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惜了風

    這是一首陳奕迅的走心歌曲,也許對這首歌最好的解釋就是:無解。

    林夕說:你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一座富士山,你無法搬走它,唯一的辦法就是繞過它。愛情也是如此,逛過便已足夠。

    這位作詞人願意用這樣的方式去規勸別人,卻沒把自己勸解明白,我以前聽陳奕迅的歌,總是不明其深意,大概只聽懂了《愛情轉移》的部分,一個備胎的自我安慰,絕望而又卑微,也許他捨不得,所以寧願對真相置若罔聞,用一種自我催眠的方式,我覺得他是可悲的,但不得不感嘆生活中的人與他何其相似,都是在做著一個美夢,然後自圓其說。

    《富士山下》則更像一位在愛情中掌握主動權的人,自以為瀟灑,轉身留下"良言",對《愛情轉移》裡的那個人回答,簡言之,就如"我想我不能給你些什麼"然後回頭流著淚,心裡說"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他以為給了別人的最好成全,一個人做了決定,棄了一切。

    國語的《愛情轉移》與粵語的《富士山下》由同一人作詞作曲,同樣的旋律填了兩首截然不同的詞,許多人認為《富士山下》更難理解,聽起來更為悲慼,深奧,晦澀,Eason用獨特的聲線與粵語發音將這首歌詮釋得更加動聽,同時叢聽覺上來說,粵語的發音與聲調相較普通話更為特別,這可能是粵語的聲調多於國語,歌詞在這曲折語調中更為迂迴動聽,Eason式獨特情歌的慢節奏娓娓道來,似乎將這首歌的氛圍和背景渲染得更到位。

  • 2 # 雜貨說

    《愛情轉移》這歌的歌詞有點刺痛現下社會里的男女。

    這是林夕於2006年寫的詞。

    這首歌聽過的人大概都懂它其中的含義。

    一起逛街,一起吃飯在各種商店道路走動,在多少賓館酒店留下了愛的痕跡。

    經歷了怎麼多才覺得這段感情度過的還算滿意。

    到底是選擇不斷的經歷體驗感情好?還是選擇一個人好好愛好哪?

    選擇那個才會每天都有新鮮感,天天都不太一樣那?

    兩個人在一起經歷了多少事,多少磨難,為對方傷心難過多少次。

    才會知道到了最後留下的不過都是傷感。

    跟多少人上過床,愛過多少人。

    才能最後真心和一個人進入婚姻。

    當每次更換愛的人時,都會把上次失敗錯誤的地方找出來好好反省。

    每個人都是如此傷心過,才能去改正錯誤,然後認真的面對下個人。

    回憶就像是月光,你抓不住,它也只是回憶,並不能去改變什麼,過多沉寂在回憶也不過只是傷心而已。

    等你看透了原來的那些謊言和真相,才知道自己真的錯了,現在也不過只能等待自己犯的錯被原諒罷了。

    愛情總會不斷出現,總會想要和一個人天荒地老。這時候需要一點勇氣,也需要剋制。

    在愛情當中沒人知道怎麼樣是錯誤,怎麼樣是正確。畢竟愛情不是請客吃飯那樣簡單。

    床笫間的親密,會讓感情更快的開花。但是太過親密,粘人就容易移情別戀。

    當失戀後就很想在找一個更好的,但是期望終歸是期望,現實總是失望的,這好像是一個惡性迴圈無法跳出。

    兩個人剛剛在一起的時候,哪哪都好 有說不完的話,有一起做不完的事,總是富有激情的,但是時間會磨滅掉激情迴歸平凡,這時就會對方有所不滿。

    青春年華逝去,等到你真正懂得了生活與愛情,儼然已經晚了,錯過了太多。

    ————————————————————————

    這首詞寫出了現在年輕男女對於感情的淺薄認知。

    等到了最後渣男女才懂得什麼樣的感情是珍貴的。

  • 3 # 甜甜聲入人心

    愛情的角鬥場中,圍牆中的每個人都是弱者,《愛情轉移》的重點不是一個胸膛到一個胸膛的轉移,而是對痛苦過程的理解和慰藉,以及開始下一次的鼓舞。

  • 4 # 頂級認知

    愛情轉移歌詞的歌詞第一部分講的是分開之後的回味和毀傷,第二部分是講同床異夢的惆悵。

    陳奕迅覺得《富士山下》的旋律特別適合這部電影,就找林夕根據電影的劇情量身定做了歌詞。《愛情轉移》旋律感人至深,配上詞人林夕富有生活哲理的歌詞。

    再加上Eason深沉而又極富感染力的聲音,以及整支MV恰如其分的意境表現,是一首值得觀眾欣賞的歌曲。

    歌詞第一部分講的是分開之後的回味和毀傷,第二部分是講同床異夢的惆悵,高潮部分講的就是正確反省後對愛情所應該擁有的正確態度。

  • 5 # 薇易柔止

    回憶就像是月光,你抓不住,它也只是回憶,並不能去改變什麼,過多沉寂在回憶也不過只是傷心而已。

    等你看透了原來的那些謊言和真相,才知道自己真的錯了,現在也不過只能等待自己犯的錯被原諒罷了。

    愛情總會不斷出現,總會想要和一個人天荒地老。這時候需要一點勇氣,也需要剋制。

    在愛情當中沒人知道怎麼樣是錯誤,怎麼樣是正確。畢竟愛情不是請客吃飯那樣簡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紀傳體史書既然已經是主流,為什麼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要用編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