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史可以明鑑
-
2 # 愛i歷史的小學生
如果傳說是真的,大概徐福那個時代就知道日本是個島國了;
如果徐福東渡值得推敲,那麼唐朝遣唐使時代應該才發現自己是個島國。
-
3 # 老森
都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一直對我們是虎視眈眈,歷史上更是侵略過我們,雖和我們一衣帶水又有著血海深仇,今兒咱說說日本。
大家都知道日本它是一個島國,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西北。領土面積就那麼大一點,由四大海島與若干個小島組成。
雖說和日本距離比較近,但是我們對日本的瞭解也就是幾大方面。動漫、情色業、壽司、日本刀、武士等等。
作為一個專注於寫文化方面的垂直領域,我今天重點說日本的武士,你以為日本的武士個個都是高大威猛,或者像忍者似的神出鬼沒,那您就想錯嘍,首先在身高方面日本人就和咱們差了一大截,要不然為啥之前都叫倭寇呢!
當然矮也只是僅限於日本古代,現代之後呢日本政府也認識到自己的國民身高普遍低下,經過一系列的舉措,現在的日本人特別是年輕人身高也不低,和咱們也差不多。
武士呢,是日本一種獨有的階層,中國古代也是有武士的,這種階層比將軍,大名什麼的身份要低,但是比農民和商人的身份還是要高很多的。
作為古代日本軍閥的主要軍事力量,武士從小就會被培養,有的貴族武士,祖上立過什麼戰功的那種,更是世代相傳,這些都被成為家臣,這些家臣武士從小就被灌輸一種忠於主君的思想,所以他們還是很忠誠的。
-
4 # 江南生活
飛鳥時代就已經認識到自己是個島國了,當時各地都有豪族,而豪族擁有自己的地圖,把全國的豪族們的地圖拼在一起知道了當時日本的地理情況。
都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一直對我們是虎視眈眈,歷史上更是侵略過我們,雖和我們一衣帶水又有著血海深仇,今兒咱說說日本。
大家都知道日本它是一個島國,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西北。領土面積就那麼大一點,由四大海島與若干個小島組成。
雖說和日本距離比較近,但是我們對日本的瞭解也就是幾大方面。動漫、情色業、壽司、日本刀、武士等等。
作為一個專注於寫文化方面的垂直領域,我今天重點說日本的武士,你以為日本的武士個個都是高大威猛,或者像忍者似的神出鬼沒,那您就想錯嘍,首先在身高方面日本人就和咱們差了一大截,要不然為啥之前都叫倭寇呢!
當然矮也只是僅限於日本古代,現代之後呢日本政府也認識到自己的國民身高普遍低下,經過一系列的舉措,現在的日本人特別是年輕人身高也不低,和咱們也差不多。
武士呢,是日本一種獨有的階層,中國古代也是有武士的,這種階層比將軍,大名什麼的身份要低,但是比農民和商人的身份還是要高很多的。
作為古代日本軍閥的主要軍事力量,武士從小就會被培養,有的貴族武士,祖上立過什麼戰功的那種,更是世代相傳,這些都被成為家臣,這些家臣武士從小就被灌輸一種忠於主君的思想,所以他們還是很忠誠的。
-
5 # 講故事的福魔康
古代日本何時認識到自己是個島國的飛鳥時代就已經認識到自己是個島國了,當時各地都有豪族,而豪族擁有自己的地圖,把全國的豪族們的地圖拼在一起知道了當時日本的地理情況。擁有地圖就不再坐井觀天。
回覆列表
日本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 記載,中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
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 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
《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在中國古代,起先稱日本為“倭”,較早見於文獻的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
倭屬燕。(《山海經·海內北經》)成王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暢。(王充:《論衡·恢國篇》)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漢書·地理志》)自西晉陳壽在《三國志》中為倭立傳以來,史不絕書,華人對東方海中倭國的情況,逐漸有了具體而深入的認識,中日兩國的友好往來也益見頻繁起來。
中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雲:“四牡周道倭遲。”《說文》釋倭:“順貌,從人,委聲。”有人說,倭字從人又從禾、從女,蓋由倭人素以稻米為主食,女多男少而來。
這種解釋,顯然是一種無稽之談,純屬附會。 一些學者認為,古之稱日本為“倭”,可能同“匈奴”、“鮮卑”一樣,只是一種音譯;因為日本民族稱“和”,“和”為“倭”的諧音字。這個說法,似乎比較有道理。
然而,現在日本語中的“和”、“倭”二字均讀為yamato,與“和”、“倭”二字原來的發音迥異,這又作何解釋呢? 在日本語中,“倭”讀為yamato實始於日本現存最早的古史《古事記》(公元712年)和《日本書記》(公元720年),二書均為安萬侶所著,比中國最早記載日本“邪馬臺”王國和“卑彌呼”女王的《三國志》晚了400餘年。
安萬侶誤以為《三國志》所載“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就是日本傳說中的神功皇后,但神功皇后與卑彌呼的年代不符,於是將神功皇后以及她以下諸皇的年代拉長,以合卑彌呼的生活年代;《三國志》說邪馬臺王國的人“壽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這或許就是安萬侶任意拉長的根據。
日本古史紀年與中國史籍相符始於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小野妹子遣隋一事,此前32代(神武天皇至崇峻天皇)純屬口頭傳聞,那時既無文字,又無曆法,怎麼可能有精確的歷史紀年呢?所以,日本國內研究日本古史的學者,關於崇峻天皇以前的歷史,寧肯相信中國正史的記載,也不輕易引證日本古史中那些傳說。
既然安萬侶誤認為神功皇后就是卑彌呼,而卑彌呼的都城是邪馬臺,於是神功皇后的都城也變成邪馬臺了。這樣,日本平安朝奠都以前歷代天皇所居的畿內即“大和”地方,只好與九州島的邪馬臺合二而一。
而中國原來稱“倭”,日本素來名“和”的這兩個字,在發音上非讀yamato不可了。 日本語“倭”、“和”二字之所以要改變原來的讀音,其奧秘就在這裡。至於安萬侶這樣做究竟出於什麼用心,那不是這裡所要探討的問題。
至唐代,中國始稱“倭”為“日本”。在《舊唐書·東夷傳》中,“倭”與“日本”分列並敘,《新唐書·東夷傳》則單敘日本,不再有“倭”的名目,並對改“倭”為“日本”作了如下的說明: 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
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新唐書》為宋歐陽修、宋祁等所修,以上說法當有所據。
從這段話看,“倭”改國名為“日本”當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以後。然而,為什麼要改國名,以及取名“日本”的緣由,其說是值得懷疑的。 為什麼要改“倭”為“日本”呢?說是倭國派到中國的使者略懂“夏音”(漢語)之後,發覺“倭”的含義不好,此後就改稱“日本”了。
如前所述,中國古人稱日本為“倭”,原本只是“和”的音譯,本身並無貶義,所以,以其“惡”的說法難以置信。 再是說倭人改國號為“日本”,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 這種說法也值得懷疑;因為認為日本“近日”,那隻能是華人的觀念———日本在中國東方遙遠的海上,從視覺上感受,似乎正在太陽昇起的地方。
《山海經·海外東經》說:“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淮南子·天文訓》也說:“日出於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身居日本列島的人,並不見太陽從本土升起。 因此,說日本是“日之所本”這種觀念只能產生在中國,後來日本人這樣說,也顯然是受了中國觀念的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是倭國附近原有一個小國叫“日本”,為倭所吞併,後來倭國遣唐使者便對華人冒用“日本”這個名稱了。這一說法,當時就很可疑,更不足為據了。 倒是唐人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提供了一條罕為人知的證據,或許有助於解開“日本”國名來源之謎:“武后改倭國為日本國。
”(《史記·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原來,倭國是遵照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意見才改國名為日本的。張守節系玄宗時人,離武后統治時期不遠,他的說法當有所據。如果此說確定無誤,以上種種疑惑也就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