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晚說新鮮事
-
2 # 追夢赤子心plus
我和大多數90後一樣,從小到大飯過的明星簡直不要太多,
從小學初中的F4,謝霆鋒,周杰倫,林俊杰,Twins,SHE,
到高中的韓流男團個個美到逆天的男團歐巴們,
上了大學,陳偉霆,李易峰,楊洋等“鮮肉”團繼續俘虜大齡少女僅存的少女心...
即使工作了,終於成為人模狗樣的CBD白領,職場上,西裝筆挺,氣場兩米八,
但當我回到家,看到小哥哥們,還是會一秒回到十幾歲的少女,對著螢幕甜笑犯花痴....
大概,飯idol對於女生而言,是一件即使到老也會一直進行的美好事情。(●"◡"●)
飯idol最害怕的,真的不是他不慍不火不出名,而是怕他慢慢地忘記了初心,迷失了自己,不再是當初飯上的那個正能量。
交友須謹慎,飯idol也需要理智和眼光。
因為作為粉絲,真的不想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去支援的那個人,到最後時間告訴我,那居然是一副空皮囊。
隨著自己年紀的增長,近幾年並沒有喜歡上某個明星,可能自己老了吧。韓圈就不說了,就國內來說,新生明星也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娛樂圈永遠熱鬧非凡,但似乎也與我無光,那些被捧上天的神顏,看了之後也沒有怦然心動的感覺,聽的歌也還是那些10幾年前的老歌。
然而,因為機緣巧合,慢慢認識了王嘉爾,瞭解他的經歷,看他的綜藝和採訪,聽他的音樂作品,越來越覺得,這個人很不一般,你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到他和現在流量小生真的不一樣,最大的一點在於的他思考的深度和眼光。
舉幾個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1.問:為什麼要放棄大有前途的擊劍,去南韓從零開始?
王:誰說人一生不可以有2個夢想?我只有一條命,我想做更多事情。
我第一次聽到他這樣說,真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太燃了。
他坦白到了南韓之後,發現和想象中的很不一樣,練習期間知道了以前一起擊劍的小夥伴得大獎了,也有過放棄的念頭。其實在旁人看來,他如果放棄了,回家了,並不會像他說的那樣被人嘲笑,一個17歲的少年啊,做做明星夢很正常,夢醒了回去再擊劍就好了啊。
但是他沒有放棄,反而是比別人更努力,他認為要對得起自己,一定不要讓自己後悔。
於是,我們看到了現在的王嘉爾。
2.某時尚雜誌訪問:
問:平常喜歡穿哪個品牌的衣服?
王:我都可以,如果我自己是一個品牌的話,我穿哪個牌子的衣服都可以,我就是品牌。
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嘉爾思考角度的問題是很底層的,他沒有順著問題回答,而是會先思考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這種“戰略性”的思考也讓他在遇到每一個機會時,都會冷靜下來深刻思考:“我真的需要這個麼”,不是隻注重眼前的利益,隨波逐流。
曾經有些投資方會找到他,高片酬讓他出演某劇的男一號,但是他並沒有接...因為,他自知自己在演戲方面是幾斤幾兩,如果經受不住誘惑接下來了,世界上只會多一部爛片如《極光之戀》,不會有真正屬於王嘉爾的作品。
3.2017年成立工作室之後,陸續推出的兩首solo曲《巴比龍》和《okay》,從作曲,作詞,編曲,MV導演製作,每一個鏡頭...,穿什麼衣服...都是王嘉爾自己主宰。
一個人包攬一首歌的歌手,和請一堆大咖幫你作曲作詞的某些歌手,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高度。前者具有創造性,更有靈魂,更有不可替代性。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周杰倫vs張學友,誰對歌壇的影響更深遠,更不可替代?答案顯然是前者。
一般可以分為以下3種:
1.厚積薄發類
如彭于晏,王凱,潘粵明等實力派,前期在演藝圈一直默默無聞,慢慢地得到了好的機會,透過實力和作品打動觀眾,贏得人氣,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這類靠的實力實力實力!
2.一夜爆紅類
某嘻哈節目選手,譁眾取寵,火得快,屎得也快。
後來的結局大家也看到了。鹹魚翻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3.穩打穩紮類
這類明星從一出道就取得不錯的成績,長年保持著人氣,持續推出口碑不錯的作品。
粉絲或因為他的才華而入坑,最後忠誠下去的原因到底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
目前娛樂圈,把穩打穩紮發揮到極致當然是周杰倫了,我讀小學時他是巔峰,我現在快30了他還是巔峰。作為他的粉絲,真的不要太幸福。
而,王嘉爾,雖然不敢說他能夠有周杰倫那樣劃時代的意義,但是我看好他是穩中帶升的。
嘉爾會火的,不是炒作的火,而是真正的靠作品征服大家。
結合我的本職工作:品牌策劃,來談談:
一般評價一個品牌好不好,我們從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三個維度評價,這三個維度缺一不可,理想狀態是保持在一個動態平衡。
1.知名度:有多少人知道你?
2.美譽度:大家對你的產品滿意嗎?口碑好嗎?
3.忠誠度:大家會再次甚至多次購買你的產品嗎?
用這三個維度去看明星的發展也有意思!
你會發現,大部分明星都迷失在打造知名度上,不停炒作,上熱搜,買水軍,漫天發通稿,不管到哪都能看到關於他的資訊,直到大眾甚至已經審美疲勞了,他還在自己的“泡沫”裡覺得自己人氣很高?? 更別談是閉關好好磨練自己的演技了。這種明顯註定會被時間淘汰。
其次,為了提高人氣,盲目的演一些根本不適合自己的戲,是的,男一號女一號你是當上了,知名度打開了,但是那個名是美名還是臭名? 自己心裡應該有數。
我一點不擔心王嘉爾,因為他自己掂量的很清楚。
回到最本質的問題,我們為什麼會追星??追星到底是為了什麼?
想借用撒貝南老師的一段話:追星到底是在追我們自己,追那個理想中的自己。
那麼多明星,為什麼會偏偏喜歡王嘉爾呢?無非是他打動了我,他值得。
-
3 # 悟空說娛樂
從王嘉爾放棄擊劍到現在一步一步 一點都不快 可以看到他剛出道時在got7裡公司給他的是什麼位置 到後來他自己去面試roommate成功 並且獲得了關注度也是他自己努力結果的一步一步 後來接連上綜藝節目 綜藝感真的up 後來回國內錄了拜託了冰箱 圈粉真的很強大 我也只是在if youdo時期偶然看見這個銀髮的大男孩 煙嗓自黑賣萌擊劍對我來說全都是一直喜歡王嘉爾的點。
目前以個人名義在國內的大勢發展是形勢所趨的必然結果。而王嘉爾憑藉在國內各檔綜藝裡攢下的觀眾緣以及圈內好人緣,在國內迅速發展是不成問題的。種種不可抗力決定了王嘉爾個人迴歸國內成了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真正能看出他未來發展前景的是他圈粉的能力和潛力,在這一點的基礎上我認為王嘉爾的步伐並不算快,這隻能全是乘勝追擊。王嘉爾已然在國內有比較好的綜藝口碑,路人緣也比較好,在這種情況下圈粉是隻欠東風的事,他現在只需要一個好的作品就能迅速出逼,厚積薄發,這個作品是音樂也好影視也罷綜藝也無所謂。目前他的頻頻出擊也可以看成是他在混臉熟增加曝光率順帶等待機會一擊而中,成功出擊。
國內的觀眾大多隻熟悉他的綜藝感和真實,對於他在音樂和影視上的野心和能力都知之甚少,他的粉絲應該很清楚嘉嘉的音樂創作還是不錯的,兩首自作曲都經得起檢驗。他現在的快步向前只能說明他想擺脫或者打破國內觀眾對他的固有印象,讓觀眾發現一個全新的更有魅力的王嘉爾。
王嘉爾粉絲雖不比流量小生,但是還算個個全心全意,又肯幹,為王嘉爾花錢也不手軟。說句實話,值得王嘉爾的喜愛。以後能陪他闖下去的也是這樣一群人。
有粉絲覺得:王嘉爾不是一個普通的藝人。甚至不是一個所謂的藝人。他是一個追夢的人。自由的靈魂。團隊可以有策劃,有規劃。但我希望不是套路。不是什麼選擇路線,不是想著誰誰更紅有更多資源,粉絲數量比不過。如果嘉爾是這樣的人,我也不會喜歡他。更紅讓更多人喜歡,當然好。但那不是目的,是做一個像太陽一樣的人,附加得到的力量、鼓勵和愛。
-
4 # 分別為聖yu
嘉爾在外國是很出名的,也很有實力,謙虛有禮貌,又很會創作,是特別努力那種人,最多工作到八天睡了兩個小時,真的超級努力他會更好的
回覆列表
我們跳出粉圈來看看王嘉爾的現狀
1.南韓市場:嘉爾在南韓是以綜藝人身份獲得的國民度與綜藝業內認可,這是他的天賦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事,不是他的初心。現狀是嘉爾沒有以音樂人身份在南韓展示的機會,因為受經紀公司JYP制約,他的所有solo歌曲不允許在韓日發行。但是有兩件很有趣的事,一是嘉爾前陣子給賴弟弟小分隊專輯以pd身份做了一首歌,二是嘉爾和南韓幾個很有實力的rapper是ins互關並時常互動,所以這就說明了嘉爾在南韓也是在經營音樂人身份的;
2.日本市場:暫停經營;
3.中國大陸市場:以綜藝人開啟知名度後,建立個人廠牌做solo音樂,收貨大批歌迷,並通過幾個專業性綜藝節目(嘻哈飛行、偶練常駐、街舞常駐、夢聲x導師、原創常駐)的專業表現獲得業內認可。可以說,目前嘉爾在業內的音樂唱作人的口碑已經立住,只需繼續深耕;
4.中國香港市場:嘉爾的事業重心不在香港,所以沒有怎麼發力,但是可以看到音樂上與鄭秀文大前輩、謝霆鋒大前輩、rapper刀仔等的合作,可以說業內也是有姓名的;
5.美國市場:開拓中。下半年會有和88rising的合作歌曲出來、8月份有88rising的音樂節表演。至於答主覺得和別人路線相似的,完全沒必要,因為音樂市場就那麼幾個,只是遇到了同行而已。
最後,現階段王嘉爾的主業是音樂,會達到怎樣的高度與深度,我們靜待花開。至於他的事業發展規劃作為歌迷和粉絲的我完全沒能力也沒有資格給他意見或建議,因為王嘉爾出道進娛樂圈3年半就已經開始做自己的廠牌當老闆並把自己事業經營的有聲有色,而我比他大了十幾歲進入職場十幾年現在依然是個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