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zdwhly

    即使吳起這樣的奇才改革也是依附在國君身上的 更別說商鞅 你以為商鞅沒抵抗 他逃到自己封國抵抗了 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 2 # 元二使安西

    商鞅是衛華人,在秦國搞謀反自立,無疑自掘死路。

    商鞅在衛國不得志,在秦國得罪人,沒得退路

    商鞅原本是衛國貴族,但當時衛國已經非常落魄,經常被另一個魏國欺負,留在衛國顯然是沒有前途的。

    但胸中有天下的衛鞅想實現抱負,因此不得不背離故國,到了最愛招攬人才的秦國。

    在秦國,商鞅的主張得到秦孝公大力支援,但他提出的法家主張太過嚴苛,尤其是軍功授爵制,坑了無數的原秦朝貴族,搞得連王子都要到軍隊裡拼功勞,才能順利繼承爵位,這在歷朝歷代都是罕見的。

    正因為秦法嚴苛,而且不分敵我,對自己也很無情,所以這種制度體系註定是短暫的,很難被大多數人真心擁戴。然而,這又是短時間內弱民強國、使秦國躋身大國的唯一方法,不得己之下,繼位的惠文王採取了殺商鞅而用其法的策略。

    秦法嚴峻,商鞅很難號召其他人叛亂

    秦法嚴苛不是蓋的,逃兵、奸細、叛逃等等,基本沒有生長的土壤。

    當時的基層管理採取的是什伍連坐法。

    也就是將老百姓五家、十家地編成組,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什有什長,伍有伍長。什長伍長負責閭里治安,一旦發現形跡可疑者要及時上報。

    如果沒能及時上報,或者窩藏包庇,這五家、十家則要連坐。

    即是說,鼓勵鄰里之間互相監督,互相糾察,一家有罪,什伍連坐同罪。

    在這種嚴密的居民組織系統之下,老百姓基本被綁死在什伍裡,自由流動幾乎不可能,就更別提工商業等經濟活動。

    而秦國透過這些制度,不僅保證了社會秩序的穩定,也使帝國的賦稅、徭役、兵役政策都落到了實處,想隱瞞不報當逃兵?

    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不僅秦國上層人士憎惡商鞅,底層百姓一樣對他不感冒。

    儘管商鞅變法為底層人士開闢了上升渠道,但全民皆兵,秦人勞作的時候少,打仗劫掠的時候多,妻離子散、親人決別的場景,可能比杜甫“三吏三別”還慘。

    而且,更慘的是,商鞅連自己都坑,秦孝公死後,繼任者要收拾他,商鞅當然立刻就逃,結果因為沒有通行證,很快就被客店小二舉報逮住了。

    小結:一個高度集權的軍事國家,商鞅想要謀反,只能是自尋死路。

  • 3 # 司文郎中

    秦孝公確實非常器重商鞅,但商鞅從來都不是“大權在握”,也不可能有能力自立為君。

    秦孝公不傻,不會下放大權

    春秋時期想要一展宏圖透過變法使國家走向強大的君主,都不是坐視重臣威脅君權的人。秦孝公即位時年僅二十一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史記•秦本紀》裡記載了孝公的一道詔書,其中這兩句話值得注意:

    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

    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第一句話是說孝公以三晉攻佔先祖的土地為恥,第二句是說秦國準備以武力雪恥,並要求大臣推薦賢能之士。這證明秦孝公並不是甘於沉淪的君主,他引進賢人的目的是以自己為核心,幫助自己復興秦國,解決“常痛於心”的問題。戰略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強秦”

    (秦國霸業的奠基者:秦孝公)

    或許有人注意到了“與君分土”這句話,這句話其實秦孝公做到了:將商鞅封在商地。而商鞅僅僅獲得的是一部分賦稅而非統治權,並不代表秦孝公放下了對賢能之士的戒心。

    因此,秦孝公本身就有強秦之士,個人能力並不差,也有一個大致的變革方向,所以不可能任由外人牽著鼻子走。

    商鞅的處境不允許他殺君自立

    商鞅變法,是遭到保守派的反對的,殺君自立會給保守派一個除掉他的藉口。而且商鞅變法觸動舊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以至於“宗室貴戚多怨望者”。所以無論如何,商鞅自立都得不到秦國本土豪強支援。

    另外,《商君列傳》借趙良之口側面說明了商鞅的處境:

    君之出也,後車十數,從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

    這段話大意是商鞅出行有很多衛士護衛,否則就不出行。商鞅這麼做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推測無外乎保護自己和耀武揚威兩個目的。前者說明商鞅清楚自己遭人記恨的危險(因為他出行對自己的保護遠超一般警戒),後者又為商鞅被人記恨又埋下一禍根。

    由此可見,商鞅能在秦國立足,除自身有變法能力外,秦孝公的支援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一旦秦孝公死,秦國便容不得商鞅。

    秦國君權強大

    秦孝公允許商鞅大刀闊斧地改革,不代表秦國君權受到威脅。商鞅的權力來源是秦國國君,而不是自身勢力,所以如果願意的話,秦國國君對商鞅完全可以“用之則來,棄之則去”,沒有任何顧慮。

    另外,商鞅的改革是一場封建化改革,秦國本就相對強大的君權進一步加強,也就是說如果商鞅要造反,那麼他的改革本身就是在增加造反難度。換言之,從變法目的和效果來看,商鞅沒有那個心也沒有那個能力造反。

  • 4 # 騎驢說

    春秋時代,這個前提很重要。

    這個時候貴族制還是主要的政治架構,而不是君主專制集權。商鞅一個衛國的流亡公子,在秦國是沒有政治資源和政治公信力的,雖然重權在握,可那也是整個秦國貴族階層的代表秦孝公給的,孝公對這些人是具有完全的生殺予奪大權的,就像後世的昭襄王,對權臣魏冉——還是宣太后的弟弟、昭襄王的舅舅——一樣是罷黜遠逐。

  • 5 # 大秦鐵鷹劍士

    商鞅沒有殺秦孝公的實力,也沒有殺君自立的想法。商鞅是一個名相之才,不是一個帝王之才,有秦孝公的支援,才有商鞅的功業。如果商君殺君自立,那麼商鞅變法不會成功,商鞅本人也不會名垂青史。縱觀春秋戰國時代的家臣代君事件,只有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成功了,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使用的時間均在百年以上,都是大家族。商君孤身入秦,家族勢力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商君沒有反秦的資本。

    秦孝公跟商鞅君臣相知,同心又同德,可謂千古之下的明君賢臣組合的典型。對變法強秦事業而言,秦孝公跟商鞅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成功。秦孝公的目的是強秦,他不再乎權臣權力大;商君的目的是變法,以實現他的政治理念,衛鞅追求的不是秦國國君之位。秦孝公的存在是商鞅變法的堅強後盾,商鞅自已當秦君,變法一定不會成功。

    秦國是以嬴氏家族為核心的一個國家,嬴氏一族佔據秦國大量土地、人口、資源等。除了嬴氏一族外,秦國還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家族存在,這些老世族跟嬴族構成了秦國的主體。衛鞅作為一個外來人,在秦國沒有任何根基,可以說秦孝公就是衛鞅的最大根基,衛鞅根本沒有必要去摧毀自己的支持者。篡位謀國,不是一代權臣可以完成了,商鞅在秦國權勢雖大,但是勢力極小,不具備殺君自立的實力。

    歷史的發展有一個規律,那就是越向後走,人的道德水平越低,人心不古就是這個道理。戰國時代,有一種名士被稱為國士,正所謂“國士無雙”,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待君。商鞅跟秦孝公就是明君國士的結合,兩人同心同德,形如一體,嬴鞅一體是當時秦國對他們的評價。殺秦孝公就是殺商鞅,殺商鞅就是殺秦孝公,因此何必要殺君自立呢?

  • 6 # 亙古的月光

    原因有三

    第一,秦國公族勢力大,孝公的變法和登位都是靠的是贏氏公族的支援。商鞅哪怕是奪取和控制了國都也不可能奪取秦國的其它地方。

    第二,孝公大哥公子虔在軍隊裡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商鞅發動政變。作為孝公的大哥公子虔於公於私都不可能坐視不理。

    第三,從整個國家角度出發,如果政變只會讓秦國變得非常弱。 原本被壓制的魏國還會反撲過來。甚至有亡國的危險。那麼變法也就失去了意義,作為一個銳意革新的變法家是不忍心自己的成果遭到任何破壞。

  • 7 # 木呆呆雜文鋪

    無論是秦孝公傳位於商鞅還是商鞅殺秦孝公自立為王都是不現實的。

    1、秦國從公元前900年到秦孝公繼位傳了幾百年,商鞅不是秦華人也不是秦王血脈想要取秦孝公而代之是根本不可能的,當宗親貴族都關係錯綜複雜,都有權利和勢力,商鞅變法觸動了這些人的利益最後落的五馬分屍的下場,商鞅自己也明白如果把這些勢力連根拔起,換自己坐江山根本不現實。

    2、商鞅經過二十年勵精圖治把秦國變的強大富足,如果自己發動政變,必然又要兵戈相見,到時候生靈塗炭,經濟倒退,變法功虧一簣估計這也不是商鞅所願意看到的。

    3、秦孝公慧眼識人,重用商鞅,商鞅才有機會大展抱負,兩人搭檔把秦國變得強大,孝公臨終甚至要傳位於商鞅,證明兩人都視對方為知己,士為知己者死,我認為商鞅決不會取孝公而代之,如果他有私心不會把心力都放在變法上,他會用心培養自己的勢力,以便以後圖之王位。

    以上三點我認為商鞅不會殺掉秦孝公取而代之。

  • 8 # 吳百蘭

    歷史雖然進入戰國後,雖然禮壞樂崩,但名分,君君臣臣的精神已經根深蒂固地,紮根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

    商鞅入秦只是客卿,一個“客”字,就把商鞅的身份定格成外華人。

    且不說商鞅殺掉秦孝公謀反,就是秦孝公自然死亡,商鞅都得跟著死。連命都保不住,還自立?

    歷史上最完美的君臣組合當屬秦孝公,商鞅君臣倆了。秦孝公為商鞅披荊斬棘開大道,為商鞅 保駕護航行萬里。

    沒有秦孝公為商鞅阻擋老世族的反抗,商鞅不說被秦國老世族們吃了,起碼也被攆出秦國了,還變什麼法呀。

    再說了,商鞅的法制裡也不許濫殺無辜,就更別說弒君了。

    這是一件不可能成立的事。

  • 9 # 狐筆春秋

    我不得不感嘆,提此問題的人其腦洞得有多大啊~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在整個春秋戰國五百餘年的戰爭史中,唯獨秦國沒有出現過“功高蓋主”的權臣。當然,有人會以穰侯魏冉和文信侯呂不韋來反駁,但無論是魏冉還是呂不韋,在他們風光無限的背後無非是“狐假虎威”的仗勢欺人罷了。一旦君恩不在,要麼是灰溜溜的滾回封地,要麼在悽愴惶恐之中飲藥自盡。試問,這樣的人,當得起權臣的稱呼嗎?

    而秦國之所以始終沒能出現權傾朝野、足以改朝換代的權臣的因素,則在於世代秦王皆是大權獨掌,會借權與人卻絕不會放權於人的角色。這種先天性的政治環境,無形中也為法家的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並最終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中唯一一個純粹的君主專制的集權國家,負擔起一統天下的歷史重任。

    公元前361年,剛剛繼位的秦孝公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面向天下諸侯,公開招募賢能異士與之大業。並慨然許下“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的諾言,當此之際,剛剛在魏國求職失敗的商鞅索性辭魏入秦,透過特殊途徑參加由秦孝公自己組織的面試,併成功入職。

    公元前359年,淹蹇良久的商鞅終於獲得秦孝公的支援,在秦國開戰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而隨著變法的深入,地闢西戎,向不與六國交通的秦國逐漸崛起,隱然而有睥睨天下的姿態。但所謂“福兮禍之所伏”。功成名就的商鞅卻也得罪了當時秦國的權勢派人物,太子嬴駟及其師傅公子虔。不僅如此,由於法令內容過於嚴苛的問題,威名赫赫的商鞅卻並沒有享受到想象中的尊敬和欽佩,秦國之人莫不很之慾死。

    而素有“以身徇道不苟生”之志的商鞅對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每逢出行之際,沒有“後車十數,從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闒戟者旁車而趨。”的裝備,往往不敢輕易出門。就此而言,貌似權威煊赫的商鞅在秦國的地位並不十分樂觀。畢竟,樹敵太多的他眼前所有的榮華都是來自於秦孝公一人的恩賜,一旦孝公不在,那麼商鞅的前途自然也就微茫而兇險。

    對此,雄才大略的秦孝公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但即便如此,他卻從來沒有要為商鞅緩解危局的打算。不得不說,帝王無情,一至於此。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剛剛繼位的秦惠文王隨即詔命逮捕商鞅,惶惶不知所措的商鞅於是連夜逃奔,一路上因為“法令”貫徹的非常徹底,以至於所有旅店民舍皆不敢收留他,而在他想要逃亡魏國的時候,又因為之前與魏國的矛盾被拒之門外。不僅如此,魏人甚至還主動將商鞅捆綁起來,打算交給秦國。當此之際,商鞅趁著魏人的疏忽又亡命本會封地——商邑,並發動軍兵攻打鄭國,試圖以此開啟求生通道。但由於勢力渺小,終究還是被秦軍撲滅。屍身被拉回咸陽,車裂示眾。一旦法家巨擘,就此隕落。

    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強而賊入魏,弗歸,不可”。遂內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

    換言之,窮途末路之際的商鞅是有想過要造反的,但是區區十五邑的兵馬並不足以使他具備造反的膽量和成功的可能性,對這一點,其本人也是非常清楚的。畢竟,如今的秦國是他一手打造的,有多少分量和實力,天下之大,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所以,在他艱難逃回商邑之後,他下一步的選擇並不是發兵抗擊秦軍,或攻打咸陽。而是希望從東南邊攻打鄭國,藉此來打通東出的通道,方便自己亡命天涯。

    綜上所述,自始至終,商鞅都不曾在秦國獲得過真正意義上的實權,他所擁有的不過都是借勢於秦孝公的王權罷了。即便有“取而代之”的想法,那也不過是“鏡花水月”的夢幻泡影。所以說,在他貌似顯赫的高貴背後,實則是將自己放在了積薪之上烘烤。一旦火勢蔓延,那也就逃生無望了。

  • 10 # 史海尋蹤

    這個問題有些血腥,我們的歷史並不只是爾虞我詐互鬥心機。君臣相扶、同舟共濟的事例,也比比皆是。

    比如周文王和姜子牙、曹操和郭嘉,當然秦孝公和商鞅也是“絕世良配”。孝公給了商鞅施展抱負的天地,商鞅想法子讓積貧積弱的秦國強大起來。兩者相得益彰,商鞅為什麼要自立?

    古時文人對於理想的實現,遠高於對名利的重視

    在古代,有個詞叫做“氣節”,換個說法也叫“風骨”。有識之士們對於名聲看的重於生命,因此“不為三鬥米折腰”、“不受嗟來之食”等高風亮節之舉時有出現。

    這樣做對不對呢?各個時代價值觀不同,不能單純以現代價值觀衡量古人,他們似乎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更感興趣。因此諸葛亮不去投實力更雄厚的曹操,跟了賣草鞋的劉備;禰衡即使冒死也要“擊鼓罵曹”,當然後來證明,他也許罵得有失公平。

    再舉一例,文士們打小耳濡目染忠君教育,弒君被認為是大逆不道。不是萬不得已,這個心思動也動不得。要不然就像曹操,生活上善待、精神上關心漢獻帝,還是被不依不饒黑了上千年,後果實在太可怕了。

    在秦孝公的大力幫助下,商鞅實現了人生終極理想,他才不會謀逆。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商鞅本是衛華人,投到大魏公叔痤門下仍然鬱郁不得志。滿肚子的學問竟無可用之處,才學庸碌倒也認了,偏偏懷大才而不遇,這是多麼憋屈的一件事啊!

    只有到了秦國,孝公慧眼獨具一路提拔,讓昔日苦悶的商鞅大展身手如魚得水,這種機會可是千載難逢。殺了孝公自立?除非再換一位或是自己當秦王,要不就是自毀前程。

    以商鞅的睿智,當然不會這麼做。秦孝公是整個秦國最瞭解他、最支援他的人,沒有第二人選。換秦惠文王?估計車裂之刑要大大提前。

    再說商鞅殺得了秦孝公嗎?人家可是世代秦王,根基不是一般的深,即使能殺商鞅也坐不穩王位。何苦呢?

    不自立好處甚多,有以上兩條足矣。除非商鞅心智大亂,或能有此行為,正常情況下,這麼幹就是自尋絕路。

  • 11 # 葉子寫實

    商鞅變法是歷史上有名的歷史事件,也是歷史的轉折點,讓弱小的秦國一步步強大起來,直至最後統一六國。

    商鞅,衛華人,本命公孫鞅,是秦孝公時期釋出了求賢令後來到秦國的。公孫鞅被秦孝公重用,在實行變法,使得秦國強大起來。為了表彰他的功績,秦孝公把商作為他的封地,史稱商鞅。

    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車裂商鞅,保留商鞅之法。

    有很多人為商鞅叫屈,為秦國做了那麼多,卻得到如此慘烈的下場,他應該殺了秦孝公自立為王呀!說句實話,商鞅真的沒有殺秦孝公之心。公孫鞅,從姓就可以看出他在衛國是貴族之後,也是法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那個時候魏國透過李悝變法和吳起的治軍,成為了霸主。商鞅本來是要把自己的治國理念獻給魏惠王的,卻沒有得到賞識和重用。看到秦孝公的求賢令,無奈之下他來到秦國,經過幾番周折終於被秦孝公信任重用,力排眾議、義無反顧的支援他的變法,也算是歷史上少有的君臣和諧相知的典範。秦孝公對商鞅有知遇之恩,於情於理都不會殺秦孝公的。

    商鞅沒有能力自立。商鞅雖然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在秦國的貴族裡不但沒有絲毫的威信,還是他們的公敵。商鞅之法有一條就是打破貴族的世襲制,讓他們重新去戰場去建立軍功,這嚴重損傷了老貴族的利益。而在戰國時貴族基本上集團控制了國家的命脈,他們之所以不敢大張旗鼓的反對變法,只是迫於對秦孝公的威懾罷了。

    秦孝公去世後,商鞅失去了自己的保護傘,和他有仇的秦國公族和秦惠文王本人,已謀反為命,派兵攻佔了他的封地。商鞅逃走,以至於露宿客棧不能住宿,也沒有國家願意接受他避難,後車裂而死。

  • 12 # 泗陽成三

    我覺得第一商鞅和秦孝公君臣相得。商鞅已經得到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援。一個從魏國逃過來的門客。在秦孝公這裡得到了無比的信任和支援。這是一個為人臣者畢生的榮耀。你覺得這樣的商鞅有必要造反嗎?

    第二秦孝公是什麼人。雄才大略。可以說秦國之強大始於秦孝公。他是一個對臣子擁有絕對掌控能力的明君。面對這樣一個明君別說是商鞅這個忠臣就是王莽在世也絕對找不到取代君主權威的機會。

    第三就不得不說秦國的公室力量了。秦國公室的力量在秦國絕對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從秦孝公死後不久商鞅就被五馬分屍可以看出公室的強大。對一個忠臣尚且如此。更別提有不軌之心的人了。

    第四春秋戰國成為一方諸侯是需要強大的貴族光環。或者是擁有強大的世家作為後盾。很顯然商鞅作為一個從魏國逃跑的門客不具備以上任何一點

    從上面四點可以看出題主就是一個假命題。商鞅造反絕無成功的可能。更別提殺了秦孝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演義》裡為什麼感覺諸葛亮晚年智謀退步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