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9152465481
-
2 # 平建
顏回是魯國人,小孔子30歲,當時顏回向孔子請教為人的道理。孔子說:為仁就是控制自己,一些要去循禮而行。能夠做到這個地步,天下的人就敬服你的仁德了。
孔子非常讚歎地說:顏回這個人是很難得啊!吃的是一小筐子飯,喝的是一瓢子水,住在簡陋巷子的環境中。要是其他的人,肯定是會憂煩和難受。可是顏回他卻安然處之,也沒有改變他向道好學的樂趣!顏回平常侍學,只是地默預設真的聽課,看起來像一個笨人;我考察他退習的時候,他的言行舉止非常大體,我向他提問,卻能夠闡述所讀的書中要義和道理,顏回實在不笨,確實是個很聰明的人。孔子和顏回說:有人賞識你,你就出來行道救世;不被賞識的時候,就要藏道在身,樂天任命,大概只有我和你有這種生活態度啊!
顏回才29歲,由於用功讀書,頭髮就已經全白了!32歲就過早的死去了。顏回死去,孔子哭的非常傷心。孔子說:自從顏回到鄉校裡來我這讀書,弟子們就更加親和好學了。當時的魯國的國君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最好學?孔子說:有個叫顏回的學生最好學,他發怒了,很快就能夠消解,從來不把憤怒轉移到別人的身上;有了過錯,就馬上改正,絕不會再犯。只是可惜他短命死了,現在沒有再發現這樣好學的學生了。從以上的事情看,顏回為孔門十哲之首,是理所當然的。
-
3 # 啟亞0610
《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飢餓的理想社會。
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
-
4 # 有條可待
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有這幾點:
子貢說他聞一而知十,這是聰明;
孔子自己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若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
意思就是孔子和顏回說話的時候顏回從來不打斷他不提出反對意見,好像很笨,但孔子私下考察他的言論,發現顏回其實對他所說的道理理解的很深刻。
這說明兩點,第一顏回學習的態度非常恭好,第二顏回的聰明並不是天生,而是努力得到的結果。
還有一次,孔子困於陳蔡的時候問過子路、子貢、顏回三個人同樣一個問題。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意思是不是犀牛不是老虎,在這荒郊野地生活,是我推行的政策不對嗎?我為什麼落到這種地步呢?
只有顏回的回答讓孔子滿意,這說明顏回很能理解老師的用意,善於思考。
所以他是第一,連孔子自己都說:“賢哉回也……”
-
5 # 申強老師
孔門十哲指的是孔子門下最優秀的十位學生(顏子、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稱,受儒教祭祀。《論語。先進》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學:子游、子夏。’”
顏 回
顏回:孔子弟子;孔門72賢之首。(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稱顏子,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人。
十四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讚最多,贊其好學、仁人。歷代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以顏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歷代帝王封贈有加。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富學問。《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讚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飢餓的理想社會。
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回一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隻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後世尊其為“復聖”。
元文宗封顏回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時罷封爵,止稱“復聖”。明陳鎬纂清孔胤植重纂《闕里志·弟子職》:“元文宗至順元年,加贈“兗國復聖公”。《明史·禮志四》:“其四配稱: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
政 治 志 向
顏回以舜為志。《孟子·滕文公》(上)記其語,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顯然,孟子以顏回與舜、稷“同道”。顏回很讚賞舜“無為而治”,即後來儒家所倡導的以“民”為本的“王道”政治思想。他嘗曰:“昔舜巧於使民,而造父巧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舜無失民,造父無失馬也。”(《荀子·哀公篇》)顏回既與舜“同道”、“所追同一”,所以,當孔子要他和子路“各言爾志”時,子路答以:“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撼。”
而顏回則以“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相答。朱熹釋“無伐善、無施勞”曰:“伐,誇也,善謂有能。施亦張大之意,勞謂有功。”(《論語集註》)以不誇己能、不揚己功為其意。但此說不確。元人所著《四書辯疑》駁朱說雲:“伐善之善,乃其己所長之總稱,伐忠、伐直、伐力、伐功、伐才、伐藝,通謂之伐善。又言伐無巧,止是不伐之一事。分而為二,顏子之志,豈別無可道焉?……該‘無施勞’者,不以勞苦之事加於民也。夫勞而不恤,乃古今之通患。……顏子之言,於世厚矣。”此說極是。
所以,顏回這裡所言之己志,乃是欲內修己德、外施愛民之政。這與舜之“無為而治”正相彷彿。在顏回看來,唯以此志施行於天下,方能實現孔子所謂“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論語·公冶》)的社會理想。由此可見,顏回在政治志向上不僅有淑世濟人的入世情懷,而且頗具早期儒家的民本主義精神。
考顏回一生,大多為追隨孔子奔走於六國,歸魯後亦未入仕,而是窮居陋巷。他生活於天下大亂、禮崩樂壞的社會,儒家的仁義之志、王者之政常被斥為愚儒、譏為矯飾,“世以混濁莫能用”(《史記·儒林列傳》)的社會環境中,絲毫不願改其志,仍“尚三教(即夏教忠、殷教敬、周教文)”,期於“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白虎通·三教》)。王符稱讚他:“困饉於郊野,守志篤固,秉節不虧。寵祿不能固,威武不能屈。
雖有南面之尊、公侯之位,德義有殆,禮義不班,撓志如芷,負心若芬,固弗為也。”(《潛夫論》)若徵之《史記·孔子世家》所記顏回語:“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醜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可知王氏所言非虛。這樣,顏回就只能終生不仕,惟以“願貧如富、賤如貴,無勇而威,與士交通,終身無患難”(《韓詩外傳》卷十)自勉自慰。
孔子贊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同上《雍也》)。顏回這種注重志氣、追求真理並以之為樂的精神,與孔子本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同上)實同一旨趣。
陋 巷 簡 居
顏回所處的時代,已是中國的春秋末期,不但周天子的王權繼續衰落,而且各諸侯國的公室也衰落了,由春秋初期的“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進而變為“禮樂征伐自大夫出”、“陪臣執國命”。
“陪臣”,即臣之臣。如諸侯國的卿大夫對諸侯稱臣,對天子則自稱“陪臣”;卿大夫的家臣對諸侯而言也稱“陪臣”。春秋時魯國為“三桓”執政(即魯桓公後裔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把持國政),至魯昭公、定公、哀公時,家臣勢力興起,家臣叛亂屢有發生。魯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叔孫氏家臣豎牛軟禁並餓死了叔孫豹,設計殺害了叔孫豹的兩個嫡子,擁立庶子叔孫諾。
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季平子立,對家臣南蒯未加禮遇,南蒯便密謀以公子怒代替季平子:“吾出季氏,而歸其室於公,子更其位,我以費為公臣。”(《左傳·昭公十二年》)事洩,南蒯以費叛歸齊。魯定公五年至九年(公元前505年至前501年),季氏家臣陽虎專政,並把持了魯國國政。陽虎之亂是魯國家臣叛亂中持續最長、影響最大的一次叛亂。陽虎的權勢凌駕於“三桓”之上長達三、四年。
陽虎原本為孟孫氏庶支,後為季孫氏家臣,季平子時很受重用。季平子死,季孫斯(桓子)立,陽虎已是季氏三世“元老”。在處理季平子葬禮上,陽虎與季孫氏另一家臣仲梁懷發生爭執。陽虎要求以魯國之寶玉“璵璠”為季平子斂屍,仲梁懷卻認為那是季平子在昭公遜國時,代國君行祭時所配,今定公已立,不能再用。
陽虎便勾結費宰公山不狃,想聯合驅逐仲梁懷。公山不狃初時並不以為意,後因仲梁懷對其不敬重,才對陽虎說:“子行之乎!”陽虎起事,並囚季桓子與公父文伯(季桓子從父昆弟),驅逐了仲梁懷。冬十月,陽虎殺公何藐(季孫氏族人),與季桓子在稷門內設立盟誓,舉行大規模詛咒,驅逐公父文伯與秦遄(季平子姑婿),徹底清除異己勢力,完全控制了季氏家族。魯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陽虎想滅掉“三桓”,讓季寤代替季氏,讓叔孫輒代替叔孫氏,自己代替孟孫氏。陽虎借冬祭的機會起事,事敗,逃灌(今山東寧陽縣北稍西)、陽關,據兩地反叛。
魯國經“三桓專權”、“陪臣執國命”兩個時期後,不僅使宮室衰敗,魯國舊日的貴族世家也大都衰落。魯國的顏氏家族到顏路、顏回父子時,除了保有祖傳的貴族身份及顏路的魯卿大夫頭銜外,便只有陋巷簡樸的住宅及五十畝郭外之田,十畝郭內之圃了。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春秋時期,些許田產難以維持一個貴族家庭的生計,顏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為貴族家庭的一般性開支,簡居於陋巷。
隨 師 周 遊
顏回在其人生的第二個階段,約十四年的時間是隨孔子周遊列國。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 497 年),孔子“隳三都”的計劃失敗,在魯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已不可能,便離開魯國,開始周遊列國。
重 歸 魯 國
顏回重歸魯國,其故居陋巷雖然依舊,但父母均已年邁,家庭重擔理應落在他的肩上。這就使顏回必須有一份較固定的收入維持家計。顏回在孔門中,是最有條件繼承孔子學說的弟子之一,也是孔子的希望所在。孔子在不能入仕做官,達到以其思想治國的情況下,靠辦學廣收弟子來傳播他的治國主張。他希望弟子能入仕則入仕,不能入仕則透過講學傳授其治國之道,使其思想、主張能為後世所用。所以顏回在未入仕為官的情況下,設壇講學實屬必然。
顏子生活的時代,由於文化下移,私學日多,沒落貴族子弟及自由民都把私學視為步入官場的途徑之一,就連當權貴族也有把子女送人私學的,如魯大夫孟嘻子令孟懿子及南宮敬叔師事孔子。顏回作為孔門弟子之冠,當時欲求其為師的人也不在少數,這從當時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常常向顏回請教一事即可得知。如仲孫何忌請教顏回:“一言而有益於仁智,可得聞乎?”顏回以“豫”、“恕”告之(《孔子家語·顏回》)。叔孫武叔多攻擊別人的過失,他求教顏回時,顏回引用孔子的話告誡叔孫武叔,並說:“君子攻其惡,無攻人之惡。”(《禮記·檀弓下》)。
顏回講學所用教材,不外《詩》、《書》、《易》、《禮》、《樂》、《春秋》等。只是他對《易》接觸較早,研究較深入,“顏淵弱冠,而與仲尼言《易》。””(《法言·問神》東晉李軌注)在教學實踐中,顏回對《易》的講解較深透些,這對其弟子參悟古代辯證法是有幫助的。
歸魯之後,顏回除講學外,便是幫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顏回在整理時,不限於一般的刻寫與編簡,而是著重於考證及校對,把周遊列國時所獲得的不同古籍互作參證,去偽存真。特別是《易》,顏回是主要整理人之一。在整理過程中,顏回嘔心瀝血,以致勞累而死。顏回死後,孔子在顏回對《易》所作整理的基礎上,又經過“韋編三絕”的辛勞,才給後世留下一部完整的《易經》。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遠志說畫
孔子講“立”、“不惑”、“知命”、”耳順”、”不逾矩”這種境界,不是隻靠讀書可以得到的。是靠“學”來養成自己人格的,一是“內發”的,二是“外住的”,孔子覺得,外住方面,別的地址都還會用功,內方面,除了顏回,別人都沒有太大的成績。
-
7 # 六六談古今
顏回,曹姓,姓顏,名回,字子淵,魯國人,今山東曲阜人。他在十三歲就拜孔子為師,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深深感染著身邊的人。子淵、字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這十人被稱為孔門十哲。那麼為什麼顏回被稱為孔門十哲之首呢?這要從三件事說起!一是他謙遜好學,家境貧寒,卻很好學,經常通宵達旦學習。二是德行好,不遷怒,不貳過。就是不會把自己的怒氣發在別人的身上,不會犯兩次錯誤。三是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放棄當官的機會,用畢生之力跟著孔子到各國遊說,設壇講學,傳授儒學,整理歷代典籍。後來形成了儒家一個宗派~顏氏之儒。我想這就是顏回被稱為孔門十哲之首的原因。
-
8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顏回為何稱為孔門十哲之首這個問題,可以參閱筆者2019年11月23日回答“孔子的眾多弟子裡你最喜歡誰?為什麼喜歡他?”、2020年1月9日回答“都說青出於藍,為什麼孔子的弟子卻沒有一個超過他的成就的呢?”
-
9 # 領先考研
你走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孩。你突然覺得,這個孩子太可愛了,朝氣蓬勃的。或者看到一朵花,一棵草,你突然覺得,太美了,生命的欣欣向榮之感。大家都曾經有過這種感覺吧?就是突然出現的,內心的美好的感覺。這其實就是“仁”。仁義禮智的那個“仁”。
只不過我們平時並沒有在意,等一會注意力轉移了,這種感覺也就消失了。但是對儒者來說,仁心的修養,就是儘量保持心中那溫暖美好之意。這是從你內心自動產生的那份善意,要留意他,培養他,儘可能長時間的讓自己在這種內心溫暖的狀態。這就是仁心的修養方法。
這並不容易,大部分人內心的感覺可能一會就消散了。當然,也有高明的,比如顏回。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回,就是顏回,這種內心的溫暖,顏回能夠保持三個月,其餘人並沒有這個境界,內心的這種感覺,偶爾來了,很快就消散。你說三個月之後怎麼辦?三個月就成習慣了,就會持續這個狀態。這種內在的提升,生命的修養功夫,才是儒家的核心,這也是顏回被公認為孔門第一的原因。
回覆列表
顏回是孔子最欣賞的學生,對顏回評價很高。
子曰:"吾與回言,終曰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這大概就是將顏回排在孔門弟子首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