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段康寧

    這是人常說的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言下之意是人既生,必有其福份,父母不必太過於操心。確實如今的老人為孫子買保險,怕自己走了孫子過不好。這話是給所有老者信心,自己的後代路在腳下,會走出自己的幸福路,做長輩的應相信晚輩過得比自己更好。·

  • 2 # 農民的故事8

    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我也想說,但是從沒有說出口。想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我看到孩子在需要幫助的時候,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無論何時何地說出或者想說出,都是出於無可奈何的時候,不得不說對自己是一種自我安慰罷了。

  • 3 # 1小風車1

    老年人都很愛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對兒孫有操勞不完的心,但是兒孫大了,不理解老人的心情,還感覺到太囉嗦,太煩人,老年人是無奈之下只好勸慰自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 4 # 老眼不花

    我覺得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的老人或父母是無奈之說。他們是在教育子女,勸告子女無果的情況下自嘲的一種說法。例如子女戀愛了,雙方懸殊大,門不當戶不對。父母反對,子女不聽。寧可斷絕父母關係,也要堅持。這種情況下,親屬們勸父母的一句話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算了吧,愛咋地咋地。父母雖有不甘,也就不堅持了。最後經過多年後驗證這句話根本是假大空!所以說這句話也就是自欺欺人,無奈之說罷了!

  • 5 # 暮野蛙聲

    人類的傳承是一代接一代的,地球資源也是新舊更替的,老一輩的資源,人去了自然會留給兒孫,福氣自來!就這個意思!不是無奈,是自然規矩!

  • 6 # 蔣山老徐

    題主提到許多老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說這句話是自信是出於無奈?

    是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本地流傳甚廣,當然是老年人,現在年輕人是不會說此話的,現在我來說說此話本人的體會與理解與大家分享!

    一,當年兒孫自有兒孫福,為何在廣大農村廣泛流傳!

    1,過去的父母都是多子女,少則四五個小孩,多則八九十來個小孩,解決了溫飽都不起了,那有能力幫助子女成家立業,把他們養大己是好事了,用這句話是自我安慰自已,同時也告訴孩子們,指望父母是不行了,只能靠你自已了。

    二,可鄰天下父母心,即使在那艱苦的年代,有的父母兒女心重,仍在拚死拚活為兒孫掙錢,別人看了心酸,是勸導對方,不要這樣做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三,小結,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生活水平不斷在提高,當代的父母都是少子女,或者獨生子女,多數父母為子女,求學,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創造了有利條件,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老話對當代年輕父母是沒有用了。

  • 7 # 老龔166916589

    家庭代代傳,代代高。

    歷史名言:黃河永遠後浪推前浪,後浪更比前浪高。社會人家亦是如此。

    。舉例:解放初期,從農村的住房來看:一個家庭,蘆壁草蓋三間屋,風吹雨淋人在哭。六十年代改造成粉牆黛瓦七路屋,一客堂二廂房,勝過地主屋。七八十年代,改造成,一統三間二層樓,超過市鎮畚箕樓。到現在獨家獨戶別墅加洋房。

    。國家強大,人民富兆。

  • 8 # 農村五哥五嫂

    說這種話也是個自有個自的想法吧,畢競現在社會不同了。就我家來說吧,我兒十九歲就當了爹,他們是網上交友自由戀愛的。兒媳什麼都好,就是花錢不知好歹,可以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購物狂,她一出門只要看得起的,只要她身上有錢,不管有用無用她都買。買回來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放著,也不拿去退也不拿去換。以前這樣,現在已是兩個孩子的媽了,還這樣,說她也不聽,我們做長輩的也沒辦法,誰叫兒子喜歡呢?所以我們為了家庭和諧也只好由他們去了,讓他們自已掙錢自己花,我們能幫就盡力量幫。所以這就是我認為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只要她們過得好,家庭和諧我們做長輩的又何必多操心呢?

  • 9 # 澄清2019

    我的理解是:一來自信一半無奈,關鍵是你管不了一代又一代,既然如此又何必擔心操勞過度呢?讓她他們早點獨立去迎接人生的挑戰。有了這種觀念,我們會活得輕鬆愉快,身心健康,這不也是在幫她他們嗎?這樣說不等於不去為孩子們排憂解難了,坐吃山空,只是心裡不要有負擔。

  • 10 # 景熙

    個人觀點是因為處於無耐,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想給兒女創造出好的經濟基礎,一片未來,但是個人能力有限,只有發出無耐的感慨,給自己一個臺階,兒孫自有兒孫福。

  • 11 # 歡樂人生137565382

    這是一句俗語,也是一種無奈之言,上下五千年日月輪迴,有的祖父輩富豪當輩倫為階下囚,有些貧民百姓由於教子有方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隨處可見,所以“先天l教育”.缺一不可。

  • 12 # 歐陽46783

    很多事教育了後人,聽老人講故事,說挑鹽路上有一個財主生了個孫子,八字先生給孫子看八字說他孫子將耒要討飯度日,他什麼也不信,如是置了三百六十間鋪子,發租給店戶,每年供他孫子一天飯,一套衣服,店戶非常滿意,搞了幾年,他孫子感到好奇怪,問店主怎麼回事,店主告訴了怎麼回事,他爺爺己去世,他和店主說,你們難麻煩,把店子賣給你們,結果都給了錢,最後孫子拿了錢去賭孃亂用,不多久錢花光了,討飯的日孑來到了。這件事教育了人們,人生莫作幹年計也是無奈。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為兒孫作馬牛,兒孫不中用,買田幹什麼,兒孫中用,買田幹什麼?

  • 13 # 快樂的錦鯉

    兒孫自有兒孫福是句老話,相當多的人說這句話其實是處於一種無奈的自嘲,但是無論如何父母在孩子沒有成人之前的責任一刻也不能放鬆

  • 14 # Lxxin

    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爺孃當馬牛。在古代爺當現在的爹講。就是說後人自有他們的生活方式,經營之道,能力才學。處世之法,父母年老了不必還象牛馬一樣為其死拉硬幹。正所謂操心多了不壽老,該放手時就放手。

  • 15 # 離岸並不遠

    以前我是做裝修的,認識一個裝修師傅,他有兩個兒子也是做裝修的,他這個人比較封建口裡總是說有錢無子不算富,有子無錢不算窮,總是沾沾自喜,結果等到了大兒子結婚沒錢了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其實從嬤種角度來說,這句話是來貶義一個人到了該奮鬥的年齡不努力,等到沒能力了找出來的一個藉口

  • 16 # 1386721739

    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的老人各人情況不同,與兒孫的生活,工作都有關係,有一些老人兒孫一切安好就出於自信。有些老人兒孫不太順心自己也無能為力。也就出於無奈。

  • 17 # 使用者100154623790

    我說過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每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到一定的時候也應該過一過人生了,因為人的生命就那麼長,

  • 18 # 想想1652782534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兒孫自有自己的福氣,老人不要過多的操心。

    人人都有一雙手,都有能力養活自己;

    自己老了,把自己照顧好就行,別的事情不要多管,該放手時就要放手。把大權交給兒孫,把家裡的重擔傳給兒孫,讓他們自己挑著,去闖天下,去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誰見過哪棵小樹在大樹底下能長成大樹,只有讓他離開大樹的庇護,歷經風雨的洗禮,他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才能成為有用之才。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該放手時且放手,兒孫獨自闖江湖;雄鷹展翅迎風雨,彩虹總在風雨後。

  • 19 # 風水雲三寶

    很多老人說,“兒孫只有兒孫福”這句話,非自信,非不自信,亦無什麼好無奈。因為人生在世,各有各的“因果”。說“兒孫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當馬牛。”一是為人父母義務責任都盡到,撫養ta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就可以了,無論子孫後代有出息無出息能力大小,該放手就放手,人生的道路還要ta們自己走。不然的話扶到何時是個頭?由此可見,對“兒孫只有兒孫福”,這句話是一種解脫,而非其它。

  • 20 # 思淼晨熙

    他們這是放下了,因為兒女都大了,由他們自己做主作自己的事,嘮嘮叨叨會起反作用,做好自己的事,不給他們添麻煩,讓他們放飛自我,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養蘭花時間久了要換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