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2 # 郝峰濤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促使高考變成了新式科舉,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發展,還是優科(優勢)發展?

    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們各有未知的興趣和天賦,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自然會選擇“優勢中心發展模式”,以某一方面為核心,連帶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迫性全科發展是以大量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興趣和天賦一塊埋葬。

    二,學習是“從外到內”的灌輸,還是“由內到外”的覺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進行“從外到內”的填鴨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誰能理解孩子“由內到外”覺醒的渴望呢?學習的本質是:三分知識,七分非知識;三分看的見,七分看不見;三分學習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導,七分靠自我覺醒。學習源於自然變化的力量和社會變化的力量,而教育只是一種輔助孩子成長的力量。過度的知識教育就是“拔苗助長”,反而會延遲、扼殺孩子“由內到外”的覺醒。

    三,高考是“指揮棒”,能否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為什麼不打破固定的“語數外+文理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比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自選制既可維護高考公平,也可保護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四,教育是因材施教,還是無差別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強勢灌輸的幌子,畢竟我們連自己有什麼才能都不清楚,豈能妄議孩子有什麼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態度讓孩子在“自然世界、社會人文和無差別學科”中無差別學習,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

    教育的壓抑,正在侵蝕著孩子的童年和未來!

     

    致敬:

  • 3 # 趙福建

    靠情懷做不了教育,更做不了生意,所謂情懷是一旦成功背後某種自我標籤;

    把教育做成生意,是悲哀,或許也是現實無奈的一種妥協;

    教育整個問題不該是A還是B的封閉式問答,還是開放出來百家爭鳴吧

  • 4 # 感統測評師徐明煜

    我做教育20餘年了,很想來聊聊這個話題。

    這一直以來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似乎有教育情懷就不能做生意,做生意就沒有教育情懷,成了魚和熊掌的結果。但在我二十幾年的教育過程中,我的感受卻是不同的。因為我不知道什麼叫教育情懷,更不清楚什麼樣的教育叫做生意。

    我認為,好的教育者一定先發起於熱愛,對孩子的熱愛、對講臺的熱愛、對教育理念傳播的熱愛,也許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教育情懷吧!沒有這個熱愛,就不可能把教育行業做好。然而,我更想說的是隻有“熱愛”的教育,不求回報,到底能堅持多久?

    現如今,社會進步,生活條件快速提升,為了祖國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全社會不約而同的把建設祖國未來的希望寄託在孩子們身上。就拿這次疫情來說,多少90後,甚至00後,已經學業有成,衝在了抗疫的第一線。未來,5年後、10後、20年後,會有更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一代人成長起來,他們會成為祖國建設的中堅力量!而這時候,有誰會想到,正是充足的教育資源、先進的教學裝置、優秀的師資隊伍,為孩子們鋪設了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徑,而這些支援從何而來?單靠情懷可以嗎?單靠熱愛可以嗎?說到這,相信大家也明白了我的意思,熱愛教育是前題,但不求回報的教育,沒有經濟投入的教育不會長久,更不會成為好的教育。

    所以,我認為,需要有教育的投入,同時也需要有量的產出。投入是為了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而產出是為了穩定師資,穩固教育體系,更好的提升教育理念。當這成為一個正向迴圈時,恰恰說明教育體系在良性發展。這才是有利於為孩子打造優質教育環境的核心。

    對這個話題,您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期待您的回覆,一起討論。

  • 5 # 雅瑞學堂橙子老師

    情懷?生意?

    感覺都不是,但非要選一個的話,應該是情懷。

    從師者的角度講,教育是,教書育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一群人,用自己的所學所知,教會一群人。

    很多東西,也許以一己之力不能改變太多。但是師者身上的美好品質,可以影響到學生,哪怕一點點,更希望她們會把好的東西傳承下去。

    很多時候,一個師者會站在學生立場考慮問題。不止教會他們知識,更要盡力約束孩子們的行為。雖然現在的孩子很多很難管理,也要盡己所能,教會孩子成為Sunny,向上,頑強,積極,樂觀的少年!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名族的希望,我們總要我們的未來不止是一群只會學習的人,更要成為,有能力,有思想,有愛心,有情有義的人。

    如果教育真的成了生意,原諒我不太懂生意。但個人認為做生意的人最看中的應該是利益。一旦教育生意化,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教育目標。

    其實從這次疫情中就能體會出,病毒雖肆虐,但白衣天使勇往無前,全國百姓萬眾一心!這不是簡單的聽話照做。那是千百年來華夏精神的體現~團結。我們雖有苦難,但我們從不畏難,從不懼險。

    反觀國外,話不多說,對比之餘,更讓我們感受到華夏文明的寶貴,這應該是教育的目標,除了學習,更要將這美好品質代代傳承下去。

  • 6 # 廣告投放少荃

    放在當前時間點,2020年,教育當然是要先生意,然後再談情懷。

    然而,這兩點也並不是非得打個你死我活吧?我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了8年,線上教育公司5年,長期以來,無論我們做任何活動,做任何產品,都在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客戶角度出發,去考慮新的產品、新的課程對學員來說,能解決什麼問題?這是每一個現代公司安身立命的東西,我們必須足夠努力,把課程做的有價值,對學員真的有幫助,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活下來,我想,這也能勉強算的上是情懷吧,而且是實實在在的情懷。

    教育有很多種,小初高,大學,研究生,各種興趣培訓機構,學歷提升,專業培訓等等。

    第一個出發點,無一例外,是要教會別人點什麼?考個高分也好,學個技能也罷,這個談不上情懷;

    第二個層面的東西,我個人認為,才可以跟情懷沾點邊,把學習的方法論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讓學生在我們這裡塑造一些優秀的個人品質,耐得住寂寞,專注,懂得堅持,三觀要正;

    未來永遠是未知的,在我們有限的理解之內,讓學生學習點技能知識可以應付當下,影響未來三年五年的生活;而讓學生具備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就能夠在未知的世界中,學會適應,能夠快速學習與時俱進的東西,這個是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事。

    情懷是個很虛的東西。

    每個人的都不一樣,無法統一更無須統一,對於一個公司來講,哪有什麼情懷可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但是保證生存的手段,並不是要無所不用其極,而是真正解決需求,解決問題,這是不衝突的。

    恰恰相反,如果說一個公司的創始人把個人情懷凌駕於公司利益之上,不顧市場規律一意孤行,只做他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既是對學員的不負責,更是對公司全體員工的不負責,把情懷當做尚方寶劍的人,不配做教育公司。

    而且如果非要拽點更虛的東西,在教育裡,更重要的也應該是愛,而不是情懷吧。

  • 7 # 只做德國永居

    拿英國和德國的教育舉例:

    為什麼說德國的科研教育水平世界一流?

    與英美的“扎堆申請”,學費水漲船高的情況相比,德國學校沒有那麼多“鼓吹”的成分。

    英國是產業化教育最早的國家,德國一直秉承公立免費的教育,質量上德國的實際遠高於英國。

    教育不搞產業化,不以功利為目的,全政府投入,避免了學術造假和考試主義。在德國,找不到花錢就能買到入學資格的公立大學。

    德國高等教育素以歷史久、標準嚴、質量高聞名於世,文憑國際通行且含金量極高。

    德華人對知識的嚴謹和對天賦的重視——諾貝爾物理化獎得主一半都是德裔。他們的基礎教育很紮實!

  • 8 # 多多米爸爸

    學過教育學的人都知道,教育實際上就是有目的地去培養人,使人具備大愛和家國情懷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因此,教育活動參與者也必須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包括老師和學生。所以教育的過程原本應該是快樂的,老師教育學生的過程不應該有功利色彩,而應該因材施教,在讓學生學到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幫助並培養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毫無疑問,教育必然是要做情懷的。

    從教育的屬性來看,教育具有社會屬性,表現出了與政治、經濟、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教育並不能當做生意來做,如果這樣的話教育就會失去其本質。當前中國的教育特別是民辦教育和教育培訓機構在這方面做的並不好,有的甚至過度強調盈利性,就會喪失教育的基本功能。最終受傷的是學生,所以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加大教育的管理,明確教育的功能。尤其要加大對民辦教育和培訓機構的監管力度,確保教育的本質和對應的屬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沒有動力了,覺得學不下去學不懂,怎麼逼迫自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