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零度Military
-
2 # 流星淺月
說實話,王安石變法總結起來就是為變法而變法,他的失敗是必然的,不僅僅因為他的性格,更因為他影響到了皇權。
首先,他為人脾氣不好,典型的聽不進去意見,這與司馬光極其相似,舉個例子,當時蘇軾提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意見,結果他反而很不高興。
然後重頭戲來了,怎麼影響到皇帝了呢?宋神宗在位時期,因為他的青苗法實行問題,說白了就是地方邀功,不管誰都要借款,結果流民成災,宋神宗本來是想心平氣和與王安石商量的,結果王安石像腦袋被驢踢了一樣,大概的意思就是陛下怎麼能不信我,災民成災是他們的原因,跟青苗法沒什麼關係,本來宋神宗是來商量的,結果這麼一弄,本來信任他的神宗也變了,我還是皇帝你就敢這樣,變法成功了你不反了!結果王安石得到一張飛機票,去偏遠的地方去了,結果本來神宗只是讓他冷靜冷靜,結果王安石不改,所以後來神宗讓他還朝了很短時間,就又給他飛機票,王安石變法宣告失敗。
-
3 # 週一文
王安石他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嘔心瀝血的奉獻著自己的政治才幹和智慧,一生始終和變法維新緊密相連。梁啟超稱之為"三代以下惟一完美之人";革命導師列寧也曾評價過他:"中國11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當然也有人斥之為"沽名釣譽的偽君子"。雖然世人對王安石的評價有讚美有貶損,總的講起來還是持正面態度。新法雖然失敗,但對宋朝的經濟發展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拋開王安石的政治主張不講,我們再來看看王安石的個人性格、愛好、人品等其他方面:
(一)、據有關史料記載,王安石從小就有不同於常人的志趣,他曾寫過這樣的詩句:"才疏命淺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希"。稷和契都是先古舜時代的賢達人物,這詩句可以看出王安石是很有政治抱負的。
(二)、1042年,王安石21歲,參加科舉考試,本來是被列為第一名的,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仁宗皇帝看到他試卷上有"孺子其朋"四個字認為"此語犯忌,不可以魁天下",結果降到第四位。王安石從底層開始做起,是金子總會閃光,在浙江鄞縣(寧波)當知縣的時候,他興修水利,鼓勵農業生產,還興辦學校等等,受到當地老百姓的尊敬,鄞縣人民還為他建造祠廟。
(三)、王安石在封建社會中是一位堅持儒家傳統操守行為檢點的人。他為人耿直,性格倔強,做事果斷,不畏權勢。不愛財,不戀女色,與地位低微的人相交往也不擺架子。也就是說雖然是做個"老爺",但他非常親民,接地氣。
(四)、"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美詩就是王安石寫的《梅花》。王安石不僅是位政治家,而且還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他對自己的文章詩詞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文章詩詞有與別人有雷同的,他一定會重寫。這一點連他的政治老對手司馬光、蘇東坡也非常敬佩的。
(五)、王安石有優點,缺點也不少,主要表現在:
(1)他很固執任性,不修邊幅,不講個人衛生,身上有股難聞的氣味。按照現在來說是個另類之人,堂堂朝廷大員一副邋遢樣不成體統。
(2)吃東西也是馬馬虎虎,漫不經心。據說有一次宋仁宗請客,王安石誤將放在茶几上的一盤魚食當做佳餚吃掉了。
(3)迂腐固執,不善變通。王安石對官場上的應酬也是非常不善於。按理來說他沒有官架子,和許多人應該可以相處得很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大家都知道包青天包拯一生光明磊落,他是很少很少請客的。據傳包拯有次在家中邀請朝廷幾位大員小聚。席間,包拯幾次對王安石勸酒,司馬光酒量不濟也得給包拯面子喝了幾杯,而王安石就是滴酒不進,王安石一根筋到底的做法,按當時的禮數來講是非常不禮貌的。
-
4 # 追綜到底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但隨著元祐元年三月正式廢除他的差役法,這也顯示著他的變法徹底失敗,然後這位變法的開拓者在悲憤交加中,不甘心的閉上了眼。
而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王安石都是一個罪人,一個讓北宋亡國,集古今所有大奸大惡於一身的大罪臣,理由是,“由言利而變法,由紹述而召亂。則宋家南渡,荊公有以致之也”!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畢竟,王安石親手點燃了朝廷鬥爭火焰,一手開創了一個黨爭的時代。若沒有王安石的一意孤行,就不會有司馬光的堅決,沒有司馬光的元祐更化,就不會有章惇大規模反擊的紹聖紹述,更不會有蔡京打著變法的幌子,坑害忠良的元祐人碑事件。因此從這個邏輯來推,王安石就是宋朝的罪人,是北宋亡國的罪魁禍首。當然北宋的亡國也跟宋徽宗和蔡京這對昏君奸臣組合有關係。
也有人認為,王安石不僅不是北宋的罪魁禍首,而是北宋王朝的大英雄,因為王安石延續了北宋王朝的性命。畢竟,如果沒有王安石,以宋朝那個時候積貪積弱的表現,早就被外族滅亡了,根本就傳不到宋徽宗手裡。當然不管後世怎麼評價王安石,他都在北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
5 # 沉默讀經典
王安石在宋神宗一朝主持了“熙寧變法”,使宋朝國力猛增,開疆拓土,雖然是非功過千古各有評說,但他的名字確實是妥妥地和變法連在一起,以至於大多數人不知宋神宗、不識熙寧年號,而只記得“王安石變法”了。
王安石有一身正氣,個性卻非常倔,很多認定的事情,不管別人怎麼勸也沒用,就是八匹馬拉也沒有用,所以當時有人稱呼王安石為“拗相公”。
當時的北宋政壇,可謂風雲際會,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巨星閃爍,那也是北宋文壇光芒萬丈的高光時刻。然而,一場改革,讓王安石與他們一一決裂。他們之間有了質疑、對立、辯論、衝突,然而在這誓不兩立的鬥爭中,他們並沒有失去人格,他們的學問、道德依然完美無缺。
司馬光是王安石政敵,但對王安石人品持肯定態度,贊他才華橫溢、學識淵博、淡泊名利、志存高遠;蘇軾因為烏臺詩案入獄,王安石上書為他聲援;王安石罷相後退居金陵,東坡千里來訪,回首前塵往事,彼此感覺還是那麼的美好……
除了政治,在文壇上王安石也是妥妥的大拿,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筆意雄健峭拔,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如《傷仲永》、《遊褒禪山記》等,已全文背誦的同學請留個言……
還有呢,他的詩含蓄深沉,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都是名句!
他的詞作也是別創一格、非同凡響的,如《千秋歲引》《桂枝香》,格高千古,筆力遒勁,眼界開闊,都是詞中的絕唱。
回覆列表
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學者的興趣,端在他的經濟思想和我們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謂新法”,要不外將財政稅收大規模的商業化。他與司馬光爭論時,提出"不加而因用足"的理論,其方針乃是先用官僚資本刺激商品的生產與流通。如果經濟的額量擴大,則稅率不變,國庫的總收入仍可以增加。這也是現代國家理財者所共信的原則,只是執行チ11世紀的北宋,則不合實際。
——黃仁宇《有感王安石變法》
1086年5月21日,王安石逝世。
作為文學家,王安石著作等身,位列唐宋八大家。
作為政治家,王安石變法改革,被梁啟超稱為"三代以下惟一完人”。
光環背後,王安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第一、他是低情商的“拗相公"。
同朝為官的司馬光評價王安石性格執拗,後世馮夢龍稱王安石為“拗相公"。此後拗相公也成了執拗的代名詞。
因為情商低、性格執拗,王安石經常得罪人,這樣的性格也直接影響到了他的變法成效。
王安石年輕時很有才華,得到曾鞏賞識,並被推薦給了歐陽修。歐陽修想舉薦他,但王安石並不領情。不僅如此,王安石並沒有因為被歐陽修舉薦而恭維他,反倒說他晚年的文章退步了。
入仕後,王安石執拗的性格體現得更加明顯。王安石和司馬光在群牧司擔任判官時,他們的上司包拯請他們喝酒。司馬光平時不愛喝酒,但為了應酬上司還是喝了。王安石在宴席上就一直不喝,很讓包拯下不來臺。
王安石的這種執拗並不是無來由的。
他二十二歲時的作品《淮南雜說》中就提到,君子不應該屈從潮流,而是像孟子和韓愈那樣堅持儒家正統。
他還認為當時社會和國家出的詞題就是指導思想的問題,君子應該像孟子和韓愈那樣糾正社會風氣,矯正時弊。
第二、他是學霸和工作狂。
立志於矯正時弊的王安石也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在科舉考試中原本是狀元,但是因為他的文章中所寫的“孺子其朋"犯了宋仁宗的忌諱,被降為第四。
學霸王安石讀起書來經常是通宵達旦,也顧不上洗漱。有一天早上他的上司韓琦見到王安石精神疲憊、容儀不整的模樣,還以為他晚上去尋花問柳了。
王安石也不解釋,說韓琦根本不瞭解他。
後來主持變法之後,王安石更是廢寢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因為當時冗官、冗兵和冗費的問題積重難返,對遼和西夏的作戰總是失利,土地兼併導致大量的農民成為流民。面對這樣的局面,要變法必須拼命工作。
變法工作歷來繁重,明朝萬曆年間的張居正推行改革時工作也是異常投入,最後累死在工作崗位上。
第三、他是睚眥必報的權臣。
王安石開始變法時,面對變法的反對者,就一味地排斥和打壓。
蘇軾因為不滿王安石變法中的一些作為,就一直被王安石詆譭。蘇軾回老家守喪時,王安石在神宗面前誣陷蘇軾趁機私販貨物。
司馬光也因為提了一些意見就被王安石排斥和打壓,搞得司馬光在京城呆不下去,只好去外地謀了一個閒職去編寫《資治通鑑》。
王安石對變法的堅持,後來就變成了偏執。
史書上記載說,只要看到有人押擊自己,王安石就會氣到手發抖。
曾經與王安石一起變法的人,王安石也不能和他們友好相處。
北宋著名的理學家程顥曾在王安石新組建的三司條例司任職,參與過變法的籌劃工作,而且也積極支援新法的開展。在變法出現問題後,王安石仍固執地堅持己見,不肯改正。
王安石認為他在地方當官的時候執行變法政策時效果就很好,現在變法出了問題一定是下屬官員的問題,不是他政策的問題。程顥與王安石的分歧越來越大。後來程顥也逐漸轉變了立場,反對王安石的變法。
面對神宗皇帝,王安石也是大肆攬權,甚至威脅到了君主的權力。
神宗是王安石變法最大的靠山。
正是因為有神宗的支援,王安石オ得以排斥異己,在各部門安插自己的門生故吏,把持朝政。神宗稱呼王安石為“師臣”,意思就是把王安石當成師長一樣看待。
但王安石後來在變法中專權的做法讓神宗越來越不滿。
王安石在和神宗談話時不斷強調,皇帝不應該過問具體事務,管好大政方針就可以了。
後來一旦神宗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謊稱自己生病,罷工不幹;有時甚至以辭職來要挾神宗。
不僅如此,當時還有人上書請求將樞密院和中書省合併為一個部門,讓王安石負責。這就觸碰到神宗的禁臠了。樞密院是北宋的最高軍事部門。當年宋太祖為了分散各部門權力,規定負責行政的中書省與樞密院互不統屬,相互獨立。
因此,神宗看到有人主張兵政統一而且由王安石負責,自然是相當不高興的。後來王安石兩度罷相,他和神宗的君臣關係也完全走向了破裂。
王安石有明確的理念和主張,想把國家和社會改造成他理想中的樣子。
但他為人執物、不近人情。在推行變法的過程中,他一味排斥異己,聽不得一點兒反對意見,甚至和皇帝爭權,最後導致變法失敗。
政治需要的是妥協,而不僅僅對理想的堅持。由於王安石的性格缺陷,這場變法從開始就註定很難成功。
王安石的權力過大,讓宋神宗感受到了威脅,這也驗證了權大欺主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