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前人種樹
-
2 # 張飛繡十字繡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進攻,之後英法對德宣戰。標誌著二戰的開始。之後德軍一路勢如破竹,打敗了波蘭。波蘭政府被迫流亡倫敦。然後掉頭往西去,在42天就打敗了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然後去攻打英國,進行了著名的海獅計劃。把英國打的毫無反抗之力。之後調轉槍頭入侵蘇聯。幾個月的時間裡面打到了莫斯科城下。可以說德國法西斯進展的非常順利。不僅如此日本在亞洲進展的也非常順利,佔領了半個中國。但是之後沒多久就出現轉折了。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攻打美國珍珠港,第二天美國對日宣戰。美國加入了反對法西斯的戰爭中。之後世界力量就發生了變化,局勢也在慢慢的變化。最終法西斯國家徹底失敗。這個時候就有人說,如果當年日本人沒有去招惹美華人,美國如果不加入二戰的話,也許結果會不一樣。法西斯可能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不好意思,就算是這樣,法西斯也不會勝利。最終的結果也還是美國會勝利。
我們看一下當時的國際局勢,日本之所以進攻日本,是因為日本想南進,獲得石油。日本沒有石油了。但是美國佔著菲律賓,日本就無法南進。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攻打美國的話,日本在戰場上是支援不了多久的。再看一下德國,德國這個時候雖然說在蘇聯進展順利,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下面被拖住了。而且西面的英國這個時候還沒有投降。這時候德國說的好聽點是兩面突擊,難聽點就是兩面受敵。取得勝利的可能性不大。假設一下,即使日本和德國當時都取得勝利會怎麼樣呢?到時候只有美國一個國家,美國會怎麼辦?
我們看一下資料,1940年世界各國的GDP。美國是1000億美元,排名第一。德國412億美元,排名第二。蘇聯359億美元,排名第三。英國344億美元,排名第四。法國130億美元,排名第五。這個數字代表著整個歐洲前三名加起來也不過和美國差不多,前四名加起來也沒有比美國多出多少。但是英國和法國在全球還有廣袤的殖民地,去掉殖民地支援的話,英法根本沒有這麼多的GDP。也就是說德國即使統一歐洲GDP總量也只能和美國不相上下。再看一下亞洲的日本196億美元。如果德國和日本勝利的話。佔領的國家GDP肯定會下降。到時候所有法西斯地盤GDP加起來只會比美國多一點。在最主要的實力上面,美國還是佔有優勢的。
在看一下軍事實力,二戰美國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還有近200艘的航空母艦。另外美國二戰發動了1000多萬軍隊。僅僅是這些資料,美國就可以一個國家單挑法西斯。還有當時整個美洲幾乎都被美國控制,所以美國帶著這些小夥伴吊打法西斯是沒問題的。
除了美國的實力,還有被侵略國家的反抗。法西斯即使佔領那些國家,國家內部肯定會有一定的反抗。比如法國的自由法國,南斯拉夫的游擊隊等等。這些都是會消耗法西斯內部的力量。美國到時候自己不參加,就在外面源源不斷地提供武器,就可以把這些國家消耗的差不多了。到時候美國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成為最大的贏家。
所以不管怎麼說,最終都是美國稱霸世界。畢竟這個國家當時實力強大的簡直是恐怖。生產能力也強大到令人髮指。實力決定一切!
回覆列表
二戰爆發之前,美國就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不論工業產值還是經濟總量,美國都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1939年美國工業產值總額佔世界總額的38.7%,經濟總量早已突破千億大關,這樣的實力讓世界各國包括德國在內都望塵莫及,而像當時日本這種偽強國,比起美國來更是相差不少。以鋼鐵產量為例,雖然在戰前美國經濟受到了大蕭條的影響,但美國的鋼鐵產量仍然保持在2500噸左右。經過羅斯福新政後美國經濟開始復甦。美國也在經濟探索中摸索出了完全靠市場去調節經濟是不現實的道理,所以新政增加政府對經濟直接或間接干預,緩解了大蕭條帶來的經濟危機與社會矛盾。二戰之所以會爆發其實也有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原因,德國在希特勒上臺之前經濟嚴重下滑,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得到惡性發展。而美國在一戰中嚐到了甜頭,前期也在二戰中賣軍火,後因珍珠港事件美國參戰,從而間接的使美國國內人民矛盾緩解,軍工廠得到了繁衍的機會,就業率上升,經濟增長。而且戰爭在美國本土之外,戰爭後美國與世界的差距就越來越大。如果沒有二戰,美國經濟可能還是屬於世界第一,但是可能美國不會有霸權主義,因為各個國家的軍事力量還在,戰爭其實破壞的不僅僅使經濟還有就是一個國家的各種物資儲備,由於二戰後美國看到了各國的軍事力量薄弱的危機加上社會主義浪潮,美國開始拉攏各個國家站隊,所以才有了後面的美蘇爭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