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祥迷茫期生活記
-
2 # 大龍來了
父母管孩子,是出於對孩子的愛,是孩子健康成長所必需的。然而管要有度,管原則、管規範、立規矩,給孩子留有自我管理的空間,不把孩子管死;不該管的則不管,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的事讓他自己管,培養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
我認為長大後真正有所作為的孩子,不是父母手把手地教出來的,而是源於他們有一個寬鬆的家庭環境,使獨立性和創造慾望得以保護、得以發展。這是父母對孩子教育成功的真諦,也是父母無為而治,寓“管”於“不管”之中的必然結果。
-
3 # 樂爸說經驗
我覺得無為而治和事事管教是兩個極端,都不可取。除非是嬰兒,否則事事管教,不可取,會讓孩子養成依賴、畏首畏尾的性格。
至於哪個方面偏多一點,無為而治還是事事管教要看孩子的性格還有父母。像我家的孩子,我想讓他早點獨立。從3歲起,就有意識的把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讓他自己做主做決定。
如果孩子的性格本身就膽小,含羞,最好還是無為而治的多一點。鼓勵多一點,有時候適當縱容一點也可以,是適當啊。
如果孩子太皮,太淘,就不能無為而治了,就要樹立規矩。管理的就要多一點。但也不能這也不能那也不要。有個大的底線不可以就行了。
-
4 # 馮國強老師談新早教
題主大概是故意問得這樣極端,那麼咱回答不妨也極端一點哈。
無為最大的可能不是“而治”,而是導致“弱智”,比如孩子的情感發展和社會性發展,就必須要在跟家長的互動中得到啟蒙,而且最初的養育模式還會造成長期的影響,媽媽爸爸“無為”等於孩子“無助”。
事事管教正好走到反面,不是把孩子搞傻就會把孩子搞瘋,假如孩子習慣了什麼事都等家長指示,既不需要思考也不樂於自主嘗試,不笨不傻才怪;假如孩子不甘丟掉自我發展的天性,遭遇到事事都被管教就有如困獸,不瘋掉只能是萬幸。
所以呀,搞清楚對孩子在哪些方面必須有所為而哪裡不能亂作為,是每位父母躲不開、逃不掉的基本命題,您說是不?
-
5 # 肥崽之父
我有兩個娃,理論上我屬於不太管的型別,我會給他們創造條件,當發現他們不自信的時候我會想辦法解決問題,其他的自由生長,至於是當廚子還是當精英這其實更多的是看父母達到的高度
-
6 # t700620
一個孩子生下來之後就什麼都不管了,這孩子能活嗎?不能!孩子從小不教育能成才嗎?不能!本人認為12歲之前的孩子該使用武力管教的時候必須使用武力,十三歲之後最好能以說服教育為主。小時候家長不管孩子任其發展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更是在害孩子。因為你現在不管等長大了走向社會會有人替你教育,到那時孩子所受到苦難比父母教育可是大得太多了,還有可能因為家鄉的不教育,而使孩子丟了性命!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7 # 輕易成功
因材施教吧,孩子年齡,性格都會是參考,總體建議身心健康比成績好更重要,孩子自控能力差,好習慣養成前需要給予一些約束,言傳身教,比說教強!另外,孩子有成熟的價值觀和好習慣後,建議給予一些空間
-
8 # 南柯一夢話人生
很榮幸作答!鄙人以為事事管教和無為而治確實是兩個相悖的做法。所謂世事無絕對,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的孩子不同方法對待,有時候可能需要兩種方式中和一下呢。所以做事不可絕對,尤其是教育孩子,以引導為主,配合各種方法進行才可以。
回覆列表
多大!可以看一下《童年的秘密》
讀了義大利著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覺得這本書真的讓我瞭解了很多,特別是書中講到我們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在與兒童打交道的過程中,成人會慢慢變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為中心,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這樣最終結果只能使他們之間誤會越積越多。兒童並不是什麼也不懂,有時候成人應該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賞兒童,也要對自己的行為多做自我反省。
書裡還提到:我們無論多麼熱愛自己的孩子,從他一出生,我們就本能的開始對他提防,憑著一種本能的守財欲,我們趕緊保護擁有的每一件東西,即使是毫無價值的破爛。從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這樣一種思想支配,管住這個孩子,不能讓他惹麻煩,看住他。在成人的眼裡,孩子熱衷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
對於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己擰瓶蓋、吃飯、穿鞋等,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複中探索、發現、興奮著、愉悅著,但成人們看不下去了,最後一切事務全部由父母代勞。
兒童成長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書中舉例:帶孩子出去散步的時候,當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大人也應該停下腳步等待孩子,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大人往往會因為自己不願等待,不斷的催著孩子往前走。有時候對兒童的尊重,我們人還是動物做的好,像小象跟著象群走,走累了,停下來時,大象也會停下來等待。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曾經看到帶著蝸牛去散步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讓我們知道,尊重兒童成長步伐。
我覺得成人真的應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對兒童的成長我們真的不能再幹預太多,有時候成人的“冷眼旁觀”,對於兒童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看這本書,解開了心中有些疑惑,更願意去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覺讓自己的理論知識也增加了不少,看來多看書真的還是有這個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