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啟明星138717721
-
2 # 明月霓裳
孩子三歲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也是讓媽媽憂心的一件事情。寶寶上幼兒園了,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寶寶三歲,獨立能力還沒有,有的說話遲的,表達都不清楚,在幼兒園裡,如果哭鬧或是身體不舒服,老師詢問他也不會表達,所以媽媽在家裡主就要教寶寶多說話,讓他多練習,一定要把自己的意思用語言表達出來,不能用點頭搖頭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寶寶上幼兒園了,從家裡到幼兒園,從熟悉的環境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去生活,要認識完全陌生的朋友,完全陌生的老師並與他們友好的相處。這個時候媽媽就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媽媽要給寶寶信心,告訴他到幼兒園裡可以認識很多很多小朋友,還有像媽媽一樣愛寶寶的老師,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並對陌生的老師在心理上產生信任感覺。讓孩子在心理上把老師當作了“媽媽”,遇到事情會去找老師解決。
媽媽在寶寶入園前,把寶寶的基本情況,詳盡的寫一份書面的文字給老師,比如寶寶什麼時候會要上大便、體質有什麼特點、吃飯的飯量是多少、飲食上有什麼忌口的、對什麼食物會過敏、休息的時候有什麼情況難以讓他入睡、睡覺的時候要抱著什麼玩具嗎?等等,寫得越詳盡老師瞭解得越多,對幫助你的孩子適應幼兒幼兒園的生活就越快。因為老師對自己的寶寶也是陌生的,雖然專業,但是瞭解也是需要時間的,如果媽媽細心的做到這點,老師可以省時間去了解,可以直接對孩子的情緒反應就作出判斷應該怎樣處理。
-
3 # 蛋蛋巴巴
孩子3歲後開始上幼兒園,家長都很操心孩子到了一個新環境是否能夠適應。就個人而言,3歲大的孩子剛脫離父母和家庭的保護,有一個適應過程。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強,有的接受能力較弱,這與平時父母的教育分不開。
作為家長,關鍵點並不是孩子需要注意哪些細節的條條框框,比如幾點按時起床,自己穿衣服吃飯,按時上床睡覺的問題。而是需要家長制定規則並監督自己和孩子一起執行。
對孩子上幼兒園,該注意哪些問題呢?個人認為應該是對幼兒園的考察和選擇上。好的教育環境是成功的一半。選擇安全有保障,衛生環境好,教師質量較高,服務熱情盡職盡責的學校,如果不考慮經濟壓力,個人感覺私立幼兒園比公立學校更加註重服務質量。
選擇好學校之後,接下來就是提前培養孩子的作息規律,慢慢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動手能力,讓孩子儘快適應集體生活。在正式上學之前,還應注意培養孩子交流能力,與小朋友的和諧相處的能力,接受並尊重自己的小夥伴能力。
-
4 # 漫漫育兒路
首先,在去幼兒園前做好準備工作。包括選擇合適的幼兒園和鍛鍊孩子的適應能力。幼兒園的選擇非常重要,主要考慮位置、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師資水平。孩子的適應能力首先要調整孩子作息時間,和幼兒園同步。同時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適應短時間父母不在身邊,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其次,在去幼兒園後,多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同時細心觀察孩子的身體和情緒變化,鼓勵孩子每天向父母聊在幼兒園的活動,開心的事和不開心的事,包括每餐食物。這樣既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增強了觀察能力,也因為父母的關心,增強親子關係。這裡切記儘量讓孩子自己表達,不要先入為主,容易誤導孩子。
-
5 # 小布點mami
孩子上幼兒園,作為父母我們總怕他在幼兒園哭鬧,吃不飽,不睡覺等。其實這些我們不用過多的擔心,老師都會安排好,幾天以後,他們就會適應。我們該注意的是教會他怎麼上廁所,遇到事情時,該怎樣去和老師說,怎樣服從幼兒園的規則等。
當一個孩子自己能力,自控能力好點時,我們就省去很多的麻煩。
-
6 # 青青寶貝
首先,提前告知孩子,什麼時候要去上幼兒園
在孩子去上幼兒園之前,如實告訴孩子,幼兒園是什麼地方,在那能幹些什麼,什麼時候要上幼兒園等,讓孩子提前做好準備。
其二,教會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最近幼兒園暴力事件頻繁暴露出來,那麼家長也要當心了,一是要擦亮眼睛選擇適合孩子的幼兒園,二是在家裡就要教會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可以與孩子一起閱讀相關繪本《不要隨便欺負我》、《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跟陌生走》、《不要隨便嘲笑我》、《不要隨便親我》、《不要隨便命令我》等,讓孩子懂得什麼是欺負與被欺負,受到欺負要怎樣正確有效的處理。
其三,教會孩子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一般孩子都是三歲上幼兒園,在上幼兒園之前,父母有必要好好引導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吃飯、穿衣褲、洗刷、上廁所、整理小書包、渴了自己喝水、熱了自己脫衣等。這些事情要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父母不要包辦代勞。
其四,學會分享,敢於說不很多孩子在家裡都是小霸王,父母長輩也都認為這不是什麼大事,大了就好了!可是上了幼兒園,玩具、教學用品都是孩子們共享的,如果孩子不懂得分享,那麼在與其它小朋友交往過程中會起很多衝突。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敢於說不,敢於維護自己的權益。當然,孩子都是在接納與拒絕過程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最後,有意識的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從孩子會說話後,父母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強了,在幼兒園有需求時才有自信對老師提出來,放學後父母也能很好的與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基本情況。
在入園前孩子父母有意識從這幾個方面引導孩子,我想孩子的分離焦慮不會很強烈,很快就能適應幼兒園生活,盡情享受幼兒園歡樂有趣的時光!
-
7 # L幼兒園小可愛L
孩子上幼兒園,是從一個熟悉的環境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重新適應,學習和生活。所以孩子上幼兒園家長需要以下幾點。
一、提前熟悉環境,增強孩子安全感
1.孩子報名註冊成功後,家長可帶幼兒提前去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讓孩子提前親近陌生的幼兒園環境,使之慢慢消除對新環境的恐懼感。能讓孩子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2.上幼兒園前,在日常生活裡可有意無意的向孩子灌輸幼兒園的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在幼兒園裡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著寶寶。在幼兒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也可以大膽地跟老師說出來,老師會向媽媽一樣幫助寶寶的。這樣可讓孩子對陌生的老師有一種親近感。
3.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可讓孩子在書包裡帶一張爸爸媽媽熟悉的照片,告訴孩子想爸爸媽媽了就拿出照片看下爸爸媽媽。這樣會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增加安全感。
二、孩子入園前的良好習慣培養
1.首先要調整幼兒的生物鐘,調整好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幼兒會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2.初步培養幼兒的良好用餐習慣和生活基本的自理能力習慣。現代生活中,孩子是家裡面的寶貝。特別是老人帶大的孩子,往往吃飯穿衣都是大人包辦完,所以孩子的動手能力會比較差。
三、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後,家長需要做的
1.家長可利用接送孩子的時間及時向老師溝通孩子的在園基本情況。家長這樣做能及時瞭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能很好的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2.孩子結束幼兒園的一天生活後,往往很多家長會錯誤性的問幼兒一些問題。比如今天小朋友有沒有打你?在幼兒園肚子餓不餓?問孩子可換個說法,比如今天和小朋友玩得開心嗎?等問題。
3.支援與理解老師的工作。家長把孩子送到老師手上,就要相信老師,理解老師的工作。
-
8 # 牽手看日出
第一,家長要提前半年給他灌輸寶寶長大了要上幼兒園啦,幼兒園裡有好多小朋友和他玩,還有像媽媽一樣的老師,讓他覺得幼兒園很好不用怕先有個心理準備。第二,家長在家裡也要提高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尿褲子和能自己吃飯會讓孩子在幼兒園沒有心理壓力。第三,因為學校孩子多老師可能有時候不會注意到你家孩子,所以要讓孩子學會大聲表達自己的需求。第四,一定要告訴他他一放學媽媽就會來接他,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有這幾點上幼兒園就不是問題。
-
9 # 米樂育兒
孩子上幼兒園了,不管是對於家長還是孩子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家長在照看小孩這方面會輕鬆很多,可以騰出時間和精力來做點其它的事情。孩子呢,這是他們第一次邁入社會,幼兒園就是一個“小社會”,可以認識新的老師,交到很多新的朋友,學習和生活會更加的豐富多彩。那麼,對於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一、最好能帶孩子提前適應。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面臨著跟父母親分開,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的內心其實是“恐懼”的,初入園時基本上不可避免地會哭鬧抗拒。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家長提前一段時間帶著孩子去幼兒園多玩幾次,熟悉一下幼兒園的環境,認識一下老師等等。這樣,在孩子正式入園的時候,就不會因為完全陌生而過於恐慌。
二、確保孩子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的前幾個月,就要有意識地慢慢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飯,喝水,上廁所。幼兒園的孩子多了,老師不一定每個孩子都照看得那麼細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尿褲子的情況,這樣會加劇孩子的焦慮和恐慌,愈發地不想上幼兒園。
三、準備好必要的生活用品。比如多備一套換洗的衣褲,孩子在幼兒園洗手的時候,有的幼兒園洗手檯比較高,容易把水濺到衣服上;或者吃飯喝湯時潑到衣服上。再就是防止萬一尿褲子了沒有褲子可換。雖然幼兒園的老師一般都會定時提醒和安排孩子們上廁所,但以防萬一,有備無患。還有隔汗巾,孩子好動,容易出汗,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隔汗巾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冬天。
四、心理準備更重要。除了第一點提到的在入園前多帶孩子去幼兒園熟悉環境以外,父母親平時還要多跟孩子聊聊,告訴他幼兒園是一個很好玩,很有趣的地方,有很多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做遊戲。如果孩子提出要帶點平時愛吃的小零食,或者自己喜歡的玩具,比如布娃娃,午休的時候可以摟著布娃娃睡覺等等,家長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幫助孩子緩解焦慮和恐懼。
-
10 # 閒看庭前話
寶寶上幼兒園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年齡
寶寶到底該多大送幼兒園呢?我認為一般在三歲以後更好。這個階段的孩子身體協調能力逐漸增強,免疫力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能主動的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能回家反饋在園情況。對父母的依念沒有三歲前那麼強烈,能很快適應環境。
二、生活習慣
幼兒園是集體生活,由兩三位教師照顧20、30甚至更多的孩子,不可能像家中那樣精心照顧,會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如果入園前能學會自已吃飯、大小便和脫衣褲一些簡單技能,會得到老師的好感,受到關注。
三、情感的培養
孩子初到陌生環境,會有不適應,這很正常。有的孩子會很快調整,有的會多達一個月、兩個月,這和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教育相關。一個專人帶孩子,很少出去和陌生人、同伴玩耍的孩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要大大低於其他幼兒。家長平時要多帶他們走出家門與同齡兒童玩耍,這樣可以學會如何與同伴相處,與不認識的人交流,到了幼兒園以後也會很快適應。
-
11 # 最美幼兒緣7
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有沒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就要給孩子選擇幼兒園,那麼給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時候肯定要從多方面的考慮,考慮到底要給孩子選擇一所什麼樣的幼兒園才是合適的?這中間可能就需要準備非常多的材料。
然後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之後,家長就要在孩子入園之前給孩子做一些入學前的準備了,這樣才能儘快的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第一個方面,就是家長要告訴孩子他上幼兒園的這個事情,讓他在心理上有一個準備,很多孩子對於上幼兒園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他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去上幼兒園?為什麼不能待整天待在家裡呢?
所以家長一定要把孩子要上幼兒園的這個事情以及他要承擔的責任告訴孩子,孩子不懂沒關係,孩子剛開始不願意上幼兒園也很正常,但是家長多給孩子講幾次道理,讓孩子接受這種事實之後,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說什麼也不給孩子說,到了上學的時間把孩子直接拉到幼兒園裡面,強制性的分離讓孩子上幼兒園。
這種情況下一是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二是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他會覺得家長是不要他了,所以才把他送到幼兒園裡面去了。他對幼兒園的不安全感和恐懼感就要強得多,這樣的孩子在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候就會非常的慢,每一天家長送他上幼兒園的時候,他都會怕家長把他送到幼兒園之後就不再回來接他了。
第二方面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家長就是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沒上幼兒園之前吃飯都是家長餵飯,並且不好好吃飯,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玩玩具,這樣的壞習慣就一定要給孩子改正,讓孩子養成一個到了飯點就要坐在飯桌上吃飯的好習慣。再比如說孩子在家裡的時候,經常是需要家長來提醒孩子該大便了,該小便了,然後家長會幫忙給孩子脫褲子擦屁股,提褲子等等。
那麼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他的這些基本的能力肯定要自己做的,因為班級裡面孩子多,老師不可能要幫助所有的孩子幹這些事情。所以說孩子會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對於他適應幼兒園生活非常有幫助,並且老師對於這樣的孩子也是感覺到特別的喜愛,因為他們不給老師添麻煩。
第三個方面,就是家長要教會孩子基本的與小朋友交往,與老師交往的方式和方法,比如說遇到老師的時候知道打招呼,老師和他說話的時候,他知道怎麼回答老師。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的時候要詢問小朋友的意見,不能上來就搶,懂禮貌的孩子就非常容易在幼兒園裡面交到好朋友,也非常容易成為老師眼中懂禮貌的那個孩子,這樣老師對他的印象才會比較深刻,以後有什麼事情才會帶著這個孩子一起。
其實老師偏向某些孩子不是沒有原因的,通常我們發現老師喜歡的孩子不是聰明的,就是嘴甜的。對於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的孩子,老師肯定不會偏向他們的,所以家長適當的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於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非常有幫助。
第4個方面,就是家長要根據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來適當的調整一下孩子的作息時間,孩子在家裡面的時候,這個作息時間肯定是比較混亂的,特別是有的孩子早晨起的晚,晚上睡的也特別的晚,中午還不午睡,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早晨一般是8點入園,中午12點睡覺,晚上如果10點之前沒有辦法入睡的話,第2天肯定沒有辦法起來上幼兒園。
所以家長一定要調整孩子規律的作息時間,特別是中午沒有午休習慣的孩子,一定要養成孩子午休的好習慣。因為我們都知道午休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孩子上幼兒園這三年是每一天都要午休的,如果孩子不午休,下午的精神狀態就不好,而且他不午休的時候老師也會出現批評教育他的情況,所以家長儘量的還是養成孩子午休的習慣比較好。
這些都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需要提前幫孩子做的準備工作,當然每一個孩子的能力不同,可能做的準備工作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家長要根據自身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來決定到底應該幫自己家的孩子做一些哪些入園前的準備工作?即使家長幫孩子做了這些入學前的準備工作,等孩子真正上了幼兒園的時候,他也不一定就能完全的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還需要靠家長的正確引導才可以。
回覆列表
寶寶上幼兒園,與其說是解決寶寶的問題,不如說是解決大人的問題,其實是大人更加捨不得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而且,關於上幼兒園,家長一定要提前帶孩子先去熟悉相關的外部環境和設施,讓孩子瞭解周邊環境才能確保更好地融入進去。
另外,要注意接納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裡有什麼心裡話,回家與父母分享,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全心全意地保護孩子的想法,才能收穫孩子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