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粵新農人

    香菇的正常生長髮育離不開適宜的生態環境條件,當環境條件不適或發生劇烈的變化時,致使菌絲體或子實體的生理活動受到阻礙甚至遭到破壞,表現出病害的症狀。這種病害由於主要是環境影響所造成,而無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因此一般把生理性病害又稱為非侵染性病害。

    香菇生理性病害常見的是菌絲在生長過程中呈纖細灰白或呈絨毛狀不吃料,子實體柄長蓋小或菌蓋上出現波浪形等畸形,這些都是常見的生理性病害症狀。

    香菇生理性病害產生的原因

    香菇生理性病害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極端高溫或凍害,營養物質缺乏或過剩、含水量不足或過量、二氧化碳累積濃度過大、培養基酸鹼度不適(pH太高或太低),當其中一項因素異常時,就可能導致病害發生。

    香菇生理性病害產生的原因很多,因而其發病機理也非常複雜,一般認為主要是在不適的環境條件下,菌絲細胞喪失了對部分氮源的利用能力或者是改變了其代謝途徑所致。

    香菇生理性病害發生的特點及防治方法

    由於沒有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在病害較輕的情況下,當致病的內外因素解除後,病害可自行消失而恢復正常生長,即具有可恢復性,這是生理性病害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當發現生理性病害後要及時地找出原因,並迅速做出恰當的調整,方法如下:

    ①當菇房內的通風量不足時,會使菇體產生柄長蓋小的畸形,而畸形菇會最先產生在菇房的牆角等通風較差的地方,如果發現有少量畸形菇產生時,就應立即改善通風條件,加大通風量,畸形菇就不會再產生,但是,如果採取的措施不及時,畸形菇就可能大量產生,而產生畸形後的子實體,即使通風再好也不可能再恢復為正常的菇體,必須把它採摘後,再出下一潮菇時才能恢復產生菇形正常的子實體。

    ②防治香菇生理性病害首先要做好培養基的配製,例如養分、含水量、pH、顆粒度等,必須在裝袋滅菌前都調整在適宜的程度,否則在後期一旦發現問題,就很難再補救,必須把培養料倒出袋後再重新配製。例如,培養基pH太高時,菌絲纖細灰白,pH太低時,又會出現退菌的現象,若發現這些問題後再施行補救就很難,即使補救也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對於像這類引起生理性病害發生的內在因素,關鍵是要做好防的工作,防患於未然,才能事半功倍。

    ③對於引起生理性病害發生的外界因素,例如極端高溫或凍害、二氧化碳累積濃度太大等,除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做好預防外,關鍵是要細心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因為,這些外界因素有時是偶然發生的,例如秋季冷空氣侵入突然降溫造成的子實體凍害,或者是春季氣溫突然升高發生的菌絲體燒菌現象等。因此,像這類病害要防、治並重,在防不勝防的情況下,治理的意義才更大。

  • 2 # 東營菌物科學

    導讀: 在香菇生產中,菌絲髮育和子實體生長的各個階段,均不可避免會遇到或面臨各類病害的發生,處理不當,就會造成較大損失。由環境影響引發的香菇生理性不良形態變化,不符合正常生產和商品要求,不相互傳染,致病因素解除,不良症狀能自行消失,重新恢復正常生長狀態的一類病害,被稱為“香菇生理性病害”,也稱“非侵染性病害”,由生理性病害而引發的浸染性病害,其防治源頭也屬生理性病害範疇。

    【圖1】香菇發菌期,受環境溫度、通風等不良影響,菌絲活力不足,導至出菇期浸染雜菌,造成嚴重危害。該病害廣泛發生在南方省區,表象的治療浸染性病原菌無效,一度被稱為“香菇出菇期的癌症”。

    1.香菇生理性病害主要症狀

    (1)發菌期

    ①菌絲髮育不良:包括接種後菌種不萌發、生長慢、生長不良等。

    ②菌棒轉色不良:包括不轉色、轉色過深或過淺、菌皮過厚、爛棒等。

    【圖2】菌棒轉色期,溫度偏高或缺氧,導致菌絲代謝異常,吐水自溶,浸染細菌而爛棒

    (2)出菇期

    ①出菇不良:包括不出菇、少出菇、出菇過多、敝袋菇等。

    ②子實體畸形:包括柄長、粗,蓋小、薄,菌蓋不正、早開傘等。

    【圖3】環境不適或菌種異常導致的子實體畸形

    2.香菇生理性病害發生原因

    (1)溫度因素

    發菌階段,適宜溫度為22-25℃,過高或過低,均影響生長速度及活力,通常溫度低,生長慢,發菌時間延長;溫度偏高,則菌絲生長不良,乃至造成死亡。生產上,造成生理性病害的主要是高溫影響,一般34℃時,菌絲停止生長,36℃時受損嚴重,40℃時,很快死亡。菌棒越夏過程,因溫度偏高,而造成“燒棒”,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發生,2017年,僅河南西峽,因天氣異常,造成越夏高溫“燒棒”2000-3000萬棒,損失慘重。

    【圖4】溫度偏高,造成的菌絲生長不良,顏色變黃

    滅菌後料溫偏高,搶溫播種,常造成菌種被燙死而影響萌發;菌種培養、運輸、存放過程,因高溫影響造成菌種活力降低或死亡,播種後也出現菌絲萌發較差或不萌發。

    轉色階段,香菇轉色適宜溫度為18-22℃。冬、春轉色,溫度15℃以下及夏季、早秋25℃以上,均不利於轉色,造成不轉色、轉色慢或轉色差。溫度偏高,造成菌絲活力受損,是目前生產上出現轉色期吐水“爛棒”的主要因素之一。

    出菇階段,品 種不同,出菇溫度不盡相同,根據香菇品種溫型,調節出菇季節。目前生產上一般常用品種出菇溫度為5-28℃,但只有18-22℃時,顯蕾最為適宜,過高或過低,顯蕾數量均明顯減少。尤其冬季棚溫持續低於10℃以下,就會造成顯蕾少或不顯蕾;夏季、早秋出菇,棚溫通常28℃及以上,造成遲遲不出菇。8-10℃溫差刺激,是香菇顯蕾必要條件,缺少溫差或溫差過小,不宜顯蕾。

    【圖5】溫度偏高引起的菌柄伸長,注意菌柄細長

    子實體生長適宜溫度15-20℃,但一旦顯蕾,30℃及以上亦可發育,不過大多出現菌柄細長、硬,菌蓋小、薄,易開傘等生理性畸形。

    (2)光強因素

    菌絲生長階段,香菇菌絲生長無需光照條件,強光可抑制菌生長,造成菌絲髮黃,生長減緩。

    【圖6】發菌階段光照過強,造成菌絲泛黃,生長減緩,恢復暗光,菌絲開始正常生長

    出菇階段,子實體生長階段,光強要求範圍500-1000Lx,即可滿足優質菇發生條件,冬季2000-3000Lx更有利於優質菇的形成。但光照過於強烈,光線中紫外線可殺死棒表菌絲,造成菌棒過早衰亡。全黑條件,抑制顯蕾,不會出菇。光線弱,子實體色淺、菌柄細長。

    【圖7】出菇期光線弱,造成的菌柄細長,蓋色淺

    (3)氧氣因素

    發菌階段: 香菇菌絲好氧,發菌階段缺氧,造成菌絲生長減緩,乃止停止生長。

    轉色階段: 缺氧狀態,香菇菌絲代謝異常,產生有害還原性物質,導致菌絲生長不良,細胞自溶,是造成“爛棒”主要因素之一。

    出菇階段:缺氧狀態,CO2濃度積累,造成顯蕾數量少、畸形,乃至菇蕾不能發生。子實體表現為菌柄粗長,菌蓋小且形態不正。

    【圖8】出菇期通風不良,造成的菌柄變粗,菌蓋畸形

    (4)水分、溼度因素

    發菌階段:香菇菌絲生長,要求培養料含水量為55-58%,過低生長慢,不旺盛,長勢差,後期轉色淡,易暴出菇;過高生減緩,甚至不能生長,後期轉色深,菌皮厚,出菇少。

    出菇階段:空間溼度不足,顯蕾少,子實體生長慢;溼度偏大,則菇蓋顏色變黑、變深,不受市場歡迎。菌棒注水偏少,達不到刺激效果,無法滿足出菇要求,顯蕾就會偏少;注水大則袋內缺氧,加上溫度偏高,就會造成出菇期的“爛棒”。

    【圖9】出菇期用水偏多、環境溼度過高,導致的菌蓋呈黑色

    (5)酸鹼因素

    菌絲生長適宜PH值為5.2-5.8,偏高或偏低均會影響菌絲生長。而成熟後的菌埲PH值降至3.9-4.2,才可出菇。水質偏鹼,菌絲生長減緩,吃料慢,乃至不能生長。

    (6)營養因素

    N素營養不足,菌絲生長差,產量低。N素營養過高,則造成營養過盛,菌絲旺長,不易轉色。

    【圖10】出菇期間,菌棒斷裂,從內部長出的瘤狀物,經我們分離研究,屬香菇菌絲受溫差等刺激,形成的畸形組織。

    (7)其它因素

    原料:顆粒過大,制棒不實,保水困難,後期菌棒易解體;過細則透氣性差,發菌慢。緊實度:棒過實,氧氣少,菌絲生長慢;過鬆則菌棒結構差,易斷棒,榮易暴出菇。菌齡:菌齡不足,不易出菇,畸形菇多;菌齡過長,後熟過度,是“暴出菇”主要因素之一。低質新增劑及藥物:可影響菌絲及子實體生長,造成不出菇或子實體畸形。滅菌:滅菌過度,可造成菌絲生長減緩。

    【圖11】後熟過度、調料水分小、制棒偏松、溫差及注水等刺激過度,均可造成暴出菇,商品價值極低

    3.香菇生理性病害防治

    根據香菇生物學特點,嚴格規範生產,科學管理。每一個環節,都暗藏各類致病風險,必須加強管控,以防為主,周密安排。

    (1) 菌絲髮育環節

    原料控制:木屑以殼鬥科、樺木科等樹種硬質木材為主,果樹為輔,控制楊、柳等軟質木材比例,杜絕松、杉等含油質及抑制菌絲生長木材的混入,粉碎大小以5-15mm為宜,並做適當潤水、堆積,其它輔料,必須新鮮、無雜質,成分符合標準,杜絕不明藥物、新增劑的使用。

    【圖12】正常生長的菌絲

    配比攪拌控制:原料配比合理,根據香菇對營養要求,控制C/N65-70:1新增輔料,並混合均勻,為降低成本或提高產量,少或多新增含N輔料,可引起菌絲生長不良或旺長,對出菇均可造成不利影響。調料加水比例,按不同季節、不同品種需求,經計算準確新增,達到適宜範圍,杜絕隨意新增,感官判斷造成的失誤。PH值測量準確,尤其山區鹼性水系,必須調整使用。

    【圖13】因環境乾燥等人工干預因素,而發生的優質花(香)菇

    滅 菌、冷卻控制:滅菌是以殺滅料中微生物為標準,滅菌過度,營養破壞或變性產生抑制菌絲生長物質,己有充分證據證實。滅菌後料溫降至常溫後接種,杜絕搶溫高溫播入菌種,燙死菌絲。

    菌種質量控制:按季節調整不同溫型品種,培養、運輸、貯存期間,防止汙染和高溫影響,杜絕不瞭解特性品種及劣質菌種的使用。

    培養轉色期控制:菌絲髮育、轉色階段,造成香菇生理性病害的主要因素是高、低溫,缺氧、CO2濃度,空間溼度及光照強度,相互矛盾,互相制約,必須勤於觀察,發現異常,及時調整,杜絕片面管理,顧此失彼。

    【圖14】注水過多、高溫等因素造成的菌棒“爛棒”,圖示表面完好,內部菌絲己死亡,並繼發雜菌感染,造成不出菇

    (2)出菇環節

    注水量控制:菌棒成熟,進入出菇期,注水催菇是重要環節,而注水量的控制,更是決定香菇出菇多少、品質優劣、控制菌棒病害程度的最重要難點,注水少,達不到刺激效果,而注水偏多,則易造成袋內菌絲缺氧受損,產生病害,尤其高溫期注水,是造成出菇期普遍“爛棒”的主要因素。生產上必須注意低溫適當多注,高溫少注或停注原則,杜絕為提早出菇或多出菇而高溫期注水或注水過量,造成爛棒和菌棒過早受損過度而解體。

    【圖15】正常生長的香菇

    催蕾、出菇期控制:香菇菌絲扭結,形成菇蕾,8-10℃溫差、光照刺激以及增溼、新鮮空氣是最基本條件,恆溫或小溫差,光照過強或過暗、環境溼度小、CO2濃度高,溫度高或低,均可造成不易顯蕾、菇蕾少或畸形菇多。除生產上要根據出菇季節,選擇不同溫型品種,管理上還要綜合考慮,加強設施配套,創造最佳出菇和生長條件,多出菇,出好菇。此階段香菇對外界條件更加敏感,各環境因子又是相互矛盾關係,受外界影響也大,稍不注意,加上片面管理,就易發生各類不同病害症狀。與菇“對話”,耐心、細緻調控生長要素間相互矛盾,根據菇的變化,把矛盾降致最低水平,我們的目底也就達到了。

    【圖16】受振動、溫差等刺激,尚未排袋,即在袋內顯蕾而造成的“敝袋菇”,即使開袋加強管理,也很難恢復正常菇形

    4.結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T培訓最近有哪些比較好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