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唐朝是專制王朝中極少沒有打擊開國功臣的朝代之一,不僅沒有打擊,開國功臣都得到了很好的禮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感念二十四位對大唐開國有功的勳舊所重點表彰的二十四位大臣。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專門命人修建了凌煙閣來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唐朝開國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即為《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並時常前往懷舊。唐朝開國君王們對唐朝的開國曆程的記述非常重視,流傳後世的還有一本重要的《大唐創業起居注》,為中國古代帝王建功立業之典範。

    這二十四個人的名單包括: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和秦瓊。(排名也如上所示)

    這二十四個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始終追隨李世民浴血沙場、轉戰南北的鐵桿老臣;第二類是資歷老功勳大、但與李世民關係一般的將領;第三類是隋室舊臣或原屬其他方面起義軍、後歸順李世民麾下的將領。從中可以看出,雖然二十四功臣為李世民所表彰,但是並不都是李世民的嫡系人馬,如果說玄武門之變初期,李世民宣佈表彰這二十四人,可以理解為政權不穩固,鞏固統治的措施之一,那麼在貞觀十七年李世民依然這樣做則是主要體現了他大度的心胸,寬廣的胸懷。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與西漢的麒麟閣十一功臣,東漢的雲臺二十八將並列為中國歷史上功臣群體的典範,也是中國古代君臣關係的一個良性寫照。

    也正是因為唐朝初期李世民等君主採取了不同於前朝的對待開國功臣的措施,才避免了政治上的紛爭,為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做了很好的鋪墊。

  • 2 # 江雪寒

    唐朝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是為《二十四功臣圖》 ,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

    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凌煙閣二十四元勳像就是例子。當時李世民年邁體衰,開始懷念往事,追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戰鬥歲月。將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繪入凌煙閣,以為人臣榮耀之最,此後凌煙閣功臣成為唐代豪傑從軍報國功成名就的標誌。李賀《南園十三首》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太宗一朝,君臣共同努力,結果出現貞觀盛世,正如太宗所言,"於茲十有餘年,斯蓋股肱罄帷幄之謀,爪牙竭熊羆之力,協德同心,以致於此。"。要做到這一點,太宗"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的用人政策是不可缺少,而太宗為了表彰這些功臣,就命閻立本繪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

    這二十四位功臣是:左武衛大將軍長孫無忌、檢校千牛衛大將軍李孝恭、左僕射杜如晦、諫議大夫魏徵、右僕射房玄齡、尚書高士廉、尚書尉遲敬德、鶴城太守李靖、尚書令蕭瑀、頗爐將軍段志玄、尚書劉弘基、洛陽郡守屈突通、荊州長史殷開山、右武衛上將軍柴紹、京兆尹長孫順德、洛州長史張亮、揚州郡守侯君集、武威長史張公謹、虎賁將軍程知節、尚書虞世南、左令劉政會、右令唐儉、上將軍李績和虎威將軍秦瓊。

    貞觀十八年(644年),太宗曾在朝上指陳大臣的長短:"長孫無忌善避嫌疑,應物敏速,決斷事理,古人不過;而總兵攻戰非其所長。高士廉涉獵古今,心術明達,臨難不改節,當官無朋黨;所乏者骨鯁規諫。唐儉言辭辯捷,善和解人;事朕三十年,遂無言及於獻替。楊師道性行純和,自無愆違;而情實怯懦,媛急不可得力。岑文字性質敦厚,文章華贍;而恃論恆據經遠,自當不負於物。劉洎性最堅貞,有利益;然其意尚然諾,私於朋友。馬周見事敏速,性甚貞正,論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稱意,譬如飛鳥依人,人自憐之。"關於武將,他說:"於今名將惟李世績、李道宗、薛萬徹三人而已,世績、道宗不能大勝,亦不能大敗,萬徹非大勝則大敗。"這年李靖己七十四歲,在家養老,故評價中也就不包括他了。

  • 3 # 另類小歷史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1、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

    2、司空、涼州都督、河間元王

    3、司空、萊國公:杜如晦

    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國公:魏徵

    5、司空、尚書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

    6、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申國公

    7、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

    8、特進、衛國公:李靖

    9、特進、宋國公:蕭瑀

    10、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國公:段志玄

    11、輔國大將軍、夔國公:劉弘基

    12、尚書左僕射、蔣國公:屈突通

    13、陝東道行臺右僕射、鄖國公:殷開山

    14、荊州都督、譙國公:柴紹

    15、荊州都督、邳國公:長孫順德

    16、洛州都督、鄖國公:張亮

    17、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潞國公:侯君集

    18、左驍衛大將軍、郯國公:張公瑾

    19、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

    20、禮部尚書、永興公:虞世南

    21、戶部尚書、邢國公:劉政會

    22、光祿大夫、戶部尚書、莒國公:唐儉

    23、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

    24、徐州都督、胡國公:秦瓊

    (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非按照功勞大小排名,而是在貞觀十七年,唐太宗選出二十四個功臣後,按照最高官職排名。)

  • 4 # 麗醬每日分享

    唐朝貞觀十七年,太宗李世民為了懷念當初和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眾位功臣,命人在皇宮的凌煙閣內,繪製了他們的畫像,時常前去懷舊。

    總共有二十四個人的畫像懸掛在凌煙閣裡,他們最後大都功成身退。高宗李治即位後,遵循父皇生前的遺願,也會時常前往凌煙閣祭奠,而且只有七位功臣受到他的隆重祭祀,他們分別是魏徵、高士廉、簫瑀、段志宏、劉弘基、虞世南和秦叔寶。

    其中胡國公秦叔寶排在最末位,可李治對他卻有著不一樣的感情,根據記載,秦叔寶在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的時候,就對其十分忠心,而且他和李淵的年紀相差十幾歲,兩人曾經還稱兄道弟。

    所以論起輩分,李世民應該稱呼他一聲“叔叔”,到了李治這裡,就已經是爺爺輩分了。後來秦叔寶因為重病去世,李世民為了感念他之前的功績,特意下旨厚葬,還破例賞賜了石人和石馬立在墓前。

    可以看出秦叔寶雖然在凌煙閣的24位功臣中排在最後一位,但是他在李世民心裡的地位絕不一般,也不是其他人能夠相比的,所以基於先帝的遺願,高宗李治作為後輩,自然要隆重祭祀他了。

    另外李治在位期間,凌煙閣24功臣中的長孫無忌、唐儉、尉遲敬德和程咬金等人都還健在,自然也就沒有得到他的祭祀了。

  • 5 # 慧語心得

    -唐太宗李世民“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命閻立本在皇宮內的一座小樓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是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凌煙閣的由來  唐代長安城皇宮內三清殿旁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樓,名為凌煙閣。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煙閣來陳列由閻立本所畫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即為《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並時常前往懷舊。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凌煙閣二十四元勳像就是例子。當時李世民年邁體衰,開始懷念往事,追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戰鬥歲月。將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繪入凌煙閣,以為人臣榮耀之最,此後凌煙閣功臣成為唐代豪傑從軍報國功成名就的標誌。李賀《南園十三首》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二十四功臣名單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和秦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定論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