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梔子花的離歌
-
2 # 石上聲
沒有。但是劍橋中國史,或費正清等人敘述的中國歷史,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我們的歷史,至少不是穢史。但是你現在能讀郭沫若和吳晗所寫的歷史,以及文章嗎。沒法讀了吧。這就是穢史。比如殺人吃人的黃巢,被洗白了等等。比如張獻忠不是殺人魔王等等,比如有個羅爾綱寫的太平天國史。連邪教都不承認,結果那一套,人家在歷史書上,不告訴你楊秀清們跳大神,上帝附了身,洪秀全寫打油詩,公然隱諱。學孔夫子春秋筆法學得太好,結果等到改革開放,原來發現是這麼些貨色。那種史書還有何人能信
-
3 # 韓蕭之
看到這個問題,我很吃驚,清末以來現代人編撰的通史能有超過《史記》和《資治通鑑》的?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是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以此為標準,包括《清史稿》,不論是歷史價值,還是文學價值,都是首屈一指的。魯迅先生曾評價到:“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是一部宏大的編年體史書,歷時19年才完成。
清末以來現代人編撰的最好史書,應該是《清史稿》,可惜它都沒法成為“二十五史”,可見其水平次於“二十四史”,更別說超過《史記》和《資治通鑑》了。
個人認為,清末以來現代人編撰的通史根本無法與《史記》、《資治通鑑》相提並論。
-
4 # 彭興文1949
司馬談是肢解道家文化的罪人。證據: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孔子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只要不是腦殘的文化人都能夠從這兩個聖人的解釋看出:道就是陰陽。然而,司馬談是孔子的學生的學生……,他居然把道和陰陽各分為一家,肢解了道家文化。董仲舒是與老子和孔子一樣的聖人,司馬遷是董仲舒的學生,董仲舒對司馬遷表達了對他父親肢解道家文化的氣憤,司馬遷陽奉陰違,董仲舒借李寧事對司馬遷實施宮刑,讓他絕子滅孫。因此,司馬遷對他的老師董仲舒評論說:“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意思是:董仲舒獨攬國家大權,他想辦的事沒有辦不到的。《史記》是一部肢解道家文化的小人著作,閹割道家文化就是閹割中華文化的根。中華文化的根是甲骨文中的“河”字。證據:剛出土的竹簡距今三千零五年,正負三十年,這批竹簡被清華收藏,其中的周文王的臨終遺言叫《寶訓》,《寶訓》是從盤古開始一直傳到周文王的道家文化,就是所謂的帝王之學。《寶訓》中說:“昔微假中於河,以復有易,有易服厥罪,微無害,乃歸中於河。”只要不是腦殘的教授都知道這段話中講了“中”來源於“河”又歸於“河”,“河”是什麼意思?今天中國的幾十個頂級教授都不知道“河”的來龍去脈,鬧出了很多荒唐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把《史記》作為證史,這是中華文化的悲哀!《大禹謨》《寶訓》《道德經》《系傳》都是解釋“河”字與“河”發展出來的甲骨文的經典,因此,這四篇經典的中心內容完全一樣。如果把舜帝的《大禹謨》、周文王的《寶訓》、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系傳》綜合起來,就是一部有頭有尾、有根有據、一脈相承、邏輯嚴密、天衣無縫、滴水不漏的道家文化發展史,道家文化發展史就是中華文化發展史。
-
5 # 一樓老王
魯迅先生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一個“絕”字,就彰顯出《史記》在史學方面空前絕後的歷史地位,後人難以超越。
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一生深愛《資治通鑑》,作為不離床榻的枕邊書,勤讀不輟,獲益匪淺。
清代以後,在大師林立的民國時期尚且都沒有出現能稍稍望其項背的史書,就更不要說在浮躁勢利、急功近利的當下了。
樂觀點估計,在將來五百年內要寫出超過《史記》和《資治通鑑》的通史來都很玄乎。
-
6 # 林宋IF
編修史書,在任何時期都是一項巨大的國家工程,個人能力再強,得不到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援,很難辦成,但是司馬遷是個另類,但是他花了一生的時間才完成了這部鉅著。
近代以來,國家動盪分裂,外敵入侵,槍炮糧食都不夠,哪有太多資金去支援修書,中國也就近幾十年經濟才發展起來。民國編個清史,花了十多年,才編出個清史稿,如果要核對檢查完成,恐怕還得許多年功夫,直到今天,貌似還沒有完成,其中內容錯誤缺失的還很多。
所以現代人編的史書想超過那兩部鉅著,我覺得幾乎不存在,未來可不可能就不知道了
回覆列表
《史記》號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乃是宋代大文豪,清末以來的歷史學家沒有華麗的文采,寫不出這兩部水準的文章,文筆出色的文學家又無深厚的歷史功底和見解,寫不出犀利的觀點,所以再也沒有啥人能寫出這兩部經典了。
《清史稿》水準的著作估計都很難有人超越了,何況這兩部經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