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檔案館
-
2 # 凝沙學史
東漢未年開始,戰爭頻繁,黃巾起義,割據戰爭不斷,當時社會經濟面臨崩潰,軍隊損失嚴重。到三國時期,東漢的軍制開始不適用,為了維持長期不斷的戰爭,適應當時狀況,魏蜀吳三國都加強了中央軍力量,調整了軍隊架構。
那麼,三國時期的軍隊架構有哪些優缺點呢?
在三國初期,由於兵力少,因此各起兵將領,諸侯都以將軍自居親自統領自己的軍隊,實際上各自互不相屬,各自都是獨立的一支軍隊,軍隊私有化。
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北方已經統一,三國政權初步形成,軍隊開始國家化,中央軍開始崛起。
由於曹操不但要對付北方外族入侵,而且還要在南方同時對付劉備和孫權,所以曹魏率先改革軍隊架構,曹操將中央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集中於中央所在地,可機動擔任宿衛兼出征,稱中軍;另一部分由中央派遣,分別鎮守京外,分割槽鎮守,尤其是靠近蜀吳兩國的軍事要點,稱外軍。
魏國的中外軍體制形成後,蜀、吳國統治者同魏一樣,國家軍隊主要是中央軍,而中央軍又分為中軍、外軍。
在魏國,中軍主要由曹操相府親軍轉變而來的武衛、中領、中護、中堅、中壘等五營組成。後來,司馬氏為準備代魏,擴充中軍,兵力遠強於外軍。
蜀國中軍的宿衛軍主要有左、右羽林郎和虎步營、虎騎營組成。而吳國中軍以宿衛軍為主,稱羽林、武衛、虎騎等。
魏國外軍主要置於沿邊諸州的軍事要點,通常由朝廷委派宗室貴戚出任,統掌軍事,有的還兼領太守或刺史。而蜀、吳外軍將領,一般將駐地名冠于都督或督為稱號,如永安都督、江陵督等。
中央軍崛起後,軍隊架構優點明顯,一方面中央軍裡的外軍守邊,直接廢除了之前的邊防軍,避免像董卓率邊防軍進京把持朝廷的歷史重演。
另一方面,中央軍裡的中軍包攬進攻任務,既可以保持中央軍的戰鬥力,又可以威攝州郡兵等地方勢力。
但是,三國軍隊架構缺點也突出,長期保持數量龐大的中央軍對國家是個經濟負擔;而一旦減少中央軍,則國家邊防不安全,地方勢力作亂。
-
3 # 二斤牛肉
從東漢開始,地方豪族們就紛紛擁有自己的田莊和家丁。漸漸的也開始招募自己的私兵,也就是隻忠於自己的部曲私兵,部曲私兵是三國時期的一大特色。
我們在《三國演義》裡面,也經常能看到主公派某某將軍帶領“本部人馬”,去進攻/防守某處。
史書更多這種記載,如《三國志》中:“太祖徇淮、汝,褚以眾歸太祖”,“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許褚投奔曹操,周瑜投靠孫策,這些都是帶著人馬一起來的。
很多將軍投奔某個主公,都是帶領著自己的部曲加入這支隊伍,可以理解為“帶資入伍”。所以主公下令,也必須讓這個將軍帶著自己的部曲前去執行任務。
這些部曲都是隻屬於某個將軍的私兵,這是三國時期很重要的軍隊成分。
劉備在袁紹手下時,也秘密派遣趙雲為他招募私人部曲。
《三國志·趙雲傳》:“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
將軍帶領自己部曲作戰,戰鬥力自然非常強大。因為他們平日就生活、訓練在一起,非常熟悉彼此,作戰時的戰鬥力也更強。
說了有點,也會有缺點。就是守衛在地方的武將容易擁兵自重。比如劉璋派遣趙韙去進攻劉表,結果趙韙反而跟劉表眉來眼去,最終反戈一擊帶領手下回來進攻劉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地方豪族們還修築塢堡用於家族防衛。塢堡就是一種堡壘,裡面可以屯兵屯糧,董卓所築的郿塢堪稱箇中翹楚。
“又築塢於郿 ,高厚七丈,號曰“萬歲塢”,世稱“郿塢”。塢中廣聚珍寶,積穀為三十年儲。自雲:“事成,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後漢書·董卓傳》”。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基層的編制不論魏、蜀漢或吳都差不多,即五人為列,列有長;二列為一火,火有頭;五火為隊,隊有頭;二隊為官,官有長;二官為曲,曲有侯;二侯有部,部有司馬;二部為校,校有尉;二校為裨,裨有將軍;二裨為軍,軍有將軍、副將軍。
也就是說,刨去衛士、幕僚、雜役等,三國時軍隊的編制應該是“準方塊制”的二二進位制,最基層的分隊單位是“火”(列長不算軍官),每個火頭管10人,每個隊頭管50人,每個官長管100人,每個曲侯管200人,每個部司馬管400人,每個校尉管800人,每個裨將軍管1600人,一個軍則管3200人,由有稱號的將軍統帥。
但實際情況下情況卻有很大出入,具體表現是校尉一級開始編制就變得很寬泛,如果將軍、裨將軍或校尉迅速擴軍,兵力超過額度,就會在每個校尉領下超編,原本每個校尉只轄兩個部,超編後就會出現“別部”,如曹操募兵討伐董卓,自稱“行奮武將軍”,編制照理只應有兩個裨、四個校尉,8個部,但實際上卻有幾十個部,超過編制的部,如夏侯淵任司馬的部,就叫“別部”,像夏侯淵當時的職務就是“行奮武將軍別部司馬”。同樣,孫策離開袁術渡江南下時,職務是“折衝校尉”,兵力應該只有兩個部800,但實際上出兵時已有千餘,到歷陽後擴軍至五六千,不久後他被表為“討逆將軍”,兵力額度應該是3200,但此時他已佔據廬江、吳郡、丹陽、曲阿等郡,兵力已達五萬六千以上,這時他同樣採取增加“別部”的辦法加以平衡。
魏、蜀漢校尉及以上,實際統帥兵力都有很大彈性,如蜀漢,車騎將軍劉琰一軍僅1000多人(應為1600人),驃騎將軍李嚴一軍則多達2萬餘,奧秘就在於“部”和以上的單位都有彈性,劉琰的一軍沒有校、裨兩級編制,直轄兩個部,而李嚴的一軍下轄的裨將遠不止兩人,其下屬裨將所管的校尉也不止兩人,校尉管轄下同樣不止有兩個建制內的“部”,還有“別部”,自然人數膨脹。
東吳的情況稍有不同,每個將領所統轄的兵力分為基本兵力和配屬兵力,前者最多的例子是5000(陸遜,周瑜去世時遺兵4000多,其基本兵力應該也是5000),一般都是2000(周瑜任偏將軍時、呂範)甚至500(徐盛)、300(張惇),大體上和這些將領的官職(數千的一般有雜號將軍或偏將軍以上封號,數百的一般都是校尉)相當,而配屬兵力則可能數倍於此,如陸遜臨終前以大都督將兵,直屬的兵力多達一萬三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