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化作泥土更護花
-
2 # 愛歷史的小曹氣
張伯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和開戰初期的英國首相,他因戰前對希特勒和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而倍受譴責。人們通常認為,正是他極力主張綏靖政策,尤其是簽署“慕尼黑協定”,使得法西斯主義氣勢大增,加速了世界大戰的爆發。所以很多人都怒斥張伯倫的愚蠢,並且批判他對希特勒的輕信、對小國(主要指捷克斯諾伐克)利益的犧牲等。說他是二戰的罪魁禍首也不
不過,如果我們重新梳理二戰爆發前夕英國的內外局勢就會發現,張伯倫絕非鼠目寸光的理想主義者,而是一個披著紳士外皮的現實主義者。
從古典希臘、羅馬帝國時期,不列顛群島就偏安歐洲西北一隅,與亞歐大陸隔海相望,是一塊邊緣地區。但是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本為人類交流屏障的海洋頓時轉變成交通的坦途,英國因此崛起。作為島國的它既不需要向內陸國家一樣苦循出海口(如同俄國彼得大帝一般),亦不需要像半島國家那樣在海陸兩個戰略方向苦思躊躇(如同法國和荷蘭一樣),地處中西歐與海外交匯點的英國,輕而易舉的就控制住了其他列強的海上生命線。
經歷了三次英荷戰爭、英西戰爭、工業革命之後,英國艦隊已經發展起來。到了拿破崙戰爭後期,大英帝國徹底奪取了全球海上霸權。然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鐵路技術開始蓬勃發展,陸權的復甦、陸地資源的整合刺激美國崛起、德國和義大利統一,對維也納體系(拿破崙戰爭後,由英俄主導的世界秩序)遭受嚴重衝擊,英國本土空間狹小的弊端日趨明顯。
大英帝國領土遼闊,但絕大多數都是海外空間,不過一戰後民族解放浪潮風起雲湧,其海外領地愈發難以駕馭了,帝國漸有分崩離析的跡象(至1939年,諸如加拿大、南非等眾多海外領地已經成為自治領,但緬甸、印度等地要求徹底獨立的呼聲也日漸高漲)。曾經大英帝國憑藉碾壓同時代其他國家的國力(包括軍事、經濟和技術層面)為各殖民地提供經濟和安全保障,甚至一旦戰爭勝利的話,還可以分享戰爭紅利。不過隨著一戰的爆發,戰場工業化趨勢的出現導致戰爭邏輯發生巨大變化。
一戰中,隨著馬克沁機槍、坦克、毒氣和飛機的大規模運用,戰場上的勇猛和無畏變得毫無意義。世界大戰不僅導致大英帝國失去了一百多萬年輕生命、丟掉了整整一代人的朝氣和信心,同時也讓英國決策層明白,在這樣的大戰面前,僅僅依靠英倫三島的力量猶如杯水車薪。只是如若招攬海外領地居民參與這種既無戰爭紅利分享又非保衛自身的無意義戰鬥,必將加大帝國內部的離心力。
事實上,一戰以後的大英帝國在國際政治中的處境非常艱難。一戰時的英國還有日、法、俄、意、美等國作為盟友,其戰略目標僅僅是擊敗德奧同盟。但是一戰以後的20年裡,鐵路技術進一步深化發展,英國對歐洲局勢的掌控能力越來越遭受質疑。當時的美國不僅工業產值世界第一,同時已有將本國理想主義對外傳播的慾望和衝動(一戰後期的威爾遜主義便是一次不成功的嘗試),將自己標榜為反英、反殖民的模範國度,並且制定了針對大英帝國的“紅色戰爭計劃”。
華盛頓會議後,英日同盟徹底解體,日本在東亞的全面擴張對英國的全球貿易體系構成衝擊。沙俄變身蘇聯以後,對包括英國在內的整個西方世界虎視眈眈。德國雖淪為戰敗國,卻無時無刻不想著復仇,意圖再次衝擊英國霸權。大英帝國在世界各個方向同時遭到德、日、俄、美四大強國的挑戰,而其身邊的盟友卻只有疲弱不堪的法國和更加虛弱的義大利。這其中,法國需要英國的力量牽制和震懾德國,尚且可靠。但義大利卻長袖善舞,徘徊於歐洲諸強之間,全看時局、利益的演變,並不可靠。在此背景之下,當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遭到希特勒對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地區領土要求時,兩難之境,可想而知。
在張伯倫看來,當時英國民眾普遍厭戰,甚至存在對德國廣泛的同情心理。而國際時局又強敵環伺,稍有不慎則滿盤皆輸。因此,英國必須在諸多強國矛盾交織之時,避免首先捲入戰爭,這樣才能佔據戰略主動權,從而坐收漁翁之利。最終,張伯倫選擇順應國內輿論,預設乃至協助希特勒擴張,以期望將德國的擴張從國際協定層面約束在一定的範圍和方向上。
事實上,慕尼黑會議的協商結果如果被遵守,那麼張伯倫就是規避新一輪世界大戰的功臣,否則形同資敵。不過在張伯倫看來,希特勒遵循協定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兩年之前德、意、日三國簽署了旨在對抗蘇聯的《反共產國際協定》。也正因如此,英國開始積極佈局,寄希望於促使德國向東擴張,加速其與蘇聯的碰撞,這一系列外交政策也被蘇聯方面形象地稱之為“禍水東引”。
在東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英國採取了相同的態度對待日本。只要日本沒有與英國正式撕破臉皮、只要歐洲的問題沒有解決,英國就竭力剋制,爭取讓日本與美、蘇之間的矛盾率先激化。二戰爆發前,英華人加緊在新加坡修築要塞,就是想要扼守馬六甲海峽,將日本挑起的戰火隔絕在印度洋以東。換言之,當時大英帝國的核心外交政策就是促使德、日、蘇、美相互之間率先爆發衝突,以此保全英國殖民體系、獲得更多的戰略空間和外交主動權。
張伯倫的考量不可謂不高明、英國政府的戰略規劃也不可謂不縝密,利用蘇聯和德國之間的衝突打破大英帝國在國際秩序中的僵局,但問題是不論是德國還是蘇聯,都未必會按照英國的意願進行。在慕尼黑會議上,張伯倫將美蘇兩個工業大國排斥在會議之外,並在英國的主導下推動英法德意四強協商機制,這本身就是彰顯英國國際地位的絕佳舞臺,若希特勒沒有背棄約定的話。
不過,也正是透過慕尼黑會議,希特勒和斯大林均看透了英國方面的外交底牌。希特勒不顧自己做出的承諾,悍然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事態急轉直下。在此之前,德國曾經過了十餘年苦心經營,渲染自己和平復興的形象,如今一夜之間不復存在。英法內部輿論很快發生逆轉,反德情緒迅猛提升。也正是從這時開始,英國議會內部對張伯倫的不滿情緒開始迸發出來。面對輿論的轉變,張伯倫迅速調整外交政策,對波蘭、羅馬尼亞、希臘三國迅速做出公開安全保證。
波蘭地處德、蘇之間,是兩國的共同目標;希臘與亞平寧半島隔海相望,義大利垂涎已久;羅馬尼亞更是蘇聯鄰國。這三國均位於東歐,英國對它們的保證勢必需要藉助蘇聯的力量,卻有必須放置蘇聯的擴張,這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此以來,英國就同時得罪了德國、蘇聯和義大利三個歐洲強國,蘇德合作的動力由此產生了。
英國的保證顯然未能阻止德國擴張的慾望,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動閃擊戰,二戰全面爆發。戰後僅僅數小時後,張伯倫就召見此前與自己觀點迥異的丘吉爾,要求其加入戰時內閣,並擔任海軍大臣一職。沒過多久,德國與英國為了爭奪戰備資源(主要是鐵礦石),在北歐展開激戰。雙方均不顧挪威的中立國地位,開始北征行動,卻因英法效率低下、德軍搶佔先機,最終以英國挫敗而告終。此戰,丘吉爾和英國海軍部難辭其咎,但當時的輿論矛頭卻直指張伯倫。
此時的張伯倫意識到自己的政治生涯時日無多,一力承擔起戰前和當下的諸多戰略、戰術失敗的責任,在1940年提交辭呈的同時,建議丘吉爾組閣。更為重要的是,張伯倫還為丘吉爾留下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遺產——“超級機密”專案。當時的英國情報部門即將全面掌握德國情報,這也成為日後丘吉爾制定軍事和外交政策的一項利器。
細看張伯倫的外交政策,我們會發現他雖然在諸多場合高談理想和原則,但內裡卻是一位現實主義者。或許正因如此,他才會對民眾輿論高度敏感,竭力維持內部團結。英國二戰前夕推行綏靖政策的背後,是處於維護自身霸權的考量,只是在宏大的目標和現實能力面前存在巨大的鴻溝,失敗也是必然的結局。
-
3 # 老趙大趙趙建明
正因為他意圖挑起德國向蘇聯發動戰爭,達到一石二鳥的損人目的,助長了一戰戰敗國一一德國的重新武裝,發展壯大,從而引發了二戰,造成數千萬人的傷亡,英國首相張伯倫要負99.9%的責任,這些自以為世界領袖的愚蠢政客,害死了千千萬萬人,二戰的首要戰犯,就是這些自以為世界領袖的政客。
-
4 # 貓叔說史事
我認為,英國前首相張伯倫要負五成責任。
希特勒發動戰爭的原因有很多,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
第一、德國國內資源緊缺,土地和人口不匹配。希特勒認為1945年德國會爆發大規模的饑荒,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國有土地,而那時的土地都已經被各國劃分出去了,想增加國土面積就只能發動戰爭。
戰前動員的德軍
第二、復興德國的野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身為戰敗國,不但割讓領土,在經歷層面也有極大的打擊,在希特勒上臺之前德國的經濟已經差到了極點。而發動戰爭可以有效的產生內需,從而拉動GDP。而且《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限制太多,讓希特勒感覺束手束腳。
《凡爾賽條約》的簽訂。
第三、西方國家的懦弱我認為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在希特勒想強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地區的時候,德軍總參謀長就看到了德國即將陷入戰爭泥潭的窘境,其餘的德軍高階將領也對希特勒的好戰擔憂不已,準備秘密將希特勒逮捕。誰知張伯倫這個時候跑來和希特勒簽署了“慕尼黑協定”。這個協定的簽署導致德國總參謀長被處決,德軍內部遭到清洗,從此成了希特勒的一言堂。
捷克斯洛伐克不戰而敗對於希特勒來說更是意義非凡,其發達的軍工產業給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幫了極大的忙。更是助長了希特勒的野心。捷克斯洛伐克是歐洲軍事實力較為強悍的一個國家了,希特勒認為,英國連它都能出賣就說明只要不攻擊英國本土,英國就不會參戰。在這種思想下希特勒走上了他的不歸路…
捷克斯洛伐克軍工廠所生產的it-38輕型坦克。
總結歷史已經無數次的證明了對於豺狼只有獵槍才能應對。張伯倫一門心思的死道友不死貧道,卻不知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如果張伯倫在希特勒擴張初期就緊緊的將他遏制住,說不定就沒有後來的這些事了。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如果。綜上所述,我認為張伯倫至少要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負一半的責任!
回覆列表
不能確切說明張伯倫對二戰的爆發負幾成責任,但張伯倫確實對二戰的爆發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下面就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張伯倫(1869——1940)出身於英國伯明翰的一個鉅富家庭,英國政治家。1936 年至1940年擔任英國首相。任職期間因推行“綏靖政策”而受到人們批判。
一、張伯倫推行“綏靖政策”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了空前的浩劫,大戰歷時四年,30多個國家和地區,15億人口捲入戰爭,人員傷亡3000多萬,經濟損失不計其數,帝國主義力量受到嚴重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空前高漲。毒氣,坦克等大規模殺傷武器出現,人們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厭戰情緒日益高漲。因而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和平主義情緒籠罩歐洲,特別在英國和平主義壓倒一切,對外強硬被人指責為“戰爭販子”、“不識時務”。在這樣的強大的綏靖思潮下張伯倫被推上英國首相的寶座。
二、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的具體表現。
1、1937年在張伯倫的主持下,英國政府調整和修改軍備政策及軍事戰略。他改變30年代前期每年軍費只有一億英鎊的局面,將1937——1941年五年防務開支增加到16.5億英鎊,又恪守傳統的財政政策,抑制軍方根據軍事需要提出的軍費數額,以保證財政和經濟的穩定。由於不能滿足三軍的各項需要,於是確定了決定輕重緩急的防務原則,第一保本土,其次保貿易,然後海外殖民地和自治領,最後才是履行歐洲義務。
2、對德的“綏靖政策”。張伯倫上臺不久,即向德表示友好。1937年,張伯倫派哈利法克斯於11月17日訪問德國。
1)由於英國對德國對德的妥協,德國公然違反《凡爾賽和約》於1938年3月13日正式吞併奧地利,4月12日英國政府正式承認德國將奧地利併入德國。2)德國佔領奧地利後,即把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15日,69歲的張伯倫第一次乘飛機到德國同希特勒商談蘇臺德區德意志人脫離捷克斯洛伐克。1938能9月29至30日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國南部的慕尼黑開會四國簽署了《墨尼黑協定》將蘇臺德區及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史稱“慕尼黑陰謀”,它使綏靖政策達到了高潮,助長了德國的氣焰,1939年3月正式吞併捷克斯洛伐克。
3)1939年9月1日德國對英法的盟國波蘭發動閃電戰,英法對德宣戰。此時英法在西線擁有110師的兵力,而德國只有23個師,英法卻沒有向西線德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而是躲在鋼筋水泥工施裡眼睜睜看著波蘭滅亡,出現了“奇怪戰”、“靜坐戰”。
3、 對義大利的綏靖政策。1)西班牙內戰爆發後,從1936年7月28日德國和義大利公開武裝干涉西班牙。這對英法兩國構成潛在的威脅,但在英法卻採取“不干涉政策”,並於9月9日在倫敦成立了“不干涉委員會”,由英國代表讓主席。
4、對日本的綏靖政策。抗日戰爭爆發後,英國、美國實行“不干涉政策”,禁止向交戰雙方提供武器和物資,其實是對中國單方面的禁止,對日本的需要的石油,鋼鐵等戰略物資卻沒有列入禁運,同時日本還可以透過其他途徑獲得大量戰略物資。這樣就進一步助長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
總之,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助長了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氣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對戰爭的爆發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