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願為樹

    這個不一定夷陵之戰如果東吳敗劉備贏了。

    就會出現兩個可能

    1劉備見好就收固守荊州。2劉備乘勝攻入東吳腹地

    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第一個如果劉備贏了,選擇固守荊州。那麼這時面對的敵人有兩個,曹魏和東吳。那麼荊州就是腹背受敵,要想固守荊州,就只能增加兵力。這樣就很尷尬了,按照隆中對,荊州的部隊是要配合漢中部隊共同出擊恢復漢室江山的,現在就成了荊州的部隊攻打曹魏還是東吳,都會被另一方襲擊,荊州的部隊就被拖住了,而且還有使荊州又有可能失去。劉備想滅掉曹魏就只能選擇和東吳和解。和東吳和解這就取決於東吳,我估計東吳也願意和解,畢竟曹魏才是雙方最大的敵人,如不和解,而是互相攻打,恐怕吳蜀滅亡得更早,曹魏整體國力可是比吳蜀兩國加起來還要高一大截。

    當時大概蜀漢人口約20萬戶,士兵人數約10萬。東吳華人口約50萬戶,士兵約20萬。曹魏人口約100萬戶,士兵約50萬。吳蜀兩國和解之後如果蜀國北伐即使聯合東吳北伐估計都難成功,首先國力兵力相差懸殊,再者曹魏那邊名臣將相也多,防禦是沒問題的,三方相持下去,曹魏的國力增加起來可是吳蜀兩國都不能比的,最後恐怕也難逃被曹魏滅亡的命運。

    第二個攻入東吳腹地,東吳必定跟劉備死磕,劉備很有可能陷入僵持,曹魏此時就會絕對不會袖手旁觀,曹魏絕不會坐等劉備吞掉東吳慢慢坐大。曹魏必然出兵,曹魏很有可能會分兵三路,一路攻吳,東吳被夾擊,肯定滅亡,這一路再在吳地和劉備對持,拖住劉備。第二路為主攻,集結優勢兵力攻荊州,此時劉備攻入了東吳,荊州防守肯定不強,精兵猛將肯定能攻下荊州,攻下荊州後在東吳的劉備則腹背受敵,失敗是必然的。第三路攻漢中使巴蜀之兵,不能增援荊州。面對曹魏的進攻劉備只選擇退守荊州,但等曹魏吞掉東吳後,兩者國力差距更大,蜀漢也是堅持不了幾年的。

  • 2 # Dan操心

    將東漢變成跟北魏一樣,分裂成南漢和北漢。南漢集團CEO劉備先生會向南漢集團董事長(可能是劉協也可能是其他姓劉的皇室宗親)要官要爵,體驗一把北漢曹總的待遇。當然還得好好撫慰一把東南區行政Quattroporte孫權先生,保住南邊半壁江山。然後聯合孫總把曹阿瞞打跑。之後再到前東漢集團董事長劉協的墳頭上哭一次,就順勢登基稱帝。將首都遷往北方,南下炒孫權

  • 3 # 大貓觀世界

    那我們首先就要先看看劉備為什麼要一意孤行討伐孫吳了。有人說他是為了替關羽報仇,有這個原因,但應該不是主要原因。他的主要原因應該是重新奪回荊州,如果能滅了東吳當然更好。

    這也是劉備有意而為之的一場軍事行動,想必征戰一生的劉備一定已經預見到了失去荊州這個戰略重地後的蜀漢要想奪得天下將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所以他對東吳也不再留手。此次戰力最弱的東吳終於感受到了亡國的危機。

    事實上劉備此次的進取也是非常謹慎的,幾乎是取全國兵馬,一路上穩紮穩打,攻城略地無往不利。如果不是遇到了陸遜,如果不是夷陵的一場大火,歷史很有可能將要改寫。

    假如說劉備事先猜到了陸遜會用火攻,假如劉備的七百里連營只是誘陸遜主動出擊的計策,那麼劉備將會在夷陵打敗陸遜,東吳的主力也會在此戰中潰敗。按照孫權的脾氣和孫陸兩人一貫的不對盤,陸遜極有可能被問罪,到時候東吳上下就再也沒有一戰之力。

    正面戰場的失敗必將導致東吳開始乞和,而一心想滅掉東吳的劉備自然不願意罷手,但是諸葛亮肯定會在那個時候站出來,提醒劉備不要把東吳推向曹魏那邊。劉備也是個成熟的政治家,為了維持孫劉聯盟,即便再不情願也只能妥協。

    當然東吳的割地,謝罪等也是免不了的,大戰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劉備佔有荊州全境,東吳從此退回江東。此後東吳依仗天下無敵的水手,能很好的防備魏蜀兩國的侵略,天下三分的格局就此形成。

    再然後就是天下一統了。

    當然以上都是假如而已,是事情朝著劉備集團最有利的情況發展的結果,回過頭來只說假如劉備夷陵之戰勝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應該是不會變的,因為此時的魏國太強了,然後是要看天意了,看看劉備能不能活得久一點,五子良將會不會快點死,看看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老天幫的是誰吧。

  • 4 # 不應該32

    沒什麼用啊?繼續打唄,東吳從守山變成守城池,優勢更大,蜀漢還是在野地上生活。然後糧草不夠,運輸不方便回益州去。

  • 5 # 迷途小書童HUA安

    若夷陵之戰劉備勝利,東吳則滅,但是蜀漢無法滅曹魏,會形成南北對峙狀態,直到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權依舊被淘汰。

  • 6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竊以為如果劉備勝了夷陵之戰,蜀漢的命運也不會更好。為什麼呢?因為三國中的老大,曹魏還在一旁看戲呢!

    小編不止一次的說過,不管從任何一方面來說,三國中實力最強的依然是曹魏。曹魏領有東漢末年的青州,幽州,冀州,幷州,涼州,徐州,豫州等中原九州,天下三分有其二,東漢末年的州郡六成都在曹魏手中,共有百姓440餘萬,軍士50萬餘。在劉備與孫權交戰的時候,曹丕這貨正坐在洛陽嗑瓜子看戲呢。如果劉備贏了,曹丕肯定不是攻打合肥就是攻打漢中,劉備能敵得過曹丕嗎?

    很遺憾,不行!

    劉備夷陵之戰的時候,是其兵力最旺盛的時候,但是這時候劉備也只有20萬餘兵馬,屬地更是隻剩下益州,再者東吳水軍也不是吃乾飯,劉備就算贏了夷陵之戰,那也是慘勝,劉備和東吳力量必定折損大半,此時曹丕若盡起北方大軍,蜀漢危矣。

  • 7 # 優己

    即便夷陵之戰能夠取勝那麼蜀漢也會嚴重衰弱,這主要是因為夷陵之戰消耗的物資太大,夷陵山地七百里,這導致劉備在後勤上花費了大量的物資,當時的情況是劉備出兵72000人,但是後勤部隊卻出動了22萬人,總共30萬人,這每天消耗的糧草是15000擔。夷陵之戰打了一年,總共就是500萬擔,這是劉璋在四川20多年的積蓄,被劉備這種敗家子一年全部敗光;同期的孫權出兵50000人,荊州地區轉運糧草十分便利,孫權只出動了50000人的後勤部隊,糧草負擔只有劉備的三分之一,國力消耗是蜀漢的三分之一。這也是劉備戰敗的主因。所以,即便劉備能夠取勝夷陵,那麼劉備也是強弩之末。

    其次,會遭到來自曹魏方面的打擊!整個夷陵之戰裡,實力最強的曹魏勢力竟然在坐山觀虎鬥,從某種意義上看,夷陵之戰時候曹魏是幫著蜀漢的,當時的陸遜帶領部隊一路追擊戰敗的劉備到達白帝城,但是曹丕在這個時候卻派兵50000人襲擊江陵,逼迫陸遜停止追擊。這不是說曹丕對蜀漢有好意,僅僅只是不希望東吳坐大做強。同理,假如夷陵之戰勝利的是蜀漢,曹丕同樣是不可能看著劉備坐大做強的。打仗本身拼的就是國力跟實力,以劉備大戰後的力量根本沒法去迎戰曹丕,因為糧草供應不上,南郡只能被曹丕奪走。所以,夷陵之戰是劉備戰略上的失敗,未開戰便已經是敗了!

  • 8 # 上善若水36526

    前段時間也答過類似的問題,那麼,今天就再來說一說。

    劉備伐吳,為“二爺”報仇,那麼在蜀漢軍隊裡有一定的交代了。如果夷陵之戰勝了,荊州也就回到劉備的手中,對於北伐曹魏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這些,應該就是劉備當時所想。

    各位,我們說一下劉備的“勝”法。

    第一,夷陵之戰,劉備輕鬆搞定陸遜,大勝東吳!然後趁勝追擊,孫權無奈投降!

    既然是假設,就證明陸遜沒什麼大用,而東吳當時基本上是傾其所有力量來抵抗劉備,陸遜一敗,東吳更是人心惶惶,先前要談判要求和的呼聲本來就很高,現在陸遜“大敗”,那就不是求和了,是俯首稱臣!

    東吳內部不乏有分量的漢室老臣,稍加遊說孫權必會心動。孫權本身也屬漢臣,拜於劉備臣下沒有什麼丟人的。在危機時刻東吳可以向曹魏稱臣,在生死關頭以漢臣的身份臣服劉備,非常正常的,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第二,夷陵之戰,劉備慘勝,那就不好玩了。陸遜拼死抵抗,劉備雖勝,卻元氣大傷!雙方國力都大損,曹魏趁火打劫,東吳被逼稱臣,從此吳蜀聯盟不再。而劉備一病不起,曹丕藉機收取大片土地城池,三足鼎立之勢土崩瓦解,僅憑益州之地,蜀漢一家抗曹,諸葛亮也回天乏術,很快就會被曹魏吞併!

    第三,夷陵之戰,劉備穩打穩紮,最後陸遜敗北。

    孫權向劉備求和,在諸葛亮等人的周旋下,劉備罷兵。經過吳蜀雙方協商,荊州,同樣屬於東吳管理。但是,荊州必須由吳蜀兩家共同駐防,以備日後伐魏之用。荊州乃四戰之地,單憑吳蜀任何一家防守都非常吃力,兩家共同防禦,絕對萬無一失!

    為什麼要這樣呢?魏國地廣人眾,蜀漢根本就不是對手!必須聯盟東吳,方可與之周旋抗爭!

    然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要使得吳蜀聯盟牢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孫權“綁”在伐魏的戰車上!讓他沒有退路。

    “如果”可以成立,那麼劉備伐吳是上上之策!一念之間於伐吳的時機之中“過”於“不過”。

    過,則需“躍過” ——大勝、速勝!不過,則需穩,以震懾力逼和孫權,結好穩固的吳蜀聯盟。

    如此“大勝”、“穩勝”,蜀漢經過數年修養生息之後,劉備,諸葛亮“待天時”而動,伐魏成功的機會就大了很多很多!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與任何史志、賢達之言無關!

  • 9 # 獨家土雞製作技術

    看了一下幾個回答,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關羽死後,劉備舉全國之兵,東征東吳,對於蜀國來說,戰略構想是對的。但是從當時的大局來講,夷陵之戰卻只是劉備戰略目標的開始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劉備借關羽之死東征東吳,最主要的目標是想吞併東吳,從而跟曹操二分天下。但是夷陵之戰如果說真的是劉備勝利,那麼陸遜所有的軍力,物力和戰略資源,都會集中到江陵郡(荊州城)。換句話來說。夷陵之戰劉備勝利之後,東吳會在荊州城設立第二道防線。這時劉備順利取下荊州城的機率,估計百分之三十都不到。因為襄陽在曹操手上,從襄陽城極速行軍到荊州城,那就是兩三天的事。所以就導致了劉備在圍攻荊州城的同時,曹操會幫助東吳插上一腳解圍,或者說曹操直接等到劉孫在荊州拼的你死我活之後,全力一舉佔領荊州城,相信這問題也不大,因為就算劉備佔領了荊州城,估計也是強弩之末,所以魏國拿下荊州應該不是難事。

    再回到正題,如果說劉備夷陵之戰取得勝利,並且能順利的攻下荊州城,而曹操又無所作為,或者進攻又被劉備打退,曹軍退守襄陽,那麼這就又出現了第三種情況。如果說劉備想繼續吞併東吳,那麼首先就必須收復南部四郡,就是武陵,桂陽,零陵,長沙。並且最為主要的,是要完成關二爺在世的時候沒能完成的任務,那就是佔領襄陽城。因為如果光是從荊州發兵繼續東征,那襄陽的曹軍就會像是一把錐子,隨時都可能在劉備攻打吳都(鄂州)的同時興兵南下偷襲荊州。換句話來說,劉備佔領荊州之後,必須首先收復荊州南部四郡,然後集中荊州和上庸的兵力北上攻佔襄陽。這樣的話就又出現了類似於關二爺攻打襄陽的局面,如果戰役打到這種份上,那結果就更不可預測了。

    還是回到正題,萬一漢高祖顯靈,天佑劉備,先攻下荊州城,再收復南部四郡,並且順理成章的攻佔襄陽城之後。就有了第四種情況,選一大將鎮守襄陽,命上庸太守跟襄陽太守成掎角之勢北拒曹操,而劉備從荊州發兵繼續東征,攻打吳都(鄂州)!這場戰役將會是劉備能否吞併東吳的關鍵戰役,如果東吳守住了吳都,那麼劉備東征計劃落空,因為三國之間的戰爭打到了這一步,孫權會想盡各種辦法讓曹操幫忙,收復失地。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如果說吳都淪陷,那麼孫權必會滅國,因為孫權只有逃到建業做最後的抵抗,而孫權真退守建業之後,相信孫權只會變成曹操和劉備的共同攻擊物件,誰先佔領建業,誰就吃了一塊肥肉。當然,孫權也可以逃到最南方,就是現在的越南一帶,跟著士燮混混生活,過點土地主的逍遙日子。

    最後回到正題總結一下,夷陵之戰只是劉備東征東吳的開始,必須打贏夷陵之戰,再佔領荊州城,再收復荊南四郡,再攻佔襄陽,再攻佔吳都,再攻佔建業,這才是劉備東征的最終目的,如果真的能達到這種局面,跟曹操二分天下,再巴結好最南部計程車燮,那麼就像高祖跟項羽一樣,天下落入誰手,還真不可知也!

  • 10 # 相顧無言14298

    怎麼都說夷陵之戰劉備不該打呢,當時劉備的力量確實比孫權大,只是劉備的戰略有誤,打輸了,就被這樣不該那樣不該的。

  • 11 # 笑傲江湖161104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了,歷史的走向就操在曹丕手中。1.趁機落井下石,從合肥一帶伐吳,與劉備一起把東吳置於死地,孫權最大可能是投降曹丕,然後劉曹再逐鹿中原,一爭天下。2.利用孫權拼死抵抗之計,南下荊襄襲擊劉備,回覆到關羽發動荊襄戰役的形勢。總之,一副好牌拿在曹丕手中,從後面實際程序看,曹丕還是會先伐吳滅孫權。因為赤壁之敗,主要敗於東吳孫權,當時曹魏,之前曹操,都是把孫權當做主要敵人,只要滅了東吳,打敗劉備只是時間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個電煎鍋、烙餅鍋什麼牌子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