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雨中傳說
-
2 # 正說清代十二朝
索額圖,“輔政大臣”索尼第三子,康熙皇帝原配嫡後——孝誠仁皇后的親叔叔。康熙八年,時任“吏部右侍郎”的索額圖主動請調“一等侍衛”,助康熙剷除權臣鰲拜,康熙皇帝才開始實掌朝政大權。康熙九年,索額圖從“一等侍衛”直接升為“保和殿大學士”,自此開始權傾朝野、位極人臣。
康熙十六年,朝堂之上又崛起了一位權傾朝野的大人物——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太子太師納蘭明珠。自此,康熙朝著名的“索明黨爭”正式拉開帷幕。
明珠和索額圖之間之所以會發生激烈的黨爭,有著多方面的因素:
1、康熙皇帝不願意看到一家獨大的朝野局面,朝野勢力平衡才是皇權集中的根本。
2、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位權臣同處朝堂,必定會形成黨派,拉開黨爭的架勢,這幾乎是歷朝歷代都無法避免的政治形態。
3、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叔外公,明珠是皇長子胤褆的叔外公,胤褆和胤礽之間有著爭奪儲君之位的鬥爭,索額圖和明珠之間自然要明確站位,相互攻擊。
康熙二十二年,眼看“索明黨爭”快要控制不住的時候,康熙皇帝下令罷黜索額圖的一切官職,僅留佐領,爵位也從一等公降為一等伯。可索額圖的失勢,讓太子胤礽在奪嫡之爭中頓時落入下風,為了維護太子胤礽的地位和勢力,康熙皇帝只得重新啟用索額圖,另罷免明珠的一切官職,再無重用。
一番調整以後,索額圖再次站在了位極人臣的高位上,直到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的好日子到頭了。
《清史稿·列傳五十六》記載了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二年對索額圖的清算諭旨:
皇太子在德州,爾乘馬至中門始下,即此爾已應死。爾所行事,任舉一端,無不當誅。朕念爾原系大臣,心有不忍,姑貸爾死。
被康熙皇帝下令圈禁於宗人府的索額圖很快病故,可等到康熙四十七年,索額圖被康熙皇帝再次提及,並直接給予了“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的極端評價。
索額圖到底幹了什麼,會讓康熙皇帝如此憎恨?
因為“索明黨爭”?康熙二十七年就已經落下帷幕,索額圖也被重新啟用了!
因為參與太子胤礽和皇長子胤褆之間的儲君之爭?康熙四十二年已經將其“圈禁宗人府,尋賜死幽所”了!
我們從康熙皇帝的一道諭旨中,就能直接找到答案:
從前索額圖欲謀大事,朕知而誅之,今允礽欲為復仇。朕不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晝夜戒慎不寧。
啥意思?
因攛掇太子胤礽圖謀不軌,而被康熙皇帝誅殺的索額圖,竟在康熙四十七年成為了太子胤礽“窺伺朕躬起居動作、威逼朕躬”的復仇之因。也就是說,索額圖不光挑起了讓康熙皇帝深為痛心的奪嫡之爭,還直接造成了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父子之間的反目成仇。
原本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皇家和諧場面,因索額圖一人之過而蕩然無存,甚至幾度嚴重威脅康熙皇權。如此罪過,康熙皇帝焉能寬恕?如此罪過,康熙皇帝勢必會對其極為憎恨,認定其為“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參考文獻:《清實錄·聖祖實錄》、《清史稿·列傳五十六》
-
3 # 澳古說歷史
鰲拜、索額圖,他們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權而不亂,權而不奸,就是非奸臣,非亂臣,只是權臣。
對於大清王朝,鰲拜、索額圖從未想過背叛,更未想過要改朝換代,他們只是貪戀權力,卻不是想佔據權力。
青年時代,鰲拜就隨康熙的祖父皇太極南征北戰,開疆擴土,攻察哈爾、徵朝鮮、戰遼東、克皮島、打錦州,戰功卓著,尤其是克皮島一戰,在明軍的狂轟濫炸下,清軍逐漸不敵時,鰲拜身先士卒,憑藉著血肉之軀,直面明軍的炮火,奮勇衝殺,從而讓已呈現潰敗之勢的清軍,重新燃起希望,跟隨其衝殺,繼而扭轉乾坤,攻克皮島,一舉解決了威脅著清軍後方的毛文龍軍,為接下來影響後金國運的松錦之戰的進行解決了後顧之憂。
對清朝的建立,鰲拜絕對是居功至偉的!他的奮勇搏殺,身先士卒,每次都能在戰場上將陷入頹勢的清軍計程車氣重新拉回,好比松錦之戰,在清軍右翼失利,清軍陣腳大亂時,鰲拜奮勇衝殺,就瞬間重振了清軍計程車氣,在他的率領下,清軍不但挽回頹勢,還五戰連捷。
同時,對於康熙來說,鰲拜不但是大清的功臣,還是他的功臣!想當年,皇太極驟然駕崩時,因未能留下遺詔,致使多爾袞跳出來與皇太極一脈爭奪皇位,若不是鰲拜等兩黃旗將領的誓死抗爭,甚至不惜與多爾袞兵戎相見,恐怕皇太極一脈早就失去了皇位的繼承權,如此也就輪不到康熙坐上這個位置!
鰲拜,對皇太極那絕對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與多爾袞誓死抗爭時,鰲拜說的這段話:“我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的栽培之恩有如天高海深。若不立先帝之子,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任誰聽到都會感動的一塌糊塗。之後,皇太極九子福臨(順治)即位稱帝,鰲拜對他也是矢志不渝的,即使縱然三次被多爾袞論死,他也未曾想過要背叛順治。
順治登基之初,因其年幼,在豪格與多爾袞的相互妥協下,朝中原有兩位輔佐大臣,一位是隸屬於豪格派系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另一位就是多爾袞,兩方相互牽制,誰也動不了誰,形成了一個相對平衡的局面。但是,在1647年這個平衡卻被打破,濟爾哈朗政鬥失敗,被多爾袞以建築府第逾製為由,罷免輔政之職。隨著濟爾哈朗的失勢,多爾袞一家獨大,逐漸掌控住朝政大權。
多爾袞掌權後,黨同伐異,擅權自重。他首先打擊的就是當年與他爭位及反對他稱帝那些人,這其中就包括鰲拜。鰲拜本是皇太極一脈的堅定擁護者,多爾袞掌權後,在譚泰等人皆選擇轉投多爾袞時,鰲拜依舊是堅定不移地站在順治這邊,因此是遭到多爾袞殘酷打壓,曾三次被其論死,若非他勞苦功高,在軍中頗有威望,多爾袞怕殺掉他會引起朝野動盪,恐怕早就將他處死。
正是鰲拜這般誓死不渝,對順治的死忠,順治親政後,才將他視為自己的股肱之臣,信賴有加,並在駕崩前,遺詔鰲拜為四大輔政大臣之一,輔佐康熙處理朝政。
或許是因被多爾袞打壓的太久,三次被論死的經歷,讓鰲拜開始在乎權力,生性高傲的他,不願再過被人隨意欺壓,而自己卻毫無反抗之力的日子,因此當鰲拜驟然間做上了可隨意打壓他人的輔佐大臣後,他開始留戀、貪戀權力,為了牢牢控制住這個權力,也為了不再被其他人隨意壓制,鰲拜變得瘋狂起來。
此時的鰲拜雖對康熙依舊保持著君臣之別,但對於與自己同殿為臣的同僚卻是極盡打壓,甚至是誅殺。如費揚古之子倭赫,因在御前對鰲拜不敬,就被鰲拜以倭赫等人擅騎御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將其處死。
鰲拜的專權擅政,自然引起14歲,且已親政的康熙的不難。歷來沒有哪位皇帝希望自己的權力被臣子所掌,即使明知他非亂臣賊子,也不願。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主永遠不會任由臣子躍居自己之上,由此,鰲拜這等權臣自然被康熙所不容。康熙要想真正親政,要想掌控皇權,鰲拜這釘子就必須要拔掉,只有鰲拜失權,康熙才能得權。
如此,這才有了後來康熙擒鰲拜,奪權之舉!當然,鰲拜畢竟不是亂臣賊子,康熙也知道,因此當鰲拜被擒獲之後,康熙並沒有殺他,只是將他囚禁家中。1713年,康熙更是認定“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下旨追賜鰲拜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職,而從康熙追賜鰲拜世職這件事,可以看出在康熙眼裡,鰲拜並非是有罪之人,只是有些貪戀權力而已,對他卻並沒有構成什麼威脅。
同鰲拜一樣,索額圖亦也是如此,他並非是什麼亂臣賊子,更非是奸佞之臣,他只是一個權臣。但與鰲拜不一樣的是,索額圖能成為權臣,靠的不是誓死不渝的忠心,也不是什麼開國之功,而是康熙的賞識,正是在康熙的提拔下,索額圖才能成為權傾一時的“輔弼重臣”。
可以這麼說,索額圖就是康熙用心培養出來的權臣。
想想看,當你知道,自己用心培養出來的親信,在自己還沒死之前,就投靠了自己的兒子,用自己給他的權力,來為他的上位鋪平道路,而罔顧自己的存在,試問誰不生氣,誰不憤怒呢?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就好比你精心飼養了十幾年的狗,突然有一天反咬你一口。這個打擊對向來自認自己御人之術很是高超的康熙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康熙一直以來都認為索額圖是自己絕對的親信,是自己的肱骨之臣,他曾盛讚索額圖是“輔弼重臣,勤敏練達,自用兵以來,翼贊籌畫,克合機宜”,為此是賦予他重權,讓他官居文官之首,又是統領後宮防衛力量。
可是,讓康熙萬萬沒到的是,索額圖這位自己最信任的臣子,會背叛自己,轉投太子胤礽陣營,為他出謀劃策,是巴不得自己早點死,讓胤礽早點繼承自己的皇位,絲毫不念自己對他的信任與提拔之恩。
想想看,索額圖此舉對康熙的傷害有多大?索額圖的背叛,轉投太子胤礽陣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讓天下人認為太子胤礽要比他康熙更加值得輔佐,因為在天下人眼裡,作為康熙最信任的肱骨之臣索額圖都選擇輔佐胤礽,這就說明康熙已經不行了,胤礽當立。
你說,康熙怎能不憤怒呢?在康熙看來,我那麼信任你索額圖,給你索額圖作為臣子所能享受到最頂級的榮華富貴,可是到頭來,你卻背叛我,去輔佐我的兒子來爭奪這皇位,這置我於何地?讓我的臉面往那擱啊!
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康熙為何會說索額圖是“本朝第一罪人”,因為在康熙看來,是他讓自己的臉面盡失,是他讓自己的信任付之東流,是他讓自己被天下人所恥笑,所以若他不是本朝第一罪人,誰才是呢?
-
4 # 絕塵的時光
鰲拜和索額圖都曾經權傾朝野,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讓康熙的皇位坐不安穩,以康熙皇帝的性格肯定是不會放過他們兩個,所以鰲拜和索額圖都讓康熙給弄死了,但是康熙卻不說威脅他皇位的鰲拜是本朝第一罪人,而反倒是說索額圖,這是為什麼呢?
先來說說鰲拜吧,康熙沒說鰲拜是本朝第一罪人那是因為康熙心虛,康熙對他的死其實心裡是很愧疚的。鰲拜被譽為大清勇士那是人家用命換來的,他最初是跟著皇太極南征北戰,打察哈爾,攻朝鮮,都是衝在戰爭的最前面,尤其在攻打皮島時,皇太極焦頭爛額的情況下,他為了大清江山二話不說就立下軍令狀,帶著軍隊與明軍近身肉搏,浴血奮戰,身上無一處完好的情況下取得了勝利,為大清入主中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康太極臨終後,按照當時的勢力多爾袞是很有可能奪得皇位的,鰲拜為了大清江山能夠順延下去,冒著被多爾袞記恨的風險支援讓年幼的福臨(順治皇帝)當皇帝,甚至後來還被多爾袞迫害了三次,差點性命不保,所以鰲拜對皇太極、順治、康熙一脈可謂是不薄,然而就是因為鰲拜性格耿直、心機不足,在朝堂上多次頂撞當時年幼的康熙皇帝,作為輔政大臣阻止康熙親政被康熙打入了黑名單,所以後來被康熙弄死。
就鰲拜個人來說,他對清朝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忠心耿耿,康熙弄死他也是心存愧疚。
再來說說索額圖。索額圖是索尼的第三子,侄女是康熙皇帝的皇后,憑藉著自己頭腦聰明,處事圓滑以及裙帶關係而進入朝堂中樞,後來助康熙除去鰲拜而立下大功而權傾朝野,索額圖作為太子胤礽的叔外公,他明目張膽的把寶押在太子胤礽的身上,要知道任何一位聰明的大臣都是先忠於皇帝啊,然而他就是沒看清這一點還肆結黨營私,篡奪太子幹大逆不道之事,他說過:“凡皇太子服御之物,俱用黃色“,本來康熙就最恨外戚專權干政,然而索額圖還樂此不疲,這不是讓太子去謀反殺了皇帝嗎?
所以康熙才會打心眼裡恨索額圖,說他是大清第一罪人,雖然站在索額圖的眼中他並沒有謀反之心,他只想自己的家族永遠輝煌下去,但是他不瞭解帝王的心思,一個強悍的帝王怎麼容許自己手下的臣子毫無保留的去支援太子上位,所以康熙最後也弄死了他,還說道:“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
5 # 純鈞LHGR
鰲拜的案子,大概是清代前期最大的冤案。
康熙自己設圈套坑的鰲拜,難道他還不知道鰲拜有多冤枉?如果還腆著臉說鰲拜是罪人,那康熙也太不是東西了。
我曾經說過,當時才14歲的康熙懂什麼,最大的幕後黑手是孝莊。
康熙和孝莊,對順治留下來的4個輔政大臣沒一個放心。除了病成廢人的索尼,其他三人都是他們一手安排除掉的。他們給鰲拜暗示,借鰲拜之手除去蘇克薩哈。鰲拜雖貴為太師、一等公,但頭腦簡單,又手握兵權,有道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康熙就又藉著鰲拜參殺蘇克薩哈的事,硬給鰲拜安上謀反的罪名,將鰲拜下獄。
說鰲拜謀反,康熙自己信嗎?
在除《清史稿》而外的其他史料上,都說鰲拜“忠心事主,始終不渝”“梗直忠義”。鰲拜曾經為了康熙的爹順治繼位的事不惜起兵幫忙,這樣的人,真的有心覬覦大權嗎?
更何況,鰲拜手握重兵,直至被抓,從未曾擅自調動一兵一卒。他有兵不用,卻拿那些他本來就搞不定的文職事務謀反?吃撐了吧?
之後,鰲拜請求覲見康熙,讓康熙看他為救康熙祖父皇太極而留下的傷疤。累累傷痕和對上兩代皇帝的功績,終於勉強使他保住了性命。
還有另一個輔政大臣遏必隆。他原本“屢乞罷輔政,許之。”本來人家都辭職了,但鰲拜事件後,還是以“緘默不加阻,亦不劾奏”為罪名把遏必隆削職奪爵下了獄。這不叫雞蛋裡挑骨頭?可見康熙和孝莊有多歹毒。
但康熙也知道自己實在不要臉,不光他知道,連兒孫們也知道。所以,康、雍、乾三朝,每一代都給鰲拜平反。康熙晚年給鰲拜平反,雍正乾隆給鰲拜追封。
不然的話,晚上睡覺不踏實啊。
但索額圖可就不冤枉了。
索額圖涉進了黨爭,下場再慘也不值得可憐,“成者王侯敗者賊”嘛。且不論他是不是真的“倡議皇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單就他的地位來說,在明知胤礽有篡位野心的情況下,從來沒有向康熙言語過一聲,而是縱容胤礽,死罪就不可免。他當的是皇帝的官還是太子的官呢?吃康熙喝康熙,卻不跟康熙一條心,康熙不恨死他?
再加上,康熙本身對胤礽還是很喜愛的,不然也不會在有長子的情況下立了胤礽,而且在胤礽犯了大錯後還多給胤礽一次機會。在康熙的心裡,本來是有機會能把胤礽教育好的,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索額圖添亂。兩度罷黜了自己喜愛的兒子,不遷怒於索額圖才怪。
另外,康熙年間國虧民貧,而索額圖自持有功,不僅奢侈得過火,還縱容家人為惡。當然他的家人也都是索黨,不僅影響當朝政治,同時也有貪瀆的行為,名聲很惡劣。
再者,既然鰲拜是冤枉的,索額圖也就沒什麼功勞可言。一個沒什麼功勞的人卻居功自傲,還有比他更該死的嗎?
-
6 # 風輕雲淡51055
謝謝邀請。索額圖為什麼被康熙說成是大清第一罪人?而沒說鰲拜是大清第一罪人?先說鰲拜,作為順治託孤四大顧命大臣之一,鰲拜被康熙除掉的罪證是“專權”,而索額圖是什麼人?是順治託孤四大臣之首索尼的兒子,身世顯赫,並且是太子胤礽生母赫舍里氏的叔叔(電視劇《康熙王朝》裡索額圖為赫舍里氏父親)。
不得不說,索額圖在康熙執政早期諸如除三藩、收臺灣、抗擊沙俄侵略等大事上是立有大功的,以至於他和明珠兩人權傾朝野,大權在握,各自在朝內擁有一批追隨的朝廷官員。但這些行為尚不足使得康熙皇帝治他的重罪。
索額圖顯赫的家世決定了他與廢太子胤礽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也決定了索額圖的命運與廢太子胤礽緊緊聯絡在了一起。當太子胤礽借康熙遠征之機伺機謀反之事敗露之際,胤礽太子之位被廢,被圈禁“宗人府”,身為太子黨重要人物的索額圖必然難逃干係,康熙皇帝理所當然地認為太子胤礽作出試圖弒君謀反篡位的大逆不道之事,都是索額圖指使的,索額圖身為朝廷重臣,指使太子胤礽行此有悖人倫之事,索額圖雖萬死不能贖其罪,索額圖極大地損害了清朝皇權利益,也給清皇室帶來了不可挽回的損失,當然,索額圖可稱為“大清第一罪人”,比鰲拜的“結黨專權”罪過大多了,
-
7 # 中國農夫
鰲拜不同於索額圖,鰲拜是大清開國功臣,跟隨皇太極、順治加上康熙可謂是三朝元老大清第一功臣,稱之為“巴圖魯”為大清立下不世之功,在皇太極、順治手裡一直都是忠於國家的大功臣,康熙六歲登基一直由輔政大臣輔政,四大輔政大臣為首的索尼年老多病基本不管朝政但威嚴還在,也是鰲拜所忌憚的,後來為了牽制鰲拜,讓索尼的孫女嫁給了康熙,一躍成為太國丈,而所以一舉幫康熙親政從鰲拜手裡拿回了權利。
鰲拜欺負康熙年幼,善弄朝權、結黨營私,但並沒有傷害康熙的想法以及廢除康熙的皇位,更談不上起兵造反,所以康熙最後並沒有趕盡殺絕只是將鰲拜囚禁終生。
索爾圖就不同了,對不起康熙更不是父親索尼,索家在清朝是位極人臣,索尼更是太國丈皇親國戚,家族已經榮登巔峰,可是索爾圖呢不思父親的教誨,擅權結政與明珠兩人黨爭,把太子和大阿哥都牽扯進來的,弄得滿朝風雨,索額圖還勾結朱三太子意圖謀反,更可惡的是康熙北征期間患了瘧疾,索額圖竟然唆使太子胤礽提前登基除掉自己的父親,真可謂是十惡不赦、膽大包天,而索爾圖是康熙的國丈,做了康熙四十年的心腹大臣到頭來竟然想弒君,這才使得康熙說索額圖是本朝第一大罪人,這不剛好證實康熙是位昏君,是觸碰了康熙的底線的,索爾圖的二十八款大罪康熙認了27款,就這一款不認,但到最後康熙還是沒有殺掉索爾圖,而是和鰲拜一樣,軟禁在天牢之中,頤養天年。
所以鰲拜和索額圖本質上是不一樣的,索爾圖比鰲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性質更為惡劣,更是罪加一等,硬是把索家這個第一大家族活生生的葬送了,上對不住登上帝位的康熙,下對不住逝去的父親索尼,是名副其實的康熙朝第一大罪人。
-
8 # 有得觀史
我們先看一下鰲拜是怎麼被擒的。
康熙八歲登基,順治給他留下了四位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這四個人中,索尼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不怎麼管事,蘇克薩哈和索尼有矛盾,經常被排斥,遏必隆沒主見,漸漸地權力落到了鰲拜手裡。
臣子掌握最高權力,君要聽臣的,這種君臣權力的扭曲,早晚會迴歸。康熙要親政,必須打掉鰲拜。
那麼透過和談的方式要回權力不行嗎?不行。萬一,我說是萬一,鰲拜要造反呢!政治鬥爭必須有萬全之策。
康熙做好了一切準備,命太監去請鰲拜到武英殿議事。鰲拜來到武英殿門口,康熙的侍衛頭領索額圖正等在那裡。索額圖對鰲拜說,“鰲少保,請把佩刀放我這兒,我先替你保管(注:鰲拜有帶刀覲見的特權)。皇上大了,您帶刀覲見,他會感到不舒服。”鰲拜沒想太多,就把刀放在了門口。
進殿後,康熙賜座,鰲拜坐在了康熙為他精心準備的,鋸壞了一條腿的椅子上。接著康熙賜茶,假扮太監的布庫少年,用茶盤託著燒得滾燙的茶碗遞給鰲拜。鰲拜用手去接,被燙,失手掉落了茶碗。在皇帝面前掉落茶碗是大不敬,鰲拜本能地伸手去接,彎腰時壓翻了椅子。假太監喊,“快救鰲少保!”,一群布庫少年上來,把鰲拜按住,綁了個結實。
我們假設鰲拜有反心,他一定會非常謹慎,小心保護自己,當索圖讓他把刀放在門口的時候,如果鰲拜心裡有鬼,他能把刀放下嗎?!沒有證據證明鰲拜要造反。但是,鰲拜的功勞,實實在在擺在那兒,人人都能看得見。謀逆之罪是必須死的,康熙沒有殺鰲拜,也正說明了在康熙心裡鰲拜沒有造反。
再看康熙是怎麼處理索額圖的。
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母親,孝誠仁皇后的叔叔,是太子黨的一號人物。他因擒鰲拜,平三番,收臺灣,抗沙俄,從徵葛爾丹立下很多功勞,官當得很大,權傾朝野。
為了家族能繼續興旺發達,他力挺太子,希望太子早日即位。這樣就動了康熙的利益。康熙對太子產生了不滿,為打擊太子的勢力,他削去了索額圖的一切職務。
公元1702年,康熙南巡到達德州,太子生病。康熙把太子留在德州,把閒賦在家的索額圖招來伺候太子。康熙的意思很明顯,讓索額圖做太子的工作,耐心等待,好好幹,皇位早晚是太子的。
索額圖在德州待了近一個月,他是怎麼做太子工作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太子病好後,回到京城,想當皇帝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康熙為了警告太子,打擊太子黨,收集罪證,處死了索額圖。
索額圖的死並沒有讓太子胤礽止步。康熙四十七年,眾皇子跟隨康熙外出打獵,太子胤礽夜裡偷偷地透過御帳的縫隙窺視康熙。康熙覺得這是謀害自己的節奏啊,說不定啥時候自己的命就丟了。於是康熙召集大臣,聲淚俱下地宣佈,廢掉太子胤礽。
在康熙看來,索額圖犯的是謀逆罪。他教唆太子謀父篡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康熙是非常喜歡太子胤礽的,兩歲時就立他為太子。可是,因為索額圖的教唆使得太子被廢,康熙因此很是心痛。因為太子被廢,引起九子奪嫡,使得康熙身心俱疲。這一切的罪責,康熙都算到了索額圖頭上。由此可見,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也就不足為怪了。
-
9 # 嘴角微微揚1
除鰲拜是為了給百官們看的,為親政鋪路的。鰲拜是孝莊給康熙練手的。不過除鰲拜光憑孝莊和年幼康熙的勢力是不夠的。所以得拉著索家,所以孝莊讓康熙娶了索尼的孫女。索尼也知道,所以聰明的兩家人強強聯合,絆倒鰲拜。
-
10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康熙8年,“滿洲第一勇士”鰲拜被康熙設計擒下,列罪30條,終身囚禁,死於獄中。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下旨善待鰲拜後人,給予其後人相應的官職。
十年後,康熙徹底為鰲拜平反:“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
雍正即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加封鰲拜為“超武公”。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康熙捉拿下獄,餓死獄中。對索額圖一生的所有功績,除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外,其餘全面否定。
其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其同黨或被殺,或被拘禁,或流放。子孫被革職。
康熙說:“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康熙劇照)
倆人都是對清朝有大功的人。
鰲拜三朝元老,康熙輔政大臣之一。隨皇太極南征北戰,一生功勳卓著。先後參與皮島之戰、松錦會戰、鎮壓李自成、剿滅明朝餘黨、征剿張獻忠等,譽滿朝野。特別是在皇太極去世後,堅定地站在福臨一邊,擁立幼帝,確保了大清江山的穩固,無愧“滿清第一勇士”的稱號。
索額圖最初只是一個侍衛,助康熙扳倒鰲拜;和沙俄勘定邊界,簽訂《尼布楚條約》;隨康熙親征噶爾丹;裁撤“三藩”。索額圖是康熙最為倚重的心腹,被譽為“本朝第一功臣”。
那麼,同樣是“大清第一”的股肱之臣,為什麼鰲拜只被幽禁,隨後還被平反;而索額圖幾乎被趕盡殺絕,還被視作“大清第一罪人”呢?
鰲拜的30條罪狀中,大多都指向了他結黨專權,把持朝政,大肆培植親信,隨意任免官員;肆意妄為,無視聖上,不遵人臣之道,驕橫跋扈;另外還加了些不痛不癢的罪名,如妄議皇后冊立,私買奴僕,擅養死士等。
(鰲拜劇照)
即使這樣,在康熙用庫布擒拿鰲拜時,鰲拜至始至終沒有反抗,束手就擒。只是掀開自己的衣服,讓康熙看看他為了大清江山,留下的滿身傷痕。並質問道:“為何誅殺大清功臣?”
可見,即使在最後一刻,鰲拜都是忠心的,他從未有過謀逆之心。
康熙對鰲拜的罪行是這樣說的:“妄稱顧命大臣,竊弄威權。”也就是說,鰲拜只是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威,與皇權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索額圖也結黨弄權,他和納蘭明珠“權勢相侔,互相仇軋”。不過索額圖和明珠的黨爭牽涉到了皇子。索額圖依附太子胤礽,明珠輔佐皇長子胤褆。倆人在朝中相互傾軋,廣結黨羽,爭權奪利。致使諭令不達,朝臣分化,形成“太子黨”和“長子黨”,嚴重動搖了康熙的統治根基。
康熙為了朝局穩定,也為了保護太子,於是出手打壓了“長子黨”, 黜納蘭明珠的大學士,至此再也沒有重用。
(索額圖劇照)
“太子黨”由此勢盛,以至後來有了謀反之意,這也是索額圖最終被殺的原因。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囚禁後,康熙曾傳諭:“朕若不先發,爾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意思是說,康熙經過深思熟慮,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拿下了索額圖。
康熙四十七年,在第一次廢黜太子胤礽時,康熙曾說:“從前索額圖助胤礽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朕不知是今日被毒死,還是明日遇害,晝夜不得安寧,時時警戒,朕若不先發制人,爾必先發制我。”
康熙兩次提到“先發制人”,還說“潛謀大事”,說明索額圖確實有攛掇太子謀反的舉動。只是康熙及時發現,太子未能成事。
綜上所述,在康熙的心中,鰲拜和索額圖的罪過有質的區別,鰲拜只是防礙了康熙的乾坤獨斷,而索額圖是要謀反。
因此,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
-
11 # 老蔣閒言
謝謝邀請,對於這段歷史,我只有模糊的印象,我就簡單扼要的回答一下吧。大清第一重臣索額圖,追隨先帝爺順治以及順治爺的父親南征北戰,功勳累累,問鼎華夏功不可沒。到康熙年間,可以說是功高震主,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數十年,在很多事情上,縛束了康熙爺的手腳。你想康熙爺可不是無能之輩,他平三藩,智擒鰲拜,可以說是文功武治的十全老人。他能眼裡容得下索額圖?要搬掉這塊絆腳石,安索額圖大清第一罪人還算是輕的,沒滿門抄斬,誅連九族就算是索額圖一家不幸中的萬幸了。
-
12 # 東海洛克
先說鰲拜,確實冤枉,那又怎樣?功高蓋主,手握重兵,就衝這兩點,作為最高統治者,誰能睡得著,兩個字,該死!再說索額圖,結黨營私,權傾朝野,關鍵還害了太子,更該死!功是功,過是過,有功勞的時候,封也封了,賞也賞了,有過了,懲罰也是必須的!只要威脅到了皇權,無論功過,都沒有好下場
-
13 # 圍爐史話
在皇權社會,皇帝最在意的是權力的穩固,所以歷朝歷代,“大不敬”、“謀逆”等都是抄家滅族的重罪。
不管大臣有多少功勳,多大地位,和皇帝多親近,一旦觸犯皇權這個禁忌,那皇帝也會翻臉無情,嚴厲懲罰。
鰲拜侍權驕橫,挑戰皇權對於鰲拜,作為四個輔政大臣裡最有實權的,資歷深厚,年輕起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皇太極死後,對福臨又有擁立之功,對福臨也是忠心耿耿,深得福臨信任,成為清初權臣,併成為玄燁的輔政大臣。
擁有權力久了,就逐漸侍權驕橫,希望皇帝事事都聽自己的意見,而康熙皇帝也漸漸大了,漸漸地就對這個鰲拜不滿了。
不過鰲拜沒有造反的心思,他就想維護自己的權力,他在康熙面前總是大大咧咧,甚至帶著佩刀上殿議事,對康熙也沒什麼防備。如果他想造反,早該謹慎行事,
當然既然挑戰皇權麼,也沒什麼好結果了。
鰲拜被綁起來的時候,向康熙露出自己身上的一道道傷疤,這都是幾十年征戰遺留下來的。
康熙也知道鰲拜不想造反,頓時有了惻隱之心,沒有殺他,只是關他到老死,對其家人,康熙也很寬容。
索額圖深陷太子之爭,觸及康熙底線。至於索額圖,他是太子胤礽的外公,皇后的叔叔,太子黨的一把手,跟著康熙幾十年,抓鰲拜、戰三藩、平臺灣、打擊沙俄、征戰準葛爾丹等,立下汗馬功勞,一時間權傾朝野。
康熙幾度費立太子,這個胤礽太子爺著實沒什麼能力,又老是結黨營私,做些讓康熙不舒服的事情。
康熙不喜歡太子,那索額圖自然要維護太子。
康熙的皇位乾的很長,所以他的太子也是年歲漸長,眼巴巴地等了幾十年,也不見康熙死,自然越來越浮躁。
索額圖本該好好勸太子戒躁戒躁,好好做事,只要表現不差,皇位早晚是他的,可索額圖可能年紀大了,也老糊塗了,這些工作沒做好,反而促進了太子的急躁。
在康熙看來,索額圖這是陷入了皇子之間的皇位之爭,教唆太子篡位,做的很多事情激化了皇子間的皇位爭奪戰。
最終,1703年,索額圖被處死,1712年,胤礽也永遠地被廢黜了太子之位,並長期幽禁起來,直到1725年,在幽禁中死去。
-
14 # 夢福駒
關於鰲拜和索額圖有很多共同點,都是輔政大臣,都是曾經權傾一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都有驕橫跋扈貪汙索賄,都有結黨營私,都有對權力的貪婪!
那麼康熙為何說索額圖為大清第一罪人呢,而不說鰲拜?
原因如下,鰲拜雖然也是對權力的貪婪,但是沒有想弒君的想法,康熙始終沒有對鰲拜有太多好感和信任,只是一介武夫!
索額圖可就大不一樣了,深得康熙信任,長期輔佐把持朝政,而且還是康熙的國丈,曾經太子的姥爺,關係榮耀何等的殊榮!但是他還曾經勾結朱三太子也有弒君之心,曾經也想攛掇太子登基,可當時康熙只是偶感風寒,他就這樣了,曾經暗地裡和吳三桂私通,這些鰲拜都沒有做過,顯然性質更加惡劣,影響更加糟糕,更傷康熙的心,所以康熙才痛心疾首的稱索額圖才是大清第一罪人!
-
15 # 若愚史話
1703年,68歲的索額圖被活活餓死在宗人府。康熙帝還不解恨,又下令抄了他家,殺光了他所有的兒子。5年後,康熙依然憤憤不平,將一頂“本朝第一罪人”的帽子,扣在了索額圖頭上。
誰能想到,這對水火不容的君臣,在40年前,還是朝堂上的一對佳話!
作為一個出身豪門的”官三代“,索額圖既努力、又幸運。
他的父親是康熙的四大輔政大臣之首索尼,哥哥是一等公噶布喇,侄女是康熙青梅竹馬的皇后赫舍里氏,侄孫是康熙最看重的太子胤礽。
在家族的助力和影響下,索額圖的仕途起點,註定要比別人高出許多,膽識謀略也超脫於常人,所以,他得以追隨康熙智擒鰲拜、平定三藩、簽訂《尼布楚條約》、滅掉噶爾丹。
由於索額圖在家中排行老三,又位極人臣、過目不忘,所以,人們常戲稱他為“三眼索相”。
“三眼索相”的成名之路
1661年,年僅24歲的順治帝駕崩。為了讓8歲的皇三子玄燁順利繼承皇位,順治臨終前,特意安排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四大臣輔政。
六年後,首輔索尼病逝,處處要強的鰲拜,不甘屈於輔政大臣末位,開始鋒芒畢露、在朝中遍植黨羽。
他不顧康熙地反對,先是逼死了第二輔政蘇克薩哈,又威逼利誘,拉攏了第三輔政遏必隆。
鰲拜對待朝中同僚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對待毫無倚仗的百姓了。
一時間 ,彈劾鰲拜欺壓百姓、賣官鬻爵的摺子,如雪片般飛進了皇宮,鰲拜自知理虧,就託病不朝,年僅14歲的康熙無法理政,只得親臨鰲拜府,請他出山。
誰知,康熙剛進內室,就發現鰲拜在被子中,藏了一把鋒利的尖刀!康熙強作鎮定,大笑解圍道:“看來,隨身帶刀,真是咱們滿族人的一貫傳統啊!”
回到宮中,康熙驚魂未定,鰲拜不除不行了!
但鰲拜手握40萬大軍,朝中盡是他的耳目,要除掉他,談何容易?
康熙略一思忖,立馬想到了一個人,他一定能幫自己拿個主意。
1、捨身取義、智擒鰲拜
1669年5月,康熙以下棋為名,頻頻召索額圖進宮。
不久,索額圖主動放棄肥缺,冒著會被鰲拜殺頭的風險,毅然辭去從二品吏部右侍郎的職務,自降一級,擔任康熙的一等侍衛。
他組織了十幾位親貴子弟,以摔跤為幌子,為康熙訓練了一批勇士。
一日,鰲拜入宮拜見,剛踏入武英殿的大門,就被一群勇士團團圍住,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
在索額圖的幫助下,康熙兵不血刃,除去了心腹大患。
作為回報,索額圖從正三品侍衛,越級提拔為正一品國史院大學士,半年後,又榮升保和殿大學士、加封太子太傅,成了名副其實的群臣之首。
這一年,索額圖只有34歲。
2、運籌帷幄、平定三藩
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仗著封地上的軍權、政權、財權、日益驕縱,大有和朝廷分庭抗禮之勢。
當時,天下大定,為著大清的長遠考慮,康熙決定撤藩。
沒想到,索額圖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皇上,撤藩之際,三藩必反!”
康熙年輕氣盛、不以為然道:“吳三桂這些人存有異心已經很久了,現在撤藩,他們要反,不撤藩,他們也要反,不如先發制人,還能掌握主動權。”
“三桂蓄異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發,猶可制也。”——《清史稿·吳三桂傳》
果不其然,撤藩旨意剛到雲南,吳三桂就聯合耿精忠扯起了反旗,聲勢之大、兵勢之盛,完全出乎康熙的意料。
八旗兵出師不利、屢屢受挫,康熙也跟著心灰意冷、一度萌生了退位下罪已詔的想法。
大清存亡之秋,索額圖又一次站了出來。
這一次,他擱置成見,選擇和政敵明珠、莫洛站在一起,積極為皇帝料理軍事、出謀劃策。
索額圖心裡明白:如果大清完了,那他們這些人將死無葬身之地。
此時的索額圖,已成了堅定的削藩派。
據說,有一次,索額圖正在秉燭辦公,突然身邊閃出一個高大的身影。索額圖心中一驚,立即問來人:是不是吳三桂派來的刺客?
刺客“噗通”跪倒在地,當即承認是奉吳三桂之命,來取索相的項上人頭。
索額圖面不改色,只聽來人繼續說道:“我在你身邊很久,發現您夜以繼日都在料理軍務,沒有片刻休息,您是造福百姓的好宰相,說什麼,我也不能殺了您!”
索額圖靠自己的勤政,征服了刺客,也拯救了大清。
在明珠、索額圖等重臣的全力支援下,三藩之亂歷經八年,最終被平定,至此,大清才算真正完成了對大陸的統一。
功勞簿上,索額圖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康熙對他的信任也更勝從前。
這之後,索額圖的權力越來越大,依附他的人也越來越多,“索黨”由此形成。
3、明爭暗鬥、加入黨爭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孝莊太皇太后曾對少年康熙說過這樣一段話:
“黨爭自古就有,可怕也可用,庸君最怕黨爭,可聖君不怕,不但不怕,反能利用……只要你能左右逢源,把黨爭控制在不禍亂的程度,你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康熙是千古一見的明君、聖君,他不願消滅索額圖一黨,也不願看到索額圖一家獨大,於是,火速提拔了一個能制衡索額圖的人——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
明珠為人,表面上滿臉仁義,背地裡卻拉幫結派,滿肚子刀槍,處處排擠不依附自己的大臣。
而索額圖也隨著權力的日益膨脹,走上了和明珠一樣的“權臣”之路。
大臣們以二人為首,紛紛表態站隊,最後竟到了“非索黨即明黨”的地步。
1680年,明珠在黨爭中略佔上風,老謀深算的索額圖本打算以退為進,就向康熙帝遞交了辭呈。
沒想到,皇帝不僅爽快地批准了他的請辭,還做了兩件耐人尋味的事兒:
康熙一面嘉獎索額圖“輔弼重臣,勤敏練達,自用兵以來,翼贊籌畫,克合機宜”;
另一面又旁敲側擊,嚴厲斥責他包庇兄弟、自恃豪富,作惡多端。
用今天的話講,這就是典型的“胡蘿蔔+大棒”啊!
也許是識破了索額圖的不良用心,也許是黨爭鬧得越來越過分,康熙二十二年,索額圖被一擼到底。
他被革去了議政大臣、內大臣、太子太傅等所有的顯要職位,只保留了一個小小的佐領職務。
明珠從此隻手遮天,任意妄為。
此時,與朝中兩位權臣一起此消彼長的,還有後宮裡的兩位阿哥——皇長子胤褆和皇太子胤礽。
作為太子黨的核心成員,索額圖被貶斥,太子胤礽的日子自然也好過不了,但對皇長子胤褆來說,這可是爭奪儲君之位的大好機會啊!
眼看皇子們的儲位之爭愈演愈烈,康熙幡然悔悟,遂決定重新啟用索額圖。
1686年,在家賦閒兩年的索額圖,被重新任命為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
這一次,他要憑實力徹底打敗明珠!
4、不辱使命、簽訂《尼布楚條約》
1689年,索額圖作為大清的首席談判代表,來到尼布楚,與沙俄商討北部邊疆領土問題。
在會上,索額圖義正嚴詞地說道:
“黑龍江自古歸屬中國,俄國從未領有,貝加爾湖以東、以南是蒙古領地,而蒙古歷來就是中國皇帝的臣民,因此,俄國應當退到色楞格河以西,將尼布楚、雅克薩一帶歸還中國。”
面對索額圖的強硬,沙俄代表團只得做出讓步,經過一個多月的拉鋸式談判,雙方最終達成統一意見,簽訂了中俄歷史上第一個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
中國將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地區割讓給俄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則是中國的領土。
在這次外交斡旋中,索額圖有理、有據、有節,最大程度上爭取了國家的利益。
對談判結果,康熙深感欣慰,索額圖一行回國後,他親往狩獵營地接見。
這是獨屬於索額圖的高光時刻。
5、三次從徵噶爾丹、立下戰功
在穩定了北部邊疆後,康熙終於騰出手來,收拾西北的勁敵噶爾丹。
噶爾丹是蒙古準噶爾部的首領,一貫野心勃勃、囂張跋扈,絲毫不把大清朝廷放在眼裡。
康熙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一連三次御駕親征,索額圖一直身先士卒,率領所部多次伏擊噶爾丹,康熙三十六年閏三月十三日,噶爾丹走投無路,最終服毒自殺。
準噶爾部叛亂被平定後,蒙古高原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索額圖從徵有功,本該論功行賞,然而,他卻隱隱感受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越到無限尊貴時,越是險象環生處。
此時,明珠被打壓,明黨也掀不出什麼大的風浪了,唯一讓他擔心的,就是太子。
索額圖已經和太子牢牢綁在了一起,一旦太子不能即位,那自己的地位和身家性命都難保了。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大封皇子,皇長子胤褆和皇三子胤祉被封為多羅郡王,皇四子胤禛等被封為多羅貝勒。
對其他阿哥的扶持,就是對太子的打擊。
索額圖對此深感不安,但他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只能再次以年邁多病為由,請求退休。
康熙欣然准奏。
這一年,索額圖66歲。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索額圖雖然得以“光榮退休”,但並未實現“平穩著陸”。
“大清第一罪人”的蓋棺定論
康熙四十一年,皇太子胤礽在陪皇帝巡視到德州時,生了一場大病,已經告老還鄉的索額圖被召去侍疾。
索額圖對太子悉心照料、二人終日形影不離,一個多月後,太子痊癒,鑾駕返回京師。
“四十一年,上閱河至德州,皇太子有疾,召索額圖自京師至德州侍疾。居月餘,皇太子疾愈,還京師。”——《清史稿·索額圖傳》
然而,到了次年五月,索額圖突然以“結黨妄行,議論國事”的罪名,被康熙帝下令逮捕,交由宗人府拘禁。
同時,索額圖的子女、兄弟也被囚禁,嚴加管束。索黨官員或被殺、或被下獄、或遭流放、或被免職。
索額圖再次嚐到了從雲端跌落到谷底的滋味。
然而,這一切還都只是開始。
5月19日,索額圖接到上諭:
“去年皇太子在德州住時,爾乘馬至皇太子中門方下,即此是爾應死處。……爾任大學士時,因貪惡革退,後朕復起用,爾並不思念朕恩。即若養犬,尚知主恩,若爾者,極力加恩亦屬無益……朕若不先發,爾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
在這條上諭裡,康熙傳遞了三個意思:
(1)索額圖在德州侍疾時,竟然逾制乘馬,顯然是不將太子和皇上放在眼裡;
(2)索額圖在朝中任職時,屢屢作惡,革職複用後,仍不知悔改,絲毫不顧念皇上的恩情,還不如養條狗;
(3)索額圖欲圖不軌,想要對皇上動手。
這樁樁件件,都是滅九族的罪名啊!索額圖驚駭不已,辯無可辯。
但康熙沒有立即下旨殺他,只是慢慢減少了索額圖的衣食供應。
四個月後,索額圖被活活餓死在宗人府。
如果事情到此結束,索額圖還不至於死得太慘。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長子胤褆向康熙密報:“太子在聖上回京途中,私窺幔城,意欲難測”,康熙心中大驚,難道太子為了皇位,要弒父殺君?
保險起見,康熙決定廢掉太子胤礽。
在廢黜詔書裡,康熙再一次提及索額圖:
“從前索額圖助胤礽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朕不知是今日被毒死,還是明日遇害,晝夜不得安寧,時時警戒,朕若不先發制人,爾必先發制我。”
在康熙看來,索額圖想要扶持太子謀反,是死有餘辜。現在,胤礽想為索額圖報仇,伺機暗殺皇上,簡直是罪大惡極!
然而,一個月後,事情又發生了反轉。
同年10月,大阿哥胤褆以巫術陷害胤礽的鎮魘案爆發,胤礽看到了“復出”的希望,於是,將自己過往的一切罪責,都推到了最強支持者——索額圖身上。
康熙未必真相信胤礽的指控,但他們父子,一個需要重新獲得父皇的信任,一個需要復立胤礽,給天下臣民一個交代,於是,索額圖成了最好的“背鍋俠”。
“一切暗中構煽悖亂行事,俱系索額圖父子。頃廢皇太子亦奏言,其向時悖亂,皆自伊等為之。”——《清史稿》
可皇太子胤礽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三年後,康熙忍無可忍,再次將胤礽廢黜。
心痛之際,康熙想起昔日最得力的助手索額圖,給了他一個絕對差評:
“昔索額圖懷私,倡議皇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索額圖被否定了所有的軍政功績,永遠定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同樣是權臣,為什麼索額圖的處罰要甚於鰲拜?
從結局上看,索額圖死於非命,而鰲拜得以壽終正寢;
從身後評價上看,索額圖被康熙認定為“大清第一罪人”,而鰲拜在死後,先被康熙平反、追封,後被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加封;
從後世子孫來看,索額圖的兩個兒子被殺,一門被滅;而鰲拜的子孫得以承襲一等公爵,世襲罔替。
鰲拜和索額圖都是康熙時期的權臣,但康熙對索額圖的懲罰,無疑遠甚於鰲拜。
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二人對皇權的危害程度不同。
在康熙看來,鰲拜專權,只是為了獲得輔政首輔的位置,在朝中一家獨大,並沒有想要推翻皇權,而索額圖則不然。
索額圖積極扶持太子,建議太子逾制穿明黃色衣服、擅自更改皇上處理過的奏摺、在皇上身邊安插眼目……索額圖想要的,是康熙退位,太子登基。
忠於太子,便是對皇帝不忠。
康熙視皇權如命,怎會容忍他人染指?
其次,康熙對索額圖恨之入骨的另一個原因是,索額圖“帶壞了"太子胤礽,是他教唆的太子肆意妄為。
可康熙忘了,古語有言:子不教父之過,索額圖只是“倡議”,真正默許、縱容太子屢屢違制的,正是康熙本人啊!
但皇帝怎麼會犯錯呢?於是,康熙將自己的教子無方,一股腦全推到了索額圖身上。
與常人交,共享樂易,共患難難;與帝王交,共患難易,共享樂難。
索額圖,大半生殫精竭慮,想為胤礽爭一個天下,結果卻落得如此下場,值得嗎?
-
16 # 愛看布克
14歲的康熙被鰲拜嚇得戰戰兢兢,索額圖將其活捉,康熙才得以親政。鰲拜被抓後,二個月活活餓死。34年後,索額圖竟然落得一樣的下場,甚至更慘。康熙抄了他的家,殺了他2個兒子,還給他安上”本朝第一罪人”的罪名,卻追封了鰲拜一等爵位。
索額圖可不是一般人,其父索尼是4朝老臣,位列康熙輔政大臣之首;親侄女是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后,皇太子胤礽是他的侄孫。
索額圖膽識過人,後來平三藩、抗沙俄,征討噶爾丹,最終位極人臣。
康熙為什麼否定他的一切功勞,還說他是本朝的第一罪人?
1、智擒鰲拜,平步青雲
皇太極猝死後,多爾袞與眾皇子為爭奪皇位發生激烈衝突。索尼和鰲拜堅定地站在皇子一邊,他們說:我們都是先帝的臣子,吃先帝的俸祿,只有立皇子才有合法性!
順治帝24歲不幸夭折,索尼和鰲拜被列為四大輔臣,輔佐年僅8歲的康熙。
在輔政大臣中,鰲拜的軍功最大,手握重兵,雖然排在最末,除了索尼外,其他兩人都不被他放在眼裡。
索尼年事已高,為人圓滑,不願意和鰲拜硬碰硬。遏必隆性格軟弱,對鰲拜不敢不聽。他們和鰲拜都是兩黃旗,利益一致。只有蘇格扎哈是正白旗,看不慣鰲拜的霸道,敢和他叫板。
後來,鰲拜把持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實權,任意行使皇帝的權力。
大臣們誰敢對鰲拜不禮貌,就會被他殺頭,甚至抄家滅族。比如大臣費揚古一家,被鰲拜殺了全家。
鰲拜提出:鑲黃旗的土地不好,要與正白旗換地。這就是圈地運動,他矯詔殺害了三個反對換地的部長級的大臣,蘇格扎哈和他的矛盾更激烈了。
因無人敢惹,鰲拜更加居功自傲,連康熙也感受到了壓迫。
為了拉攏索尼,孝莊太后做主康熙封索尼的孫女為皇后。臨終前,索尼提議讓已滿14歲的康熙親政。
蘇克薩哈率先辭職,意思是其他首輔大臣也應該辭職。鰲拜不想放權,給蘇克薩哈羅織24條罪名,逼康熙殺了他。
康熙意識到,鰲拜已經嚴重威脅到皇權,必須剷除鰲拜,自己才能親政。
吏部右侍郎索額圖,冒著殺頭的危險,辭職當了一名康熙的貼身衛士。兩人下棋時想出一條妙計,以玩布庫(摔跤)為幌子,訓練20多個精壯少年。
康熙8年(1669年),康熙誘鰲拜入宮,被索額圖藉口收了刀。康熙命人端來茶水。茶杯、茶水很燙,鰲拜坐在三條腿的凳子上,燙的跌倒在地。索額圖趁機下令,布庫少年一擁而上把鰲拜捆成一個粽子。
兩個月後,滿洲第一巴圖魯(勇士),餓死在監所。
索額圖將鰲拜的黨羽徹底拔淨,幫助康熙真正親政。從此,索額圖走上仕途的快車道,鰲拜死後第二年,他被授予相當於宰相的保和殿大學士,一干就是10年。
隨著,侄孫胤礽被立為太子,索額圖家族成為勢力最大的外戚。權力就像一塊吸鐵石,依附於索相的官員越來越多,索黨漸漸形成。
只有兩個大臣支援撤藩,康熙很是失望。三藩是康熙的一塊心病。他認為長痛不如短痛,裁撤三藩刻不容緩。
明珠猜透了康熙的心思,站出來支援撤藩。索額圖立馬站出來反對。他認為,裁撤需要花很多錢,搞不好三藩會造反,要徐徐圖之。其他大臣紛紛附和。
康熙堅持撤藩,三藩果然起兵造反。清軍出兵時,顧此失彼,狼狽不堪,大清江山十分危急。
索額圖指控明珠,當初攛掇皇帝撤藩是誤國之言,該殺!
康熙是一個明君,沒讓明珠當替罪羊,堅持說撤藩是自己的主意。從此索額圖和明珠交惡。
從大臣的反應中,康熙發現索額圖能控制朝廷局勢,有結交朋黨、排除異己的嫌疑,對索額圖心有不滿。
不過康熙決定撤藩後,索額圖和其他大臣一樣,盡心盡力,出謀劃策,深受康熙賞識:“相當權時,多謀略,三逆叛時,公料理軍書,排程將帥,皆中肯要。”
正當平定三藩之際,皇后生下第2個嫡子胤礽後,不久就難產而死。康熙隆重地安葬了赫舍里氏,在胤礽不到1歲時,就立為太子。
康熙對索額圖雖有不滿,但為了太子胤礽,仍然重用他。為了朝廷格局平衡,康熙決定啟用明珠。康熙十四年(1674年),任命明珠為吏部尚書,後來加授明珠武英殿大學士,兼太子太師。
從此,“明相”和“索相”抗衡,一個為了皇長子,一個為了皇太子,各自培植自己的勢力,黨爭了幾十年。
3、“索、明”黨爭,埋下隱患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藩平定,康熙帝騰出手,處理朝中越來越厲害的黨爭。
索額圖不得不以“病退”的名義,辭去保和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等職務。想躲在幕後,繼續給太子出謀劃策。
康熙20年(1681年),康熙採納明珠的意見,用3年時間收復了臺灣。同一年,康熙帝再次處理了囂張跋扈的赫舍里氏家族,以懶政不作為的理由,撤了仁孝皇后幾個叔叔的職,赫舍里氏家族差點就此敗落。
明珠見狀暗自得意,以為索額圖再也不能和他做對。一家獨大的明珠比索額圖還要貪婪,大肆受賄,賣官鬻爵,干預朝政。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眼見明珠越來越放肆,康熙再次啟用索額圖。次年,明珠下臺,索額圖再次回到權力核心。
康熙二十七年,索額圖代表清朝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是康熙清算他時唯一承認的功績。
俄國原本和清朝並不接壤,從16世紀以來,俄國一直對外積極擴張,康熙初年,俄國佔領尼布楚,雅克薩等地。
搞定三藩後,康熙發動了兩次奪回雅克薩的戰鬥,俄國戰敗,只好同意談判。面對俄方代表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索額圖義正言辭地說:“尼布楚、雅克薩、黑龍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屬我地,不可棄之於鄂(俄)羅斯”。
所以經過激烈爭辯,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收復了長期被俄國佔領的雅克薩。
幾乎在同時,噶爾丹開始率大軍向北京進攻,康熙發動了三次御駕親征。索額圖跟隨康熙親征,參與過2次平定準噶爾的戰爭。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作戰途中,康熙突患瘧疾,不得不回到京師養病。16歲的皇太子胤礽,前去看望,面對病中的父親,他卻談笑風生。康熙非常不滿,失望地認為:這個兒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心”,開始疏遠皇太子。
接下來,康熙帝一系列行為,為以後的“九子奪嫡”和索額圖的倒臺埋下了隱患。
4:染指皇權,餓死牢中
索額圖把家族的榮辱,和太子胤礽捆綁在一起,堅定的站隊太子。康熙察覺後,只是想解除他的權力,並不想奪走仁孝皇后孃家的富貴。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第二次親征噶爾丹,安排數名成年皇子,分走了索額圖的大部分權力。
太子漸漸長大成熟起來,康熙雖對他不滿,比較立儲是國之根本,依舊栽培重用太子。可是太子的表現卻越來越暴戾。索額圖教導太子,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勢力,萬萬不可掉以輕心,丟掉到手的儲君之位!
康熙知道後卻認為他居心不良,有“教唆皇太子、離間父子之情”的險惡用心。決定要打擊索額圖,以此來警醒太子,不要再和父皇分庭抗禮。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九月,康熙第一次對“太子黨”下手,處死了皇太子的三個親隨。
幾個月後,康熙首次分封成年皇子。所有受封的皇子,都能參與國政,同時有了自己的勢力,對太子黨是一次很大的打擊。
諸位皇子開始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並把太子當作攻擊目標,皇帝和太子間的矛盾,擴大到太子和諸位皇子之間。太子不孝不悌、肆意妄為的議論,一時間傳遍朝野。太子和皇子們互相攻擊,弄得朝廷烏煙瘴氣,黨爭不斷。
作為太子黨黨首,索額圖自然捲了進去。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下旨痛斥太子黨,直接點名批評索額圖“妄論國事,妄自犯尤。”同時還寫手諭批評太子。
此後,康熙對太子胤礽的不滿和疏遠不加掩飾,這是引起“九子奪嫡”的主要原因。康熙認為是索額圖挑唆太子引起的,決定對索額圖下手。
康熙四十年(1701年),66歲的索額圖聞到危險氣息,請求告老還鄉,想躲在幕後繼續出謀劃策。
《清史稿》記載:索額圖生而貴盛,性倨肆,有不附己者顯斥之。
他手下一個名叫高士其的官員,被他隨意打罵,對他恨之入骨,伺機報復。
康熙四十二年,高士奇隨康熙出行,趁機告發索額圖和太子策劃謀反的言行。兩個月後,手握證據的康熙帝下旨,把索額圖拘禁在宗人府。罪名是:
“結黨妄行,議論國事。皇太子在德州,爾乘馬至中門始下,即此爾已應死。爾所行事,任舉一端,無不當誅”。
一年前,太子陪康熙南巡,走到德州時病了。康熙命索額圖,到德州陪太子養病,然後派人跟蹤,尋找他們謀反的證據。
果然,眼線看到索額圖抵達太子住處時,沒有在大門外遠處下馬,而是騎馬到中門後才下馬。在清朝禮法,是死罪。
康熙說”朕若不先發,爾必發之“。此時,康熙還沒決定廢太子胤礽,所以只說了德州這件事。
在被關了4個月後,身背九條鐵鏈的索額圖,被活活餓死,終年 67歲。
他的同黨遭到了大清洗,兩個兒子也都被處死。因為是待罪之身,索額圖死後沒能葬入祖墳。但這還不是最後的結局。
4、為什麼康熙說,索額圖是本朝第一罪人?
索額圖死後,太子被兩立兩廢,足見康熙對胤礽抱有很大希望。胤礽小時候聰明好學,文武兼備。長大後監國,政績不俗,康熙很滿意。胤礽做了四十年太子,父皇的身體還很硬朗。一個想盡早即位,一個不想讓權,父子倆的矛盾,漸漸不可調和。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攜八個皇子到河北行宮避暑,十八阿哥胤衸,不幸夭折。太子和其他皇子,竟然沒有悲傷之意,康熙狠狠責罵他們。皇長子胤禔告密,太子半夜溜到皇帝帳外偷窺,似有謀逆之心。因為太子曾抱怨過,“古今天下哪有四十年的太子!”康熙信以為真,認為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宣佈廢胤礽太子位。
一年後,因眾皇子因爭奪儲位,矛盾激化。為了穩定朝廷局勢,康熙復立胤礽,同時分封諸位皇子,希望加強皇子們的團結。太子擔心儲位不穩的問題,康熙並未解決。
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策劃讓康熙儘早退位。康熙發現後,再廢太子。
太子胤礽徹底廢了,康熙很痛心,把一腔怒火都發洩給了索額圖身上:不然太子變壞還能是朕的原因不成!?
《清史稿·列傳五十六》有載:
索額圖助允礽潛謀大事,朕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允礽欲為索額圖報仇,令朕戒慎不寧。昔索額圖懷私,倡議皇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索額圖作為康熙的臣子,堅定的支援太子搶班奪權,就等於是背叛康熙。在他的倡議下,太子所用的排場幾乎等同於皇帝。
自己辛辛苦苦,培養了幾十年的接班人,最後成一個不孝不悌的逆子,造成君臣、父子、兄弟相殘。這都是索額圖蠱惑的結果,他真是本朝第一罪人啊!
鰲拜也觸動了皇權,他為什麼不是第一罪人?
因為他只是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威,還沒有到謀反的地步。康熙不但沒殺鰲拜的兒子,還在鰲拜死後44年,追封鰲拜爵位。
從對待兩位亂臣的態度上,可以看出康熙不能容忍,他人染指皇權。
一代能臣索額圖,當年親自抓捕的鰲拜,卻沒有吸取教訓,落的如此淒涼的下場。只能說索額圖被權力的貪念矇住了雙眼,死到臨頭還不自知,真是可悲可嘆!
回覆列表
索額圖是太子胤礽的母親,孝誠仁皇后的叔叔,是太子黨的一號人物。他因擒鰲拜,平三番,收臺灣,抗沙俄,從徵葛爾丹立下很多功勞,官當得很大,權傾朝野。
公元1702年,康熙南巡到達德州,太子生病。康熙把太子留在德州,把閒賦在家的索額圖招來伺候太子。康熙的意思很明顯,讓索額圖做太子的工作,耐心等待,好好幹,皇位早晚是太子的。
索額圖在德州待了近一個月,他是怎麼做太子工作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太子病好後,回到京城,想當皇帝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康熙為了警告太子,打擊太子黨,收集罪證,處死了索額圖。
索額圖的死並沒有讓太子胤礽止步。康熙四十七年,眾皇子跟隨康熙外出打獵,太子胤礽夜裡偷偷地透過御帳的縫隙窺視康熙。康熙覺得這是謀害自己的節奏啊,說不定啥時候自己的命就丟了。於是康熙召集大臣,聲淚俱下地宣佈,廢掉太子胤礽。
在康熙看來,索額圖犯的是謀逆罪。他教唆太子謀父篡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康熙是非常喜歡太子胤礽的,兩歲時就立他為太子。可是,因為索額圖的教唆使得太子被廢,康熙因此很是心痛。因為太子被廢,引起九子奪嫡,使得康熙身心俱疲。這一切的罪責,康熙都算到了索額圖頭上。由此可見,康熙說索額圖是大清第一罪人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