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聞仲和紂王站在同一戰線,而比干不是。

    首先,我們需要回顧一下殷商末年的政治形勢。紂王,更正式的稱法是帝辛,從他父親帝乙手中接棒的殷商王朝已沒有建國先賢成湯當年的盛景。是時,北部盜賊流寇為患,東部基本處於半獨立狀態,西部邊境又有犬戎、鬼方等遊牧民族屢屢侵擾。而本來替殷商鎮守四邊、屏護內服的四大諸侯(東西南北四伯侯)卻基本不受控制。

    附上網友製作的封神演義地圖一張:

    怎麼辦?骨子裡充滿著狼性血液的帝辛,自然絕不願意做一隻跛腳鴨。他的策略是,和東伯侯聯姻,換取東伯侯對打擊東境割據勢力東海平靈王的支援。和四大諸侯中實力最弱的北伯侯結盟,一面共同抵禦、征剿直至招安北海流寇,一面藉此牽制四大諸侯中實力最強的西伯侯。帝辛甚至主動割讓本屬內服地盤的曹州,作為北伯侯弟弟崇黑虎的封地,從而獲得北伯侯家族的完全效忠。“中央已經決定,你來當北境之主。”帝辛拉著崇侯虎的手說。所以後來北伯侯主動為殷商充當打手,壓制日益有獨立傾向的冀州蘇家軍和西伯侯,就是這一政策的成效。西伯侯,是帝辛最為頭疼的敵人。要問我為什麼,沒有為什麼,如果一定要說一個原因,那就是四大諸侯他最強!殷商內服的主要防線外五關全部都是針對西伯侯的,由此可見一斑。至於南伯侯,雖明面上努力修好,還是派了久經沙場的老軍頭鄧九公坐鎮南方。

    對於滿腦子急劇擴張的帝辛,在內部自然需要高度集權來配合他施展抱負。先王帝乙為其配置的輔政班子有四個人——或者說殷商最有權勢的四個人物,分別是商容、比干、聞仲和黃飛虎。首相商容秉持行政中立的同時,稍顯保守。亞相比干則是徹底的保守大佬,他貴為當朝王叔,也曾是王位繼承的有力競爭者,在本朝自然成為了宗室領袖。作為朝中最有聲望的元老,他常常被看作商容的接班人。比干有自己的關係網路,與帝辛並非同路人。這一點表現為他與各大地方實力派交好,尤其與殷商最大的威脅——西伯侯姬昌親善。武成王黃飛虎是帝辛幼時伴讀,他出身老牌將門,一路成長受元老提攜甚多,故而立場搖擺不定。四人之中,只有太師聞仲,出身海外修仙門派,完全憑藉戰功身居高位,與本土元老勢力毫無瓜葛。聞仲在修仙事業中註定沒有上升空間,只能將空餘的熱情完全奉獻到了商王的社稷大業上來。與比干不同,聞仲鞏固自身地位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建立戰功,建立更大的戰功。帝辛需要一個聞仲,來為他開拓疆土,聞仲也需要一個帝辛,供他去成就千秋大業。這麼來看,四人之中,聞太師是帝辛堅定的盟友,商容持中立態度,比干可能成為不同政見者,剩下一個黃飛虎就變成了少數關鍵票。為了爭取黃飛虎的支援,或者說至少讓黃家在路線上保持中立,帝辛給予了黃飛虎超乎其年齡和實際貢獻的封賞——鎮國武成王,執掌禁軍。還納其妹為妃,以示榮寵。

    帝辛的政治制衡之術是卓有成效的。對內,他大權在握,對外,在聞太師及其帶領的截教駐殷商委員會全體成員的幫助下,經過十年的東征西討,威震海內,四夷賓服,殷商重現出中興景象。比干等元老勢力,礙於進取派勢頭正勁,只能表示堅決擁護在以帝辛為核心的大商中央。在這種背景下,帝辛感覺自己的文治武功真是前所未有,的自我意識空前膨脹。以至於面對上古大神女媧金身,也完全沒有敬畏的姿態,甚至大言皇皇:取回長樂侍君王。

    人、妖、仙的合作,使得人類力量空前崛起,終於引起了神界的警惕。封神計劃秘而不宣的初衷正是要實現人神殊途,將人類有特異能力和破壞潛能的份子隔離到人間之外,美其名曰封神,以削弱人類和妖族的野心和力量,維持三界穩定。同時,除通天以外的仙界大佬基本達成共識,截教這種不分種族、不問正邪一併團結吸收的立派宗旨,正是三界動盪的隱患。

    於是,大佬們要推行封神計劃,扶周滅商。而這,才是殷商亡國的根本原因。妲己在其中的作用,其實不足道哉,充其量不過逢君之惡。指摘帝辛迷戀美色、妲己紅顏禍水,導致政亡人息,不過蒙蔽愚氓大眾的史家筆法罷了。其實,紂王后來的種種行為,酒池肉林,蠆盆鹿臺,殺皇后、逐太子,逼死商容,炮烙梅伯,哪怕和黃飛虎反目,都不能構成殷商亡國的直接原因。因為不管帝辛再怎麼折騰,聞太師還在,內外五關諸鎮總兵也還在,更有金雞嶺孔宣、澠池張奎這些大軍頭,外加申公豹請來的三山五嶽各路神仙妖怪,殷商實力依然強大。殺幾個妄議大政的文官,滅幾個調皮搗蛋的諸侯,這都不算什麼事。如果不是後來鴻鈞老祖出馬干預,即便他西周有闡教、西方教兩大門派為後援、天庭暗助,也不一定能夠擊敗殷商這個人類王國。

    如果只有美色,由於性交顯著的邊際收益遞減性質,妲己很快就會失寵。帝辛是見的多了,哪個星座的女人他沒有玩過?妲己之所以能夠專寵多年,在於她做了很多紂王想做但沒有做的事。比如對西伯侯一家喪心病狂的迫害,真是做到帝辛心坎裡去的。再如動議修建鹿臺,也是極為準確地抓住了帝辛的痛點,哪個帝王在人間享盡榮華富貴之後,不盼著得道成仙的?至於對妲己陷害忠良之類的指控,帝辛根本沒有當作一回事。畢竟我們普通人看重的人倫道義,在帝辛這種帝國玩家的眼裡,根本不值得一提。像姜皇后一案,帝辛彼時已經不再需要依靠東伯侯了,姜家女兒卻還在不知趣地插手自己私生活的癖好,動輒擺出“要不是我父親當年幫你”的口吻,還拿出那些迂腐不堪的理論來說教,實在是不知好歹。

    至於比干,屢屢為西伯侯開脫這算什麼回事?總和妲己過不去這算什麼回事?還和黃飛虎搞在一起,說什麼壽仙宮裡有妖怪,真是匪夷所思。黃飛虎也是,早和自己不是同心同德了,當初對付蘇護的時候,不願意和人家撕破臉皮,非把西伯侯拉來做和事佬。後來又私放兩位皇子,居然拿著皇糧,去賣東伯侯的人情。比干、黃飛虎這兩位不但不願意得罪地方實力派,反而讓旁人看清清楚楚,所有的錯都是自己的錯!進不能為君上分憂,退不能替君上攬過,如此機心之臣,留之何益?

    聞仲回來的時候,上書陳十策,要帝辛罪己,罷鹿臺,廢妲己,殺費尤二奸。可是後來帝辛並沒有照做。這是因為,聞仲如此而為,只不過是為了平息議論,對朝野以示交代罷了。並不是玩真的。聞仲深知,殺比干,寵妲己都不至於讓帝辛丟了江山。畢竟自己還沒有老呢。其實關鍵在那三十三天之上,那位不可抗拒的老人的態度中。他若要商亡,大商焉能不亡?

    只是,雖天意如此,我聞仲,亦往矣。

  • 2 # 天香雲外飄

    這個應該不是什麼“敢不敢殺”的問題了!因為,按《封神演義》原作小說的描述,商紂王的“亞父”比干是必須得被商紂王殺死的!

    那麼,作為商紂王“亞父”的比干,又為什麼必須得被商紂王親手殺死才行呢?!按《封神演義》原作小說的描述,其主要的原因吧,第一是,其時商紂王已經被妲己這個狐狸精迷惑得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了;第二是,比干曾經狠狠地得罪了狐狸精妲己----比干和鎮殿武成王黃飛虎殺死了許多妲己的狐狸子狐狸孫們,比干還把狐狸的皮毛做成了狐裘大衣,送給商紂王送給妲己!

    於是乎,後來的事情,相信閱讀過《封神演義》原作小說的朋友們都是非常熟悉的了,妲己發誓一定要報這個奇恥大辱。妲己就假裝害起心口疼病來,妲己還對商紂王撒嬌賣萌地說,自己心口疼痛的病只有亞父比干的七竅玲瓏心能夠醫治……最後,比干就被商紂王下令剖腹挖心了……

    說完比干,咱們再來說說聞仲聞太師吧。在《封神演義》原作小說當中,與比干、商容等人所不一樣的是,一方面聞仲聞太師是截教門人弟子之一,聞太師生有第三隻眼睛,聞太師道行且深;而另一方面,聞太師根本就對狐狸精妲己迷惑商紂王、禍亂朝綱等的事情,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也就是說聞太師既非常忠於商紂王又從來都沒有得罪過狐狸精妲己。相比較而言,比干主要是協助商紂王主持國家的內政等,因此比干容易得罪狐狸精妲己;而聞太師聞仲則長年累月地領兵在外征戰,聞仲聞太師可以說正是商紂王必須要倚重的股肱之臣。況且,聞太師聞仲基本上沒有得罪過狐狸精妲己。

    另外,按《封神演義》原作小說的設定,聞仲聞太師必須得在絕龍嶺,命喪於雲中子的“九龍神火柱”之下----這是劫數,救不得的!

    因此,商紂王就殺死了亞父比干,而並沒有為難聞仲聞太師了!

  • 3 # 吟風社

    比干雖然是王叔又是宰相,但只是個沒有軍權的文官,所以紂王自然不怕他,而聞仲是什麼人?三朝元老,兩朝兵馬大元帥,紂王怕他有三個原因:

    一、聞太師手握重兵,征戰數十年,在軍隊根深蒂固,說話比紂王還好使,命張桂芳、魔家四將征伐西岐都是聞仲直接下令,無需透過紂王,甚至聞仲可以在朝廷之上命武士斬紂王的愛臣費仲、尤渾。

    喚左右:“將費、尤二人拿出午門斬了。”當朝武士最惱此二人,聽得太師發怒,將二人拿出午門,聞太師怒衝牛鬥,紂王默默無語,口裡不言,心中暗道:“費、尤二臣不知趨避,自討其辱。”

    二、聞仲手中有先王所賜打王鞭,擁有免死、打王、誅臣的特權,所以紂王別說殺聞太師了,動動心思都不敢,聞仲完全可以和伊尹放逐太甲一般放逐紂王。

    三、聞仲既是太師,雖然書中沒說紂王是他徒弟,但這官職就是帝師,紂王一身武藝為聞仲所授予,估計小時候也沒少挨聞仲的打,威嚴壓制,就像馬戲團的獅子、大象從小被馴獸師打,長大即使力量遠遠超過馴獸師,卻能不敢反抗。

    四、聞仲法力高強,有借金木水五行遁法、移山術等各種法術,背後又有截教背景,紂王焉能不懼。

  • 4 # 鄭非夢妙文

    聞仲聞太師論地位、聲望、權力、能力都不是比干、商容、黃飛虎之流所能比的。聞太師不但是兩朝老臣負有先朝皇帝的託孤之重,而且兵權在握,有他在紂王的統治可保無虞。聞太師之於紂王就相當於諸葛亮之於阿斗那麼重要。

    紂王雖然殘暴但並不是沒有怕的人,聞太師就是紂王最為忌憚的人,他見到聞太師就好比老鼠見到貓,渾身戰慄不自在。他恨不得聞太師常年在外打仗別回來,自己好放開膽子跟妲己鬼混,為所欲為。正所謂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在強勢方面聞太師完全可以壓制住紂王。

    聞仲回兵陳十策的時候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文太師就像教育自己的兒子一樣把妲己以及紂王荒淫無道的行徑一一道來,而且直接把筆塞在紂王手裡讓其當場批覆准奏。紂王大氣不敢出,十策批准了七件另三件再議。

    紂王是從心裡懼怕聞太師,除了聞太師權傾朝野是大商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還有兵權在握之外,聞太師另一個身份是讓紂王招惹不起的,那就是聞太師截教大羅金仙的特殊身份。聞太師並非凡人而是金仙,法力高強,紂王敢動聞太師除非他不想要命了。

    聞太師作為商朝忠臣只要紂王不對他起殺心,他自然也不會動紂王,聞仲主要還是以勸諫為主時刻注意自己與紂王的君臣之別。聞仲在朝還好,聞仲一旦不在,紂王就像脫離了樊籠的鳥快活得很。

    事實上正是因為聞太師常年領兵在外征戰疏於對紂王的控制和約束,才導致讓妲己等妖精鑽了空子蠱惑君心,使得紂王性情大變,變得殘暴不仁,連自己的親叔叔比干都不放過,逼迫其剜腹挖心死於非命,最終也導致商朝滅亡。

    結語:紂王的江山依賴聞仲,以及聞仲的多重身份是紂王對其敬重有加不敢造次的主要原因。

  • 5 # 探謎古小說

    這個問題看似有點無理,其實問得很有意思。

    紂王被妲己蠱惑,昏亂朝政之後,可以說對於手下的忠臣逮誰滅誰,敢於直言進諫的大臣都被他屠戮殆盡,甚至包括叔父比干和他的髮妻姜皇后這些至親之人,留下的只有費仲尤渾這樣的奸臣和妲己胡喜媚這樣的妖孽。比干、姜皇后還是被挖心、炮烙這種酷刑殺死,紂王可謂大違人倫,喪盡天良。

    可是股肱老臣聞太師也曾向紂王忠言進諫,紂王卻沒動他一根汗毛,這是為什麼呢?

    請注意,《封神演義》中的人物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劃分為兩個陣營。一種劃分方式是人與妖;另一種劃分方式是商(截教)和周(闡教)兩方。

    其實還有一種劃分方式:有神通的和沒有神通的。

    請注意,紂王殺死的大臣,包括亞相比干、宰相商容、上大夫梅伯、司天監太師杜元銑、南伯侯鄂崇禹、東伯侯姜桓楚、膠鬲等,不論親疏遠近,恰恰都是沒有神通之人。

    可以說,紂王殺人就是專挑軟柿子捏。只要稍具神通或者稍微有神靈幫忙,就不受紂王制約。

    比如,楊任都被紂王剜去了雙目,還是被道德真君用狂風捲走,救下性命。後來雙眼生出兩手,手上再長雙眼,成了興周反商的重要將領。

    又如姜子牙也在紂王治下短暫為官,被妲己陷害,紂王傳令殺他時,他一翻身跳進宮中御河,借水遁跑了。

    這兩個人逃走,一個是在飛沙走石中消失,一個在水中消失,也可以看做是屍首失蹤,至少沒直接讓紂王下不來臺。但即便如此,紂王已經明白,他是制約不了有神通的人的。

    再來看聞太師,他是三朝元老,託孤重臣,地位跟紂王的叔父比干不相上下,但他是有神通的。面生三目,中間一目有神通發白光;胯下墨麒麟,一拍麒麟角,麒麟四足自起風雲,霎時周遊天下。手中雌雄雙鞭,為雙龍所化飛在空中,連姜子牙都被打下馬來。

    試問,專挑軟柿子捏的紂王,制約得了聞仲嗎?

    當紂王制約不了一個人時,就轉而特別倚重於這個人,更何況這個人還是無條件忠誠於他的人。從這點來說,紂王非常奉行實用主義的一個傢伙,他欺負的人都是他覺得派不上用場的人。

    這個結論看似粗糙,其實也很值得玩味。試想,紂王本身也是這樣一個一味用強的人。他身為一國之君,開始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不但國家治理得很好,自己也有霸王力,《封神演義》中說他有託梁換柱之能

    因飛雲閣塌了一梁,壽王(即當太子時的紂王)託梁換柱,力大無比。

    房子柱子壞了,導致大梁塌落,他舉著房梁,換了一根柱子。(不知道當時有沒有助手幫忙,反正也不可能)。這是說明,他本身是一個國家的柱樑,有無人能比的才幹。

    也正因如此,紂王才會膨脹到極點,認為天下沒人能惹得起他,只要他看不上的人一律都滅,反正也奈何不了他。常言道,太剛則折。正因紂王一味用強,自以為是強大到極點之人(當然,是指在無神通的凡人當中),對柔弱者從無憐憫之情,才導致他的王朝最後徹底崩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考個二建,到底會不會有好前途和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