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媽咪育兒
-
2 # 小豬佩淇2018
你好,孕婦補鈣對寶寶的身高有意義的,寶寶如果缺鈣,容易讓其身體發育減緩,嚴重的會引起佝僂病。一般孩子缺鈣會影響身體各個器官的發育的,當然是會影響孩子身高,孕婦補鈣能夠給寶寶提供很好的營養,對寶寶的發育是很重要的。祝你健康
-
3 # 二寶媽在上海
孕期補鈣要適度,如果缺鈣,醫生會建議補鈣,買碳酸鈣就可以,如果不缺鈣可以不用補,過度補鈣,孩子的骨骼硬,反而不利於順產
-
4 # 金雁子
很高興回答問題: 4~10歲是骨頭生長髮育的黃金時期,若此時長期缺鈣,不僅影響骨骼生長髮育,還會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輕則引起煩躁不安、腿軟抽筋、睡眠不佳等症狀,重則引起新生成的骨骼結構異常、骨骼變形、X形腿、O形腿等問題。因此,兒童缺鈣是影響一生的事情,千萬不能小覷! 但是別以為光補鈣就能讓孩子長高,還要讓鈣沉積到骨頭裡,才能為孩子長高提供助力。這時候,就需要它——骨膠原來幫忙了。骨膠原是膠原蛋白的一種,當骨骼需要鈣的時候,骨膠原中的搬運車——羥脯氨酸——會將血液中的鈣運送到骨細胞。兩者形成的羥基磷酸鈣被骨膠原粘合在一起,構成骨骼的主體。這種灰常膩害的骨膠原,原材料之一就是蛋白質。
-
5 # 馮醫生馮醫生
有。
胎兒骨骼質量一部分是基因遺傳,一部分需要鈣這個原料。
我們能做的就是提供原料
-
6 # 咿丫mama
孕期補鈣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幾乎所有的孕婦學校和產檢醫生都會強調孕婦要注意補鈣,不過仍然有一波又一波“不明真相”的新媽媽湧現,為啥要補鈣呢?吃鈣片會不會胎盤鈣化?喝豆漿能不能補鈣呢?
孕期不補鈣小心生孩子後1.6米變1.58米
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會流失大量的鈣,因為胎兒發育所需要的鈣全部來源於母體。如果孕婦輕度缺鈣,機體會調動母體骨骼中的鈣來保持血鈣正常,如果孕婦嚴重缺鈣,就會出現腿抽筋的現象,甚至引起骨軟化。胎兒就是個強盜,會不斷地搶走你的鈣質,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出現腿抽筋的現象,說明已經缺鈣很嚴重,如果骨鈣流失10%以上,就可能會造成骨質疏鬆,到時候生完孩子你可能會發現身高從1.6米變成1.58米。”此外,母體鈣缺乏還會對胎兒的生長髮育產生不良影響,出生後容易出現顱骨軟化、骨縫寬、囟門閉合異常等異常現象。
注意!孕期這樣補鈣不”靠譜“
孕婦在懷孕早期鈣的標淮供給量為每日800毫克,懷孕中期為每日1000毫克,懷孕晚期為每日1200毫克。孕期主要透過飲食來攝入鈣質,有的媽媽透過喝牛奶補鈣,有的媽媽透過吃豆氧品補鈣,有的媽媽甚至透過吃蝦皮或芝麻醬來補鈣……很多淮媽媽的很多補鈣方法並不靠譜,非常容易鈣質攝入不足。
芝麻醬補鈣小心過胖
由於每100克芝麻醬含有1170毫克的鈣質,芝麻醬也被譽為補鈣的最佳食物,但是芝麻醬的熱量非常高,如果每天吃大量芝麻醬非常容易導致肥胖。
蝦皮補鈣小心水腫
蝦皮含鈣量也很高,每100克蝦皮含有991毫克的鈣質,問題是每天吃100克也就是2兩蝦皮簡直難以想像,就算啃得下去,由於蝦皮鹽分太高,非常容易水腫。
豆製品補鈣小心胎兒過大
不少媽媽不愛喝牛奶,於是改喝豆漿或是吃豆製品來補鈣,但是豆漿的鈣含量是非常低的,只有10毫克/100克,豆腐雖然鈣含量稍高(116-138毫克/100克),但最大的問題是蛋白質含量過高,每天吃這麼多的豆製品非常容易導致胎兒過大。
骨頭湯補鈣可以忽略不計
用1公斤肉骨頭煮湯2小時,湯中的含鈣量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頭湯補鈣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另外,肉骨頭湯中脂肪量很高,喝湯的同時也攝入了脂肪,孕媽小心肥胖哦。
飯後吃鈣片等於沒吃
由於鈣容易與草酸、植酸等結合,影響鈣的吸收,因此陳沁提醒不要在飯後吃鈣片,否則不僅不吸收還容易便秘,吃鈣片的最佳時間應該是晚上睡覺前吃,因為血鈣濃度在後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適合補鈣。
營養師推薦的孕期補鈣方案
孕早期補鈣方案:每日需800毫克,可安排為正常飲食+1杯奶(250ml)
孕中期補鈣方案:每日需1000毫克,可安排為正常飲食+2杯奶(500ml)+多維片,或是正常飲食+1杯奶+鈣片(300mg)
孕晚期補鈣方案:每日需1200毫克,可安排為正常飲食+1杯奶(250ml)+鈣片(600mg),孕晚期可以適當少喝奶類,因其容易導致體重增長過多。
需要注意的是,補鈣也不宜過量,按需求量進行補充即可。由於合理飲食跟個體的關係較大,準媽媽也可自行安排或是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安排。
-
7 # 湯雅歆愛健康
只能說不一定。鈣不是越多越好。
孕期如果缺鈣,肯定會影響胎兒骨質發育,出生後就會身材矮小、發育遲緩。
如果孕期不缺鈣,胎兒只會根據基因遺傳的因素正常生長。
如果孕期不缺鈣,還額外補鈣,有可能會造成鐵吸收拮抗,引發缺鐵性貧血。還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A、D、E的吸收,因為過多的鈣會和脂類結合形成不可溶解的鈣皂沉澱。還容易造成便秘,孕期本來就因為胎兒擠壓腸道,不容易便出,這一類更是雪上加霜。
孕期的鈣需要量是800毫克/天,雙胞胎或母親有其他基礎疾病的可能需要更多。想要補鈣,要從食物和鈣片中共同補充。
大家都知道,牛奶是最好的鈣補充食品。孕期婦女膳食寶塔要求每天攝入奶類300-500克,這就能補充300-500毫克的鈣。
如果都按照膳食寶塔的要求吃,豆製品、肉禽魚蝦深色蔬菜都含有豐富的鈣,其實就不會缺鈣了。如果再不放心,每天吃200毫克鈣片也就差不多了。
補鈣同時不要忘了還有輔助鈣吸收的維生素D,不然可能導致鈣都白補。每天露出胳膊曬20分鐘基本就夠了。居家保胎不能出門的,可以多吃沙丁魚、雞蛋、堅果等補充D。
遺傳占身高影響因素的80%,姚明的孩子就算缺鈣也會比我們普通人的孩子高得多。但好訊息是,我們可以透過青春期的儀態矯正(站姿、坐姿),以及補充足夠的優質蛋白和鈣質,還有20%的機率能翻盤。
還是把精力放在孩子出生後吧。多帶他們做戶外運動,每天不低於半小時,比孕期在家胡思亂想有意義多了。
湯雅歆是註冊營養師,龍鳳胎寶媽,鏟屎官。擅長指導產後恢復,兒童營養,減肥,健身塑形。
-
8 # 顏曾孔孟
孕期缺鈣給寶寶帶來的危害
01
易佝僂病
先天性佝僂病表現為,新生兒囟門增大,前後囟相通,並常伴有低鈣驚厥。這種嬰兒的母親常在孕期有腰痠背疼,小腿抽筋,手足發麻等低鈣血癥症狀。因此,母親合理補鈣有利於新生兒預防佝僂病。
02
易患溼疹
也稱“奶癬”,它的發病原因有許多種說法,但近年來的研究認為,血管低鈣性痙攣、區域性供血不足會引起皮疹、面板粗糙、皮屑多。鈣有抗炎和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鈣劑的補充在治療溼疹方面具有其他藥物達不到的功能。
03
寶寶易夜啼
寶寶老在夜間啼哭,可是又沒有其他疾病,其實,這是因為寶寶缺鈣,如果寶寶的鈣攝入量充足,夜啼的症狀就會得到有效控制。
04
易致出牙遲
正常的寶寶4—6個月就能長出新牙,而缺鈣的寶寶到了一歲甚至兩歲都不見新牙,或者長牙的次序混亂,牙齒的釉質粗糙。媽媽如果能在孕期和哺乳期補好鈣,能減少類似症狀。
05
不利寶寶大腦發育
孕期是胎兒腦部發育成長的關鍵時期。腦細胞的生長、代謝以及腦部的正常運作都離不開鈣。因此,鈣對於新生兒智力發育與神經系統十分重要,補鈣能增強胎兒將來的智力發育
不同孕期對鈣有不同需求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鈣的適宜攝入量分別為800毫克、1000毫克和1000毫克。
孕早期(0-3個月)-- 800毫克/天
孕中期(4-6個月)-- 1000毫克/天
孕晚期(7-9個月)-- 1000毫克/天
中國孕婦飲食中鈣攝入不足,大約每日為300-400mg,遠遠低於妊娠期每日推薦的800-1000mg的鈣攝入量,大致只有推薦量的30%-40%左右。
然而如果補鈣不足,準媽媽們就會容易出現腿抽筋、腰墜痛的現象。
此時,除了透過食補,鈣補充劑也是一個重要渠道。
市面上鈣劑的種類很多,挑選適合自己的鈣劑時關鍵要考慮鈣劑中鈣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碳酸鈣含鈣量高、吸收率高,且易溶於胃酸,是不錯的選擇。
補鈣同時注意要補充維生素D,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
想要孩子長高個,孕期補鈣千萬不能忽視。建議定期到正規的醫院做檢查,根據身體狀況隨時調整營養的攝入。
-
9 # 暴走的小姑娘
孕期如果缺鈣,那就需要及時補鈣,平時也可以出去曬曬太陽,有利於促進鈣吸收,通通新鮮空氣,也可以多吃點含鈣高的食物,營養保持均衡,不要挑食。孕婦補鈣對寶寶的身高有意義的,寶寶如果缺鈣,容易讓其身體發育減緩,嚴重的會引起佝僂病。一般孩子缺鈣會影響身體各個器官的發育的,當然是會影響孩子身高,孕婦補鈣能夠給寶寶提供很好的營養
回覆列表
一般孕婦在懷孕中後期都會缺鈣,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腿抽筋。
我在懷大寶和二寶的中後期,晚上經常睡著覺突然腿就抽筋疼的在床上坐起來,用手捏半天疼的輕點了再睡。所以懷孕中後期都需要吃鈣片,滿足胎兒在肚子裡成長的需求,也緩解大人缺鈣帶來的困擾。
剛出生的新生兒體重各不相同,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他們的身高都是50釐米左右。孩子的身高首先取決於遺傳因素,其次是後天營養決定的。孕期的補鈣能夠促進胎兒生長髮育,但是對身高的影響不是很大。
只要產檢發現缺鈣的情況,就應該謹遵醫囑,按時服用鈣片,多吃一些含鈣的食品,像蝦皮牛奶等。最後希望每個孕媽都能生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