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求之

    不會,一定不會的。其實我想秦檜沒有宋高宗趙構的點頭,他是殺不了岳飛的;而沒有秦檜的搬弄是非,不填好話,誣陷岳飛的抗金功績,宋高宗也不一定要殺岳飛!

    宋高宗在位時,迫於形勢起用岳飛、韓世忠等大將抗金,但大部分時間仍重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後來甚至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紹興十一年(1141年),解除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向金表示堅決議和的決心。不久,他與秦檜製造岳飛父子謀反冤案,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殺害,遂同金朝簽定了屈辱投降的紹興和議,向金稱臣納貢,以換取金承認自己在淮河、大散關以南地區的統治權。十一月和議簽定後,按金朝規定,秦檜事實上成了終身宰相,宋高宗雖對他日益猜忌,卻仍縱容他專權跋扈,對主張抗戰的臣僚加以排斥和打擊。

    秦檜,作為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宰相,朱熹說他“正以其始則唱邪謀以誤國,中則挾虜勢以要君”,說秦檜玩弄高宗於鼓掌之上,可見當時秦檜權利之大。作為一名堅定的求和派,秦檜被認為是金國在大宋的代理人,他自己也明白,只有金國存在他才有價值,才能保證自己和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這顯然是和岳飛這個主戰派的思想是對立的,所以秦檜本身是想殺岳飛的。

    宋高宗殺岳飛是怕岳飛軍事力量的強大威脅到自己的統治,秦檜殺岳飛是因自身的利益關係!故岳飛的死是可惜、也可悲的!

  • 2 # 小明觀歷史

    假若我是宋高宗趙構,岳飛也是必死無疑!(站在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君主角度上思考)

    1.你想當霍去病,可我不是漢武帝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你想抗金,你想雪恥,你想當霍去病,可是我不是漢武帝。趙匡胤給我的就是半壁江山,在對待大遼面前,他們本來就是處於弱勢,割地賠款連年不絕。我接手的時隔政權可能隨時被傾覆,而對手是一個比遼還要強的金。四隻腿的羊都沒打過狼,你卻要我三隻腿的羊去打老虎?我能願意嗎,我只是個東晉司馬睿,而你卻要我當西漢的漢武帝。

    2.抗金無罪,北伐不對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金兵大舉南下之際,我的皇帝寶座不保,我需要抗擊外敵,我需要打擊入侵。但是你岳飛想要的是北伐,想要的是迎回二帝。我作為皇帝,1.我沒有失去江山的痛,2.我的祖上留給我的就是殘破的國家,3.打贏了,二帝迎回來了,我又失去了江山,4.打輸了,我失去了江山。

    所以為什麼要打?

    自五代以來,天下大亂,先後建立政權十餘個。趙匡胤建立的北宋本來也就不是一個完整的政權,國家數百年間沒有一個一統的國家,百姓也就沒有“一個國家”的意識,在思想上也就承認了這種分裂割據的狀態。所以也不要用現代人的民族主義來想問題。

    3.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打仗打的就是錢,一個經濟、文化各方面高度發達的大宋打不過剛從野蠻向文明推進的金是有原因的,趙匡胤制定的那套領兵制度有問題,於是有了楊家將有了岳家軍。你岳飛想當霍去病沒事兒,你想踏平賀蘭山缺也沒事兒,可是你萬一要是想當第二個趙匡胤怎麼辦。作為一個朝廷重臣,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你主張抗金,你反對議和,是否就意味著我這個做皇帝的反對抗金。一個沒有政治眼光的人,又手握重兵的人,你不死就是我皇帝死!

  • 3 # 萌大叔來了

    我看了大家的回答,無非是會或者不會!會的話是代表自己想掌權,私心重!可能因為你的出身或者家庭情況好!平常說了算!你忍不了啊!如果不會證明你出身不高,而且很能包容他人!還有兩個選項,1 你是趙構 2你是秦檜 出自趙構的角度,沒有兒子飽受苦難!所以,心理變態可以理解!出於他的地位,殺岳飛的機率比較大!岳飛天天總在他眼前說立太子的事,對於沒有兒子的趙構是個打擊!當然後來,他也接受了事實!關鍵是那是後來事!但是,當時受不了就急了,殺岳飛很正常! 2 作為秦檜,只要想當忠臣,必殺岳飛!秦檜選擇不大!不可能文武勾結,把皇上弄死! 還有這個題目不對!不能說我是,我沒有當過皇帝!我是平民,所以,我的想法是天下是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我當然會學劉備,會說如果阿斗沒有能力,丞相可取而代之!

  • 4 # 我真的需要愛

    這個很難說 我們不是高宗皇帝 南北兩宋 容得下一切 包括貪官汙吏 唯獨容不下 武官太盛 他家的老祖宗就是這麼起家的 縱觀南北兩宋明臣多過武將 武官就沒有一個人參與過國家政策制定 就連岳飛也是政策的執行者 更何況 那趙構被兵變嚇壞了 自古帝王哪能拿權力去賭啊 就是沒有秦檜也會有別人 秦檜乃是趙構的替罪羊 固然該死 他後面那位也不是啥好人 那岳家軍 不叫趙家軍啊 趙構 午夜夢迴 苗劉兵變的噩夢依然縈繞在耳邊啊 而且自苗劉兵變後 趙構對整個武官集團的變化都很大 不僅僅是秦檜 皇帝是不需要相信任何人的 它只需要利用人 自古皆然 滿朝文武要是團結了 皇帝該睡不著了 我們不能用道德大旗去看政治 因為政治本身就是撥雲見滾的 能在權力場混的開的人 哪個不懂得看領導的眼色行事呢 時宜 適宜 用你怎麼都好說 用不著 再說 臥榻之側 豈容他人安睡

  • 5 # gaosheqin

    趙構想啊,我不做曹操,你岳飛也不要做司馬懿,曹操父子不殺司馬懿後悔千年。你岳飛擁兵自重搞什麼‘’岳家軍‘’軍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宋軍都是皇家軍。

    趙構是個聰明的人,既是要除掉岳飛,還的要岳家軍繼續抵抗金國,千萬不得用聖旨殺人。所以,必須借刀殺人。趙構想殺岳飛也就一個聖旨而已,君殺臣沒有理由,在古代封建王朝就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孝二字,忠是對朝廷皇帝的,孝是對父母的。皇帝不想讓岳飛死,秦會是不敢動手的。雖然皇帝允許岳飛必須死,但秦檜傻子恨岳飛衝昏了頭腦,忘記了要道聖旨做護身符了。岳飛是忠臣,但做官沒有政治頭腦。秦檜親自動手殺死抗金元帥岳飛,確實是歷史的罪人。趙構是個聰明的皇帝,還是著名的畫家,而且還是研究三國時期曹操與司馬懿的歷史學家。所以,岳飛的死與皇帝太精明也有關。

    聰明的皇帝既要用奸臣,還得用忠臣,二力平衡國家才穩定。都用奸臣國家得顛覆動亂,都用忠臣,無能皇帝會被彈劾禪讓退位。所以,精明的皇帝用一半奸臣,一半忠誠,達到相互制約對方的目的。

    需要幹掉忠臣的時候,就啟用奸臣,這樣忠臣倒下了,奸臣因為殺了忠臣民憤大了,再把奸臣幹掉,而且把奸臣貪汙的財產充公國庫,這不是兩全其美之計策嗎?

    所以,岳飛功高蓋主,籠絡軍權太明顯了,韓世忠元帥也沒有搞什麼韓家軍啊!做將軍不能學韓信據功自傲,要學司馬懿一樣的低調做人。

  • 6 # 風雨無阻128155263

    趙構皇帝斬殺岳飛,其本身就是走錯了一步棋,說明其不是一個大度的君王,人常說:量小非君子。岳飛建議迎回二帝,並非是要奪取皇位,而是為大宋後事著想,這個道理趙構沒有細心去考慮,冤枉了岳飛,他以小人之心度了岳飛忠心之腹,再者,在岳飛抗金節節勝利宋朝江山完歸之關鍵之時,趙構卻以十二道金牌招回岳飛並殺之,更是犯了滅國之錯。相反,趙構對陰險狡猾,賣國求榮,貪生怕死的秦檜卻言從計聽,說明其認人不清,忠奸不分,這又是一大錯誤,就是說昏君遇奸佞,這都是造成以後惡果的重要原因。如果換個英明之君,忠誠之文臣,加上精忠之武將,不會有南宋悲劇的發生,也不會使岳飛死於莫須有的罪名之中。

  • 7 # 姚立華詩詞

    首先,高宗與秦檜皆非”好物“,此問題之提出,有以惡為善之嫌。高宗能忍靖康之恥,置其父兄於虎狼之地而不顧,安圖江南半壁,不思進取,甘當金人之兒皇帝,膝下無骨,不忠不悌,大違人倫之道,為人所不恥。秦檜充當金人內應,以議和罷兵之策消弭南宋之國防力量,使宋朝兵孱民貧,遇國家有難,則幾無抵禦之兵,其流弊浸淫,直至宋亡亦無改變,真是禍國殃民者。更兼其屢興大獄,國之忠正之士被摧殘殆盡,朝野之上,皆其一黨。以此論之,高宗秦檜之遇合,真是”珠聯璧合“,有這樣的”好”君臣,南宋不給人當孫子都難。歷覽中國歷史,凡有志中興者,皆以高宗,秦檜為誡,皆未見以自為高宗、秦檜為榮者。凡自甘墮落,無進取心之人才崇尚高宗秦檜。若高宗秦檜輩當國,則岳飛式的悲劇還會上演,國家沉淪之日則不遠矣。因此,以”我”論之,寧可為一平頭百姓,也不做高宗秦檜之禍國殃民。是非黑白,治史者當明判於心。善惡不分,則大謬矣。今為此提問者正之:”若君乃唐太宗房玄齡,肯殺岳飛否?”

  • 8 # 一把摺扇闖天涯

    如果我是秦檜我會很想殺了岳飛。但沒有高宗點頭。是不會成功的。如果我是宋高宗。我不會殺了岳飛。高宗殺岳飛的動機無非就是怕他迎宋微宗父子奪回皇位。然而縱觀兩宋三百年岳飛軍事才華自己統兵能力是最強的,是當時最有可能收復開封。甚至燕雲十六州的人,要知道岳飛一旦北伐成功那麼趙構功勞就足以蓋過太祖,一雪過去一百年宋朝對外的恥辱。成為第二個劉秀,宋朝第一帝。到那時就算宋微宗父子那兩個差點亡國的昏君還能動搖其皇帝位?就算趙構明目張膽殺了宋微宗父子,天下百姓也會叫好。。。如果我是趙構我會一改重文輕武國策。絕對信任岳飛。明其統率全國兵馬。全力支援其北伐。。。歷史是可悲的。如果趙構有靖康恥,猶未雪的決心,岳飛也不會死了。。。

  • 9 # 蕭十一瀾

    殺和殺害有區別,殺是一箇中性詞,殺害是一個帶著傾向的貶義詞。

    個人建議標題公允一些,各抒己見,以理服人。

  • 10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這個問題不好正面回答,而要以歷史說話。因為岳飛作為精忠報國的大英雄,早已在人們心中是一塊偉岸的豐碑。

    1923年,商務印書館初版呂思勉《白話本國史》,有一段是關於岳飛的:“岳飛只打郾城一個勝仗。據他《本集》的捷狀,金兵共只一萬五千人;岳飛的兵,合前後的公文算起來,總在二萬人左右,苦戰半日,然後獲勝,並不算什麼希奇。《宋史》本傳,巧於造句……真是說的好聽,其實只要把宋金二《史》略一對看,就曉得全是瞎說的。……進軍到朱仙鎮,離汴京只四十多里,更是必無之事。郾城以外的戰績就全是莫須有的。最可笑的。宗弼渡江的時候,岳飛始終躲在江蘇,眼看著高宗受金人追逐;《宋史》本傳,還說他清水亭一戰,金兵橫屍十五里;那麼金兵倒好殺盡了。”

    1935年3月16日,北平《世界日報》刊載了南京市政府呈請教育部的報道,要求查禁呂著。呂氏因此攤上一場官司,呂著因而被禁銷於市。呂先生的論斷是否有道理呢?應該說爭議頗多,暫時難下定論。比如北京大學歷史系著名教授鄧廣銘、漆俠在《宋史專題課》中,在談到南宋對金的戰爭時,稱:“南宋初年的武將中誠然有些十分囂張的,但岳飛的作風卻不是那樣。如果確是為想防武將跋扈而殺一儆百,則最先應當收拾的是劉光世和張俊,萬無殺及岳飛之理。今竟從岳飛開刀,這就顯見得是別有陰謀,是與所謂制裁武人一事全不相干的。”

    然而,岳飛出身卒伍,不貪財好色,多餘錢財悉數充軍,對同僚奉送的美姬也不直視,愛妻偶爾穿下絲質衣衫,也定要換成低檔麻衣。這樣的軍隊統帥,按理皇帝應該喜歡,可問題是,岳飛治下的軍隊拿著朝廷的餉,卻號稱“岳家軍”,聲名赫赫,自然招禍。

    從帝王術看岳飛之死,其實是一種政治需要:岳飛深受百姓愛戴,又握有兵權,經常以豐厚的工資、補貼和招待費,常“化私為公,補貼軍用”。中國素有“士為知己者死”的道統,在同仇敵愾的當時下,兵將自會全心效忠威武大氣的嶽大帥,哪還管畏敵如虎、幾度下海的趙官家。宋高宗自然要預防他自立;此外,宋金繼續打下去,打的是財力、物力、人力,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實在經不起持久戰,朝廷急於休戰,可岳飛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把皇帝的幾道聖旨金牌都擋在一邊,高宗怎能安心?

    宋金已較量了15年,均已無力再戰,劃定疆界,南北對峙,合乎雙方利益。高宗授意,秦檜執行,處死岳飛。岳飛著實沉冤,但仗繼續打下去,無非兩敗俱傷,一紙和約換得休養生息,未必是件壞事。其中弔詭,讓人難以驟下判斷。明代著名文人文徵明說“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還是有見識的。

  • 11 # 園丁清淵居士

    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

    任何皇帝都不能容忍岳飛。趙構本不想殺岳飛,只想收回兵權,整合軍隊。試想一個沒有國軍的國家,那還叫國家嗎?

    苗劉兵變、淮西兵變對趙構的刺激太大了,岳飛抵制軍改,趙構只能痛下殺手,因為試錯的代價太大了。

    但殺岳飛好像和秦檜沒什麼關係,蕭何不是也幫助呂后殺了韓信嗎?

    秦檜後來被醜化只是塑造岳飛抗金名將形象的需要。因為沒有奸臣這齣戲沒法演。

    我們中國奸臣文化盛行,因為奸臣的作用太大了。

  • 12 # 反岐視

    我是趙構不殺岳飛,會推倒孔子像,立孫武和墨子像,全民皆兵和恢復百家文化,讓岳飛當一把手,他文武雙全,最終全殲金朝。

  • 13 # 相州背嵬軍

    不少人自認為如果自己是趙構,肯定會殺了岳飛收回兵權因為他兵權太大了,甚至有尾大不掉形成軍閥的危險。然後找個秦檜這樣的幫兇頂包的就萬事大吉了。然而這純屬意淫甚至是扯淡!

    首先這些人不懂兩宋的軍事體制,南宋經過初期的許多挫折之後(建炎初年至紹興三年,公元1127~1133年),頗有帝王權術的高宗趙構(這孩子從小不受待見,偷偷的練習弓箭馬術只為了讓徽宗注意他,由此可見這孩子心眼子頗多)逐漸整理了各路兵馬,歷經李綱、呂頤浩、張浚等有能力的主戰文臣逐漸恢復北宋的軍事體制。南宋繼承北宋的樞密院管理軍隊體制從而進一步最佳化軍權分立。樞密院對軍隊只有管轄權而沒有調動權,調動權歸六部的兵部。院、部最高長官都是文官,軍人都是副職沒有實權,(岳飛、韓世忠、張俊最後都是樞密院副使可以證明),然而擁有調兵權的兵部也被分化,兵部下設三司:步軍、馬軍、禁軍。三司歸兵部管但是直接聽命於皇帝,兵部尚書要調動部隊必須上報皇帝否則你一兵一卒也調不動,你如果結夥硬來那麼好辦,軍隊所需要的錢糧、物資則是樞密院掌握,啥都不給你造什麼反?當兵的沒軍餉、沒飯吃很快就會宰了你去朝廷請功!哪來的尾大不掉,成為軍閥?

    不信邪造反硬搶是吧,那你就來,岳飛,韓世忠、張俊、劉琦、楊沂中、甚至川陝的吳氏兄弟都會勤王來揍死你!你成了反賊天下百姓會罵死你!就算你有反心,你也沒那個膽子反!也沒那個能力反!趙構對比毋需擔憂,所以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明授之變(即苗劉兵變)很快就被韓世忠、張俊平定足以證明。

    岳飛各部共分十二軍:前軍、中軍、後軍、踏白、選鋒、遊奕、後軍。。。岳飛的部隊自建炎二年建康馬家渡之戰跟隨杜充被金軍擊潰後(岳飛此時只是下級軍官沒有指揮權,敗仗不能怪他),收攏殘兵自行抗金,日後逐漸壯大參加建康牛頭山之戰被趙構賞識,後平定楊么(鐘相已死)之亂,楊么勾結偽齊劉豫已經不屬於義軍而是漢奸必須剿滅。(就算是義軍他們也活不成,岳飛不去還有別人去,當年童貫指揮北宋西軍剿滅方臘,劉光世、張俊、韓世忠都去了)

    趙構注意到了岳飛的貧民出身,這讓他很是高興,南渡十將(中興四將那是劉松年畫的,劉光世、張俊那倆貨都不算人)中其他那幫子大爺基本都是北宋西軍出身唯獨岳飛不是,沒有背景的人是皇帝感覺最可靠的,於是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岳飛第一次北伐就收復襄陽六郡被高宗趙構加封兩鎮節度使,然而卻岳飛堅辭不受,這是高宗的有意提拔就是讓他平衡那幫子西軍出身的大爺們過多的兵權。

    之後的二、三次北伐就是因為高宗授意樞密院切斷岳飛糧草不讓他打的太遠,怕惹怒了他的“上國”導致不能和議,岳飛是南渡十將中(包括中興四將版本)最老實執行高宗詔令的將領,每次都忠實執行了高宗的詔令。我們今天在史籍中見到的高宗與岳飛詔書中,“朕心甚慰”“嘉許之”處處可見,紹興七年,高宗甚至在臨安召見岳飛,在高宗的寢宮二人交談至夜深,高宗給岳飛談到了趙伯琮(即後來的孝宗)史稱“寢閣之議”並囑咐岳飛今後“好生輔佐之”,這是莫大的信任,噴子嶽黑們無視這些史籍只會胡扯開黑!

    後來淮西軍變張浚搞砸了鍋,高宗與岳飛之間確實有了隔閡猜忌這個不否認,但是之後高宗並未有具體打壓岳飛的動作,直到紹興十年六月岳飛第四次北伐,高宗被秦檜糊弄說岳飛已成孤軍難以支撐,(十二道金牌不靠譜,十二道御札是真的,是給岳飛十二軍每個統制官每人一道同時發出,噴子嶽黑罔顧事實欺騙普通群眾才造謠說岳飛十二道金牌都不回來)岳飛上奏高宗允許他延遲撤退掩護舊地百姓隨軍南下,高宗此時還特許他延遲五天撤退,隨岳飛軍南下歸宋的舊地民眾達二十餘萬,退回南宋後被安置在漢上六郡,趙構很是高興下詔誇讚岳飛,並賞關子錢二十萬“嘉許之”,這是不信任嗎?他雖然不是好孩子屬於昏君一流,但是能亂世坐上皇帝大位,說明這孩子不是笨蛋,他知道誰能殺,誰不能殺!

    岳飛的行營後護軍總兵力多達十餘萬人,高宗要分化瓦解他的兵權這個毋庸置疑,但是讓他殺了岳飛,他還是不會幹的。

    誰會幹這種遭千秋萬代、萬人唾罵的事情呢?不難想象,就是秦檜這個內奸+叛徒+賣國賊+權臣!

    有關秦檜如何瞞過高宗,繞過南宋的司法程式私自殺害岳飛,去看本人其他文章有記敘。

  • 14 # 女媧補天造人

    岳飛就是主戰派,但是戰要錢!秦檜是主和派,和為貴,和了,就都不用花錢了!如果當時國庫空虛,和是不錯的選擇!當時國庫確實空虛!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吳三桂一開始投降李自成的大順軍最後又倒戈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