正常範圍內。
餐後血糖異常,又該如何判斷與處理?由於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減少,部分患者餐後血糖會升高,當餐後2小時血糖高於7.8mmol/L,但未達到11.1mmol/L,此時為糖耐量減低,也稱為糖尿病前期。餐後血糖處於此階段時,建議先透過控制飲食,結合運動療法控制血糖,一般經過6月左右的時間,血糖會有所改善;若經過6月的生活方式干預治療,血糖無改善,根據自身情況,同時合併其它危險因素時,可適當給予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藥物控制血糖,預防其發展為糖尿病。
當餐後2小時血糖達到11.1mmol/L時,已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此時,建議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檢查進一步瞭解血糖情況,同時複查糖化血紅蛋白瞭解血糖整體情況,若透過控制飲食、運動等治療,餐後血糖仍明顯偏高,糖化血紅蛋白達到7.0%,應啟動藥物降血糖治療。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4 # 玻璃樽190601
空腹血糖6.0。餐後兩小時9.5,空腹血糖還可以,餐後的有點高了,不過不用調整藥物劑量,只要注意一下飲食、運動即可,一般來說,餐後血糖要比餐前多1、2個,如果餐後比餐前低有發生低血糖的風險,當然,餐後血糖也不能比餐前多太多。
空腹及餐後2小時血糖
(1)空腹血糖:是指在經10~16小時過夜未進食的情況下所測得的血糖濃度,稱之為空腹血糖。正常人空腹靜脈血糖濃度為3.9-6.1毫摩/升,空腹血糖反映了胰島基礎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若空腹血糖超過13.9毫摩/升,常反映β細胞儲備與分泌功能均很差,可能需要胰島素治療,對於已服用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的病人,空腹血糖可反映藥物的治療效果,可根據空腹血糖情況及時調整藥物及用量。
查空腹血糖時要注意以下的問題:
①過夜空腹,頭天晚餐後不再進食,最好於早上6點至7點間取血,最遲不得超過上午9點,否則起床活動後,體內的拮抗胰島素激素如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和糖原異生增加,會使血糖升高,影響空腹血糖數值的真實性。
②抽血前不要做劇烈的體力活動,避免各種應激:如緊張、憤怒、疼痛、失眠等
③1型糖尿病病人在門診隨診中,由於醫院門診抽血多在上午8點至9點鐘,病人常為了查空腹血糖,清晨沒有按時注射胰島素,待回家後再注射胰島素,血糖已經升高,甚至出現尿酮體陽性,可導致數天血糖全面升高,故多次注射胰島素治療的1型糖尿病病人應避免門診抽空腹血糖。如果要查空腹血糖,也應由病人在家裡凌晨注射胰島素前自我監測血糖但使用胰島素泵者與口服降糖藥者例外。
(2)餐後2小時血糖:反映餐後胰島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好壞。測餐後2小時血糖,等於做一次簡單正常餐糖耐量試驗。很多病人空腹血糖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餐後2小時血糖顯著升高,所以糖尿病病人光測空腹血糖不能全面反映自己全天血糖波動情況,空腹血糖正常不等於餐後血糖控制達標,餐後血糖可以反映餐前所服的降糖藥或注射的胰島素治療效果如何,一般餐後2小時血糖<10毫摩/升為控制尚可,<8.9毫摩/升為控制良好,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測定餐後血糖前一定要正常服藥,不能停藥,否則血糖會馬上升高,不代表平日服藥後血糖真實水平。
目前許多的研究表明,餐後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的相關性最為密切,對糖尿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有重要的影響,而大血管、微血管併發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病人如果只控制空腹血糖,而餐後血糖控制不良,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均高,加強餐後血糖的控制,可以使2型糖尿病病人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下降1/3。因此,不僅空腹及餐前的血糖控制要達到規定的標準,而且餐後血糖也要達到控制標準。血糖控制的標準見下表:
餐前血糖
由於快速血糖測定儀的廣泛應用,自我監測血糖已成為病人監控病情的手段之一,病人不再需要經常到醫院去抽取靜脈血測定血糖。現代研究發現,在非糖尿病人,餐後血糖比餐前血糖的增加大多不會超過4毫摩/升,並且只要血中有足夠的胰島素,餐後4~5小時時血糖可以恢復至餐前水平,對於注射基礎胰島素(中、長效胰島素或胰島素泵治療的基礎率)的糖尿病病人,以餐後4小時血糖恢復至餐前血糖水平最安全,不會引發低血糖反應。換句話講,只要餐前血糖水平達標(4~8毫摩/升),餐後2小時血糖水平也不會高到哪兒去。因此,用快速血糖測定儀來監測餐前血糖較好,這樣病人更感方便,只要在吃飯前監測一下血糖即可瞭解目前血糖控制的好壞,而睡前血糖因為是晚餐後4~5小時血糖,所以也應監測。目前國際通用的糖尿病病情監測均為用快速血糖儀測定三餐前及睡前血糖為標準。當然,病人也可測定任何時間的血糖,如餐後2小時,午夜血糖等。
-
5 # 李藥師談健康
人體的血糖水平,一般如果空腹測量時,數值較低,一般應該在3.9~6.1mmol/L的水平,而進食後血糖會在一定時間內有一定的升高,但也並非沒有限定標準,一般情況下,餐後一小時血糖不應超過9.7mmol/L,而餐後2小時血糖不應超過7.8mmol/L。
這些數值,與判斷糖尿病的診斷值之間有一定差距,一般如果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超過11.1mmol/L,是確診患有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很多朋友因此會造成一定的疑惑,那麼數值介於這正常值和糖尿病診斷值之間的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判定呢?是不是正常情況呢?
來看這樣一位朋友的情況,空腹測量血糖水平,達到了6.0,在正常值內,但也已經接近上限,而測量餐後2小時血糖時,血糖水平是9.5mmol/L,這樣超過7.8未超過11.1的水平,算不算正常範圍呢?
餐後2小時血糖到了9.5,當然不能算是正常情況的,這種血糖值處於介於正常範圍和糖尿病確診值之間的情況,我們一般稱之為糖耐量異常,是指人體對於食物攝入後的血糖控制已經開始出現了問題,如果不注意加以控制,可能一段時間以後,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都會全面超標,成為新發糖尿病的問題。
對於空腹血糖6.0,餐後2小時血糖9.5這樣的情況,與其等真正發展成糖尿病的時候再去幹預控制,再去用藥物來調理血糖,在這種血糖出現異常的初期階段,及開始加強生活調控,是更好的辦法, 也是減少糖尿病發生風險的重要方面,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嚴格的做好血糖控制,即使後期發展成真正的糖尿病問題,其心血管的大血管併發症和腎臟,視網膜等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機率,也會大大的降低。
因此,我們經常說的糖尿病的早發現,早干預,其實最好的干預時機,就是從糖尿病前期開始。加強飲食上的控制,注意控制日常飲食的攝入量,儘量避免高糖高脂飲食的攝入,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選擇低糖的水果,選擇脫脂或低脂的奶製品,每日適量攝入,豆類蛋類都適量吃,控制好主食結構,增加粗糧雜糧的比例,這些方面,都是有助於血糖控制的健康飲食,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積極的控制攝入量,保持適量的能量攝入,儘量的做好熱量攝入和身體消耗的平衡,就能夠更好的控制好餐後血糖水平。
除了飲食控制以外,運動鍛鍊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如果您原來沒有運動的習慣,加強運動鍛鍊,是調整血糖異常的重要方面,運動鍛鍊能夠加強身體的葡萄糖代謝消耗,同時對於改善肌細胞,肝臟細胞的胰島素抵抗,運動鍛鍊也是很好的改善方式,因此,透過堅持合理的運動鍛鍊,是控制干預高血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飲食調理控制攝入,運動鍛鍊加強輸出,攝入和輸出達到平衡狀態時,血糖水平自然也就下來了。
對於這位朋友空腹血糖6.0,餐後血糖9.5這樣的情況,如果能夠有效的透過飲食調理和加強運動,把血糖水平控制回到完全達標的狀態,就更應該繼續堅持這些方面的良好生活習慣,把血糖水平持續的控制好,我們的血糖代謝有一個“記憶效應”,如果你能長期保持血糖代謝的活力,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內,保持的時間越久,身體的獲益就越大。
-
6 # 營養大家談
【呂科林 山東省醫聯體龍泰醫院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 主任營養師】
正常空腹血糖的指標是3.9mmol/L~6.1mmol/L,你現在的空腹血糖是6.0mmol/L,雖然沒有大於6.1mmol/L,但是你應該處於糖尿病前期了,這個時候你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血糖管控了。
正常的餐後2小時血糖是小於等於7.8mmol/L,你的餐後血糖是9.5mmol/L,已經超出餐後血糖的正常數值了,如果連續3~4次監測血糖都偏高的話就能診斷為糖尿病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最起初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的血糖已經高了,往往是先出現的糖尿病併發症,去醫院治療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血糖已經高了。正是因為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血糖數值不關注,才會導致糖尿病容易出現併發症。
營養師建議如果出現早起的血糖偏高,一定要定期監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
【營養總結】:糖尿病前期是完全可以康復的,可以完全透過生活方式的調整以及飲食習慣的調整,能達到正常人的標準的,如果糖尿病前期不注意,到了糖尿病中晚期,也能逐步的康復,但是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財力。
-
7 # 康怡每日健康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 ,餐後兩小時後血糖<7.8;
空腹血糖受損(IFG) : 空腹血糖≥6.1,<7.0,餐後兩小時後血糖<7.8;
糖耐量異常(IGT):<7.0,餐後兩小時後血糖≥7.8,<11.1;
糖尿病:空腹血糖≥7.0,餐後兩小時後血糖≥11.1。
回覆列表
一般有個範圍,餐後6.1到9.7毫摩爾,中國人一般在餐後半小時達到最高峰,不過1小時,最高9.7。2小時應該小於等於7.8毫摩爾,3小時恢復到正常空腹範圍,即3.9--6.1毫摩爾。如果超過上述正常值可以考慮胰島功能受損或糖尿病。當然糖尿病診斷標準要高於上述數值,即連續兩次空腹血糖大於7.0毫摩爾,或餐後兩小時大於11.1毫摩爾,排除其它情況,可以診斷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