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爾雅休養札記

    網友調侃:陪孩子寫作業是一項“高危”工作,輕則狂躁、上火、血壓高,重則骨折、心梗、腦溢血。

    更有家長說:“如果有一天我不見了,那一定是卒於陪孩子寫作業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大明星們也深陷於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泥沼:

    開朗樂觀的姚晨經常吐槽:給娃輔導作業真是件苦差事!費心、費力,又費腦。

    好男人沙溢在一次節目裡說:每一次輔導孩子作業之前,心裡都默默地告訴自己說,這是親生的。

    笑星岳雲鵬輔導閨女寫作業時,臉上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內心肯定也是壓抑不住的崩潰。

    國民好媳婦劉濤,竟然在微博上直呼自己頂不住了,孩子啥時候能開學。

    在陪娃寫作業的戰場上雖然哀鴻遍野,但仍然存在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海清的兒子就是很好的代表。

    好父母只負責愛孩子,不負責寫作業

    海清時常感慨自己太幸運:“基本上從沒為孩子的學習苦惱過,感恩天地。”

    當大部分的父母還在為輔導孩子作業而抓狂時,海清的兒子蛋妞卻能自律地對於媽媽丟擲的“玩”的誘惑不為所動,他甚至勸海清:“媽媽,你要有耐心,不要對作業有反面情緒,而且我很快寫完。”

    看過海清的微博,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有多麼優秀。蛋妞簡直就是電視劇裡的完美男生——文武雙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這讓很多家長都覺得羨慕,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這麼才華橫溢。但是,孩子的優秀,從來不是偶然的。

    海清曾經驕傲地曬齣兒子的一幅畫,還說有人願意出價3萬購買。其實早在2012年她就曬過孩子的畫作,不過那時候孩子的繪畫水平很普通。

    海清從來沒有打擊過孩子,她一直支援孩子畫畫的愛好,並經常誇讚孩子的作品。

    除了支援孩子的興趣愛好,海清在孩子面前也以身作則,極其自律。她認為,如果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那父母也要以身作則才行。

    海清對待孩子的任何事都是親自參與,孩子練書法、學畫畫,她也一起去學,這樣也更拉近了親子關係。

    在這樣的薰陶下,她的孩子也變得很自律,從來不讓父母操心。

    陪孩子寫作業是一門學問

    雖然例項證明,家長堅持陪孩子寫作業,孩子更容易取得優異成績,但如何“陪”,卻是一門學問。

    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小時候陪著寫作業,現在孩子大一些了,不陪作業,孩子都不學習了。

    這是因為家長在孩子低年級的時候,沒有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薄弱。

    心理學中有一個術語叫“溫柔一推”: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要有“溫和地把孩子從身邊趕走”的意識,以便孩子擁有更好的獨立性。

    在孩子剛接觸寫作業的時候,父母要指導孩子學會規劃時間,建立行為規範。孩子慢慢形成自己的習慣時,父母與孩子也要慢慢拉開距離,放開把學習的主角讓給孩子。

    湖北省黃岡中學校長何蘭田說過:不讚賞家長天天輔導孩子寫作業,學習是有規律的,有時候輔導過多反而會讓孩子誤學。

    請放開對孩子的控制,一定要相信你的孩子可以很好地完成作業。

    培養獨立思考習慣

    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會抓狂,大都是因為孩子的表現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感覺孩子不開竅,一切都是對牛彈琴。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會寫作業,就抑制不住情緒,一邊罵孩子笨一邊說出答案。這樣不僅會影響孩子獨立思考,還會讓孩子陷入討厭寫作業的惡性迴圈。

    家長應該先調整自己的情緒,慢慢引導孩子開啟思路,把思考的主動權交給孩子,由孩子透過思考解決問題。

    家長輔導孩子時,要多跟老師溝通,不能自以為是、越俎代庖。

    設定作業小目標

    “對每個孩子而言,比起埋頭被動完成作業,有目標更重要。因為有了夢想之後,孩子就會有動力。”

    將作業設定的像遊戲一樣,每一樣作業作為一個小目標,並規定好完成時間,如果時間到了,作業沒有寫完也要停止。

    當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一樣作業,讓他們自己檢查,做得好,獎勵;做錯了,重來。

    孩子寫得好的作業就貼在牆上,父母要配合適當的誇獎,讓孩子看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找到寫作業很有成就的感覺。

    先把孩子的心態調整好,再把孩子的靈性調動起來。家長們應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陪伴孩子不斷進步,相信孩子能做好。

    做一個合格的陪伴者

    家長陪在孩子身邊的時候,除了不要像監工一樣苛刻外,也不要無所事事地緊盯孩子,要給自己找點事做。

    你可以看書,可以工作,也可以學習,但千萬不能玩手機。曾經有一位49歲的母親陪兒子考研,最後雙雙都考上了研究生。

    家長沒必要陪在孩子身邊的時候,你可以幹自己的事情,但不能影響孩子,不要大聲看電視,不要時不時去打擾孩子,給孩子營造好安靜獨立的學習小天地。

    父母的努力,孩子都看在眼裡;父母的陪伴,孩子都記在心裡。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可逆的,父母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時光,可能就是若干年後共同的美好回憶!

    紀錄片《鏡子》中有一句話:“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欲想渡人,必先渡己。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必定有著優秀的父母。我們父母都要成為最好的自己,才能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的擺渡人。

  • 2 # 上海校外

    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本來就跟大人不一樣,他們吃飯比我們慢、洗漱比我們慢,不是因為故意磨蹭,而是他們的能力就僅此而已。

    判定孩子是否磨蹭,不應該以家長的節奏為標準,真正的評判標準是同齡孩子的速度。

    個人建議家長應尊重孩子的節奏,允許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為心急指責孩子。他們可能已經拼盡全力,只是還達不到你的要求,別太苛求你最愛的孩子。

    對於性子慢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不停的催促,這樣會讓孩子變得焦躁不安,變得更加“完美主義”;你可以只幫一小點,讓他們學會相信自己。

    其實,正確的引導,比催促、責罵更有效:

    1、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

    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鐘”“半小時”“一小時”到底是多長一段時間。

    於是,你火急火燎地衝孩子嚷:“快點,還有5分鐘就遲到了!”而孩子還以為5分鐘是段挺長的一段時間,繼續慢慢悠悠地該幹嘛幹嘛。

    像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利用計時器或者鬧鐘來幫忙,當你要求孩子“5分鐘洗完臉”“10分鐘寫完生字”時,設定上相應的時間,讓孩子在實際生活中感受“5分鐘”“10分鐘”“半小時”到底有多長。

    2、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對家長要求乾的事沒興趣,故意磨磨蹭蹭表達不滿。

    這種情況的話,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問清楚他為什麼不喜歡這件事,然後你們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好得解決辦法。

    3、有的孩子磨蹭,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

    比如,寫作業的時候東瞧西看,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嚴重影響了效率。

    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就問問孩子都有哪些作業、想先做哪一門後做哪一門,提前在腦袋裡有個規劃。

    到家後,不用先急著寫作業,先把吃飯、喝水、吃水果、上廁所這一套都弄利索,然後開始寫作業,而且在寫作業途中不再允許隨便吃東西。這樣時間一長,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時間規劃能力,保護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時間,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1、將“趕快”變成“我希望”

    比如:趕快,我們還要去下一個地方。

    變成:我希望我們能在半個小時後到下一個地方,我們車程有15分鐘,所以現在差不多要去停車場了。

    2、給孩子提供選擇

    比如:如果我們10分鐘內就能出門,我們看電影就不會遲到。

    如果不能,要麼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麼只能明天再看了。

    3、直接提醒孩子行動太慢的後果,但是這種提醒最好能夠讓孩子自己去想後果。

    比如:如果今天你10點還沒有到培訓班,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讓孩子主動思考遲到的後果。

    4、對於已經能夠認識時間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時鐘或者手錶提醒他,讓他看看時間。

    5、如果還能進一步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按時完成該做的事情,會更好。

    引導性的提問可以是這樣的:

    你有沒有想過,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在7:10就出門?其實當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狀態當成問題時,自己狂躁和焦慮的情緒就會減少。

    當父母負面情緒減少的時候,孩子更容易冷靜,他們的負面情緒也會減少。孩子不再被負面情緒影響,他們自己的行動就會更有效率。他們也更容易專注於解決自己的問題。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們催他,唬他,責備他,扯他,甚至想踢他,可我們忽視了孩子像蝸牛一樣,已經盡了全力。

    當我們放慢腳步,我們發現孩子的內心是善良的,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身上有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那我們不妨耐心一點,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和進步。

  • 3 # 使用者水大魚大

    孩子寫作磨蹭,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但要分清您的孩子寫作業屬於那一型別的磨蹭。我們通常把孩子寫作業磨蹭歸屬以下幾類:

    一類對老師所佈置的作業不會做,如果孩子上課時不注意聽講,一般屬不會做作業型別的。對於這一型別的孩子,做家長的您,首先要解決的是孩子課前預習的問題,而非寫作業磨蹭的問題。假如孩子課前不好好的預習,不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課,那麼則會出現以下問題:首先是上課聽不懂,下課作業不會做。所以直接導致孩子寫作業磨蹭,因為孩子怕捱罵,捱打,只有磨蹭,然後家長再打電話同學才能解決不會做作業的問題。

    二類是孩子從小養成的不良習慣,從上幼兒園到上小學,孩子就沒主動的起床過,一年四季天天要喊,要大聲訓斥,孩子才慢慢的起床,吃飯。為什麼會這樣呢?習慣造成的。因為種種原因造成了孩子的不能自律,不能自我管理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及習慣,那麼這樣孩子在寫作業時,怎麼能不磨蹭呢?要改變孩子的這些不良習慣,我所給予的建議是:一從小事做起,以孩子的實際從事做事能力開始,學會整理自己的文具,寫作業前把文具擺放好,喝水,解小便,大便。一切事情處理完畢,靜下心來認真的,好好的寫作業,同時做家長的您一定要注意孩子坐姿和握筆姿勢,據我們平時的仔細觀察,有許多孩子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是不正確的。

    三類是警察和指責型的家長,也是造成孩子寫作業磨蹭的主要原因。孩子在寫作業時,寫著寫著無緣無故就挨訓斥,甚至捱打,家長撕作業。造成孩子的心裡障礙,一寫作業就害怕,怕的是捱打,換罵,作業被撕等等。家長的這一做法,從根子上就給孩子留下陰影,形成怕寫作業,這樣的孩子在寫作業時,又怎能不磨蹭呢?

  • 4 # 浮塵微草

    題主所問“孩子寫作業磨蹭"父母怎麼“陪伴”,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父母如何陪伴的問題,而是如何糾正磨蹭、引導孩子養成快速專注做作業習慣的問題。

    真實情境再現。

    高三練兵頻繁,老師們每次閱卷都在晚上,尤其是語文,常常加班到晚上10點以後。而孩子的作業還得輔導,工作和孩子的作業都不能耽誤,於是不少老師將孩子帶到電腦閱卷室,一邊讓孩子寫作業,一邊閱卷。

    老師們閱卷,因為有問題經常商量,其間也不免閒扯幾句。所以閱卷室本就嘈嘈雜雜,再加上孩子與孩子相聚,年齡段差不多,而且不少孩子還相識,不免就玩到了一起,根本不能專注於寫作業。或者,即使寫也心不在焉,要麼相視一笑,要麼趁父母不注意就偷偷地溜出去玩了。

    於是,老師們的吆喝聲、訓斥語、厲聲話此起彼伏,一句接著一句:

    “快寫!別磨蹭!”

    “再不快寫,看明天老師不罰你!”

    “看看,幾點了?都9點了才寫了一半,回家後再寫,寫到幾點,你這個瞌睡蟲明天能起來?”

    “氣死了我了,真想給你一巴掌!還不寫?!”

    …………

    身為老師的父母們,你們怎麼不想想,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做作業,能不磨蹭嗎?能專心嗎?

    孩子寫作業磨蹭、不專注的原因分析。

    環境嘈雜。比如上述“閱卷室”環境,就不適合讓孩子做作業。再比如,孩子正做作業,有客人來聊天。

    心有誘惑。比如姐姐在做作業,弟弟卻在客廳開啟電視看動畫片,且不時地歡聲笑語。

    父母過度地嘮叨式陪伴。

    父母放任不管。

    孩子做作業缺乏時間概念。

    孩子做作業不專注,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比如,做一會兒就想玩,或伴有小動作等等。

    對症下藥.

    一、客觀環境的安靜。為孩子創設安靜的環境。孩子做作業的環境應安靜,不受干擾。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低,居住條件應能夠滿足孩子擁有單獨空間的條件。陳設可以簡陋,但必須保證安靜,這是杜絕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前提。

    二、主觀環境的安心。孩子做作業時,應杜絕一切誘惑,比如寫字檯上的玩具、零食,甚至於動畫故事等等課外書,都不要擺放。家庭成員也不能做出讓孩子分心的事情,有孩子玩耍、看電視,必須在另一個單獨的空間,儘量不能有干擾孩子做作業的聲音、舉動。

    三、過度嘮叨式陪伴的父母,要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的空間。正是因為孩子做作業時父母的全程陪同,一刻也不離開,結果讓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父母守在身旁就做得快,父母一旦離開就偷閒。或者有的父母盯著孩子做作業,一旦犯錯,隨時嘮叨,結果監管變干擾,效果適得其反。父母不必守候在孩子的身旁,出錯的作業待孩子做完再進行處理。

    四、父母對孩子要有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奉勸那些工作狂、事業狂、將孩子拋給爺奶、對孩子的作業不聞不問的父母,醒醒吧,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培養孩子的事大於一切,高於一切。自己再成功,孩子出了問題,也是最大的不成功。所以一定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監管孩子。

    五、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每天做作業前,參考孩子的意見,估計出孩子做作業所需要的大致時間,然後給孩子規定好時間,並制定獎懲制度。比如,孩子按時完成,就給予獎勵;完成時提前的時間愈多,且出錯少,就可加大獎勵力度。獎品最好是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如不能保質按時完成,就要減少一次對父母的要求。堅持一段時間,孩子自然就會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了。同時,孩子不專注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 5 # 輕風閱讀

    孩子寫作業為什麼總能讓父母抓狂呢?因為很多孩子寫作業都有下面這幾種問題:

    一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周圍不相干的聲音,一個電話、一條簡訊,都會讓她從寫作業的狀態中分離出來,很久回不去。或是寫作業時,總想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想著想著,拿筆的手就停下了。

    二是不會合理利用時間。作業有多少,先做哪個,後做哪個,在什麼時間段做什麼事,不會統籌規劃。要麼就是一會兒喝口水,一會兒上個廁所,一會兒給同學打電話問作業,你沒有見他安靜地寫上30分鐘以上的作業。反正是東摸摸、西摸摸,時間一會兒就過去了。

    三是數學作業繞不過來。很多數學作業看上去複雜,其實只要找出規律,正確理解題意,算起來就很快,或者有些題根本不需要你去一步步計算。學過奧數的孩子通常在這方面很有優勢,而有的孩子只管悶著頭算,在草稿紙上反反覆覆,一道題折騰十幾分鍾,還是沒有結果,時間就這樣白白溜走了。

    四是有一些不良習慣。比如,寫字間隔時間太長,寫完一個字到寫下一個字習慣停頓20秒;做閱讀理解,邊做邊查字典;或者是放東西沒有規律,找東西花費很多時間;還有的孩子過分精益求精,寫字時一筆一畫,不長不短,時不時就要用修正帶貼掉,再重新寫。

    這些問題,在已經擁有幾十年人生閱歷、上了二十年學的父母眼裡,簡直太不能容忍了。

    “我都給你說了幾遍了,為什麼就記不住呢?”

    “這麼簡單的題,你怎麼就看不明白呢?”

    “現在幾點啦,你想拖到什麼時候……”

    那父母該怎麼陪娃寫作業呢,我認為重點是習慣的養成,養成好習慣了,拖延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下面幾點一定要注意:

    一是家長一定要擺正心態。我們並不是要找毛病,然後噼裡啪啦地一頓。你要尊重學習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客觀規律,你要接受你的孩子不是天才、也不是學霸的現實。剛學的知識沒有掌握很正常,重複再犯也很正常,畢竟我們自己也不能保證學東西一學就會,犯過的錯永不再犯。當你擺正心態,放低期望,哪還有那麼多的怒火呢?尊重和接納,是良好關係的前提。

    二是循序漸進,逐步放手。陪孩子寫作業,應當是一個階段性行為,因為家長不可能永遠幫孩子。越是低年級學生,家長的陪伴越是必要。因為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學習。家長在陪伴的過程中,重點是習慣的養成,同時可以在做題的思路、方法上給孩子具體的示範。

    三是不要包辦代替,直接告訴他答案。比如,“這個字不是這麼寫的。”“這道題算錯了啊。”這樣絕對是在助長孩子的惰性。

    三年級以後,你要重點關注孩子做題的思路。比如數學中,只檢查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練習檢驗計算的能力。再比如,檢查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你一定要多問問這句話:“你是怎麼想的?”

    四是多讓孩子說說他的理解和思路。“我不知道理解的對不對,你們老師是怎麼解釋的,你能給我說說嗎?”孩子複述老師的講解的時候,自己也就越來越清晰了。

    前兩天,網上有一篇爆文,講的是一個農民爸爸,三個孩子一個進了清華、兩個進了北大。他的方法就一個,就是讓孩子每天從學校回來以後,給他講講學到的東西。這個爸爸其實是無意中運用了著名了“費曼學習技巧”——以教為學的學習方法。

    五是家長可以藉助一些工具。當孩子一步步升級,作業越來越難,家長開始覺得檢查作業力不從心了,這時不妨藉助“作業幫”之類的APP,幫你驗證對錯,然後再提醒孩子對錯題重新進行思考。當然,決不能讓孩子使用這些APP,否則可能會讓孩子過度依賴而放棄自己的思考。

    以上,就是怎樣陪娃寫作業的一些具體方法,無論怎樣,我們都要記住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放手,是為了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在此之前,我們且扶他一扶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後衛要怎樣防羅本式內切射門才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