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假如衛太子劉據沒有自盡而是被抓到了長安,在弄清起兵的真相後,漢武帝還有可能讓他繼續做儲君麼?戾太子劉據,巫蠱之禍,漢武帝,歷史
5
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我們看《琅琊榜》,梁帝為了解決祁王,先派林燮離開都城,然後用計讓赤焰軍全軍覆沒,同時在都城將祁王打入大牢。

    為什麼這樣?顯然林燮是太子黨,不先解決林燮和標準私家軍的赤焰軍,是很難解決祁王的。

    在看“巫蠱之禍”的原委。

    巫蠱之禍劉據造反前,殺了公孫賀父子、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亢,這些人都是太子黨。

    如果說,殺太子是被矇蔽了,殺這些人也是被矇蔽?

    其實跟梁帝殺祁王如出一轍,都是因為太子勢力太大(祁王非太子),威脅皇權了,如果不殺太子,皇帝自己隨時可能被太子殺或者軟禁被逼退位。

    所以,漢武帝必須廢了太子,廢太子很危險,比如劉邦廢太子就失敗了,

    想廢太子就必須剪除他的羽翼,先殺公孫賀父子,再殺陽石公主和皇后衛子夫所生的另一個女兒諸邑公主以及衛青的長子衛伉,太子羽翼被剪除,

    這時候太子勢力小多了,漢武帝就想他束手就擒,這時候可能還有一線生機,但是太子不想坐以待斃,於是起兵造反。

    被剪除羽翼的太子,依然跟丞相的軍隊大戰五天五夜,如果沒有提前剪除羽翼,誰勝誰敗未可知啊!

    所以你說,他還可能做太子嗎?

  • 2 # 其血玄黃讀歷史

    漢武帝不可能再讓他作儲君的。戾太子選擇了最正確的選擇就是自殺。因為只有死了,給了自己和漢武帝面子

    漢朝以“孝”治天下。皇帝諡號前要加孝。太子此舉已經是大不孝了,斷無可能繼統。

    即使戾太子再有冤屈,他起兵造反是真的。確確實實的兒子掀了老父親的桌子。掀桌成功尚且罷了;問題是現在武帝鎮壓了這次掀桌。戾太子是失敗。

    你已經觸及皇帝逆鱗,且況你是太子,即是子又是臣。造皇帝父親的反,就要做好不成功便成仁的覺悟。

    既然開始就要清算了。謀逆是大罪,且況太子軍和政府軍在長安大戰,舉國皆知,作為皇帝不可能對謀逆寬恕,也不能自亂法度,而且作為獨裁皇帝,沒有一個能忍受自己儲Regal脅自己權勢的,尤其是晚年體弱多病,疑神疑鬼的狀態的君主,面對一個跳著出來掀桌的儲君。不僅關係到自己的尊嚴和權威,還可怕的假設,即如果太子兵變成功,漢武帝就成自己兒子刀俎上的魚肉了。

    而太子自殺,避免了面對面的父摺子的皇室醜聞。最後田千秋的所謂:”子弄父兵“,漢武建思子宮更在於的是淡化這場皇室醜聞,用太子被誣,無奈起兵。淡化不孝之罪。實際上,武帝徵和年平反太子,但是皇曾孫劉病已依然在官獄收押。直到武帝快死的後元才放出來。

    所以太子不自殺,即使自己有冤屈,但是有了謀反的原罪,這就是後面即使漢宣帝登位依然給自己祖父上諡號“戾”。曰為:“不思順受”。

  • 3 # 國史春秋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有沒有人比劉據更適合做儲君,如果有,劉據自然被邊緣化,如果沒有,儲君之位必然還是劉據。

    (劉據劇照)

    漢武帝一共六個兒子,皇后衛子夫生長子劉據,王夫人生次子劉閎,李姬生三子劉旦、四子劉胥,李夫人生五子劉髆,鉤弋夫人生幼子劉弗陵。

    公元前117年,劉閎授封齊王、劉旦授封燕王、劉胥授封廣陵王。

    公元前110年,劉閎英年早逝。

    公元前97年,劉髆授封昌邑王。

    公元前94年,劉弗陵降生。

    公元前91年,劉據被逼殺。

    綜上所述,劉據去世,漢武帝的繼承人只能從劉旦、劉胥、劉髆及劉弗陵中選出。但是漢武帝最終選擇了幼子劉弗陵繼位。如此一來,說明漢武帝並沒有看上其他三個兒子。其中的原因也不復雜:

    劉旦的學識、才幹、膽識均同漢武帝相似,所以劉旦繼位,必然會走漢武帝原來的施政路線。但是漢武帝深省,這條路已經不適應漢朝的發展,繼續下去,只能將國家推向滅亡。劉胥性格同哥哥劉旦相似,而且力大無群,可空手降服猛獸。但是劉胥為人太過跋扈,經常不守法度。所以,漢武帝也不會將江山社稷託付給一個粗野的莽夫。劉髆天生體弱多病,漢武帝也不敢寄予厚望。最終他還於漢武帝之前去世,證明漢武帝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漢武帝劇照)

    所以,如果劉據沒有自殺,漢武帝也不會考慮劉旦、劉胥、劉髆三人,最後只剩下劉據同劉弗陵PK。最終漢武帝會選擇誰,答案不言而喻。

    首先,劉據出生於公元前128年,7歲時被立為太子,到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的巫蠱之禍時,已經做了31年的太子。而這麼多年以來,漢武帝一直把劉據當作未來的大漢天子來培養,因此也塑造了劉據很強的施政素質,同時更贏得了一部分朝臣的支援、追隨,所以劉據繼位合乎情理,順乎民意。

    反觀劉弗陵如白紙一張,繼位時不過是一個8歲的小孩子,雖然漢武帝為其選了五位重臣輔政,而實際上也註定了他一直是一位有名無實的皇帝。最重要的是,如果輔政大臣有篡謀之心,取代劉弗陵易如反掌。顯然,讓劉弗陵接班,漢武帝冒了極大的風險。如果劉據健在,漢武帝絕不可能再“走鋼絲”。

    (劉弗陵劇照)

    其次,漢武帝推行的是“多欲”政治。他一生雖然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重儒學,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征伐四夷,開疆拓土,宣揚大漢國威。但是漢武帝又有好色求仙,大興土木,侈談封禪,奢好巡遊,推行峻法,暴虐百姓的一面。而劉據的政治主張、施政理念恰好同漢武帝相反。這倒不是劉據缺乏韜略,而是他能看到漢武帝施政弊端,做到及時改正,張弛有度。

    漢武帝晚年也對自己的“勞民之舉”有過深刻反省,併發《罪己詔》,即行改弦更張,減免賦稅,專心發展農業生產。如果劉據健在,漢武帝自沒必要如此的匆忙、緊迫,勞神費力,這些事情完全可以由下一代君王來完成。

    (漢武帝劇照)

    所以,劉據是儲君最佳人選,被逼殺是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錯誤。事後,漢武帝也非常後悔,並且深刻反省。因此,在劉據去世後,漢武帝針對性地做了三件事情,以宣洩內心的苦悶與悲傷:

    將當時追殺劉據的兵卒張富昌及新安縣令史李壽均封侯,而查明巫蠱真相後,又將二人滿門抄斬;之前,主謀江充被劉據捕殺,依舊抄斬其家人,還將另一主謀黃門蘇文用火燒死;分別於長安、湖縣(今河南靈寶縣北)建思子宮。前者為出生地,後者為去世地,頻以禱唸,寄託哀思。

    總結:生命不可重來,漢武帝所有舉動於事無補,然而沒人能阻止他的反應激烈。因為於漢武帝來說,不僅是失去一個兒子的問題,還有大漢王朝最佳繼承人的問題。既然時光不可倒流,漢武帝只能付諸報復與緬懷,以此來尋得內心的平衡與安慰。

  • 4 # 小姐姐講史

    假如戾太子劉據沒有自殺,漢武帝可能讓他做儲君。

    漢武帝一生總共有六個兒子,

    戾太子劉據,衛皇后之子,巫蠱之術發生之前繼位的可能性最大。

    次子劉閎被封為齊王,其母王夫人生前頗為受寵,子憑母貴,劉閎也受武帝的愛幸,但英年早逝。

    第三個兒子叫劉旦,被封為燕王,和四子劉胥廣陵王乃是一母同胞,母親是李姬,雖然是漢武帝后宮中產子最多的但卻不受寵愛。

    劉髆是漢武帝第五個兒子昌邑王,母親是寵妃李夫人,孃家實力雄厚。

    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母親是鉤弋夫人,頗為受寵。

    如果巫蠱之禍沒有發生,那麼劉據登上皇位的可能性是很大,但是這其中昌邑王劉髆還是可以和其抗衡的。一方面衛子夫年老色衰,籠絡不住漢武帝的心,而後來者李夫人卻很受漢武帝喜歡,其舅舅還是漢朝大將軍李廣利,和左丞相劉屈氂交情不淺,有朝中兩大官員擁護,劉髆至少還可以和劉據爭上一爭。

    當然以李廣利的實力肯定比不上衛子夫的孃家,光是衛青或霍去病一人就可以將其碾壓,但他們兩個雖然名聲顯赫,但人已經去世多年,雖然權勢還在,但話語權卻大大降低,而李廣利正值意氣風發之時。再者,晚年的漢武帝薄情寡義,猜忌心特別重,衛氏家族在朝中的權勢早已引起了漢武帝的不滿,其實巫蠱之禍很大一部分也是漢武帝想要削弱外戚和太子的勢力。這樣一來就變成了兩股勢力的相爭,一個是以戾太子為首,一個是以昌邑王劉髆為首。

    不得不說,巫蠱之禍真的給劉弗陵帶來了巨大的好處,魚蚌相爭,漁翁得利。先是戾太子被陷害自殺,等到為他平反以後,昌邑王劉髆也失去了成為下一任皇帝的可能,兩個最有可能當上繼承者的皇子先後失去了機會,就剩下了無權無勢,底細清白,又頗受寵愛的劉弗陵。

    前面說了,如果沒有發生巫蠱之禍,那麼可以和劉據抗衡的要數昌邑王劉髆,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巫蠱之禍發生,但是戾太子劉據沒有自殺的情況。

    如果太子劉據沒有自殺,那麼他的勢力將會損失慘重,此時衛皇后逝世,他的幾個姐妹也都離開人世,衛氏一族元氣大傷,身邊可用之人也所剩無幾,劉據這個太子也將會變得絲毫沒有份量。不過,不久後的平反對他會十分有利,這時昌邑王劉髆將無緣於皇位,漢武帝可能會對劉據心生愧疚,想找機會彌補,但這並不代表漢武帝會將皇位相贈。劉據的確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因為他本來就是按照皇位繼承人的身份進行培養的,但是經歷此次劫難後,劉據的實力會大大減弱。

    相比之下,劉弗陵聰慧討喜,很像漢武帝年輕時候的樣子,深受漢武帝喜愛,唯一的不足就是年齡太小。況且劉弗陵繼承皇位還要面臨很大的風險,輔佐大臣如果在此期間權勢大漲,很可能會控制皇帝,江山易主,在這一點上,劉據比劉弗陵要可靠很多。畢竟年齡和資歷在那放著,至少會比一個尚處於懵懂之中的小孩子要強,再者當初漢武帝也算是傾盡心血培養的劉據,怎麼會太差?反正我認為劉據在這一點上比劉弗陵要強的多,況且漢武帝再怎樣也不會拿江山開玩笑。

    傳說,劉弗陵被孕育十四個月才生下來,和堯帝一樣,所以漢武帝對其更加愛戴,有意培育他為繼承人,不過這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而且十四月才生下來沒有科學依據,可能是後世為了彰顯劉弗陵登上皇位的理所當然性,才故意說的。

    總而言之,在皇位這件事上,以劉據的實力,資歷和年齡來看更為恰當。

  • 5 # 歷史堆中的胖子

    不會了,漢武帝必須保證自己權利,一個敢於起兵並且已經實際起兵的太子,是對皇權最大的威脅。

    漢武帝晚期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年紀大了但又不肯放棄權利,整天疑神疑鬼,最終才弄出了太子造反這事。這事太子確實冤枉,但是對擁有強大權利慾的漢武帝來說,太子有冤枉可以來找他申訴,但決不能允許太子起兵。

    另外,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做為雄才武略的漢武大帝,怎麼能犯錯呢?當年太子起兵是事實,無論什麼原因這就是造反,這就是錯。否則太子有冤枉就可以起兵,那將來有一天某個大將有冤枉是不是也可以起兵呢?任何對於皇權的挑釁或者威脅,都必須被消滅。這一點在任何時候是任何皇帝都會做的,絕不會允許任何可以威脅到皇權的人存在。

    劉拒即使沒有自盡,即使漢武帝弄清楚了真相,恐怕也會永遠的軟禁這位太子,就如同漢宣帝劉病已即使在漢武帝知道真相後也沒有獲得自由一樣。

  • 6 # 鴻哥iouyh福小鋪

    很難說,畢竟劉據是擅自動用刀兵殺大臣,使得漢武帝派軍圍剿,且經過一番戰鬥後才在兵敗後自殺。

    情節很嚴重,嚴重的程度差不多就已經達到了漢武帝即使想要保劉據的儲君之位也很難堵住悠悠眾口。

    正如後邊給漢武帝下臺階的大臣都不得不說劉據盜用父親的軍隊,此罪是逃脫不掉的,而且京城一戰是伏屍數萬,更是解不開的結。

    所以漢武帝能為劉據做的事也無非就是抄斬構陷太子的小人,為其平反昭雪罷了,但如此後續也是有極限的,那就是諡號,漢武帝沒有給予,也就是說,作為當事人的一方遲遲未能給一個完整的定論。

    此舉說明什麼?

    漢武帝仍有心結,這也就是即便劉據還活著,哪怕冤枉洗清,但漢武帝卻不可能繼續讓劉據當儲君。

    劉據的諡號是其孫劉詢,即劉病已,也就是漢宣帝給予的,諡號:戾。

    “戾”諡號在當時漢代解釋雖然不算惡諡號,但也不算好諡號。

    用當時的漢代的諡號解釋,戾是不悔前過、不思順受、知過不改。

    至於究竟該何人應悔過、順受、改過,那就是隻有漢武帝一人知曉了,或許劉病已也挺矛盾的,到底是不是該把話說透明,敞亮些?

    唉,反正劉據雖因冤枉而死,但盜用父兵,作亂京城卻已被寫在史書,此記錄足夠將他從儲君位置拉下來,再也無法問津。

  • 7 # 阿珍說史

    這個很不好說,以漢武帝的性格很可能會失去理智,雷霆大怒,劉據非死即傷。但也不排除漢武帝突然悔悟,放心交權。劉據不自盡還順利的見到漢武帝的情況下會有什麼結局,我們來做一個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壞的方面,漢武帝從十六歲登基,享年七十二歲,做了五十四年天子。一輩子文治武功,雄才偉略,抗擊匈奴,開疆擴土。要是說如果有一件事情能讓他後悔的就是皇太子劉據的慘死了。

    漢武帝一輩子做了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可以說他一輩子都在做這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外戚,他剛登基的時候權利在太皇太后自己的祖母竇太后手上,那時候還有點叛逆,老太太雖然干政,但是對自己的孫子還是不錯,等熬到老太太去世後,他親舅舅田汾又冒出來了,而且囂張跋扈,貪得無厭,漢武帝對他那是非常厭惡,但是沒辦法,自己的母親王太后王娡疼愛這個弟弟,漢武帝不能忤逆自己的母親,毫無辦法。但機會還是有的,同樣是外戚的竇嬰跟田汾抖得兩敗俱傷,漢武帝一個一個收拾,竇嬰被殺,田汾突然發瘋,漢武帝又贏了。

    貌似漢武帝很青睞外戚,既打壓又重用,當初培養衛青的時候是全力支援,衛青這個騎奴出身的下等人,草根逆襲成功的創造了奇蹟。七戰七捷,龍城飛將,無敵統帥,和外甥冠軍侯霍去病被後人尊稱為“帝國雙璧”。功成名就被封為大將軍,這還不算,漢武帝為了削弱丞相的權利還建立一個內朝,衛青就是一個內朝大佬,當時衛青的權利達到什麼程度呢?漢武帝要求兩千旦以下官員只要見到衛青都要行跪拜禮,丞相對衛青要長揖來表示漢武帝對衛青的寵愛。衛青他是個奇人,別人跪他,他還禮,他有這麼低調。硬骨頭汲黯連漢武帝都不鳥的人對衛青也是如此,下面的人要衛青收拾他,衛青呢,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簡直就是有能力沒脾氣的人上人,而且還取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做夫人,衛青已經站在山頂了,連漢武帝想打壓都找不到機會。

    衛青去世後漢武帝又把目光投到另一個大舅子身上,貳師將軍李廣利。但是李廣利沒有衛青的本事,當時國家也沒有衛青時代那麼好,李廣利打了不少仗,但是勞民傷財,又敗多勝少。後面又跟丞相劉屈氂密謀想讓自己的外甥昌邑王劉髆做太子,被漢武帝知道了要收拾他,他嚇得投降了匈奴。

    第二件事就是抗擊匈奴,這是他一生的事業,他自己也知道這樣做勞民傷財,國家苦不堪言,但必須怎麼做,太子劉據經常勸他,他跟太子說我來做惡人,現在都是給你鋪路。

    第三件事就是打壓丞相,漢初的丞相可不簡單,那是相國,權利大到無邊。申屠嘉甚至敢當著漢文帝的面打他的寵臣鄧通,而且漢文帝還要跟丞相求情。漢武帝也是認為丞相權利太大,要是不打壓不削弱,將來後人不爭氣,容易大權旁落。所以漢武帝總共十一個宰相,因他而死的就好幾個,能善終的就阿彌陀佛了,被貶的算萬幸了。公孫賀聽到自己要當丞相了哭了半天,還說自己活不成了,結果真的慘死。

    從打壓外戚和削弱丞相的事情來看,漢武帝是個兇狠殘暴的人,為了權利不擇手段,越到晚年疑心越重,對誰都不放心。巫蠱之禍就是這樣誕生的,要不是漢武帝晚年昏聵,把權利看的太重,整天疑神疑鬼,皇太子也不至於慘死,還滅了三族。

    這下好了自己培養了三十多年,花了畢生心血苦心栽培的嫡長子就這樣被自己的猜忌給整死了,他不後悔才怪。自己天天想成仙,但還是要面對死亡,當死亡越來越近的時候,漢武帝越後悔殺太子。他總共就六個兒子,太子死了其他幾個他又看不上,晚年得子的劉佛陵倒是喜歡,可才幾歲的孩子,大漢帝國交到小孩子手上怎麼能放心。

    那麼劉據不自盡的話,漢武帝會不會原諒太子,先說不可能方面,因為漢武帝對權利慾望到了變態的地步。絕對不能輕饒他,要是放過他,將來別人也學太子怎麼辦。兩種結果,一種是直接殺,另一種是圈禁看管起來。將來傳位就算對太子還是有感情也不會傳給他,可以傳給太子的兒子史皇孫史皇孫劉進。

    第二種就是先關押,等漢武帝慢慢慢慢醒悟過來,再傳位給他。當然關押期間肯定有不少人替太子求情,漢武帝雖然殘暴,但是對求情的人倒是不錯,像壺關三老就在太子還沒自盡的時候冒死求情,漢武帝很贊同就是不鬆開,不然劉據也不會死。田千秋在太子死後就更詳細的分析對錯,說的漢武帝幡然醒悟,後悔莫及。田千秋也因此在短時間內連升幾十級做到了丞相。漢武帝對田千秋提的利國利民的建議幾乎全部支援,從這裡可以看出漢武帝是捨不得太子,田千秋敢替太子說話,而且漢武帝也想到太子當初跟自己提過的仁政,這不就是自己一輩子所追求的結果嗎?等到自己的皇太子死後才能實現。

    最終漢武帝會不會殺太子取決於漢武帝自己的領悟了,他要是能反省太子能活,要還是把權利看的比命重要太子必死無疑,但漢武帝還是要殺死太子,將來絕對會後悔。

  • 8 # 歷史小學生老藍

    不會的。

    劉據是被冤枉的,這一點漢武帝自己後來也意識到了,但即便此時的劉據仍然還活著,也不可能選擇劉據來繼承皇位了。

    有人說,漢武帝的幾個兒子都不成器,劉弗陵當時的年齡太小,所以最佳的選擇只能是劉據。

    的確,按照正常的邏輯,劉據在當時的確是最適合當皇帝的人,可他們忘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得忠。皇帝即便做錯了,你也只能提意見,不能幹大逆不道的事情。

    在封建時代,謀反是十惡之首,即便是真的被冤枉了,敢於對君父下手,敢於起兵,其結局也不會太好。

    漢武帝之所以被利用,許多人認為是蘇文、江充等人陷害的。但事實上,這只是表面原因。漢武帝早年被外戚勢力所把控,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走上自己的老路,所以我們看到,他選擇下手的物件,基本上都是衛氏相關的人,比如衛伉,比如公孫賀等。後來漢武帝殺了劉弗陵的母親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所以,在劉據被栽贓之前,漢武帝的一系列操作,更大的可能是為了劉據鋪路。只是漢武帝沒想到的是,玩兒脫手了,劉據不但起兵了,最後還自殺了。

    對於漢武帝這樣的人來說,即便他再喜歡這個兒子,即便劉據最後沒死,他也不可能再讓劉據當皇帝了。

    同時,即便是漢武帝最後執意讓劉據當上皇帝,恐怕彼時的劉據也坐不穩皇位。一個曾經謀反的人,誰會服他?漢武帝一死,恐怕燕王劉旦就會第一個起來造反,這個藉口可比後來說劉弗陵不是漢武帝親生的藉口要強多了。

    再者,漢宣帝劉詢是劉據的孫子,在他當上皇帝之後,給自己爺爺的諡號也是一個“戾”字,要知道,那時候早就平反了,而劉詢仍然只能用這樣的諡號,可想而知劉據的事件在當時影響有多麼的惡劣。

    所以,即便當時劉據沒死,只要他起了兵了,漢武帝就不可能再將皇位傳給他了,最好的結局恐怕要麼是廢為庶人,要麼只能當個被禁足的閒散王爺罷了。

  • 9 # 逆流的魚L

    如果衛太子劉據沒有自殺,而是被生擒,漢武帝不會讓劉據繼續作太子,而是會廢了他,最後殺了他。這一點從他對劉據起兵後的一系列舉動就可以看出來。

    漢武帝徹底醒悟兒子是冤枉的是在兒子死了之後,如果真的抓了劉據,憤怒的他會第一時間處死劉據。

    漢武帝是個冷酷無情的人,他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性命,不惜犧牲他人的命。

    巫蠱之禍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就是因為漢武帝的猜疑和昏聵,這場災禍最終釀成武帝自滅滿門的慘劇。

    丞相公孫賀父子,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以及衛青之子衛伉及衛長公主之子曹宗全部被殺。

    這些人裡面包括大臣,外戚,功臣甚至還有自己的骨肉。可見這個時候漢武帝已經歇斯底里要把親人殺個乾淨。

    由於漢武帝沒有結束巫蠱之禍,這樣一向和太子不和的江充等人最終將矛頭指向課太子劉據。

    當江充在宮中挖出詛咒的工具的時候,已經無法和父親聯絡的劉據被逼之下只能殺死江充起兵自保。

    而此時的漢武帝在得知了劉據起兵後,雖然也曾經懷疑,但是很快就暴怒認為劉據是造反,於是下令平定叛亂。

    面對父親的大軍,劉據只有兵敗逃亡,隨後皇后衛子夫自殺,太子妻子史良娣、皇孫劉進等人全部被殺。

    凡是跟隨太子造反的人全部被殺誅滅九族。對於和太子作戰的人全部加官進爵

    壺關三老令孤茂上書為太子辯護也沒有打動漢武帝,他任然要求繼續抓拿太子?

    這個時候的劉據已經無路可逃,他想起了自己親人的慘死,知道冷漠的父親不會放過他,如果自己被抓一定會很悽慘的死去,於是在被發現後自殺了,而抓拿太子的人最後被漢武帝封侯作為獎賞。

    不過在看到兒子和兩個孫子的屍體的氣候,漢武帝終於被觸動了,此刻他只是一個逼死妻兒的老人了,這個時候他才恢復了人的本性。

    之後在田千秋的提醒下,漢武帝才徹底醒悟過來,劉據真的被冤枉的,起兵是被逼無奈。於是漢武帝滅了江充的九族,殺了那些逼迫追捕太子的人,並且修建思子宮和歸來望思臺來紀念兒子,不過為時已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