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願為樹
-
2 # 當年梟小
一是本來燕國新王即位與樂毅不是很熟,假使讓樂毅滅齊成功回國必然威望大增,燕王區區一屆新王沒有根基必然處處受制於人。燕國王權跟相權衝突會造成王權旁落,還不如在後勤供應上處處掣肘,讓你玩不成這大功。
二是樂毅尋思我要是這麼快滅齊,狡兔死走狗烹。我還不如統帥大軍,留下這一兩個小城,玩她個三年五載,這起碼就是我政治籌碼。這樣即可以消耗五國國力又能處於進退自如境地,何樂而不為。
三是五國攻打齊國,地盤分配不均,內部出現矛盾。都在想憑什麼我出力多得到的少,爺不幹了。等你們消耗差不多了,誰實力強得到的東西誰有分配權。
-
3 # 淘奉賢
這正是樂毅的高明之處,最後兩城是樂毅故意留著。其一,即便強攻而下,也是慘勝,於燕國不利。其二,他要推行“化齊入燕”,將之前攻下的數十城移風易俗,需要時間。如若對齊滅國,就會即刻招來山東諸國群起而攻之。其三,戰國之世,各國政壇波譎雲詭,樂毅給自己留條後路也未可知。
-
4 # 關東俠客
齊國地盤在今天山東境內,地理位置相當優越,物產豐富。齊桓公任管仲為相進行一糸列政治經濟軍事改革,大得漁鹽之利,齊國很快富強起來,齊桓公″尊王攘夷"一匡天下,九合諸侯。但是,齊國南靠強楚,北接燕國,東頻大海,西,西北為三晉國家,沒有太大的戰略發展空間了,這個齊國的野心是不相趁的,三晉兵驃憾驍勇,齊人不敵。吃柿子得先拿軟的捏。於是把宋國給滅了,宋國雖小經濟發達,人口眾多,齊國如虎添冀,引起鄰居的恐懼。燕國當初被齊國禍害夠嗆,燕昭王繼位了想一雪前恥,築黃金臺拜帥。樂毅替燕國訓練軍隊,然後率領趙,魏,韓,燕,齊五國聯軍伐齊。齊昬王慌了陣腳,要決勝於境外,結果主帥逃走兵敗如山倒,樂毅領五國聯軍連下齊國七十餘城。齊昬王逃到莒城後來被楚將殺死,齊宗室田單守住即墨城。樂毅軍事生涯達到人生的巔峰,他玩個心眼,把秦,趙,魏,韓四國軍隊全打發回家了,想獨吞勝利國實。事情發生戲劇性變化。齊人在田單組織下愛國熱情高漲,樂毅憑一國之利硬是沒把即墨城拿下來,這個時候非常不幸,燕昭王死了,繼位國君生性猜忌,和樂毅關糸不睦,齊人田單趁機使用反間計,說樂毅幾年沒有拿下齊國的原因是有政治野心,樹威於齊人。燕王聽了大怒,臨陣易帥,樂毅只得逃走。燕國新任統帥不懂軍事,田齊抓住機會大擺火牛陣殺得燕軍丟盔棄甲,一口氣又把齊國丟人的城池全部奪回來,成功復國。
-
5 # 謝金澎
話說樂毅入燕二十年練出一支雄師,然後讓蘇秦入齊迷惑齊泯王吞併宋國,激起趙、魏、秦、韓同仇敵愾,燕國乘勢領銜主演,一舉帶領聯軍橫掃齊國七十城,直逼即墨、莒兩座孤城,報了燕國大仇,差點滅亡齊國。
然而,就是即墨、莒兩座孤城,挽救齊國大廈將傾之時,在田單的堅強領導下,兩城死守多年,就是攻不下來。為什麼前面七十餘城都輕鬆攻下,而這兩座孤城去擋住了樂毅帶領下的燕兵?
其實,燕軍攻齊,是以小博大,充分利用了外交和國際關係,五國聯軍,實力秦國最強,而且也只有秦國把這一仗當做自己國家的仗在打。秦國第一時間就派名將蒙驁親自出擊,連下齊國九城,加上二十年練就的燕軍攻勢凌厲和聯軍聲勢奪人,齊軍在浩大的攻勢和心理壓力下軍心渙散、無力再戰,一路逃竄,聚集到了齊國重鎮即墨和莒邑。
這雖然是兩城,卻是齊國的軍事、經濟重鎮。城池高大堅固,易守難攻。而且在田單的號召和指揮下,這兩著孤城相互照應,收集潰兵,收拾人心,原本強大的齊軍重新萬眾一心,煥發出戰鬥力。加上即墨靠海,有來自海路上的源源不斷的補給。
齊國大勢已去,聯軍也就散了,燕國以小博大,根本也無法消化,就即墨和莒邑,燕軍都無法形成合圍之勢。所以三年對峙而無法攻下,實在是後力不濟。
為什麼聯軍不助燕徹底滅齊?那是因為秦國最大的對手就是齊國,七十城被攻陷,齊國已經削弱。按照聯軍協議,都由燕國接手,如果聯軍徹底滅齊,燕國獨得齊國就會出現新的大國,對任何一國都是威脅。但是又沒有任何一國敢違背協議乘機吞併齊國,因為誰都不希望對方坐大。即便樂毅真的攻滅齊國對燕國也未必是好事,各大國必然干預幫助齊國復國。
所以最後燕國在對峙三年後想解決問題換掉樂毅,卻被田單與火牛陣輕鬆復國。縱觀伐齊之戰,燕國二十年韜光養晦練就的雄兵全部耗在齊國,秦國最大對手齊國也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恢復元氣。
伐齊之戰,各方皆輸,唯秦得利。秦國得到的戰略格局猶如二戰期間的美國一樣一樣的。
-
6 # 朝文社
首先一條,就是齊國特殊的地方制度。
作為樂毅伐齊前,中原大地唯一能叫板秦國的強國。齊國的地方行政制度,也是特殊的“五都制”。全國分為“臨淄”“高唐”“平陸”“即墨”“莒”五大“都城”,每個城池都掌握著國家五分之一的軍事力量。樂毅伐齊剩下的“最後兩城”,就是齊國兩個“都城”——即墨和莒。
所以千萬別以為,之前拿下七十多座城池的樂毅及其五國聯軍,滅齊只剩下最後動作。事實上,坐擁兩大超級城市的齊國,只是元氣損耗過半而以,卻其實保留了強大的軍事力量。想要一口吃掉?根本不可能。而且更重要的是,樂毅率領的五國聯軍,之所以能一口氣席捲齊國七十多城,關鍵的原因,還是齊國國王齊閔王太坑,一場濟水之戰瞎指揮,被五國聯軍揍的稀里嘩啦,然後就是兵敗如山倒。樂毅率領的燕軍主力,更是憋足了復仇的怒火一路狠追,所以推進速度極快。但齊國的戰略縱深決定了,打贏這場戰爭,滅齊也不是一馬平川。有著高山阻隔的即墨和莒,防禦優勢十分明顯。外加樂毅之前打的是擊潰戰,並沒有消滅齊國的有生力量,所以敗退的潰兵,大量湧向即墨和莒,很快就穩住了陣腳。
在這種情況下,看似高歌猛進的樂毅,想要迅速拿下“最後兩城”,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二個原因,就是五國聯軍的各懷鬼胎。樂毅伐齊這一戰,是秦韓趙魏燕五國聯軍聯合作戰。但大家的目標還是不同,除了樂毅的燕軍決心滅齊外,其他國家只是想削弱齊國,並不想看著燕國吞併齊國。所以基本都是見好就收:秦國佔領了定陶,楚國佔領了淮北,趙國佔領了濟西,然後大家就偃旗息鼓。樂毅也就順水推舟,遣散了其他聯軍,只帶著燕軍繼續攻擊。齊國立足未穩時,還能佔點便宜。等著齊國緩過來,這就是以燕國一家軍隊,力扛逐漸恢復元氣的齊軍,難度可想而知。
當然最重要的是,危難之時的齊國,迎來了又一位力挽狂瀾的英雄:田單。
作為齊國宗室的遠房親屬,樂毅伐齊以前,田單一直比較低調,但在大難臨頭時,他卻方顯英雄本色。先是在撤退時巧妙排程,帶領著族人衝破重重困難,順利抵達了即墨。然後在即墨大夫戰死,齊國又一重鎮瀕於失守的關鍵時刻,他慷慨站了出來,承擔起守城重任,終於頑強頂住了燕國的猛攻,為齊國贏得了喘息時間。
而在接下來的數年對峙裡,田單的智慧也是源源不斷,一面不停採用反間計,導致樂毅被燕王猜忌,最終令燕國做出了臨陣換將的敗筆。一面採用各種辦法鼓舞士氣,終於激起了即墨與莒兩地軍民們血戰的勇氣,最後以精妙的火牛陣,一舉沖垮燕國軍陣,上演了復國的奇蹟一筆。
-
7 # 七月流火140400643
樂毅是戰國名將。我記得在初中之時曾學過一篇課文《樂羊子妻》,其中的樂羊子,就是樂毅的先祖。樂毅一生為人所知的功業是為燕將,率東方五國兵伐齊,下齊七十餘城。幾乎滅掉齊國。僅剩莒與即墨二城未能攻下。成為燕國與樂毅的遺憾。這個遺憾,在歷史上,常常引起發思古之幽情之人的評論。這裡的一問,也是如此。
個人覺得,樂毅伐齊所留下的遺憾,是政治遺憾。與軍事才能與謀略關係不是很大。二城不下,完全是燕國局變化造成的。
燕昭王在繼位之前,燕國經歷了子之之亂。幾乎被齊與中山所滅。燕昭王繼位之後,欲伐齊報仇。當時,樂毅在魏國,做為使者出使燕國,受到燕昭王的禮待,便委質為臣。與燕昭王謀伐齊。
當時齊國強大,齊湣王恃強而霸。樂毅聯絡東方五國趙楚韓魏燕一同伐齊。在濟西大敗齊王。這時,四國之兵罷歸,只有燕軍樂毅獨追齊軍。最後攻破齊國都城臨淄。把齊國的財寶,祭祀之器,統統拿到燕國去了。燕昭王大喜,封樂毅於昌國,號為昌國君。
之後,樂毅繼續攻打齊國,五年間,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只有莒與即墨二城,還沒攻下。這時,燕昭王去世,他的兒子繼位,是為燕惠王。惠王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太喜歡樂毅。等到繼位的時候。齊國的田單知道了樂毅與燕惠王的關係。便派人到燕國使反間計。傳播謠言說,樂毅之所以攻不下二城,是因為他想在齊地自立為王。齊國最破燕國換將。這個手法,與秦國對付廉頗完全一致。最後,燕惠王中計,派騎劫為將代樂毅。
樂毅覺得燕惠王是不會信任自己的了。回去之後,有被殺的可能。於是,便投降了趙國。趙國很器重樂毅,封樂毅於觀津,號為望諸君。騎劫代樂毅為戰之後,結果比趙括代廉頗好點有限。很快被田單打敗。樂毅攻下的七十餘城,盡被齊國收復。
這個結果出來之後,燕惠王肯定明白怎麼回事了。對於樂毅降趙之事又恨又怕。恨的是,這麼一個厲害人物不跟自己幹了。怕的是,燕國戰敗,如果趙國落井下石,派樂毅來打自己怎麼辦。於是,便給樂毅寫了封信,告訴毅,自己一直沒有忘記他的功勞。樂毅也給他回了封信。這就是有名的《報燕惠王書》。
在這封信中,樂毅回顧了自己一心為燕國所做的貢獻。並直言不諱的告訴燕惠王,自己之所以投趙。就是因為怕失去信任後被殺。投趙是保身之舉。對於伐齊的攻敗垂成。樂毅說:“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
透過書信往復,燕惠王與樂毅盡釋前嫌。並封樂毅之子樂間為昌國君。
夏候玄字太初(泰初)是著名玄學家,出身名門,父親是徵南大將軍夏候尚,叔叔是夏候霸。他的《樂毅論》因曾被王羲之書寫過,因而被許多人所知。夏候玄的觀點認為,樂毅之所以不很快打下莒與即墨,是想以“王道”征服齊國,以王道收服齊國之人心。
他在《樂毅論》一開始便說:“世人多以樂毅不時拔莒即墨為劣,是以敘而論之。”可見,他寫此論的目的就是想論述這什麼樂毅為什麼沒有儘快拿下此兩個城市?夏候玄說:“夫兼併者,非樂生之所屑,強燕而廢道,又非樂生之所求也。”意思是說,樂毅的志向,是以王道治理天下,他的目光在於天下,而非齊與燕一國的強弱上。他說,假如以武力強行攻破燕國。則“大墮稱兵之義,而喪濟弱之仁,虧齊士之節,廢廉善之風,掩宏通之度,棄王德之隆,雖二城之幾於可拔,霸王之事逝,其遠矣。然則燕雖兼齊,其與世主何以誅哉?相與鄰敵何以相頃。樂生豈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顧業乖與變同,由是言之,樂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如果以武力取得了成功,失去了仁義與大道,是得不償失的。所以他說,樂毅難道不知攻克兩城很容易麼,只是考慮到城池攻克時也就背離霸業了;難道不知不能迅速攻克會產生變故?只是考慮到背離了霸業與產生變故是一樣的。因此說來,樂毅沒有屠戮兩座城池,那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夏候玄的說法雖說有些道理,但卻是書生氣十足。從大道理上來說,雖然也通,但不免有些迂腐。燕王以一個小國吃掉大國齊國,人心不服的話,必然也會消化不良,引起後遺症。所以,樂毅不期望迅速平齊,而想慢慢收服人心。這一點是沒有錯的。可是,囿於大道,不知變通,正是書生的缺陷。夏候所論,是他自己所想,卻未必與樂毅全合。蘇東坡的評論,指出了這一點。
蘇東坡說:“自知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或論之曰:‘圖王不成,其弊猶可以霸。’嗚呼!使齊桓、晉文行湯武之事,將求亡之不暇,雖欲霸,可得乎?”
蘇東坡的話,恐怕正是針對夏候玄的論點而說的。夏候玄不是說樂毅欲行王道嗎?行王道不成功了,退而求其次,還可以行霸道。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王霸之爭。蘇東坡說,王道有王道的條件,霸道有霸道的條件。假如齊桓公和晉文公當初以王道行事,既以理服人,(霸道是以力服人。)他們大概早就被人滅了,也成不了五霸之一了。在沒有行王道條件的情況下,強行王道,只能是婦人之仁,君子不為。
蘇東坡認為就算沒有反間計,燕國吞併齊國也是不會成功的。說白了,其根本的原因是,以小國吞併大國,不可能短時期內消化的了。況且還有其它國家虎視眈眈。蘇東坡在他的《樂毅論》最後說:“欲王則王,不王則審所處,不使兩失焉而為天下笑也。”他也認為,樂毅其實是可以攻克兩城的。就算他真想在齊地稱王,也無所謂。關鍵是,要迅速把齊國滅了再說。
-
8 # 秦野雁
樂毅,字永霸,魏將樂羊後裔。戰國時燕國主帥,著名軍事家,曾輔佐燕昭王,攻下齊國70餘城,封昌國君。
齊國被討伐是因為齊湣王中了蘇秦的合縱之計,蘇秦破壞了秦齊結盟分趙的計劃後,又誘使齊國吞宋。公元前287年,秦國與齊國連橫不成,也引誘齊國進攻宋國。齊國滅宋後,引起了楚國和趙,魏,韓三晉國的公憤,尤其是引起趙國的憤怒。秦國看到機會來了,就邀約楚趙魏韓一起攻齊。公元前285年,秦國派大將蒙驁攻齊,很快就攻下了齊國9座城池。
燕昭王為了報三十年前齊國入侵之仇,於次年也加入攻齊的陣營,在濟西一帶大敗齊軍。後來,燕軍在主帥樂毅的帶領下,攻下齊國都城臨淄以及72座城池,還剩莒和即墨沒有拿下。為了收服民心,他對莒和即墨兩城採取圍而不攻的戰術。就在這時,燕昭王去世了,燕惠王繼位。
燕惠王對樂毅極不信任,加上即墨守將田單巧施反間計,說樂毅將自立於齊。燕惠王馬上用自己的親信騎劫替換了樂毅。導致田單趁機復國,使樂毅前功盡棄。
-
9 # yaoji6695
歷史真相總是不為人知,我們後世也只能從有限的文獻中對於那段歷史有個簡單的看法。
我也來進行簡單的分析: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首先從姜子牙開國到五國罰齊,中間經歷將近800年時間的國家建設,由於地利優勢,處在海濱之城,魚鹽特別發達,還有在罰齊之前經歷兩代雄主的勵精圖治。因此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是能與秦國相提並論的超級大國,底蘊擺在那裡了。
二:在當時滅國戰爭還沒有出現主流意識,連最小的南韓都撐到了戰國末期。大家都是看到誰強大了就先打誰,讓這個國家不構成巨大的威脅,比如秦國也經常被合縱攻打,只是即使這樣還是打不贏秦國。因此在樂毅伐齊末期除燕國外其他國家都退出了戰爭,當然以燕國那點實力根本不可能滅掉齊國。
三:最後五國攻打齊國說白了那是侵略戰爭,而且大部分國家是不會消滅齊國的他們只是削弱齊國,因為侵略戰爭關係時間一長不得人心,士兵自然鬥志就不好,而齊國說白了是保家衛國,在只有兩個城的情況下,更是要滅國的關頭,他們更會上下一心保衛祖國。在加上田丹這牛人的出現。火牛陣哈哈。還不把你們侵略者趕出家園。
所以樂毅伐齊時為沒有攻克最後兩城
-
10 # 盪漾的可樂
因為燕惠王認為攻齊之戰並不是仇恨或者說關乎利益的戰爭。必須要實行王道感化齊國民眾。。出於這個思維罷免樂毅改用燕國本土將領騎劫。結果被田單一波推平
。而燕昭王用樂毅的理由也很簡單。單純的復仇戰而已。。在5國聯軍殺乾淨齊軍之後樂毅果斷的遣散了聯軍由燕軍獨立對齊國作戰。。掠奪齊國財貨。。這直接導致在齊華人眼中。。燕國無比虛偽。。再即墨城下燕國小敗之後直接奮起幫助田單一波推回原齊燕邊境地區
-
11 # 臨江煮茶
諸葛亮喜唱"梁父吟"而自稱管仲樂毅。
梁父吟句詞豪邁,但最後收尾卻為:"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
這可以推測連孔明都認為樂毅在遇上官場挫折時,不是奮力抗爭,而是隱身山野,驢放南山的文人式放棄,而孔明也讚賞這等作派。
這種性情在戰場上亦然,缺少痛打落水狗,絕盡窮寇的霸氣。在君主稍有誤解時,牢騷滿腹,埋怨君側而不顧。
所以樂毅孔明均不足為主公完成一統。
回覆列表
齊燕兩國比較,燕國是小國,齊國是大國,齊軍強,燕軍弱(這點可以從長平之戰後,燕國攻趙,還被殺得丟盔棄甲看出燕軍的戰鬥力。)。
燕國在前期能拿下齊國72座城池,主要原因就是當時各個諸侯國都認為齊愍王驕橫暴虐對各國也是個禍害,所以趙、秦、韓、魏、燕五國共同出兵伐齊。在濟西之戰齊國大敗,精銳損失殆盡,燕國才有機會橫掃齊國72城的,當然也跟樂毅出色的領導有關。這72座城池,是樂毅在齊國來回作戰幾年,才攻下。
到最後剩下的莒和即墨兩城時,這裡經過了這幾年的時間準備,城防是十分堅固的,而燕軍在齊國這幾年內連續作戰,兵力不但有所消耗,而且也很疲憊。前期燕軍多次進攻過這兩城的,但都被這兩城的軍民齊心協力打敗了。樂毅才會認識到單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佔領了齊國,也無法鞏固。所以他才會對莒城、即墨採取了圍而不攻的方針,對已攻佔的地區實行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用懷柔的方式瓦解齊國。
可惜最後燕惠王用騎劫這個2貨換掉樂毅,田單用火牛陣打敗了燕軍,很快收復了全部失地。其實在最後我們也能看出燕軍並不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隊伍,不然也不會在前線一戰敗,就快速丟失所佔領的全部城池。當然齊軍在這個時候不強,在這幾年齊軍已被樂毅殺得只剩下一滴血了,不然也不會借火牛陣,同時動員城中百姓擂鼓擊器,吶喊助威,以壯聲勢。如果不是燕惠王不信任樂毅把樂毅換掉了,而是讓樂毅繼續負責,莒和即墨兩城遲早是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