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天在頭條首頁看到一條訊息,一位抗疫回來的主治醫師因家庭矛盾,抱著他6歲的兒子跳樓輕生,一位碩土研究生,一位主治醫師,可以說學業有成,事業有成,成家立業,年紀輕輕,連疫情都抗過去啦,有什麼樣的家庭矛盾不能解決?家庭矛盾難道比疫情還讓人可怕?大不了離婚,再找個好的,天下好女人多得是,憑你條件,找啥樣的找不到?太可惜啦,就算你一時想不開,你也不能抱著兒子去死呀,你徵得你兒子的同意了嗎?
12
回覆列表
  • 1 # 燕子的留聲館

    真是太可惜了!!!我覺得活著才有辦法解決問題,這種行為太讓人感到沉重了。當然,我並非他本人,不太瞭解具體的家庭矛盾,無法完全感同身受。

    個人認為這種屬於衝動性自殺,在遭遇一些負面事件後出現悲觀、壓抑、狂躁等情緒後無限放大,最後採取了極端的自殺行為來發洩和解脫。

    可能抱著小孩跳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就後悔了,可惜已經太遲了。

    有研究顯示,衝動型自殺者的衝動持續時間是13秒,假如熬過了這13秒,他們中的大多數就會放棄自殺閃念。

    如果當時他老婆能夠及時察覺,並且在這13秒內安撫對方情緒,或許這一悲劇就不會發生。

    如果他能及時察覺控制自己的過激反應:

    如果……

    疫情讓不少人心情鬱悶過,作為抗疫的主治醫師,為了給大家正能量,可能過度壓抑了自己的情緒。

    或許他一直鼓勵自己:疫情結束,一切都將非常美好。

    沒想到一回家就遇上難以調和的家庭矛盾,心理落差太大,對美好的過度期待成了壓垮自己積極心理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讓我擔憂在疫情中經歷生死,家人意外離去的那一批人的心理健康。

    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其實人生苦短,生活本來就是麻煩接著麻煩,但是迎接挑戰,積極的應對,或許你會發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2 # 江月半輪秋

    醫生也是人,他在某一方面有專長,但未必事事通透、人情練達。醫生也會生病,也會精神崩潰。他們治病救人,但他們自己並非刀槍不入,我們也要關心醫護人員這個群體!

  • 3 # 深漂光頭醫生

    第一。大多數人都不理解,他年紀輕輕為什麼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去結束他的生命?並且還帶著自己的兒子。可能這件事對他來說,他經歷了我們無法想象的痛苦。他有權利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不能把他的兒子要這樣帶走。只是大多數人都不能接受。

    第二。其實醫生也是人,也需要別人的關心理解。媒體報道說,是由於家庭矛盾而引起的走極端的形式。那我們就猜測。在疫情期間遭受了很大的考驗,可能回到家後,家人的不理解等等的一切原因才是導致這個事情發生的,當醫生其實也很難。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人士。對這個特殊群體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理解。

    第三。現在醫生不好當,面對病人的時候,也是好心好意的說,還不能大聲說,還不能發火。要不然你就沒有醫德。你就不是個好醫生,所以很多事情很多的不快都會壓在心裡邊。等回到家的時候。如果你的家人,你的妻子還不理解。還總是抱怨。也許不好的事情可能就會發生。

    第4,我覺得醫生現在很多的醫生就要做心理治療。讓他們不要有那麼大的壓力,不上班的時候盡情的放鬆一下。把腦子清空。

    總之。這肯定是一個悲劇。兩敗俱傷。婚姻家庭還是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而不能一味的索取。

  • 4 # 大理呂鵬醫生

    只要是人就會有難題,不會因為他是醫生而例外,每個人對待問題時,處理的方式千差萬別,但也無非三種,頭兩種的解決方式是我們平常人最常用的,一是面對它解決它。二是無解的就逃避它忽略它。三就是這個醫生的做法,透過毀滅自己,與整個世界決裂,從而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痛苦和歡樂是極難互相感知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世界,在自己的軌道里運轉,只有選擇值得尊重,就像這個醫生,就像那個翼裝飛行出事的那個女孩,都是自己的選擇,選擇就要承受後果,談不上對錯,對於他(她)們來說,願意去做的就是最好的。

    但是,這個醫生的六歲孩子的人生才剛剛剛開始,估計醫生也沒有徵求孩子的同意就一起毀滅了,這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這是唯一錯的行為。

    除了死亡不能回頭,其他的問題都可以用智慧解決或者推倒重來,浪費的不過就是時間成本,所以,讀者朋友們,謹慎選擇你的路。

  • 5 # 沙漠裡的胡楊樹

    沒有為什麼,有時人崩潰就只是一剎那的事。

    都說要看淡許多東西,大道理自己都懂,可在心理脆弱那一秒,一件平時看起來微乎其微的小事也會成為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他的行為,我們活著的人總感到可惜,但和他跳樓時所經歷的事相比,可能跳樓是最好的解脫。

    死者為大,生命是他的,我們尊重他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榮耀8X劉海加大下巴屏佔比比蘋果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