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悟天門

    首先碰到問題,要先分析原因,要找到他的述求點,適當肯定他的感受,教育孩子最關鍵的是穩定他的情緒,情緒搞定了一切都沒有問題。這一點和跟女朋友吵架是一個道理,先穩定情緒,而不是說道理,即使你再有理,你以理壓倒她,但你已經輸了。

    穩定情緒第一步就是共情,承認並肯定他的感受,他點頭了,你就成功了一半,可以現在小孩子的立場換位思考,說說你小時候的事情,如果你和他一樣大說不定比他還鬧,說出他的感受;用他能感受到的動作和語言聽的進去的並能聽懂的話,語氣一定要溫和。和孩子溝通需要技巧和練習,但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他接受了你的意見一定要給他讚賞以及積極的反饋。

    如果他特別喜歡無理取鬧,一定要反省自己;孩子是你生的,基因是你和配偶的(配偶也是你選的),教育是你教的,主要的原因一定在家長,分析孩子的性格特點,多做好的示範,日常生活中要讓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這個愛溫暖而有底線,他會慢慢好起來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學會愛孩子吧,這是一門值得研究一生的藝術。

  • 2 # 文佳的520

    發生第一次時,就及時說服教育,好好和他講,這樣的行為多不好,他的小心思會懂的,再遇到不聽話,家長就嚴厲批評,最好不要當著爺爺

  • 3 # 使用者3639689637

    男孩就得給他點記憶,給他穿一件厚的長款羽絨服,然後用衣架打,最好是用點技巧,裝得狠點(下滑式打法)打響不打疼,堅持打20下左右,一分鐘也行,效果極佳!如果是女孩,就抱起來講道理,讓她看著你對視一本正經的講道理,主要講哭不漂亮之類的,大道理就免了~通常沒問題

  • 4 # 阿籮心理

    二歲孩子發生這種情況,是一種特別需要家長警醒的問題。

    2歲是建立規則的關鍵時期。很多父母可能就會為了自己不麻煩,孩子一提要求就滿足,一不滿足她的需要,就睡地耍賴。耍賴成功往往是因為父母沒有幫助孩子構建安全感造成的。

    這種無規則的耍賴對後面的教育影響很大。那麼兩歲孩子我們應該注意一些什麼樣的養育問題呢?

    兩歲孩子是規則感建立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如果父母能夠抓得好的話,孩子會在未來上學的時候知道規矩,會在學校裡面能夠遵守紀律,能夠尊重他人。能夠不逾越自己的界限,不去幹擾他人。

    而如果沒有讓孩子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話,可能孩子會跨越別人的界限,去招惹別人,去做違反課堂的事情。

    還可能不尊重他人的隨意的吵鬧,影響別人,以至於引發自己的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根源,是在兒童兩歲時候,父母沒有給予正確的一個引領導致的。

    兩歲兒童應該怎樣給他建立規則感呢?

    在遇到像這樣的一些孩子,不給予孩子一定的需求滿足,孩子就賭氣不吃飯,哭泣,耍賴,睡地,應該給孩子指出,這種方式不可以達到目的。父母必須溫和而堅定的告訴孩子,這一套行不通。

    然而很多父母因為沒有養育知識儲備,利用我們見過很多不遵守規則的孩子,那麼追溯到他兩歲的時候呢,常常是父母或者是父親不在場。

    在養育過程當中父親的不在場而導致的孩子,這個規則感的不能夠建立,因為父親在我們的社會。

    這是一種規則的象徵,父親的語言,父親的言行和舉止都透露著整個社會的一定的規則,而在家庭當中,母親的這一種更加傾向於情感性規則感的這種東西呢會相對的欠缺。

    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兩歲的孩子啊,更多的應該和社會拉上關係,而這個社會拉上關係的話,更多的就是父親的引領了,例如我們會讓父親帶著孩子去玩耍哈,那麼在爬。

    怕某一種東西的時候,父親都會更加的具備這種安全感,比如說爬一棵樹,這個孩子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哈,他是可以爬上去的,而稍微有一些些挑戰性或者說是危險,但是父親在旁邊的話,就足以給予孩子一定的這種力量的支援,然後他就可以去做這個事情,嗯,孩子在這樣的一種有力量的力量感的支援之下哈,他知道這個事情是可以去做的,就不會畏畏縮縮,於是他就可以獲得一種自我探索自我能力。能力探索,自我能力展現的機會,同時在這樣的一種探索過程當中,孩子就獲取了一定的認知哈,就是對於自我能力的這種認知,對於自我界限的這種認識,而在母親那裡的話呢可能。更多的傾向於把危險啊提升,因為它對於外界的這種安全感相對於父親來說是不夠的,於是他可能侷限了孩子這樣的一種探索的能力和對自我認知的一個能力,最後的話呢,可能就讓孩子們得到的是一種退縮的感覺,對於自我探索能力的一個不足,當然他在建立自己的規則的時候呢,可能就會侷限於很小的天地當中,不敢越過自己的這個界限而去獲取更多。外界的一個連線。現在二兩歲兒童那裡呢,我們需要更多的力量的支援,同時在這種力量的範圍之內讓孩子認知到他自己在哪一個距離當中哪一個範圍當中知道自己的這種能力所在,於是他就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個。能力的規則,而這個規則的大小,決定於他從父母那裡獲取的這種力量的程度。在父親帶領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會發現當父親說不能夠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已經是孩子的一個界限能力的侷限範圍之內的,他自己孩子不去做這樣的事情,其實也在告訴他這樣的一個規則,例如去碰觸。焰火這樣一些危險的東西,父親在父親的這樣的一個支援之下,孩子會能夠透過父親的這種指引啊,知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不是自己的能力範圍所可控的,也就是自己的規則應該是侷限在哪?他父親告訴他店是不能去用手碰觸到這樣會導致身體的傷害或甚至是死亡,然後父親用非常嚴厲嚴苛的聲音的制止了孩子這樣的一種行為,在這個時候呢,孩子就知道了自己不能夠違反這樣的一種規則。於是他在他的生活當中,他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一種危險,孩子的規則感也因此而能夠建構起來了,但是如果是母親的話,因為他對於外界的這種認知相對於父親來說更加的狹小,於是他在制定這種規則的時候呢,更多的傾向於一種範圍更小。

    侷限性,所以母親在社會生活當中所建立起來的這種規則,與社會之間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呢,我們的孩子更多的還是跟我們更具備這種社會能力的男性相處,男性的這種養育的參與過程當中,才能獲得更加精準的對自我探索能力的一個認識,所以說父親在孩子兩歲的這個過程當中,是具備了非常大的一個引領作用的,所以在這個時期,我們都非常的建議我們的父親能夠,即使你是利用一週或一週2~3次的時間來陪伴孩子。

    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這種社會的規則感,透過你自身的言傳身教哈,孩子就已經具備了這樣的一個規則,所以他當孩子剛才我們看到這個孩子呢,如果不能夠滿足他自己需求的時候,我們的父親應該怎麼去?

    自然而然我們的父親可能會制止他這樣的一個行為,因為我們在社會里面,我們是不允許用這樣的兒童的方式去獲取自己需求的東西的,而父親在這個時候,他會拿出自己的規則的東西來和孩子去啊,說啊,讓孩子知道啊,你這樣的方式不行,你如果耍賴的話,你是得不到東西的,因為在社會里面就不允許用這樣的一個耍賴的方式能夠獲得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哈,所以呢,我們在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樣子告訴孩子這樣的一種規則。

    父親的新的震懾力其實是可以給孩子傳達這樣的一個資訊,不行啊,這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種規則,所以在這個時候啊,我們母親可以像父親一樣非常堅定的告訴孩子,這樣的方式你不能獲得你所想要的東西。

    你所要的東西你必須是合理的,如果不合理很抱歉你不能活的,即使你在那裡耍賴,母親也可以非常溫和的用非常堅定的聲音說,抱歉不行,你這樣子你不能獲得你要的東西,因為這不符合規定啊,當孩子知道了這樣的一個家庭規則的時候知道了這樣的一種方式不能獲取的時候,第1次你就採取這樣的一種溫和堅定的一個方式。的話,孩子很快他就不會用這種方式。

    繼續去威脅你了,但是我們會發現很多父母碰到這樣的孩子的方式的一個威脅,我們知道可能這些父母在早期的時候呢,他就沒有獲得這樣的一種規則的一個方式,所以在這個時候呢,它有可能是於自己過去的一種經驗,他曾經也用過這樣的一個方式來獲取的父母這樣的一個滿足於世的。

    用自己父母原來是這樣的一個方式來讓孩子獲得滿足,最後結果就是孩子,繼續著這個家族傳承式的這一種方式來獲取滿足,所以我們在現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更多的去追溯我們自己家族的一些養育,是在這樣的一個歷史當中,我們需要在有意識的去調整我們整個家族這樣的一個養育模式。

    別斷了家族式的這種養育模式,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這種規則感上面,我們才能夠更清晰啊,其實也就像現在我們所說的家風哈,這種家風的這種傳承,其實對我們養育我們這個家族的這一系列孩子的。

    具備一定的好處的,當你是去很清晰的知道了哪一些方式限制了孩子的發展,哪一些方式促進了孩子的發展,你就會發現我們應該更多的去調整它,對於規則的這個東西啊,我們應該及早的在孩子早期的時候呢,就給他一套非常清晰的一個認識當然啦,這個也需要我們父母對於我們哪些行為可行哪些行為不行也有一個非常足夠深刻的。

    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你並沒有一套系統的東西在儲存存在那裡,於是你可能就會自然而然的啟動你自身早期所曾經所使用的這樣的一些經驗,或者說是你的家人所曾經給你在你身上所啟動的這樣的一個驚豔於世的話呢,不假思索的拿來使用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導致了孩子的問題的情況。

    我們才自己急急忙忙的去尋找解決的方案,雖說對於準備結婚了或者已經結婚了,準備要孩子的這個父母來說,我們是非常的建議他能過來一起來聽一聽我們的養育的啊,養育的一些規律啊,這樣子的話呢,排除我們在陽光中的陷阱,以至於我們走上一些誤區,讓孩子也走彎路。

  • 5 # 大冉

    2歲多的孩子,一有不滿意就睡地上耍賴,這個問題怎麼解,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家孩子剛3歲2個月,和你們家寶寶還不多歲數,基本上我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喜歡這樣,有不滿意的地方,會有很多種表現,有些孩子喜歡摔東西,有些孩子喜歡爬地上撒賴,有的孩子喜歡不聽哭泣,有些孩子則是一個人躲在一邊安靜的不說話。其實我覺得最後這種情況是最可怕的。就怕孩子沒有表現!我們家孩子喜歡摔東西,或者對著我們瞪眼睛,似乎感覺全世界就他對一樣,根本不聽勸,有些時候甚至反著幹,或者跟你大喊,情況都比較複雜,但是作為父母我們只能耐心教導,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其實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其實我們發現,他們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不同的表現,我們總擔心的一些問題,隨說當時有點害怕,擔心,怕影響孩子以後發現,性格塑造等一些問題,可到後來慢慢都改掉了,或者朝著我們想要的結果去改變了,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呢?那就是一切順其自然,該教育時候教育,該嚴肅時候嚴肅,只不要不要太過,在孩子心裡承受範圍之內,基本上嚴管幾天就好了!

    所以對於孩子不順心爬地上撒賴這種情況,建議儘快制止,如果一旦養成習慣,就要花更多時間去改,像這樣的惡習,應該當機立斷!雖說不太大問題,但是改總比不改好,下面我來說幾個方法,你可以試一下:

    1、當孩子想要某一樣東西時,用別的事情分散孩子注意力,要求他去辦好某一件事情,才能夠得到這樣的東西!讓他養成順從你們的心裡,只有順從,才能夠得到一定的滿足!

    2、如果太死板,怎麼教育都不聽,最有效的辦法,那就是打,記住不要打一些重要部位,可以準備一個皮尺,打的時候不要心軟,打的清了,孩子記不住,反而適得其反,基本上讓他感覺到疼那就對了,可以先拿自己手做個實驗。父母肯定有一個人得讓孩子害怕,就看你們誰來做這個壞人了!

    3、當孩子不聽他,就是爬地上不起的時候,裝作聽不見,或者看不見,不予理睬,讓他自我消化,當他覺得一個人爬著沒意思的時候自己就起來了,以後基本就不這樣了,因為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我們家長立馬去答應他,讓他養成了一個習慣,只要不給,一哭一鬧肯定父母會答應!這樣他們便會屢試不爽,平凡挑戰底線,所以說,讓孩子自己肆意撒賴,放縱他爬,多試幾次,基本上這個毛病就取了!

  • 6 # 阿西爸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孩子只是在表達他情緒的時候選擇了一些他認為行之有效的方式,而這個階段正是家長想辦法引導、教育孩子掌握正確表達方式的時期,所以不必過度焦慮甚至恐慌。

    試問誰會在自己兩歲多的時候明辨是非呢?所以孩子的這種做法只說明可能在這之前他透過這種類似的行為得到了他想要的結果,於是他就透過這樣正面的反饋強化了自身相關行為的認知:耍賴=得到好處。

    所以想要改變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切斷他這方面的聯結,同時在其他表現好的方面進行補償:只有真正做出對的互動才有水果吃。

    改變的最初肯定會受到孩子比較強烈的牴觸,甚至是撒潑打滾不起來,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應該把孩子帶到一個沒有旁人的地方,以照顧他幼小的自尊心。然後在沒人的地方看著他發洩完自己的情緒:比如哭、鬧、甚至一些暴力傾向的行為。這個時候家長不要理他,同時也不要離開他,就是靜靜地看著孩子宣洩。當孩子宣洩結束,安靜下來以後,你先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知道你並沒有拋棄他,接著告訴他:“寶寶,你想要的零食我不能給你買,因為你的表現是錯誤的。但是如果你非常想要,你可以這樣做……”當孩子按照家長的引導做出積極迴應時,家長及時滿足之前的承諾,這樣就會強化孩子新的認知,同時弱化之前的錯誤認知,最終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健康的表現模式。

    如果孩子的表現最開始並不配合,我們要做的不是懲罰,而是先融入到孩子的視角,引導他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發洩完,當心情舒緩以後再去幫助他建立良好的表達習慣和方式。

  • 7 # 林區張磊

    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 希望家長參考以下幾點

    一、有獨立傾向,生活自理行為開始出現。

    二、情緒不穩定,有強烈的感情依戀。

    三、自我中心傾向明顯出現反抗現象。

    四、動作發展速度較快。我思維存在一些動作之中。

    五、嘗試模仿,喜歡重複。

    六、詞語發展迅速,聽說能力基本形成。

    七、對鮮明的色彩、節奏感興趣。

  • 8 # 大威小米

    孩子兩歲左右是孩子自主意識形成期 ,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學習思考問題,開始形成自己處世的觀點,並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這時,身體和動作的發育使他們可以透過動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雖然,獨立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記,兩歲左右的孩子還太小,不知道行為的後果,不能預見可能發生的危險。因此,除了保護好孩子的安全外,父母還應教他們學習考慮他人的感受,重要的事情一定得和父母商量。家長要合理的引導孩子首先不能處處約束控制孩子 ,孩子哭鬧可以給孩子情緒尋找宣洩口,多陪孩子互動玩兒 滿足合理的要求同時,也要堅持原則立一點小規矩,表現好要及時的提出表楊 ,帶孩子是個細心的活兒 具體尺度自己合理掌控,主要原則用心有愛。

  • 9 # 母嬰護理培訓師資培訓

    一般這麼大的寶寶比較聰明,她的這個動作是在要挾大人妥協,孩子們這時候會邊哭鬧,邊觀察大人的有沒有再關注她,這時候大人就當沒有看見她哭,順便去做平時孩子比較感興趣的其他事情,被孩子發現後她會馬上忘記哭鬧,轉移注意力很重要!

  • 10 # 小董的減肥vlog

    對於孩子,一有不滿意的地方,就躺地上耍賴或大哭沒完,二胎寶媽認為,可以先和孩子講道理,如果不通的話,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躺著哭鬧,不去理他,直到他發洩完,再去和他溝通。慢慢的他就會知道,耍賴無理取鬧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 11 # 思思陽陽媽講真話

    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太聰明瞭。兩歲多的孩子他就知道用睡在地上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讓家長最終同意他的要求。

    這個還真是要分什麼場合,如果是在馬路邊上,小孩子突然就睡在地上耍賴,這個時候家長還真是要及時的去把它抱走。因為路上車多人多特別危險。如果是在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的地方,他躺在地上,我們就陪著他,蹲在他旁邊,讓他使勁的哭,不要給他任何的得到他要要某個東西希望。但是我們讓他知道,我們一直陪著他哭而已,不會丟棄他,依然愛著他,但是他要的東西一定不是透過哭的方式才能得到,透過躺在地上的方式才能得到。一定要從小告訴他,要一個東西,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好好的學會說話。

    確實有些家長包括我自己面對孩子的哭鬧,真的是恨不得不想見到他,恨不得他趕緊停止,給他想要的東西。真的再也沒有一點點耐心去跟他好好溝通,孩子就看透了我們這一點,孩子的目的總是透過躺、睡、哭的一個方式得到的。最終形成了孩子的一個不講道理的行為,所以我們還是要改變自己,讓自己更有耐心一些,去耐心的教會孩子做一個講規則的人。

  • 12 # 檸檬遇上姜娃娃

    對於兩歲多的孩子而言,有事情不合意了躺地上“耍賴”其實是正常現象。

    更確切地說,孩子並不是真的像大人說的那樣是在耍賴,躺地上或滾地不過是孩子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罷了。

    孩子才兩歲多,語言表達能力受限,面對不滿意的事,他還不能像大人一樣精準地透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孩子的生活經驗也缺乏,面對一些事他心裡有不滿情緒的時候,他也不能像大人那樣能夠透過合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一著急就哭鬧和滾地,或者打人等方式是兩歲孩子目前常用的表達生氣的方式,孩子的心智發展目前就是在這樣的水平,我們不能要求孩子遇事必須像我們一樣冷靜或理智面對。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躺地上真的不是故意“耍賴”,我們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表面行為就給孩子貼標籤或隨意評價,想要解決改善孩子“躺地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理解孩子的行為,認可孩子的情緒。只有我們理解了孩子的行為,我們才能做到不指責不批評。

    孩子心裡出現不滿的情緒,如果能夠被看見,能夠獲得父母的寬容與認可,糟糕的情緒不會持續太久,更不會惡化,而是很快就能好轉。

    2.少批評,多引導。批評只會讓孩子感覺更糟,心裡更加不舒服,滾地更厲害,最後陷入與大人的對抗模式,拒絕合作和拒絕聽話。

    只有積極引導,真誠安慰,才能挽救一個情緒崩潰的孩子。

    引導孩子的時候不需要太著急,等孩子情緒緩解之後再慢慢跟孩子說,否則孩子正處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勸的。

    3.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勵。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不能太著急,即使是引導也需要給孩子多一些耐心。

    看到孩子有了改變和進步,我們要給予相應的鼓勵和肯定。

    總之,面對一個兩歲多的孩子,我們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更不能用大人的思維去評判孩子的做法,而是要學會換位思考,多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 13 # 萊昂日記

    孩子躺在地上耍賴,那麼我也採取同樣的方式跟孩子耍賴,同時告訴他躺在地上耍賴的後果。比如說,不做飯了,不吃飯就,玩具玩不了,,圖書看不了等等,反覆幾次也許就會好,切記不能打罵孩子。

  • 14 # 湖北洋媽

    一、有獨立傾向,生活自理行為開始出現。

    二、情緒不穩定,有強烈的感情依戀。

    三、自我中心傾向明顯出現反抗現象。

    四、動作發展速度較快。我思維存在一些動作之中。

    五、嘗試模仿,喜歡重複。

    六、詞語發展迅速,聽說能力基本形成。

    七、對鮮明的色彩、節奏感興趣。

    弄明白兩歲孩子的年齡特點,就能根據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點,處理孩子的任性耍賴行為了。

    孩子進入兩歲左右,自我意識有大幅度提升,對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認識,由於表達能力還不行,有時還不能很有效的和人溝通。所以有時候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不不按寶寶的要求做,他們就在地上撒潑打滾賴著不起或者強烈的哭鬧。遇到這種狀況怎麼辦呢?我們應該首先要找出孩子形成這種習慣的各種原因:

    一、現在的孩子有爸爸媽媽愛、姥姥姥爺疼、爺爺奶奶寵,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有什麼要求只要手一指,嘴巴一動,就能夠得到滿足。長此以往就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等不良行為。稍不滿意就大發雷霆,大哭大鬧引起大人的注意。

    二、父母要自我檢討,孩子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習慣?這是因為孩子明白,我只要哭鬧,大人就一定會滿足我,這個方法在他在日常生活中累試不爽,兩歲的孩子已經能根據生活經驗得出結論,所以每當他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故伎重演。

    三、家長是否意識到這是孩子性格培養的範疇?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家長一定要樹立規矩,該答應的答應,不該答應的絕不妥協。當孩子提出要求時,父母應該考慮是否是合理的正當要求,如果合理家長一定要尊敬孩子滿足孩子,否則要態度堅定地告訴孩子說“不行”。即便孩子再哭鬧再糾纏,也不能滿足他的不合理的訴求,堅決不能一時心軟就答應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這樣只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助長他的囂張氣焰。

    四、家庭成員是否統一口徑,家人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否一致。不要爸爸一個做法,媽媽又一個做法,特別是有老人同住的家庭更要注意,這樣孩子就有保護傘了,你的教育要求會變得軟弱無力了,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極為不利。家人必須保持一致站在同一戰線。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一個很細緻的技術活,既要掌握技巧又要掌握好火候。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採用以下五步法成功地改掉了我家孩子一有她不滿意的地方就睡在地上耍賴的毛病。

    第一步、曉之以理。當孩子耍賴時制止孩子,跟孩子講道理,告訴他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並且告訴他媽媽也很生氣。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是達不到他想要的結果的。

    第二步、冷處理勝過熱處理。如果孩子不聽勸告,執意要做。這個時候你必須無視他的要求,置之不理,對他進行冷處理。當然如果在外面人多的場所,一定要把孩子抱回家或者人少的地方,不要引起圍觀,雖說孩子才兩歲多,但她也明白人多的地方家長容易妥協,所以越是人多孩子就越來勁兒。在孩子看到發脾氣沒人理會自然會覺得沒意思平息的憤怒。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讓他躺著哭,帶孩子的囂張氣焰被削弱了之後,再對他進行教育。

    第三步、適度的安撫孩子。家長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鬧,等孩子躺也躺了,哭也哭了,鬧也鬧了,肯定沒什麼力氣了,這個時候去把他扶起來,拿個乾淨的毛巾給她擦擦眼淚,把她樓在懷裡,給孩子喂喂點兒水,溫柔的安慰她。讓孩子感覺到您還是愛她的,以為你會滿足她的時候,你要告訴孩子,想鬧的話還可以繼續鬧,但是還是不能答應她的要求,這時候孩子就感覺到她這招真的不靈了,這種行為是不會讓爸爸媽媽妥協的。下次他就不會再用這種方法來”威脅”爸爸媽媽了。

    第四步、教孩子有效的和人溝通,引導孩子有什麼要求的時候用語言表達而不是躺在地上耍賴。告訴孩子只要是他正當的要求家長都會滿足的。訓練孩子如何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目的。作為家長平時也要注意多和孩子溝通,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和關注。使他的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對於孩子和你溝通時做得好的地方一定要鼓勵表揚,只要堅持下去我想孩子就會改掉這個在地下耍賴的習慣了。

    第五步、及時輸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如果孩子在要求被拒絕時感到失望痛苦。你可以充分地理解他的這種感受。但不要因為孩子的眼淚而妥協。可以引導孩子自己提出解決辦法。比如,如果真的感覺很難受,可以大聲唱唱歌畫畫畫,或者和小夥伴們一起玩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教會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 15 # 阿志bbyl

    這無非是孩子得不到滿足而表達的一種方式。透過這種方式滿足他們的要求,滿足了習慣了,他們會一直使用這個方法,大人毫無辦法,如果不理他們,一會過去也就沒事了,不過可要狠下心,而且爺爺奶奶看孩子,可不能讓他們媽媽看到要。

  • 16 # 黑皮媽咪ING

    1、首先告知孩子起立,這麼做不對

    2、把孩子安頓在一個固定位置,讓他自己安靜

    3、期間孩子應該會掙扎,不會那麼聽話做在哪裡,這時父母要不厭其煩的,把孩子抱會坐處,一定要讓他在那裡安靜下來,並嘴巴重複孩子安靜下來,過程會有點長,也許幾個小時

    4、待孩子安靜後,父母再給個擁抱,說明剛才的孩子做法的不對之處,講道理

    5、結束一定要給與愛的鼓勵,比如嘴巴說又或者擁抱,並有再有這種表現的約定

  • 17 # 帶孫奶奶的日常

    謝邀!2歲多的孩子正處於小叛逆期,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對人和事有自己的要求和標準。對於他們有些不合理要求,不對的想法我們大人肯定是不會接受的,而他們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沒法說服大人,乾著急的情況下就耍賴了。對於他們這種行為我們可以採取以下幾種做法:

    1.在確定躺的地方是安全的,我們就在看得他的視線範圍內做自己的事,對他進行冷處理。

    2.用轉於視線法,讓他提過另外一個合理的要求或想法。

    3.用堅決不妥協的眼神看著他賴,等他情緒平穩下來再跟他溝通。

    4.拿出手機拍下他耍賴的樣子,併發給他認為最信任的人看,讓他信任的人也發表他對他這行為的看法。

  • 18 # 星月慢慢

    我們教育孩子,一方面希望孩子自信、有主見、遇到問題積極想辦法,這些品質需要父母的愛、理解、支援、鼓勵;

    但同時,孩子也需要有敬畏之心,懂得尊重別人、有規則意識。這些品質需要父母對規則溫和而堅定的堅持。

    對於孩子撒潑打滾各種無禮行為,作為父母:

    1.需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和不能如願而產生的憤怒情緒。

    2.先有理解,才有情緒的緩解。情緒緩解,才能講規則,對規則父母需要溫和堅定的貫徹。

    3.有父母的堅定,孩子才知道什麼事是不可以的。

    4.用簡潔的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講明規則後,扔無法緩解的行為,可以忽視,可以陪伴,可以抱著,但是規則不能妥協。

  • 19 # 吞金獸606

    個人覺得解決這問題,你首先得明白孩子的生活環境!

    沒有孩子是無緣無故的做出一些動作,都是透過模仿或者有人提點後才做出一些不正確的行為!

    再一個就是孩子喜歡這個方式,你不必干預,不管,不看,不說,隨便他,第二個辦法就是直接抱緊家裡,關上門,一頓揍!效果非常棒!

    沒有捱得孩子童年都是不完整的!

  • 20 # 食民以食為天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膽怯懦弱,原因可能是你經常罵他嘲笑他,孩子喜歡抱怨,原因可能是你總喜歡挑剔,孩子不努力,沒有上進心,原因可能是你對孩子要求要高,孩子懶散的原因可能是你對孩子做太多包辦的太多,孩子缺乏自信,原因可能是你對孩子的鼓勵太少,經常否定他,孩子愛撒謊原因可能是你喜歡懲罰孩子,打罵孩子,不夠寬容,要耐心,細心,父母是孩子第一個啟蒙老師,你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你的孩子,和將來的成就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職場中組建一支團隊,如何才能把成員的心聚在一起,畢竟每個人都有私心,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