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建築工阿冬

    經過2018年一整年的洗禮,水稻品種又進行了新一輪的淘汰和推新,到了今天這個時候,我們廣大的農民朋友又到了為來年選擇品種的時期,對於如今紛繁複雜的水稻品種市場,數以百計的水稻品種,我們該如何選擇品種呢?所謂“三分種,七分管”,選好水稻品種是關鍵的第一步,任你有超高的管理水平,選錯了品種遇到極端天氣依舊回天乏術,選對了品種,則事半功倍!那麼,2018年水稻品種哪個好?下面小編就品種的特徵特性以及幾年來品種自身的表現,為大家列舉出一個2018水稻種子排行榜,讓大家在2018-2019年度選擇品種有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參考:

    排行榜第一名:徽兩優絲苗(國審稻20176038)

    徽兩優絲苗

    品種介紹:經典的“1892S*五山絲苗”組合,繼承了徽系品種優秀的抗倒性,極大的改善了米質,品種抗高溫、耐低溫,可以說是一個綜合素質非常好的水稻品種。產量結構方面,一般畝產700公斤,高產田塊可達900公斤!對於層出不窮的新品市場,事實證明,新不育系並不會比老的不育繫有多大優勢,而經過市場考驗的不育系才能經久不衰。我們這裡也推薦大家種植徽兩優絲苗這個好品種,適合粗放型種植。

    第二名:晶兩優1377(國審稻20186002)

    晶兩優1377

    晶兩優1377大米

    品種介紹:“晶4155S×R1377”組合,集成了晶系抗病性好,米質優良的特點,“R1377”黃粵絲苗父本的植入,讓晶兩優1377增強抗倒性的同時,表現出植株緊湊,熟相好不早衰等優點。生育期136天左右,產量結構非常優異,是一個高產、優質、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種,不愧為“晶兩優系列的巔峰之作!”。

    第三名:徽兩優航1573

    徽兩優航1573

    品種介紹:可謂航天育種,“航天稻,中種造”!徽系王者品種,抗倒性好,熟期適中(135天),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米質優秀。一般正常畝產就可達到700公斤,適合普通農戶及大戶粗放型種植。品種米質外觀好,粒型長,長寬比3.3,米飯口感好!

    第四名:荃優822

    荃優822

    品種介紹:目前在整個荃優系列當中,荃優822的抗倒性最好!該品種耐高溫能力很強,產量結構非常優秀!千粒重高,28.6克,米質優秀。特別適合大戶直播和機插秧,耐粗放型管理,高產田塊900公斤以上的產量潛力。品種植株矮,抗逆性好,落色好看,後期轉色好。

    第五名:隆兩優1377(閒茬種植)

    隆兩優1377

    品種介紹:“隆科638S×R1377”配組,有“高產核武器”的美譽,2014年海南隆平高科所有品種產量對比,以1923斤的幹谷畝產排名第一!由於品種生育期偏長,定位閒田種植,麥茬田不宜種植。該品種抗倒性好,穗大結實率高,大米透明度好。目前隆兩優1377在長江上游,以及長江中下游,華南稻區均透過國家審定,是一個三國審的好品種!

  • 2 # 艽野l

    常見品種有:

    秈稻和粳稻

    秈稻:有20%左右為直鏈澱粉。屬中黏性。秈稻起源於亞熱帶,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長期短,在無霜期長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殼成為秈米後,外觀細長、透明度低。有的品種表皮發紅,如中國江西出產的紅米,煮熟後米飯較幹、松。通常用於蘿蔔糕、米粉、炒飯。

    早、中、晚稻

    早、中、晚稻的根本區別在於對光照反應的不同。早、中稻對光照反應不敏感,在全年各個季節種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對短日照很敏感,嚴格要求在短日照條件下才能透過光照階段,抽穗結實。晚稻和野生稻很相似,是由野生稻直接演變形成的基本型,早、中稻是由晚稻在不同溫光條件下分化形成的變異型。北方稻區的水稻屬早稻或中稻。

    陸稻

    水稻種在水田,陸稻種在旱地。水陸稻形態上差異較小,生理上差異較大。水、陸稻均有通氣組織,但陸稻種子發芽時需水較少,吸水力強,發芽較快;陸稻的莖葉保護組織發達,抗熱性強;根系發達,根毛多,對水分減少的適應性強。陸稻可以旱種,也可水種,有些品種既可作陸稻也可作水稻栽培,但陸稻產量一般較低,陸稻逐漸為水稻所代替,北方稻區只侖有少量陸稻栽培。

    非糯稻和糯稻

    糯稻:中支鏈澱粉含量接近100%,黏性最高,又分粳糯及秈糯。粳糯外觀圓短,秈糯外觀細長,顏色均為白色不透明,煮熟後米飯較軟、黏。通常粳糯用於釀酒、米糕,秈糯用於八寶粥、粽子。

    中國做主食的為非糯米,做糕點或釀酒用為糯米,兩者主要區別在米粒粘性的強弱,糯稻粘性強,非糯稻粘性弱。粘性強弱主要決定於澱粉結構,糯米的澱粉結構以支鏈澱粉為主,非糯稻則含直鏈澱粉多。當澱粉溶解在碘酒溶液中,出於非糯稻吸碘性大,澱粉變成藍色,而糯稻吸碘性小,澱粉呈棕紅色。一般糯稻的耐冷和耐旱性都比非糯稻強。

    人工稻

    提到人工水稻,1973年,袁隆平成功用科學方法產出世界上首例的雜交水稻,因此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 X7 Plus搭載指紋識別功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