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1 # 刀筆傳神

    在古代,一套鎧甲的製作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那個時代可沒有水壓機械和流 水線,製造鎧甲,兵器純靠工匠的手工鍛造。就拿明光鎧舉例,完整的明光鎧需要多位能工巧匠幾個月的鍛造才能完成,價格也非常昂貴,不是平常人消費的起的。

    電視劇,電影中每個士兵都裝備齊全是不可能的,要是都這樣國家早破產了。平常士兵上陣大部分穿布衣,手拿木、鐵結合的兵器(如槍、予、木盾等),就可以打仗了。

  • 2 # 歷史的行程

    首先,盔甲不能買賣,屬違禁品,但清代又規定,可以折給兵丁銀兩,令其自行備辦,這就很令人撓頭了。以下資料出自《大清會典》:

    凡八旗甲兵盔甲,順治間每頂副折給銀4.883兩。

    康熙十八年題準,護軍盔甲每頂副折給銀4.883兩,馬步兵盔甲折給銀4.015兩。

    二十二年題準,鳥槍兵丁盔甲每頂副折給銀3.7兩,並給鳥槍一杆。

    四十五年題準:護軍盔甲每副折給銀4.5兩,驍騎、歩軍盔甲每副折給銀3.7兩,鳥槍兵丁盔甲每副折給銀3.5兩。

    五十三年題準:鳥槍兵丁盔甲每副仍照原價折給銀3.7兩。

    雍正元年議準:護軍盔甲每副鐵葉銀4.5兩,合工料銀共12兩,定為11兩;其護軍校盔甲銀15.6兩有奇,定為15兩。

    凡直省兵丁盔甲,順治四年議準:鐵盔每頂工料銀1.5兩,鐵甲每副工料銀3.3兩。七年議準:棉甲每副工料銀2兩,弓每張銀1兩,箭每枝銀0.04兩,腰刀每口銀0.92兩,鳥槍每杆銀1.3兩,長槍每杆銀0.1兩……康熙十七年題準,直省兵丁鐵盔甲每頂副減定3.7兩。

  • 3 # 海洋情感小屋

    古代鎧甲不能賣買的

    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盔甲,為29公斤。佩劍大約6-20公斤,帽子3公斤左右,有的不戴帽子。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公斤,同時可透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

    為此,宋朝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公斤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公斤;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公斤;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公斤。

    古代騎兵身上的盔甲,通常也在10—20公斤範圍之間。10公斤以上的便已經可以稱為重騎兵了,重騎兵的人與馬總共要披甲25公斤以上。

    相比較而言,輕騎兵就舒服很多了,穿皮甲的騎兵所需要穿的大概也就5公斤,皮甲上覆硬化皮革,多以鐵柳丁加強防禦。

    而穿鎖甲起兵的輕則10公斤,重的則可達到20公斤,而至於鱗甲就更難說了。由此可見,古代的戰馬承受的重量是非常大的。

    在清代,輕甲得到了發揚光大,在清朝最多的便是棉甲,也稱為鐵葉甲。是指在堅厚的棉或布料上鑲嵌鐵片。棉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輕便防寒的功效,適用於在北方作戰,但若是比起防禦程度來說恐怕還是不敢恭維了。

    隨著人類武器的進化,盔甲也逐漸由皮質衍化至金屬質,而甲又可分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幾部分。較早的銅質盔甲出現於西元前26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也就是當時中國的殷周時期。

    而在盔甲的普及過程中又出現了面甲,腕甲等特定位置的護甲。但在十五世紀由於火器的發展,盔甲逐漸被人們以防彈衣所淘汰。

  • 4 # 佳佳那個惠兒66

    鎧甲的原身原為鐵甲,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各代鐵鎧甲往往因材因體而制,形制繁多。漢代稱鐵甲為玄甲,以別於金甲、銅甲。漢代軍隊已普遍裝備鐵甲。據測定,當時鐵甲片由塊鍊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穿用者軀幹及屑至肘部均用鐵甲圍護,鈴形如半袖短衣。唐代的鎧甲形制多樣,據《唐六典》記載有十三種:即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予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出現,但鎧甲仍然是重要的防護裝備。宋代鏡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瀕水山泉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數種。明代著眼減輕鏡甲遵量,每付減至40斤至25斤,多為鐵閥甲、鎖子甲。清朝前期裝備的鎧甲承襲明代工藝傳統。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藝的優點,鐵甲防護能力和外規裝飾都有進步。故宮博物院存清高宗弘曆御用鎧甲,由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八部分組成。甲衣內襯鋼片,明哈片、哦疆邊、餞袍上密綴銅星,一般武士的鎧甲,製成坎肩、馬蹄袖袍型式。戰袍外繡花,密綴鋼星。清末操練新軍,改著西式軍裝,鐵鎧甲廢止。

  • 5 # 醫道傳真陳皮

    隨著冶鐵技術的不斷提升,盔甲也變得越來越廉價,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昂貴,幾乎每個士兵都會買得起,例如1542年,倫敦市長的任務之一,就是發行定好的盔甲價格,一件因斯布魯克鎧甲,步兵甲需要40天工資,而騎士甲需要175天。中國也是一樣,根據項懷誠《中國財政通史》推算,宋朝最複雜精良的步人甲也就是士兵九個月的工資,而《論兵十事》中記載明朝的盔甲更是便宜,只需士兵兩三個月的工資就可以得到。幾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買一件保命裝備,相信絕大多數士兵都能接受。所以古代士兵們一人一身閃亮的鎧甲並非難事,只是一種日常裝備而已。

      至於穿上盔甲後會不會行動不便,會不會像電影中那樣摔倒後壓根起不來,我相信下面這個影片就能說明一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來長安迎親的祿東贊,能算吐蕃的權臣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