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微一笑85724

    戰爭訊號早就存在,大兵壓境就是逼伊朗就範,也是逼支援伊朗的國家像俄羅斯、中國等後退和放棄。已達到不戰屈人之兵的策略

  • 2 # 老金看世界

    最近半個月,美軍在中東忙的不亦樂乎,調集了林肯號航母,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斯坦尼斯號航母,埃塞克斯號兩棲登陸艦,阿靈頓船塢登陸艦,還有一堆F35.B52,愛國者-3反導系統,

    加上本來就密集佈置在中東的美軍基地,大有大戰一觸即發之勢!

    但老金認為,這些都不是發動戰爭的訊號!只是自娛自樂的演戲而已,

    老金揭秘美國真正發動戰爭的兩大訊號--------首先,航母不夠,

    美國在打沿海國家的時候,都出動大量的航母,小國比如巴拿馬,出動兩艘航母;中等國家比如利比亞,三艘航母,中等強國比如伊拉克,則是五艘以上!

    美軍航母主要是實行戰術轟炸,掩護登陸,海上封鎖的三大功能,美國的航母艦載機每艘都在50架以上,最高可以到70架左右,等於是個巨大的流動機場,不但有巨大的攻擊力,被攻擊的一方無法反擊這個流動機場!

    1991年美國海灣戰爭打擊伊拉克的時候,先後動用了中途島號,突擊者號,美國號,羅斯福號,薩拉託加號,肯尼迪號六艘航母,

    2003年美國打伊拉克戰爭中,動用了星座號,小鷹號,林肯號,羅斯福號,杜魯門號五艘航母!

    目前只有三個航母,一個兩棲登陸艦,一個塢登,這點力量能幹啥?

    其次,人員不夠,沒有啟動國防動員,

    2003年小布什打伊拉克之前幾個月就開始動員預備役,運往前線的20萬左右,另外有6萬左右預備役部隊在國內待命,

    打伊拉克尚且如此,對於面積比伊拉克大,地形比伊拉克複雜多的伊朗,特朗普怎麼忘記國防動員了呢?

    從上兩點看,特朗普根本無意發動對伊朗的戰爭!老金估計,特朗普是個精明的商人,軍事常識估計連個軍迷都比不上,以為派些航母,轟炸機,登陸艦就讓人以為要開戰了!這場戲,演的漏洞百出,難怪伊朗不上鉤!
  • 3 # 啟航214283478

    訊號早已上位,就等特朗普團隊在白宮,內鬥情況,如果呼吸都困難,他們就會自制另一個爆炸案作使然,藉口,特朗普團隊就可擺脫困境。

  • 4 # 萬森林紅木傢俱

    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像美國一貫的作風就是不會跟你說先打打完第二天百出來表態,快、準、狠。像航母開過去又沒有打一般只是威懾的作用。

  • 5 # Zhuan圇

    自從90年代起,美國人打過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如今又等到了伊朗。你想問會不會打伊朗,我的回答是:會的。美國人的利益就在於戰爭,並藉此維護他世界霸主的地位。大國(例如中國、俄羅斯、古巴)等他肯定現在不敢動,但是伊朗就比較好欺負了。曾經伊拉克也是軍事強國,號稱世界陸軍第三。但還是被美軍全面壓制。今天的伊朗又有何能耐能使美軍退卻?況且現代國際局勢穎然是三局鼎立甚至重返兩極格局!像伊朗這樣的小國仍然擺脫不了“棋子”的命運。

  • 6 # 連雲港大事小事

    美國軍方最近在伊朗附近有著頻繁的軍事動作,不僅調派了大量的航空母艦,還派遣了許多先進的新型戰機,想震懾伊朗,讓伊朗不敢妄動。

    在美國軍方緊鑼密鼓的佈局之下,伊朗現如今已經被美國徹底包圍了,那麼美國和伊朗之間會發生戰爭嗎?想必這是大家都想看到的。

    雖然美國動作頻繁,但是美國對外宣傳的話語卻也頻繁更改,美國國防部一會兒說:美國之所以加大部署軍事力量在伊朗周圍,是因為伊朗蠢蠢欲動,為了保護自己的軍事人員和軍事設施不受到傷害,所以才不得已增加軍事部署,以此來應對突發事件,但是美國不會挑起戰爭。

    然而,沒過幾天,美國國防部又開始表態:為了維護美國的利益,讓美國的軍事人員不受到傷害,美國不排除採取武力措施來保衛他們。美國軍隊時刻準備著,一旦有敵來犯,戰士們必將勇往無前。

  • 7 # 小白等啊等

    近日波斯灣地區戰雲密佈,繼派出“林肯”號航母打擊群和B-52戰略轟炸機緊急趕赴波斯灣周邊之後,美軍上週五再次宣佈,將增派“愛國者”防空導彈連和1艘兩棲戰艦到中東地區。而正當美軍不斷向伊朗周邊囤積作戰兵力時,刺激各方神經的事件又發生了。

    5月12日和13日,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分別聲稱本國油輪在霍爾木茲海峽的阿聯酋港口遭到“蓄意破壞襲擊”,隨後有美國官員對媒體宣稱伊朗應當為此次襲擊負責。由於伊朗此前曾多次放言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並在兩伊戰爭中襲擊過他國的油輪,而美國也曾經以“北部灣事件”為理由發起過越南戰爭,因此有輿論紛紛猜測美伊動武可能已經迫在眉睫,但是在我看來,形勢還沒有過於的惡化。

    首先從總體戰略而言,美國現在更加關注的是國內事務,在對外干涉方面尤其是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慾望並不強烈。特朗普上臺以來,處處鼓吹“美國優先”,對外表現出明顯的收縮趨勢,不斷“退群”,不斷的“甩包袱”,不斷要求盟友承擔更多的義務和責任,逐漸放棄以往美國竭力塑造的“自由世界捍衛者”的形象,更像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在衝突熱點地區,如阿富汗、敘利亞、葉門等,美國採取的實質軍事動作都不甚積極,顯然是不願意再陷泥潭,而相比其他國家,伊朗的國力和版圖要大得多,因此美國要對伊朗動武會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

    其次從軍事角度看,美國與伊朗開戰準備還很不充分。

    決勝於戰場,謀劃於廟堂。當年奧巴馬政府曾經以摧毀伊朗核設施為目標進行過兵棋推演,可推演結果反而促成了《伊核協議》的達成,但現在的美國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對伊朗動武的戰爭計劃。

    同時美國打擊伊朗不管是兵力部署還是在國際社會的造勢也都明顯不足。先對比一下當年美國試圖對敘利亞動武時的準備情況:2013年美國借姑塔東區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為由,準備繞開安理會軍事打擊敘利亞。2013年8月24日,奧巴馬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審議了對敘軍事打擊方案。8月25日,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表示已做好軍事打擊準備。8月27日,英法表示做好了軍事打擊準備。當天奧巴馬宣佈最早將於29日展開對敘為期三天的導彈打擊。

    2013年8月30日,美海軍第六艦隊司令潘多夫將軍坐鎮東地中海指揮,在敘利亞海域部署“尼米茲”號和“杜魯門”號2艘航母,1艘核潛艇,1艘“聖安東尼奧號”戰艦和5艘“伯克”級驅逐艦,在土耳其和約旦部署“愛國者”導彈系統,增派F-16戰機。英軍在敘利亞沿海部署1艘核潛艇、1艘兩棲艦、2艘巡防艦和6架颱風式戰機。法國派出“保羅騎士”號驅逐艦。以色列在北部城市海法部署“愛國者”導彈系統,在耶路撒冷部署“鐵穹”導彈陣地,並徵召預備役軍人,為市民提供防毒面具。雖然最後由於俄羅斯的積極斡旋、大多數國家的反對,以及主要盟友中途退出等因素,美國的打擊沒有付諸實施,但是也可以看出對於美國而言對外用兵也是國之大事。

    目前資料顯示,此次美國派往伊朗附近的“林肯”號航母屬於第12航母打擊大隊的旗艦,其主要打擊力量是第7艦載機聯隊,共包括9箇中隊和分隊。艦艇則有“班布里奇”號(DDG-96)、“梅森”號(DDG-87),“尼茲”號(DDG-94)以及西班牙海軍的“門德斯努涅斯”(F-104)號。此外還包括1艘“提康德羅佳”級導彈巡洋艦“萊特灣”號(CG-55)。這支打擊力量可攜帶總計大約70架左右的飛機和直升機,可攜帶數百枚“戰斧”巡航導彈。這樣的力量“懲罰”敘利亞尚可,但要對付伊朗還顯得力不從心。

    而且美國在近年來的歷次動武中都必須爭取盟友的支援,可是這次卻有些勢單力孤。如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莫蓋里尼表示,已經向美國務卿蓬佩奧表明,歐盟不允許對伊朗軍事升級發生。莫蓋里尼補充稱,歐盟與“歐洲三駕馬車”(德法英)5月13日討論了啟動與伊朗支付機制的具體舉措,首批交易可能在數週後完成。英國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同樣在13日發出警告,美國和伊朗不要“意外”爆發衝突,不要“擦槍走火”。

    對於伊朗而言,在深知自身與美國存在巨大鴻溝的情況下,主動招惹美國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遭到了美國先發制人的攻擊,伊朗在還擊時(如襲擊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也會採取十分謹慎的做法,仔細挑選手段和目標。更何況現在美國的經濟制裁已經讓伊朗國內不堪重負了,正如伊朗總統魯哈尼在近期的演講中承認,伊朗正面臨一場美國透過施加制裁而發起的經濟和政治壓力“全面戰爭”,這些壓力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前所未有的。

    綜上,現階段美伊之間口舌之爭依舊不會停歇,但還不會刀兵相見。

  • 8 # 少領別怪紹嶺

    美伊戰爭一觸即發

    目前,美國林肯號航母戰鬥群已駛過紅海,加速駛往阿拉伯海。大型登陸艦即將現身波斯灣。B52轟炸機及F35戰機群已降落沙特,卡達軍用機場。成套的愛國者導彈也在中東佈署到位。美國國防部聲稱向波斯灣地區增兵12萬。對伊朗的海陸空全面壓制已經形成。

    而伊朗無論是總統魯哈尼,還是軍隊最高領導人仍在不停地放出狠話,並威脅要全面退出伊核協議。美軍只不過是送上門來的活耙子。在對伊朗石油全面禁運,礦產資源全面禁止出口的情況下,伊朗經濟不堪重負,且等待就等於滅亡的焦慮會日益凸顯。

    此時,開戰只需要一個導火索。這個導火索美國可以導演,以色列也可以導演。伊朗也可能忍無可忍主動出擊。需要說明的是,兩強相爭必然兩敗倶傷,戰爭沒有贏家。極限施壓下的伊朗,和虎視眈眈的美國究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試目以待。

  • 9 # 獨舌視界

    最近中東局勢緊張,素有中東“攪屎棍”的美帝忙的不亦樂乎!

    為了震懾伊朗,美國先後調集了數個航母編隊,包括航母、兩棲登陸艦、F-35隱身戰機、B-52戰略轟炸機以及愛國者-3反導系統……如此龐大而先進的軍事力量,再加上本來就密集佈置在中東的美軍基地,美伊大戰越來越呈一觸即發之勢!近日,美國國防部更是聲稱將向波斯灣地區增兵12萬,對伊朗的海陸空全面壓制已經形成。

    首先,美國軍事打擊伊朗準備不充分

    喜歡研究軍史的朋友都知道,美國在對沿海國家動武的時候,都會出動自己先進的航母編隊,至於出動的數量多少,取決於敵國自身的軍事力量,小國比如巴拿馬,出動兩艘航母;中等國家比如利比亞,三艘航母,中等強國比如伊拉克,則是五艘以上!

    很顯然,美軍航母在戰爭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主要依靠艦載戰機負責對敵方戰略目標實施戰術轟炸、掩護己方部隊搶灘登陸、對敵方實施海上封鎖。因此,圍繞著這三大任務,美國的航母艦載機數量在全球也是最多的,每艘都在50架以上,最高可以到90架左右,數量如此龐大的航母就等於是個巨大的流動機場,不但有巨大的攻擊力,而且被攻擊的一方很難直接打擊這個流動機場!

    目前,美國在中東地區集結的兵力也只有三個航母編隊,一個兩棲登陸艦,一個塢登登陸艦,這點力量能幹啥?因此,從這個角度來分析,近期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的可能性極小,在6艘航母集結完成前,是不會開打的。

    其次,美國沒有進行國防動員

    2003年,小布什政府打伊拉克之前幾個月就開始動員預備役,並在開戰前將20萬大軍運往前線,另外有6萬左右預備役部隊在國內待命。試想一下,打小小的伊拉克尚且如此,對於國土面積、人口數量比伊拉克大的多,且地形比伊拉克複雜多的伊朗,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又怎麼忘記國防動員了呢?這筆賬特朗普還是可以算清楚的。

    第三,伊朗本身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包括核武器

    依靠豐富的石油出口,伊朗政府在大賺外匯的同時,斥巨資引進先進裝備,再加上伊朗本身有較強的軍事研發能力,尤其是在成功試爆核武器之後,伊朗的軍事實力大增。

    一旦伊朗如當年的伊拉克常規軍事實力遭受毀滅性打擊後,勢必會丟擲核武器,對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力量實施核打擊,屆時美國航母包括在中東盟友國內的軍事基地,實施核打擊,甚至用原子彈打擊周邊國家,以此促使美國放棄對伊朗的軍事打擊等。這些都是美國在軍事打擊伊朗前要考慮的因素。

    另外,伊朗的經濟實力、政教合一的國家制度以及國際上的影響尤其是中俄的態度都是美國要顧忌的。

    因此,雖然美國軍方最近在伊朗附近有著頻繁的軍事動作,不僅調派了大量的航空母艦,還派遣了許多先進的新型戰機,但此舉也僅僅是想震懾伊朗,讓伊朗不敢妄動,最起碼,短期內美國不會軍事打擊伊朗的。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 10 # cyee

    首先我要說明以我的判斷伊朗和美國是一定不會發生戰爭的,筆者為什麼要這樣說請讀者詳細觀看以下內容,便可知曉。

    美國再次增兵圍困伊朗的首要目的就是逼迫伊朗妥協美國協議,並非真正的產生戰爭訊號。

    美國作為當今的世界第一大國,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是非常強大的,假如全世界的軍隊聯合起來對抗美國,要想打敗美國也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以此可以看出美國的真正實力。

    美國憑藉著在二戰後發展強大起來的國家,並也透過軍事競賽把唯一一個能與美國對抗的蘇聯搞垮,雖然自己也損失慘重,但讓美國從此成為了一超多強的國家,成功登上了世界霸主地位。

    登上霸主地位後為了保護自己的位置以及把美元國際化也是到處發動戰爭,經濟制裁等一系列舉措阻止其他國家的發展,最終美國靠戰爭把美元帶進了國際化。

    美國在二戰之前發動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等這些戰爭雖然讓美國鞏固了自己世界霸主地位,和美元的國際化,但同時美國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據稱截止2019年美國的債務為26萬億美元,已經超過了美國之前的債務預算了。

    也就是說美國如果再發動戰爭打伊朗,又要耗費鉅額的資金,況且打的還是一個在世界算得上中等國家,在之前美國打的都是一些小國家,現在美國要打一箇中等國家,怎麼可能有實力去打。

    美國從當前的形勢看,是不可能轟然打一個掌握著核彈的國家,且伊朗的經濟與軍事實力也相對中等,打起來也會讓美國損失慘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膽固醇對人體有什麼好處?越少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