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芊微生活
-
2 # 自動化洗車機
長征五號是中國研製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系列,與歐洲阿麗亞娜5基本同級。其設計思想以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為重點。可搭載兩種專門為其設計的火箭發動機,分別為推力為120噸的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和推力為50噸的YF-77氫氧發動機。長征五號系列實行模組化設計,由直徑為5米、3.35米和2.25米的三種模組構成。其中5米模組包含兩個50噸級的YF-77發動機,3.35米模組則包含兩個120噸級的YF-100發動機。模組化設計的好處是可以根據需要把不同模組組裝成不同推力的火箭,以執行不同的任務。例如系列中最為強大的型號,以兩個5米模組為主推進器,另配有4個3.35米模組為助推器。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和位於海南島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問世後,中國將具備25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和12噸的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發射20噸級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大型空間望遠鏡、返回式月球探測器、深空探測器、超重型應用衛星等。(一)火箭規格長度:60.5米直徑:5米發射功率:800噸最大負重量:25噸
-
3 # 東城觀星
長征五號是中國航天的驕傲,在世界航天舞臺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優秀是方方面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推力大
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4噸。這個運載能力雖然比不上美俄的大火箭,但在中日歐火箭中算是很優秀的了。高於歐洲的Ariane 5(LEO 20噸/GTO 11噸),也高於日本H2B的(LEO 19噸/GTO 8噸)。其中歐洲的火箭還是改進後的最大推力,之前更低一些。長征五號設計的運載能力就高於上述兩國,且以後還有改進空間。
2.技術革新
相對於中國傳統火箭來說,長征五號五米大直徑箭體相當於質的飛躍。中國從此掌握了大直徑火箭的設計和加工技術,為下一步10米級火箭長征九號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全新的50噸級氫氧發動機,也是中國航天在氫氧發動機領域質的飛躍。還有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也是很先進的大推力發動機。
3.理念先進
長征五號採用模組化設計,不同任務採用不同的構型,可以滿足多種任務需求,既不會浪費推力,也可以在不同任務中對運力進行針對性最佳化。比如長征五號遙二採用二級半結構加上上面級,最大滿足高軌道大推力的要求。而長征五號乙採用大推力一級半結構,加大芯一級的高度,最佳化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另外長征五號的安全設計思路也是比較先進的,安全指數98%。
總之,長征五號是中國新一代火箭中的佼佼者,未來不斷最佳化的基礎上必然是中國航天的新主力!
-
4 # 迷彩虎
近期,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調發布了《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除了總結近期中國航天所取得的成就之外,還特別強調了在今年七月份將要重新啟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事宜,這可算得上是中國航天的大好訊息。
為什麼呢?長征五號,作為中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早在十三年前的2006年誕生伊始,便被寄予厚望,被認為是實現中國“大火箭”夢想,彌補中外航天差距的關鍵所在,因而也被廣大航天愛好者暱稱為“胖五”。
然而,由於應用了過多從未使用過的全新技術,以及經驗不足的原因,長征五號的研製過程並不順利,原定於2012年的首飛,硬是拖到2016年才進行,但不要以為首飛就完事了,長征五號目前只進行過兩次試射,可惜都表現出一定問題。
在2016年發射的第一枚長征五號遙一火箭,升空之後,其二級發動機YF75D竟然因為突發故障而提前關機,這直接致使火箭飛行軌跡發生異常,萬幸的是,最終長征五號依靠上面級的補充燃燒得以將載荷順利入軌。
而第二次長征五號遙二火箭試射則發生在2017年,當火箭升空至346秒的時候,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一分機渦輪排氣裝置突然發生異常,發動機推力瞬時大幅下降,最終導致發射任務失利,長征五號發射任務也算是暫時陷入停滯,而這一停,就停到了今天。
有觀點認為,長征五號的問題,直接導致中國航天的探索程序推遲了至少兩年,這對於競爭日趨激烈的全球航天領域而言,很顯然是非常令人感到可惜的,接下來,菲菲跟大家講講,具體是哪些航天任務被暫時耽擱了。
首先最直接的影響,正是2017年那次長征五號遙二火箭所攜帶的實踐十八號通訊衛星,這顆衛星是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的組成部分,它被譽為承載著華人在通訊衛星領域30年來從追趕到超越世界領先水平的首次嘗試,不過好訊息是,今年七月份的長征五號遙三火箭將搭載著第二顆實踐二十號通訊衛星繼續執行任務。
第二個影響,是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推遲,要知道,作為探月三步走“繞落回”最後一步的嫦娥五號,原本是早於探月四期首發任務的嫦娥四號發射的,這一系列推遲,直接影響到的就是中國探月計劃的進行。
第三個影響,則是火星探測器一系列任務的順利進行,由於火星軌道特性,我們必須在2020年就發射,否則就必須再繼續推遲兩年,本身按照計劃的話,其實時間還是相對充裕的,但就是一位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的故障,導致我們現在必須得在一年半的時間內連續發射裝載著實踐二十號通訊衛星以及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兩枚長征火箭,才能輪到螢火二號火星探測器,試想一下,一年半發射三枚重型火箭,其難度不言而喻,而要就推遲,要麼就確保萬無一失。
第四個影響,說的是中國天宮空間站的建設,有了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的教訓,我們必然是不敢冒險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的,只有等到可靠性以及運載量更高的長征五號乙火箭才能進行。
還有個影響,其實和空間站是一回事,即被稱之為中國版哈勃的巡天望遠鏡,這是一個從空間站實驗艙獨立出來的獨立模組,由於本身質量非常巨大,因而也正能先等待長征五號乙火箭到位才能夠發射,而它恐怕要被推遲到2023年以後了。
對於長征五號的情況,菲菲覺得咱們還是要穩紮穩打,畢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航天事業終究是一項高難度,長週期的複雜工作,我們作為旁觀者,雖然不乏親身參與,但也應當以平常心看待中國航天所取得的一切,對於成就,我們自然應當自豪以及鼓掌,而對於失敗,我們也不該沮喪乃至責備,畢竟,失敗乃成功之母,只要繼續穩紮穩打,避免急功近利,我們就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說回正題,如果計劃按部就班的順利進行,我們至少將在今年目睹兩次長征五號升空的盛況。
回覆列表
長征五號是中國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代表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的最大進展”。“長征五號大型運載火箭作為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的新生代,其進入空間的能力將比中國現役運載火箭提高2.5倍以上,主要承擔載人航天空間站任務和探月三期任務,是未來中國展示天地運輸能力的主力火箭。”上海航天805所運載主管副所長梁建國介紹說,“我們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主要承擔了4個3.35m助推器的研製。”
最大的特點就是長征五號研製生產的過程中,不乏80後、甚至90後的身影,這些年輕的中國航天人,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和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一起,支撐起中國航天的未來。長征五號,是他們口中的“胖五”,他們陪伴著“胖五”度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綜合就是長征五號研製者的平均年齡不到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