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劃開歷史的簾幕

    高祖和太祖區別其實沒有高低之分,只是後世規定的太祖比高祖更為尊崇,而且兩者並沒有輩分之分,至於咋麼定廟號,是看這個皇帝的地位和功績來說的。司馬懿最高的官職就是太尉,並沒有封王,而司馬昭得爵位是晉王,比司馬懿高貴,故而司馬昭為太祖,司馬懿為高祖。

  • 2 # 晨曦的曙光2000

    南朝宋高祖劉裕和太祖劉義隆,後趙高祖石勒和太祖石虎。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個類。一般廟號稱祖的皇帝不外乎四種:1.開國皇帝。大多稱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劉邦、隋高祖楊堅、唐高祖李淵、元太祖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2.王朝的奠基人。此類人生前一般未稱帝,但對一個王朝的建立有決定性影響,後世子孫建國後追封其為皇帝,通常稱太祖,如魏太祖曹操、北周太祖宇文泰、隋太祖楊忠、唐太祖李虎、後唐太祖李克用。3.完成統一大業的皇帝。很多朝代建立由於自身實力不夠、對手很強大、時機不成熟等種種原因,開國皇帝終其一生都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直至後世某一代子孫才完成這一未竟的事業,此人對該王朝的歷史貢獻功不可沒,便被後來人立廟號為祖,通常稱世祖,如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臨。4.重建先輩基業的再造之君。一個王朝由於某種原因被短暫亡國,宗室子弟中又有人重建該王朝,這裡不得不提兩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漢世祖光武帝劉秀和漢烈祖昭烈皇帝劉備。

    還是那句話,除以上皇帝外,還有個別另類的,廟號也稱祖。典型的三個代表:南朝宋太祖劉義隆、明成祖朱棣、清聖祖玄燁。劉義隆原本廟號是“中宗”,因為被其子弒殺,另一兒子再替其報仇,為彰顯自身的合法地位,故意抬高其父劉義隆的歷史貢獻,便改其廟號為“太祖”;朱棣原本廟號是“太宗”,因為後人世宗皇帝即嘉靖帝為將其父拉入太廟,便改封先祖朱棣為“世祖皇帝”;至於清聖祖玄燁,主要是兒子世宗皇帝即雍正帝覺得父親生平功績夠大,對大清朝有再造之功,便封其廟號為“聖祖”。

  • 3 # 微史春秋

    在早期,高祖和太祖沒有輩分區別,有時候高祖在上,有是太祖在上。

    一、在宋遼以前,高祖和太祖並沒有多大區別,經常混著用

    我們一般認為開國皇帝應該叫“高祖”或“太祖”,但是在宋遼之前,一個朝代同時會有“高祖”和“太祖”。

    “祖有功而宗有德”,叫祖的都是有大功的,高祖和太祖從劉邦開始就被混用。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劉邦為“高祖”,以後大家也都這麼叫,但司馬遷也記載劉邦廟號為“漢太祖”。

    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

    高祖和太祖經常混用,有時候會是同一個人,有時候會是兩個人,

    區別主要在於始受封和始受命者。

    劉邦既是始受封者(漢王),又是始受命者(皇帝)。

    兩晉南北朝時期,太祖和高祖很多,有時候高祖在上,有是太祖在上,很混亂,到隋唐也是如此,知道宋遼,才確定只有太祖。

    二、司馬懿為高祖,司馬昭為太祖

    《晉書▪宣帝司馬懿紀》

    “晉國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禪,上尊號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廟稱高祖。”

    《晉書▪文帝司馬昭紀》

    “九月癸酉,葬崇陽陵,諡曰文王。武帝受禪,追尊號曰文皇帝,廟稱太祖。”

    這中間還夾了個世宗司馬師。

    《晉書▪景帝司馬師紀》

    “晉國既建,追尊曰景王。武帝受禪,上尊號曰景皇帝,陵曰峻平,廟稱世宗。”

    我們說高祖和太祖不相上下,又是會混用,這在曹魏可以看出來。

    如曹操的廟號是“太祖”,而曹丕的廟號是“高祖”。

    司馬懿父子和曹操父子的廟號正好調個順序。

    所以在早期,太祖和高祖沒有輩分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了,突然想當兵,可以被招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