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雲閣

    王陽明是明朝著名的軍事家,思想家,是陽明心學的集大成者。

    “致良知”的觀點是其核心思想。如要理解“致”之一字之含義,則要明白“良知”的內涵。

    “良知”之內涵,可以從三方面做一解釋。

    一為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道德本能,“人孰無根?良知即是天植靈根自生生不息”(《傳習錄》下 ),是儒家性本善論的體現;

    二是為內化的“天理”,是封建社會應遵從的道德準則。因在明朝的經濟社會背景之下,理學雖為名義上的官方哲學,但並不為推崇者在行為上落實,而面對理學這一尷尬的處境,王陽明認為外在的天理只有內化於心才能真正發揮其道德約束的作用,故將天理與吾心相融合之後形成的內化的“天理”,稱之為良知;

    三則“良知”有辨善去惡的能力,可以引導著人去除私慾,為善良之事。

    而“致良知”中的“致”之一字,個人理解是“達到”之意。透過將外在的天理內化而達到形成內心道德秩序的境界。

    良知,有善良之意,但更為寬泛一些。

  • 2 # 岐黃俠

    王陽明曾說過: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

    私以為,陽明先生的意思如下:

    人的本心是無善無惡的,之所以有善有惡的體現,都是行為選擇的結果;而良知在每個人心裡,如一面鏡子,能知善惡辨善惡,不讓這面鏡子蒙塵才算是真的做到了致良知;而格物的真諦是去做出善的實踐行動,摒棄過多的人慾(惡)。

    個人的理解哈~

    如陽明先生說的,我的心所觀察到的便是如此道理,心與心不同,僅供參考。希望你能悟出自己的心之理。

  • 3 # 何處風蕭蕭

    王陽明名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28歲考中進士之後,一生的工作主要是當文官,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兩廣總督等職。但他仕途最耀眼的成就卻是,憑一己之力肅清了南中地帶盜賊蜂擁的匪患;更用倉促整編在一起的8萬雜牌軍,奇蹟般粉碎了寧王朱宸濠的叛國之亂。

    這一切,都是陽明心學的功勞。明代黃綰作《祭陽明先生文》,緬懷王陽明一生的功績,用“致良知”“親民”“知行合一”概括王陽明的心學思想。

    陽明心學的核心要義是“知行合一”,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致良知”。“致”大概就是達到,達成,認識到。良知是不是指善,而是指“心之本體”,深藏於自己內心的,天地萬事萬物的道理。

    “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而是要把認識(“知”)和實踐(“行”)統一起來。簡單來講就是,人必須有一顆強大的心臟,然後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外化為實際的行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找到內心原本無善無惡的本體,成為頓悟了的人,成為聖人。

    即使時代發展到今天,王陽明這種以學促用,學以致用的思想,要求人言行合一,不空言無益之事的理論,仍有廣泛的借鑑意義。

  • 4 # 春陽讀寫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宋代大學者張載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理想,以此來形容王陽明都一生亦不為過。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所謂知行合一就是知和行不能分離,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所謂致良知就是讓心回到“無善無惡”的明潔本真狀態,透過主體的意識達到自我規範的道德修養規範自我行為。

    陽明心學強調內心力量,追求透明灑脫的本真心態,對改善我們的生活狀態十分有效,使我們在浮躁的社會中獲得內心的安寧,充實與幸福!

  • 5 # 禪語禪修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主旨。致是推廣,擴充的意思,良知不單單指善,而是更深層的意義,既指道德意識,也指最高主體。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同學聚會是為了敘舊,還是為了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