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中學物理教師平哥

    因果是科學!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別的學科我不敢保證,物理學科絕對講究因果關係,有因必有果。

    在物理學中,很多情境是沒有先後順序的,也就是說時間上是具有同時性,但是他們卻具有因果性,

    例如牛頓第二定律F=ma,不能說先有力後產生加速度,而應該是力作用在物體上的時候,同時就產生了加速度,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所以具有因果性。

    再如電磁感應現象,導體棒切割磁感線的同時就產生了感應電動勢,你不能說先切割,後產生感應電動勢,應該說切割是原因,產生感應式結果。

  • 2 # Eins田

    “因果律”是指人們認為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認為事物的產生必定對應該事物發展的結果,事物發展的結果也必定對應著其產生的原因。有人說,事物的對錯是沒有絕對的(絕對對錯觀是錯誤的在文章前面已經論述)而“因果律”卻是絕對存在的,甚至將“因果律”作為了一個絕對存在的神聖信念加以崇拜(比如小乘佛教中說的“一切皆空,因果不空”),但這是錯誤的。

    現實中的人們為什麼如此信仰“因果律”呢?這是因為人們發現任何他們所認識的事物最終都“神奇”地能找出產生它們的原因。這確實有點“神奇”,殊不知這只不過是人們跌進自己製造出的迷霧而造成的錯覺而已。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為什麼事物的產生總能找出“因果關係”?這就如後面章節“錯誤的物質守恆觀念”所說的“如果人們的觀念中認為守恆的東西才是物質,那麼物質就當然是守恆的了”,現在因為人們已經賦予“事物”這一概念必須具備“因果關係”(即總能找出該事物產生的原因),如果人們觀念中認為只有存在相互關聯發生的具有“因果關係”的事物才可以稱之為“事物”,沒有“因果關係”的就不能稱之為“事物”,那麼“因果關係”當然就是人們觀念中的“事物”存在具備的屬性。換個說法:如果沒有“因果關係”,“事物”就不是人類可以認識的“事物”,此時“事物”當然就具有“因果關係”的屬性了,所以世間的“因果律”就是那麼“神奇”地存在著。

    個人關於“因果律”歸納總結後有以下看法:

    1、“因果律”是人們主觀判斷的結果,離開了人類的主觀判斷,就沒有所謂的“因果律”的存在,“因”與“果”是被認為相互聯絡的客觀事實,貌似“因”對於“果”有決定作用,但如果從整個事件發生時間上來看,沒有“果”的產生,便沒有“因”的存在,因此從認識的先後來說,“果”反而在“因”之前。

    2、狹義的“因果律”觀念產生於人類的感覺,感覺產生於差異,也就是說“因果律”的產生也離不開事物存在的差異。

    3、“因果律”的存在可類比為“有與無”觀念的存在:差異是產生感覺的基礎,從這點上看,差異就是因,感覺就是果,那麼感覺的變化即是變化中的差異,那麼變化差異能引起變化差異為雙層因果關係,變化差異不能引起變化差異為無雙層因果關係。我們一般所認識的因果關係一般是指有無第二層的因果關係。比如火燒物體讓物體升溫,有火與無火是差異,升溫和不升溫是差異,空間有火的差異引起了物體溫度升高的差異就可被看作是有因果關係的一對事物;

    4、廣義與狹義的“因果律”的差別只是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因為現在人們參照物混亂了,所以“因果觀”也就混亂起來,這就跟人們的物質觀是一樣的,沒有廣義的物質和空間就不存在所謂的狹義的物質,沒有廣義的有因果關係的事物,那麼就是不存在有狹義的因果關係的事物。而現在人們說什麼都存在因果關係,那麼就代表是他們在說什麼都不存在因果關係一樣,如果能找出僅有的因果,那麼指的就是狹義的因果,也就是能找出因差異而體現出的因果。在不知道結果是參照什麼事物所產生的來泛泛說“凡是事物都是有因果的”,雖然在廣義上來說是可以的,但在這樣的說法卻是空洞的,如果因果是指狹義的因果,那麼所謂的因果就是指當代人類的因果,因為知識無止境,宇宙中永遠都有人類不知道的規律,也就是說,宇宙中永遠存在沒有(狹義)因果關係的事物,沒有因果的事物是因為人們知識的缺乏,但是隨著知識的增長最終又是可以找到它們的“因果關係”的,這也是廣義因果必定存在的原因。

    5、因果的認識有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比如以一個物體的運動軌跡來說,在某人的眼中看到的是物體從A點沿直線持續運動到B點,認為A點是物體到B點的因,B點是A點的果。而實際上物體在A點到B點的過程中經歷了人類意想不到的“曲折迂迴”的路徑才到達B點的,而此人只能看到物體從A點到B點的簡單過程,如果“因”是“果”的充分必要條件,如果我們又知道了在AB之間有這麼個曲折迂迴的路徑,那麼說點A是點B的因就很不準確了,不能說“因為物體經過了點A,所以物體到達了點B”,但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認為“A就是B”的因,經常我們持有這種錯誤的看法卻不自知。

    6、總的來說,世上並非存在可獨立於人主觀認識的絕對的因果律,因果關係只不過是人類希望或幻想可以憑自己的認識來對世間事物所有的“結果”的一種溯源性解說,因果律離不開人類對世界已有的認識,一切因果關係都是在外部世界的規律與人體內世界的規律(含錯誤的世界觀)相符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感覺,可以說“相符就有因果,不相符就沒有因果”。泛泛的因果律迷信因果律其實是對基本概念什麼叫“事物”的一種迷糊。

  • 3 # 不吃飯會死沒有雙盲

    迷信,沒聽說發嗎,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只要不被抓,就不算犯法。所以,千萬不要被道德綁架,可勁幹壞事,沒事的

  • 4 # 子予虛實

    分享一個小故事:

    一天在外約了好久都沒約上車_就按系統給的建議點了拼車,我上車時,前排已經有個男乘客,大約二十幾歲,司機大哥是個五十左右的中年男人,大家打過招呼後他們就開始繼續他們前面的話題,車一直在開,他們也一直在聊,司機大哥信仰佛教,自然鍥機下聊的都是因果報應的話題,小夥轉頭嘟囔了一句:“因果報應不就是個迷信嗎?要真有哪還有人敢幹壞事。”司機用前世因今生果舉了很多正反例子,小夥子都不以為然,他說我都不相信有前世,我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就是老實人總被人欺負,好人沒好報,壞人總是沒有“惡報”芸芸……

    我看司機急得,又苦於意思總表達不到,我就問我能不能談談我的觀點,得到他們默許後,我說:因果報應它不僅不是迷信,而且是科學。通俗講,如果一個蠻不講理喜歡打人的人,第一個打的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也沒什麼大事,一點皮外傷,他可能會自認倒黴,不跟你計較,第二個第三個可能還是,第四個你可能遇到的就是一個有正義感卻不畏強暴的人,他不但不怕,還會選擇第一時間報警,其結果就是據事件情形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第五個如果遇到一個和你一樣不講道理甚至有過之於你的人,其結果就是大打出手,兩敗俱傷,甚至反被對方打死。那麼第五第六不就是為惡的報應嗎?俗話說,壞事做多,遲早要遭殃,不是不報,幸運的機率,社會總歸是好人多,壞人少。

    我這一說完了,小夥子突然轉頭看著我說:“我聽明白了,不能把別人的退讓當成是自己的得意,不然成全的就是今天的惡果!”

    我點了點頭,先他下車了……

  • 5 # 金亮雜談

    因果是科學而絕非迷信。佛家的核心就是這兩個字,佛教能發展到現在這麼興盛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首先,人們常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本身就是科學,從自然科學角度說種植什麼就會生長什麼,不會長出別的東西來。把這一道理運用到社會科學領域同樣適用。

    其次,現在網上有不少文字和影片資訊說已經證明了佛教的某些觀點是具有科學性的。還有句話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目前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還非常有限,那些沒有完全被認識的領域不代表就不存在或不合理。據說牛頓晚年就研究起了神學。

    再次,因果是科學而絕非迷信,既然是科學,就和所謂的神學不是一個意義,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只是現在還不能被人們普遍認可。但是崇信這一觀點的人不在少數。

    最後,仔細觀察觀察你的生活,自己還有周邊人所經歷過的事,是否有契合因果的例項。或許這是非常有說服力的證明。

    總之,因果是真實不虛客觀存在的,不管你信不信,也要尊重別人不同的觀點,敬畏之心還是要有的。

  • 6 # 烏托邦遇上桃花源

    以為迷信只是一個詞,不認可別人的思想,就說人家是迷信。有沒有想過迷惑和信任,都不簡單,想要知道真相,別害怕去實證下。

    有因有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愛出者愛返,利他者利已,敬人者人敬,自作孽不可活!

  • 7 # 思之遠方

    因果是哲學和科學的二個基本的範疇,因果關係是哲學和科學所揭示的一個基本關係。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會產生一定結果,無因之果和無果之因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所探究的各個領域,都是圍繞因果關係展開和深入的,科學探索總結因果規律。

  • 8 # 模糊黃金紅

    宇宙中任何事、任何物、任何人都在一個時間序列中一步一趨地發生,這個鏈就是因→果(因)→果…

    科學將這個實際發生的因果鏈用數學(統計學)、模型、經驗公式……表述出來,另一群人可以進行重複驗證並對未發生的事件進行預測。

    對於科學不能涉及到的事件,即不能證偽事件,就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基本算是迷信範疇了。

    任何一個因果鏈總會有一個第一因的問題:地球上所有人都是爸爸和媽媽生的,那麼,第一個爸爸和媽媽是誰生的?

  • 9 # 尋心念V同你解讀人性

    明心見性 才能知因果

    萬物在於說法:看你如何著眼

    一切都是考驗:試試你如何用心

    命運是什麼:是宿命和運氣,是指事物由定數與變數組合進行的一種模式!

    其實一切都是:信則有。 看你如何“定義”

    人這一生都是一場修行:要知前生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涼拌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