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爸久實
-
2 # 王先生和他的朋友們
一般來說,音樂教育市場分成兩大類別,音樂考級市場和藝考音樂培訓市場,前者因為面對的人群分佈較廣,佔據了音樂教育市場的大部分份額。
相比於其它教育培訓產業,音樂教育對於師資、教學環境和教學用具的要求更高,這也使得音樂教育培訓產業的門檻不僅高,而且有一定的特殊性。升學型的教育培訓行業,老師可是從各個專業招聘,因為只要是大學畢業生,都經歷過高考,有相應的學科應試經驗。但音樂教育則不然,愛好者是很難成為老師的,而每年從各類院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數量又是有限的。
另外,音樂教育對於場地和教學用具的要求也較高。以鋼琴為例,教育培訓場所需要有隔音的琴房,並且要有符合考級要求、價值不菲的鋼琴,這樣一次性的初始投入就不是筆小數字。除此之外,維護琴房和鋼琴本身,也有一定的開支。配置一個有幾十臺鋼琴的鋼琴教室,如果連同裝修和鋼琴成本都算在內,至少要七位數起步。
正因如此,大型教育培訓集團中,涉足音樂教育者少,從事這一行業的,要麼是各類專業藝術培訓機構,要麼是樂器商店開辦衍生班,畢竟兩者都具備場所和教學用具即樂器本身兩大條件,並且容易招攬師資。
顯然,目前市場上鮮有大型連鎖的專業藝術培訓機構,樂器商店也是如此,自然難有音樂教育行業的龍頭企業浮現。有很多音樂培訓是“作坊式”服務,或是老師在家或租用教室辦班,或是樂器商店闢出一塊空間,老師上門培訓,形成“衍生班”。一些藝術培訓機構,也僅僅侷限本地招生,場地、器材和市場影響力都很有限。
目前,音樂教育培訓市場主要針對的是未成年人,父母出資孩子學音樂,一為考級二為提升素質。並且,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意識到,音樂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是單純為了升學,而是對下一代的綜合素質培養有諸多助益,甚至還出現了成人音樂教育市場,收入提高的消費者,希望補上童年未曾實現的音樂夢。這對於音樂教育培訓業來說,無疑是利好現象。
但是,不可迴避的一點是,中國的音樂教育滲透率只有4%,遠遠低於發達國家40%左右的平均水平,供給端嚴重不足。僅僅靠各類“衍生班”,難以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音樂教育培訓需求。
-
3 # 緋雲初空
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音樂機構很難做成品牌
我覺得音樂機構做成品牌,首先你得有強大的師資,這個時代單打獨鬥很難做強做大,其次,適合的開店地段,比如學校附近小區附近等,再次還有學校的各種運營
但是現階段你要做一個品牌音樂機構很困難
首先,假如你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段去開這個音樂機構,但是好的地段意味著周圍的競爭壓力會很大,現在的音樂機構百花齊放,有一兩個老師都可以開一個音樂機構的,比比皆是,
其次,師資力量,不是我吐槽。教育機構真正掙錢的,其實是前臺招生老師,講課老師的工資或者壓的相對低一些,而他們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在沒有形成品牌之前,基本上都是一些小的機構,小的機構意味著老師負責的任務會更多,但是工資又不會上漲,這樣也意味著你留不住人,尤其是現在新媒體的發達。各種教育影片比比皆是,人人都在網上展示才藝,人人也不缺那個錢,非要掙一點工資,很大可能是攢攢錢自己開個店,這樣更加不容易形成品牌。
第二,為什麼音樂教育沒有幼兒教育?
我認為,應該是適應孩子學習的階段需要,幼兒園的孩子聽過什麼就忘了,就算是小升初也基本上是填鴨式的,反覆似的在孩子的耳邊重複知識點,孩子才能記住,音樂教育難道要在還沒長大的孩子耳邊不停地重複一些他們聽不懂的長篇大論。
況且如果學習樂器,幼兒園的孩子手還未長成,能讓孩子學習樂器?
-
4 # 哲哲的vlog
朋友你好,我看到你的主頁,是一名音樂工作者,我自己也是一名鋼琴老師,這些年的工作經歷給我帶來以下幾點感受。
首先,第一,目前中國國情都是在朝著快速發展,人們都希望快節奏的生活,但是音樂不一樣,它是需要不斷的追求完美的,需要長期的去鑽研,去練習,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很多孩子都接受不了這一點,很難去堅持,最後放棄了。其實學習音樂是需要慢慢的,一點點的培養的。但是太多人看不到希望就放棄了,這樣很多培訓機構就會經常流失學生,所以這個就是為什麼很多音樂培訓機構做不長久的原因。
第二,還是因為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很多人都想著賺大錢,賺快錢,最早一批開藝術培訓行業的確實很多發現了商機,賺到了很多錢,然後很多人就都看準了藝術培訓這個行業,為了拉攏生源,搞惡意競爭,A家一節鋼琴課50元,那我就30元一節課,家長自然就會選擇去收費便宜的那家,但是話又說回來,便宜的培訓機構,能請的起好老師嗎?明顯是請不起的,所以更加留不住老師和學生,最終行業的惡意競爭下去,搞得很多家長並不喜歡把孩子送到音樂培訓機構學習音樂。
第三,現在傳統的音樂授課模式已經負擔不起高額的運營學校的成本了,所以對於老師的要求就越來越高了,要求能夠上大課,集體課,這樣對於老師的要求就會很高,那麼老師還是不好請,因為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怎麼請的起好的老師呢?
第四,我們現在的普通老百姓,對於藝術已經不是那麼追求了,現在是誰有錢追求誰,對比鄰國日本,還有猶太人他們,他們的老百姓尊重的是老師,專家,教授,學生,是技術人才。而我們這裡的社會是誰有錢,就尊重誰。而且再加上現在各種流行音樂佔領著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沒有人願意去看達芬奇的畫,聽莫扎特的歌劇。很多人連最基本的中國傳統禮儀禮貌都沒有了,更不會去欣賞藝術了。所以中國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爭取,讓更多的孩子去學會藝術的真善美。而不是去崇拜金錢權利這些名利上的東西。
-
5 # 童教視覺
音樂教育難做成品牌,原因分析有以下幾個:
1、沒有系統、統一的音樂教學教材與教學方法
2、機構零散,以個人工作室為主,品牌來自個人名聲
3、音樂培訓機構為了生存豐富了多樣的樂器教育,表面上總類多選擇多,實質上達不到專攻專工
-
6 # 忠實的花匠
首先,做不成品牌最重要原因是沒有個很好的師資,這是最困難的。
一方面你的平臺不夠大,很難吸引很多優秀的師資,另一方面,好的師資人家都願意自己幹;
其次,音樂培訓大多數針對五歲以上的孩子,以後這個年紀自制力,大腦開發學習能力,才開始慢慢接受老師教的知識;當然現在入門教育也面向稍微小一點的孩子。
回覆列表
國家對教育培訓市場進一步開放,尤其是職業培訓快速迅猛發展。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小型機構由於師資、市場開發資金缺乏、品牌難以在短期形成,市場空間越來越小。並且因為教育培訓業是先收費,後服務的贏利模式,所以較之其他行業具有與眾不同的特色,線下的傳統型教育培訓機構,在成本、時間、空間的限制之下,會有很大的侷限性,並不利於中小團隊進行創業,並且在各類大型培訓機構的競爭下,中小型機構最容易面臨的就是招生方面的困難,發展前景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