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肖恩索菲

    首先,和孩子充分溝通,查明不願意寫作業的原因。

    第二,前期父母可以引導,陪伴,幫孩子建立自信,適當增加鼓勵以便形成習慣。

  • 2 # iDPBG事業群內部推薦

    這個情況,多半與最近學校和家裡發生的一些事情有關,比如和老師、同學的關係,家庭關係等等。試著更需要多些耐心和接納,多些鼓勵和肯定,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情感支援和陪伴,感覺安全和信任,才好。---不要過於著急讓孩子改變,尤其是媽媽需要反思和孩子的額互動是否出了什麼問題,孩子為何會突然如此依賴媽媽不肯離開,似乎也難以適應外面的環境?

  • 3 # 懶蟲llll

    跟他好好講,主要是溝通問題,看你用的方法方式咯,不行就換一個方法。問他怎麼不寫和在學校裡的事。我都是這樣教的

  • 4 # 霍志紅

    我兒子就是上大班,他在他們班算是不錯的孩子,只要是老師佈置的他都會完成。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應該是引導,孩子再這個時候是習慣養成的階段。首先是從家庭氛圍改變,都說孩子是大人的影印件,影印件有問題了就是大人這個原件有問題,所有人回到家都放下手機,和孩子玩遊戲,規定玩的時間,十分鐘或者半小時所有人都開始看書,寫字,每天如此,他小小的大腦會行成記憶模式,習慣自然養成。其次就是和老師溝通在學校的情況,有的孩子特聽老師的話,不聽家長的安排,可以多鼓勵孩子老師誇獎他,表揚他,孩子就會充滿自信。千萬不能打罵孩子,這就要培養大人的耐心。

  • 5 # 快樂A啊偉

    小孩在上幼兒園大班時大概也是5-6歲之間,不肯寫作業和和學習,跟家庭因素有很大關係。小孩天性愛貪玩,這樣需要大人引導,不是去指責又罵小孩。定條例跟小孩說,“你每天好好按照老師佈置作業按時完成,和認真聽課,我就答應你放假時帶你去某某地方玩,或別的好,如給手機給你玩一個小時等等條條”。每天如果小孩按時完成作業,消微誇張一下小孩多聽話,等等好話。慢慢的會好一點,在學校需要老師引導,在家裡需要大人引導。

  • 6 # 唔哩唔哩

    孩子才上幼兒園大班,不願意寫作業,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吧,順其自然吧

    社會越來越發展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人把教育要從娃娃爪起執行的徹徹底底,孩子還在幼兒園、小學就整天給孩子培訓這培訓那,而小孩每天的作業對他們來說成了副業,因為他們可能要花大把的時間去滿足父母對他們的“希望”,所以就會有一個結果,現在城市裡的孩子幾乎沒有什麼童年。

    其實我想說的是,各位爸爸媽媽們,我理解你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即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同時也請你們理解一個小孩該有的童趣。其實現在很多學校的課程已經足夠多,孩子學的知識足夠豐富,回家了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與父母的互動能讓孩子的身心都得到發展。如果覺得孩子喜歡音樂、喜歡跳舞、喜歡其他什麼的,建議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喜好培養一種愛好即可,在一種喜好上集大成也不錯不是嗎,孩子將來也多條路。

  • 7 # 古聖賢

    我女兒也是這個年紀讀大班,也特別喜歡玩手機看電視,我覺得跟小孩說話要有商有量,就想做生意要討價還價,比如她說特別想去看電視,那我就給她說可以看一集或者兩集,做什麼都一樣都會定一個量,以為比較也這麼大人了,都說得明白,也欣然接受

  • 8 # 下頁櫻釋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孩子教育問題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學習問題,成為困擾很多家長的最頭疼的問題。孩子的各種學習壞習慣、不聽話、老師的經常告狀,尤其是陪孩子寫作業的各種崩潰和發火,已經嚴重影響家長的身心健康,甚至影響了親子關係、夫妻關係及家庭幸福。

    當然,孩子的學習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孩子本人、家庭環境、家長及學校老師等綜合因素,長時間互相影響的結果。解決起來自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改善進而改變的過程。

    由於天天面對這些實際問題,很多家長普遍形成了“一提醒、二催促、三吼叫”的模式而不能自拔。然而,這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問題更加嚴重,陷入惡性迴圈的狀態。

    寫作業確實是一件又費腦又辛苦的事,但是,怎麼樣能使孩子對寫作業這件事不那麼牴觸,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是每個家長都應該去思考和做的。

    以下為您分享如何增加孩子寫作業的主動性,並解決孩子磨蹭不專一的一些方法:

    1.您是怎麼提醒孩子完成作業的?“好了,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去吧”、“認真寫,好好寫”、“寫不完今天就別吃飯”,也許這時候,聽話一點的孩子可能會自覺跑到書桌前認真完成作業;不自覺的孩子也許會磨蹭一下,直到在你的嚴厲警告下,不情願的走到書桌前,邊磨蹭邊寫作業。在你的一聲聲“快點寫,怎麼還沒寫完,不要磨蹭”的催促中,艱難地完成作業。

    2.為什麼孩子排斥寫作業?除了做作業真的是一件費力又費腦的苦差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當你用上面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時,他大腦接收到的資訊其實是“命令”或“控制”的時候,大腦首先輸出的資訊其實是“拒絕”,而不是“行動”。所以說,當你命令孩子寫作業時,他已經本能的在抵抗了。當一個人本能的在抗拒一件事情的時候,取得良好結果的機率也就微乎其微了。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你要不要做什麼?你想做什麼,接下來,你該怎麼做”,這就難怪很多孩子做起事情來特別被動,完全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與積極性。

    3.參與感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大多數人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學習中,往往都不太喜歡發號施令的人,因為那意味著你處於被動的狀態。如果你只是每天讓你的孩子去完成作業,那麼對他而言,他只是在完成老師的要求而已,事實上,這個時候,孩子往往呈現的是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只有當他從心底認同自己是完成作業這項任務的一份子,並且是最重要的主體時,他的大腦才會輸出積極主動的訊號,才會有意識去主動完成作業。

    4.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對作業有參與感?溝通時儘量把祈使句換成疑問句,“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換成“我們現在吃完飯了,接下來該做什麼?”“先去寫語文,寫完語文再寫數學”換成“你想先寫什麼?”“快點寫啊,別磨蹭”"認真點啊“換成"寫作業的時候要注意什麼?”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由被動接受轉換成主動思考。給予孩子充分思考以上問題的時間,並耐心的等待孩子回答。

  • 9 # 無語130923186

    愛玩是小孩的天性,為啥要過早讓小孩這樣幸苦?慢慢引導,發現他(她)的長處,讓他(她)朝自己喜歡愛好方培養最好!

  • 10 # 阿生談娛

    小朋友確實是有很多不愛寫作業,即使是上了高年級的小朋友也不愛寫作業的!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特別憂心的一個問題。

    首先應該從教育孩子為什麼他需要寫作業開始。告訴他寫作業有哪些好處(不要威脅他說什麼不寫作業以後要去撿破爛之類的話哦~!),只有好好寫作業才能學到他需要學習的知識,提高期末考試的成績(可以允諾如果成績提高了給予一些獎勵,激勵孩子完成作業!)而且好好寫作業有助於他以後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

    另外,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

    像您在問題中提到的玩具和漫畫書,還有現在孩子們都喜歡玩的平板之類的數碼裝置,是一定不能出現在孩子的學習桌附近的,尤其是對那些不夠專注的孩子,這些東西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他不能好好完成自己的作業。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此時正是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時間。家長們應該耐心地輔導陪伴孩子寫作業,比如從幫助孩子列作業完成計劃開始!

    時間作業完成計劃

    16:30——17:00完成語文作業

    17:00——17:30休息一下(看會動畫片或者玩一會玩具)

    17:30——18:00幫媽媽準備晚餐

    18:00——19:00家人的晚餐時間

    19:00——20:00完成剩下的所有作業

    一開始可以由家長幫助完成列計劃表,之後應該訓練孩子學會自己列計劃。

    很多小朋友不愛寫作業往往是因為他認為作業有點難,自己有很多不會的地方他無法戰勝所以才會情不自禁地去做些別的事情來逃避寫作業。

    這個時候尤其需要家長們的耐心輔導,並且應該告訴他,以後在課堂上沒有聽懂的部分可以直接請教老師不要不好意思,如果覺得在課堂上當著同學們確實有一些難為情,可以下課後在教室門口向老師提問,或者找自己的好朋友幫忙!

    當孩子體會到做作業其實也可以很輕鬆愉快的時候,他就不再將作業看作是一個負擔,而是能夠讓他獲取知識最有效的途徑,寫完作業他還能獲得成就感和來自家長給予的獎勵!

  • 11 # 阿鋒車短劇

    現在的小孩,自主學習的,真不見多少,如你給他一部手機,還真玩得手麻都行,現在教育不能靠打了,不如窮時代教育了,不如靠手機,電視引導他,讓他慢慢地感興趣,下載些影片,再買些玩具什麼相關的給他玩,有規律,有規劃的 。

  • 12 # 悅跑人生

    幼兒園大班有要求動筆寫的作業嗎?這所幼兒園是不是提前進行文化課教學了,是違反規定的啊。幼兒園大班的作業一般以手工為主,而為些作業多數是親子作業,要求父母親現孩子一同完同的,這也是培養孩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但總有一些父母以沒時間的話題岔開,就是不願與孩子一同完成。記住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好與醜可以直接從孩子身上得到體現。

  • 13 # 一可希霖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不願意學習寫作業~

    這個要分析下是不想寫什麼樣的作業,目前幼兒園的作業很少有書本形式的,大部分的作業都是以畫畫,手工,遊戲等為主。這個時期的孩子要注重他們的專注力,創造力,自信心,好習慣的培養。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別人的事幫著做,有團體意識,有孝心,愛心,我想這比做多少作業功課都重要,當這些能力具備了,你還怕他學習不會好嗎?如果真想讓孩子提早學習的話,我建議不要以作業的形式,而是透過遊戲,畫畫,手工等方式來引導,讓他們愛上學習,而不是討厭,希望這些建議對你有幫助

  • 14 # 偉哥老酒坊

    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引導的,讓他在學習中找到樂趣,經常讚揚他,誇獎他,讓他感覺到學習好了,家長會很喜歡他,慢慢就會喜歡上學習的。

  • 15 # 微風不燥H

    小孩子,他現在還不太明白所以講些道理作用也不大,當然更不能打孩子,首先我們可以抓住孩子的興趣點,看他喜歡什麼。這麼說吧就好比孩子前面500米處有個蘋果,但是你必須讓他走過去拿著吃,這裡也是給他一個小誘惑,然後讓他為了得到自己喜歡的得去寫作,得去努力才能得到的自己想要的。

    這不僅可以讓他去寫作,而且還能教他: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必須自己去努力奮鬥才行,天上不會掉餡餅讓他明白什麼餓付出,沒有付出劉沒有收貨的道理

  • 16 # 田野裡的螢火蟲呀

    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大多數父母都是焦慮和擔心的。

    做父母實在不容易,不過很多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會把孩子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所以容易焦慮。我們可以想多一點,察覺下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孩子不願意做作業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呢?這個是需要我們家長花時間去找找的:

    比如家庭的環境,如果爸媽都在玩手機,看電視,打麻將等,孩子會想,為什麼大家都在玩,只有我要寫作業?

    比如孩子真的不會,每個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樣,有些作業對於別的孩子很簡單,但是對於自己的孩子可能會有點困難,他不會,卻不好意思承認,這樣很丟臉,所以用不會不願意來掩飾自己不會,所以可以和孩子聊聊,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孩子雖然小,但是他也很聰明!

    如果孩子是真的真的不願意做作業,那就得想想辦法讓孩子覺得完成了作業對他自己是有益的,可以透過和孩子一起讀讀一些關於寫作業的關於學習的繪本,或者找找孩子很喜歡很崇拜的人,和孩子一起去聊聊一起去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孩子不願意寫作業,首先我們先去接納這個情況,接納自己的孩子,然後再去和孩子聊起他的,孩子認為你懂他尊重他,他才願意接納你,和你聊。這是前提!

    父母不容易

  • 17 # 自來也2020

    孩子都是很貪玩的,媽媽可以給寶寶買一些認字卡,卡通亮相一些,漂亮一些,能夠吸引寶寶的注意。

    孩子還小,不要強逼,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對學習有恐懼心裡.可以在孩子心情好時邊玩邊教,家長千萬不要心急,慢慢來。

    我女兒剛開始也不願寫字,急的我要命、我和他玩的時候無意識的引導她,他也很有興趣,現在4歲了、100以內的數字全都熟練的寫出來,雖然寫的不算漂亮、但我已經很滿足了,這連天正在教她寫拼音,多加練習就好了.也可以拿報紙、草紙之類的讓他模仿著寫,寫著玩,也有以外的收穫哦

  • 18 # 小鬍鬚影影

    如果是低年級學生,可以先從用時間管理做作業開始:

    1.設定番茄鍾:用倒計時器。2,高度專注,高效做作業。3,先做最難的題目!比如數學!倒計時30分鐘內完成數學.一個番茄鍾後,休息5分鐘。記住:完成之後一定要獎勵!像獎勵棒棒糖,承諾帶孩子去一次遊樂場等!就像動物園訓練動物表演一樣的方法:一個動作完成,獎勵食物。只有有正向激勵,才能有動力,形成動力的迴路!

    若是高年級學生,作為父母的一定要和孩子及時有效地積極溝通,弄清孩子成績一般的原因。一般主要是孩子的原因,例如基礎差(導致學習沒有成就感),個人不願學習,貪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此時應該採取相應對策。很少一部分原因是老師的問題,例如老師存在嚴重的偏見思想(導致學生心靈受到傷害),老師教學沒有足夠經驗……對於這些問題,父母一方面要引導孩子心理健康發展,一方面去學校相應部門反映,企求得到改善。

    總之,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他們才願意聽老師和父母的話,心甘情願寫作業,努力學習。

  • 19 # 揚揚家的小欣

    我覺得幼兒園大班,最應該讓孩子學到的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我家孩子也在上大班,老師偶爾也會留作業。而我讓他每天寫作業,老師不留的時候我就留,每天寫一點點或者讀一點點,就為了讓他養成每天寫作業的習慣。孩子愛玩是天性,他也不愛寫作業。一開始我通常會給予一些物質獎勵,比如寫完作業可以吃一個喜歡的零食或者寫完作業可以看十分鐘動畫片。還會跟老師溝通,讓老師表揚他按時完成作業。現在已經好很多了。

  • 20 # 繪本講師妖媽

    幼兒大班小朋友,不願意學習寫作業,很正常。沒有小孩喜歡學習寫作業,小孩只喜歡一件事——玩。

    教育部規定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即使一二年級,也規定不佈置書面作業,這麼做一,是有其科學道理的,家長之所以煩惱,是擔心孩子上小學後跟不上吧?

    我是小學生家長,娃幼兒園畢業時,只會10以內加減法、以及拼音生母,一年級時能跟上教學進度,成績中上,我從未給孩子佈置過額外作業,開開心心度過。

    儘管上一年級時,知識儲備少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我這個當媽的,可是用“不教而教”的方式,下了很多功夫做幼升小準備,分享如下:

    一、識字遊戲 增加識字量

    從幼兒園小班起,孩子開寫口述日記,他把幼兒園發生的事,說給我聽,我寫到本子上,念給他聽,和他一起裝飾日記本,這讓他覺得很神奇,原來說的話變成字,是這樣的啊……

    每天晚上我會帶孩子出去散步,去的時候認店鋪招牌,回來的時候認車標,比賽看誰認的多、認的準,當然我會故意輸掉,保證孩子的信心和興趣。

    中班開始,常玩“小貓釣字”的遊戲,把字寫在卡片上,別在曲別針,把磁鐵綁在木棍上,吊上來一張卡,念出來、然後組字詞,再造個句,算過關,贏的就獎勵,獎勵小紅花啊、雨中踩水、去寵物市場看小動物啊……

    大班開始,大之前繪本閱讀的基礎上,增加純文字童書小說閱讀,增加理解力。睡前閱讀也由之前的“媽媽讀寶寶聽”,增加到“媽媽寶寶一起讀”。因為聽讀和自己讀,理解過程是不同的。

    這些積累,使她在一年級時,識字量、理解力、表達力、閱讀水平都高於同齡人,最直觀的好處是,大多數一年級孩子需要大人幫忙念題、協助才能完成作業的,我家娃自己就能搞定。

    有的學校,一年級時要求背誦《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哪怕沒有要求,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期,每週背誦兩首,語文教材裡的“日積月累”是要求背誦的,都可以在幼兒園時期背會,一年級時會輕鬆很多。

    二、數學遊戲 培養數學思維

    基本的數學概念,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時的數學知識,比如圖形、分類、顏色、數字、時間等,均可以從繪本閱讀中學習到。

    以宮西達也的《1只小豬和100只狼》為例,故事生動有趣幽默,每一頁圖畫都有數量不同的狼和豬,高潮頁畫了足足100只狼,和孩子一起數每頁的狼、豬的數量,發現、思考數量的增減。

    大咖的低幼繪本是學前兒童最佳的數學教材,比如艾瑞卡爾的《好餓的毛毛蟲》,毛毛蟲從週一到週日的食物變化、形態變化,即包含了時間“星期”的概念,還有10以內的數的變化,又有不同顏色的變化。

    讀完繪本,做些相關的拓展活動,比如畫一畫,去公園尋找和繪本里一樣的植物……此外,平時吃飯讓孩子給全家人分配筷子,兩隻是一雙,讓孩子負責鐘錶報時“短針指到9時,我們得睡覺了”

    大班時,有段時間,我娃的不離身的玩具是一根軟尺,最喜歡做“測量”,去公園裡看樹,蘋果樹、銀杏樹、松樹、樺樹……各有多少棵,每棵有多粗,葉子是怎樣的……

    基本的數學概念,都藏在我們的生活中,咱們做家長的,只要幫助孩子去發現、引導他們用到、學到、記住即可。

    三、角色扮演遊戲 讓孩子具有社會能力

    一年級時,與知識相比,社會能力也很關鍵,會聽課、守紀律、坐得住、主動接交同學、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我認可……

    守時。從大班起,就要讓孩子嚴格遵守上學時間,做到不遲到不早退,幼兒園時別說孩子有個頭痛腦熱,有時孩子睡過頭了、或者天冷,家長都會給幼兒園請假不上了。這是要不得的,大人應該按時上班,學生就 應該按時上學。

    守紀律。小學不像幼兒園,什麼事都有老師幫孩子,小學側重孩子的獨立自理的能力,比如上課時不得喝水、上廁所、說小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和孩子一起過家家,模擬小學課堂,輪流當老師和學生,演出違反紀律的情況,給出解決方式。

    和同學友好相處。一二年級的孩子,並不是想象中“純潔天真善良”,不同的家庭環境養出的孩子心性不同,惡是純粹的惡,善是純粹的善。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不一定行為就端正,老師給班幹部的權力過大,無形中種下校園欺凌的種子……學校就是孩子的江湖。

    家長要化身“教練”,結合你上學的經歷、以及你娃可能遇到的問題,模似演出給孩子看,六七歲的孩子,對概念性的說教理解不透,一定要用演的——給孩子演示,被罵了、冤枉了、批評了、打了……可以怎樣應對。

    最重要的一點是,任何時候都站在自己孩子這邊,也許孩子有不當行為,家長可以批評、可以糾正,但永遠不要減少愛,讓孩子始終覺得,愛是安心的地方,爸爸媽媽是我永遠的後盾。

    總之,家長要理解“沒有一個孩子愛寫作業”的真相,放下自己的焦慮,儘可能的把知識點融入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在玩中學,學中玩,才是幼兒園孩子的最佳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吃什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