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矽
-
2 # 視屏剪輯中
西漢統治時漢民族空前強盛,劉氏政權深入人心。西漢末年王莽篡漢,一系列的改革初衷雖好,但侵犯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當時所需要的是找出一個能繼承劉氏政權理想的人,而華人極重祖宗,所以這個人非劉氏之人不可。
劉秀起兵僅僅兩年就能一躍為當時最大的勢力,而當時主要生產力的北方又被統一,那麼南方勢力則不足為患。這時劉秀站在人們面前,劉秀又符合一切標準,那麼劉秀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民心。
東漢統治的100多年裡,外戚干政,慾望得到了無限的放大。加上百姓對劉漢已失去希望,那麼百姓需要的是能帶領自己過好日子的人。所以群雄割據,紛紛起兵望圖得到神器。
劉備的能力其實不比劉秀差,但他沒有劉秀開掛般的氣運。沒有自己的根據地不說,就連自身安危都不能得到保證。若劉備能早早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也許三國曆史將會被改寫。
曹魏與東吳要比劉備多發展幾十年,人心難免會有傾向。那麼劉備的皇叔身份也沒有什麼用,劉備後期自身勢力也就能和一國抗衡。完全沒有劉秀那種碾壓的優勢,所以劉備復漢艱難,甚至沒有什麼希望。
-
3 # 南朝居士
這個問題就像在問,為什麼王思聰可以賺幾個億,我們創業卻這麼難呢?
不要覺得我誇張,你只要對比一樣劉秀與劉備的出身就知道了,
他們倆除了都姓劉,沒什麼一樣的地方了,
劉秀家族在南郡那是絕對的豪門,別看他爸和他叔叔都只是縣令,
劉秀的舅舅叫樊宏,家裡良田三百頃,還有數之不盡的山林、湖泊,外公樊重臨死前免去鄉里外債數百萬錢,在南郡的威望有多高,可想而知,
劉秀的父親能娶樊重的女兒,你說他們傢什麼情況?
“鄧晨字偉卿,南陽新野人也。世吏二千石。父宏,預章都尉。晨初聚光武姊元”。 《後漢書. 李王鄧來列傳》
劉秀的姐夫鄧晨,世吏二千石,世代都是省部級高官(郡守、九卿),
再看劉秀要娶的女人陰麗華,
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後,暴至鉅富,田有七百餘頃,輿馬僕隸,比於邦君。 《後漢書. 樊宏陰識列傳》
陰家比劉秀家加他舅舅家還富,陰麗華絕對是白富美,
劉秀造反時,宗室有哥哥劉縯,叔父劉良、劉歙, 族兄劉祉、劉終、劉賜、劉順、劉嘉支援;聯姻有鄧晨、陰識幫忙;豪門大族有李通、來歙、寇恂投奔。
再看劉備,寒磣得不行了,不僅自己不行,跟著他混的也不行,最多糜竺糜芳算得上富商,豪門更別談了,
劉備看上趙雲,趙雲說他哥死了,要回去,看上田豫,田豫說他媽老了,要回去,陳群陳登都不跟他混,寧願跟著呂布,後來跟曹操,他的發小牽招也不願意跟他混,太沒前途了。
你說,劉備有什麼可以跟劉秀比的?
-
4 # 浮雲君說歷史
劉備與劉秀處時局不一樣。 西漢最後一個皇帝孺子嬰被王莽毒死,王莽篡漢朝政權建立新朝,搞新政打擊土地兼併,廢除奴隸買賣,改革幣制,這系列改革並不成功,反而激起大地主豪強們的反抗,他們認為王莽法統不正,是亂臣賊子,紛紛起兵反抗,打著旗幟就是以恢復漢室,王莽被打到,各方到處尋找劉氏宗親來做皇帝,其中就有更始帝劉玄,後來劉秀作為漢室宗親,依靠自己個人政治能力,擠掉劉玄走上皇位。 反觀劉備當時,東漢末年時局,和西漢末年完全不同,東漢明帝,章帝之後幾乎都是兒皇帝,權利掌握在外戚和宦官手裡,皇帝幾乎就是傀儡,由於光武帝權利來源於大地主,大豪強手裡,這些地主逐漸成了士族階層,在地方權利巨大,傭兵自重,中央逐漸失去對地方管轄。 劉備雖然打出恢復漢室的旗號,在全國並沒有得到廣泛響應,在北方曹操反倒是得到北方士族地主們支援,劉備之前無立錐之地,只能依靠荊州劉表,在法正的幫助下劉備進入益州,仍然依靠荊州系士族階級,打擊益州士族,益州士族階層對劉備有怨氣,這一點從劉備死後,劉禪很快倒臺也能看出。 再看劉備控制四川,雲南貴州三個地方,除了四川天府之國,能夠提供錢糧,雲南,貴州都是煙樟之地偏遠,少數民族複雜,無法提供兵源和糧響和曹操控制河北等北方地區更無可比性,曹操早在許昌等地屯糧,兵精糧多。 劉備說自己是漢室宗親,法統正統,但是並不被當時各路諸侯認可,所以在晉朝初年陳壽在編寫《三國志》,為劉備寫的《先主傳》 而尊曹操為正統寫《魏武帝紀》 ,陳壽可是蜀漢人。
-
5 # 莫天聾
1、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稱帝,它釋出了一系列新政,遭到上至貴族地主,下至黎民百姓的強烈反對,國家大亂,各地紛紛起義。
劉秀是劉邦第九代孫子,跟著叔叔長大,叔叔是個小官。他的哥哥劉縯等幾個人,組成“春陵軍”起義。隨後,本想做良民的劉秀也和哥哥一起加入到了當時最大的起義隊伍綠林軍。
劉縯很有能力,但起義軍裡面的一些將領怕劉縯坐了皇帝危害到個人的利益,就擁立同樣是皇室子孫的劉玄做了皇帝。
王莽的軍隊與劉秀兄弟率領的軍隊相遇,面對強大的對手,劉秀冷靜分析形勢,最終打敗了王莽。
劉縯和劉秀兄弟威名漸起,劉玄聽信讒言藉機殺死劉縯。劉秀悲痛萬分,但表面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毫無怨言。他逃了過一劫。
劉玄派劉秀去往河北,到任後他努力治理管轄地區。有了根據地,他就招兵買馬,很快把周圍的起義軍收付。接著把河南一帶的起義隊伍也收復了。他看見時機成熟,就在將士們的擁戴下稱帝。
劉秀二十八歲隨哥哥起義,三十一歲稱帝。稱帝后,國家還是一片混亂,他勵精圖治,終於治理的天下太平。劉秀六十三歲死亡,在位三十二年。
2、劉備從小家庭貧寒,以賣草鞋為生,後來招兵買馬拉起了一支隊伍,這就是傳為佳話的“桃園三結義”,後被朝廷封為安喜縣尉,他嫌官小,就去投靠軍閥公孫瓚。
此時,軍閥勢力最大的就是曹操和袁紹,袁紹打敗了公孫瓚,最終曹操打敗袁紹,曹操有利的條件是,他可以假借朝廷之名發號施令。
曹操乃一代梟雄,為人狡詐善計謀。
漢獻帝的皇后是曹操的女兒,所以曹操在朝廷上的地位無人能比,後來曹操死後,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給他。
劉備沒有一支嫡系隊伍,沒有根據地,四處流落。四十七歲才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為他出謀劃策。後來借東吳的荊州之地,才算有了一個落腳處。他經過苦心經營,在五十歲時成為蜀國皇帝。偏居一隅的三國之一小地方。
他倆復興漢室的時代背景不同,個人機遇也不同,兩人的區別是:
一、劉秀二十八歲就有了一支隊伍,年紀輕輕就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
二、河北是他的根據地。
三、他三十一歲稱帝,六十三歲死亡,有足夠的時間去經營一個國家。
劉備就不同了:
一、他沒有根據地;四十七歲才遇到諸葛亮,後來借東吳荊州,還時常和東吳為了荊州發生摩擦。
二、前期始終沒有一支固定的作戰隊伍;
三、六十歲稱帝,六十二歲死亡。時間太短
劉備沒有時間去復興漢室,反倒是諸葛亮,為了復興漢室奮鬥終生無果而遺憾,死不瞑目。
-
6 # 源稚生
誠邀。在中國,劉秀是東漢帝國的建立者,他出身豪強,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各地紛紛反抗,劉秀和自己兄長亦起兵,最終一統天下,中興漢室;而劉備是蜀漢政權的建立者,出身貧困的劉備,沒有劉秀那種才略,最終只能三分天下,偏安一隅。
為什麼劉秀可以一統天下,而劉備卻不能呢?
首先,劉秀有大義名分,這是成事的首要條件,劉備不具備這樣的優勢;
劉秀是漢景帝九世孫,這是貨真價實的漢室宗室,在宗譜上寫的明明白白。劉秀的名分是真正存在的,反之,劉備雖然被稱為“皇叔”,事實上他並沒有那樣的關係,那是小說杜撰的,相比而言,這點堪比硬傷。
其次,劉備實力和勢力均不如劉秀;
劉秀與其兄長反抗王莽時,已經有一支真正屬於自己的武裝部隊,這是真正聽命於自己的實力,劉秀出巡河北時,收伏了幾支農名起義軍,實力更是強大;而劉備本身而言,剛開始是一窮二白,到處投奔他人,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勢力,這也是他弱於劉秀的根本原因。
再次,劉秀髮展佔據的地方是河北和南陽,而劉備是荊州和益州,地理位置差異導致結局不同;
劉秀起於南陽,最後發展卻佔據河北,河北之地民風彪悍,這裡是個極好的募兵地,而且河北北臨燕山,東有大海,向南又靠近中原,離自己的大本營南陽也很近,這個位置對於四處發展有重要作用;而劉備雖然佔據荊州和益州,但是此時的荊州已然破敗,不復當年的繁榮,荊州是蜀吳兩國矛盾的節點,雙方早晚會因此翻臉,最終荊州被東吳所奪,夷陵大戰導致蜀國大敗,此後無力東顧,只能偏安一隅。
最後,劉秀手下文臣猛將極多,而劉備方相對則少一點,人才優勢高低立判;
劉秀起事以來,以其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人才的歸附,能獨當一面的極多,這些人為了劉秀的成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劉備則差一點,劉備剛開始只有關張二將,後來慢慢吸收了不少人,可是能獨當一面的並不多,這就使得成功的機率降低。
總而言之:劉備雖稱人傑,但是相對劉秀來說,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個差距不僅僅是實力,名望,地域位置,謀臣武將等方面,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劉備遇到了兩個對手,同樣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和孫權。
-
7 # 季我努學社
劉備和劉秀兩人同為劉氏皇族後人,也都身處亂世,但是二人在“非我劉姓者,時人而誅之”這種輿論中,都有過復興的優勢,但是最終結果是劉秀開創了東漢的新局面,而劉備在三國鼎立中始終是沒有足夠的站穩腳跟,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二人的實力具有很大的差異,無論是家庭還是自身。
劉備是中山王的後代,以皇叔自稱,這在古代重視正統觀念的群眾中具有較強的號召力。但是他在指揮的多次戰爭中,少勝多敗,以至於顛沛流離,有皇叔的身份,卻沒有皇族子弟該有的實力。且雖然是皇族後裔,卻淪落到賣草鞋,也就是說他的原生家庭在事業上是給不了他多少幫助的。而劉秀就不同了,劉秀家室顯赫,史載:“樊宏字靡卿,南陽湖陽人也,世祖(劉秀)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於樊,因而氏焉,為鄉里著姓。”劉秀本人在當地就是望族,所以無論是是和郭聖通還是和陰麗華聯姻,劉秀都是很有自信,一句“娶妻當娶陰麗華”看似是一種仰慕,其實更是一種門當戶對的自信。而就實力來說,劉秀也是很有軍事才能的,昆陽大捷中立下首功的他就是一個證明。
皇叔劉備賣草鞋
其次,二人的自控力也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劉備第三次擺放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曾經就孫權與曹操二人的不同及其應對策略對劉備進行了建議:“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 國險而民附, 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在之後諸葛亮追隨劉備的過程中,劉備集團始終是遵循著這個計劃的,但是唯獨在關、張二兄弟接連死後,堅持夷陵之戰。而此時的諸葛亮並沒有像以往那樣進行規勸。因為他知道劉備刺對關、張二兄弟的感情,需要一個釋放的視窗。帶著對兄弟報仇的心態,不顧自身實力,在夷陵之戰中的劉備最終只能敗下陣來,白帝城託孤,其實從這點來看,也可以說明劉備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而劉秀呢,在面對自己哥哥被人殺害的事實,能夠將內心的情感隱藏,來等待合適的時機,韜光養晦、忍辱負重。這一點是作為帝王很重要的一個品格特點。
顛沛流離的劉備集團
再次,二人所依靠的背後實力也是有巨大懸殊的。劉秀自身再加上與陰麗華和郭聖通的聯姻,得到了很多世家大族的支援,所以才能一路穩紮穩打,直到登基為帝。而劉備呢,他的手下將領更多的是武將,文臣也就諸葛亮出眾,這些人更多的是草根階層,沒有很強的家族實力。所以在三國中,即使劉備最終成為皇帝,但是於曹魏和孫權兩個世家相比,依舊非常弱小,劉備的弱是先天的不足再加上後來的人才斷層,沒有可以一直持續使用的後備力量。
影視劇中的劉備形象
總而言之,劉備成就不了劉秀那樣的事業,有原生家庭的原因,也有因為原生家庭而帶來的後天乏力的原因。
參考文獻
王國民:《傳統文化與劉備形象的演變》,《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7期
付開鏡,閆永鋒:《劉備的出身與用人——兼對曹操、孫氏兄弟的出身與用人進行比較》,襄樊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於逢春:《論劉備的“仁”與“淚”》,《長春大學學報》,2001年第12期
-
8 # 老黑說說事
復興一個王朝,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基本上是要“天時、地利、人和”三樣齊全,那為什麼劉秀可以復興漢室,而劉備卻是不行呢,那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
一、兩人的在漢室中所處的地位不同,產生了一些很必要的懸殊。劉秀是劉邦的第九世孫,可以說是正兒八經的皇室血脈,雖然是又“推恩令”的緣故導致成為平民,但也是皇室直系後代。反觀劉備,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雖然祖上有皇室,但是經歷了那麼多年,這一些血脈早就忽略不計,又有說劉備是皇叔,這只是杜撰,我們可以看看,劉備的血脈相差這麼多代,何來的皇叔之說。
搞清楚了這些血脈,現在就可以說下正題了。劉秀正統皇室血脈,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號召力比之劉備更加強大,漢室的貴族也更加容易拉攏。就像別人需要我們幫忙的時候,你是會幫你的你親爺爺的孫子,還是會幫你大爺爺的孫子一樣,我們肯定是選擇離自己比較親的人。那劉秀和劉備也是一樣,漢室貴族也會對較親的人幫助更大。這就造成了支援力度上的差別。
二、歷史背景不一樣,同是亂世,那就看誰更亂,還有支持者的看法。歷史背景上,劉秀是為了推翻王莽政權,此時的政權已經是被奪了,再加上王莽的“不靠譜”政策,損害了貴族利益,老百姓的利益,起義的時候才會一呼百應,而且縱觀歷史可知王莽的政策是不可能成功的,必然會滅亡,劉秀只是加快了這個滅亡速度而已。
另外,這時的漢室貴族,還是有很大的權力的,也有很強的實力去支援一個後代復興漢室。劉備那時候已經是漢室窮途末路的時候了,漢室凋零,要錢沒錢,要權基本也是沒了,曹操還幹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呢,可想那時的漢室哪有說明本事去支援你。
再加上劉備的時候,曹操,袁紹,董卓等,在他起義之前就給漢室搞得一團糟,而且都不是省油的燈,這讓一個賣草鞋的劉備如何去對抗,他只能從基層一步步做,這就比別人少了一大截路,況且還沒啥有利的支援,復興漢室可以說很難。
三、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比之西漢末年的劉秀,劉秀確是只有很少競爭力,基本上是沒有。西漢末年,王莽篡位,讓後劉秀起義,眾人奉他為主,可以說局勢是一邊倒,都在劉秀這一塊,也沒啥競爭力,沒有誰是想跟他去搶漢室,這就造成了一個領頭羊,盡情發揮就可以了,然後又是順利推翻王莽政權,復興漢室。
而東漢末年呢,王室凋零,各路群雄爭霸,都想分的一杯羹,或者獨佔整個天下,這時候劉備的壓力可以說是非常大。三足鼎立的時候,魏蜀吳三國,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是收盡人才,再加上沒有一方妥協,你想佔領我這一塊,那就打仗,誰都不讓誰,即使再有才華也很難去突破這一層關係。而後劉備去世,三國局面到了後期,更是有個不成器的兒子,這時候蜀國跟劉備一塊的名將大臣都是死的死,隱的隱,還有反的,更是沒得希望去一統三國了,最後只落得阜蚌相爭,漁翁得利。
眾多因素的原因導致劉備復興的難度比劉秀大很多,而且東漢末年就像是殘燭的老人,沒了朝氣,再怎麼去努力也很難去改變這些局面了,況且還有人在一邊盡情的阻撓,更是難上加難。
-
9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劉備為什麼不能復興漢世,因為漢朝“氣數已盡”。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說評書的套話,但確實真話。東漢的傾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得從黃巾起義開始。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個甲子,說的是公元184年,漢靈帝光和七年。一個月內,起義在全國七州二十八郡爆發。這一年到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整整37年。
東漢,用了整整37年,把自己最後的威信一點點磨滅殆盡。
黃巾起義席捲天下,皇帝和朝廷不能壓制,不得已放權四方,造成群雄並起。董卓廢少帝,挾持百官,東漢的威望降低到谷底。這一年是公元189年。
董卓死後諸侯爭霸,漢皇室無人問津,皇帝本人都不能裹腹。大漢天子都混到這個地步,說明這個朝廷已經人心失盡,沒有什麼感召力了。曹操迎奉天子,是漢朝的最後一次迴光返照。以曹操的能力,如果他一心復興漢室,漢朝還有活下來的機會。但是曹操心懷異志,他只是把天子當他的橡皮圖章使用,結果曹操的威望越來越高,漢朝的威望卻越來越低。
經過二十多年的準備,曹操的兒子曹丕終於取代漢朝。
劉備,作為黃巾起義以後崛起的諸侯之一,他如何能復興一個這樣的漢室?不要說他的能力遠遠不如曹操,關鍵是他的正統性也遠遠不如曹操。如果有想擁護漢室的人,比如荀彧,去支援曹操的可能性都遠大於去支援劉備的可能性。等到劉備稱帝,這樣的人已經沒有什麼了。
所以劉備不能從漢朝的餘蔭中得到太多的幫助了。
劉秀不一樣。因為王莽是篡位,他對於漢朝的威望沒有毀滅性的打擊。新莽末年農民大起義,不約而同的都打出復興漢室的旗號,赤眉有劉盆子,綠林有劉玄。誰家打了漢朝的旗號,就有一大群支持者追隨,誰要想成大事,就非打漢朝的旗號不可。這就證明了漢朝氣數未盡,人心思漢。只要推翻了王莽,無論哪一路義軍得天下,都是漢室復興。
劉秀投身到這個洪流當中,在推翻王莽的過程中,他哥哥劉演和他建立起自己的隊伍,樹立了自己的威望。最後在一大群打著復興漢室旗號的義軍中,終於脫穎而出。
-
10 # 傑哥000
時代不同,時期不同,當然不一樣。
漢光武帝劉秀能撐起大漢王朝原因是漢王朝的政權是被人篡奪,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新的朝代掙錢對老百姓不滿意。所以後面就打的大漢王朝的旗幟,打敗新的王朝。建立新的大漢王朝。
劉備時代是大漢王朝自己把搞垮了。民心不相信心漢王朝了,是因為東漢王朝是自己的落敗,東方王朝裡面一個盛世都沒有,都是小皇帝,太后掌權。外戚掌權。太監掌權。對百姓很苛刻。和不好的政治沒有漢王朝的風氣,所以走下坡路。走到了三國時期
-
11 # 小K談歷史
漢光武帝劉秀復興漢朝時,漢朝天下已經徹底被王莽新朝所代替,不存在實質上的漢朝了。新朝存在14年之久,王莽推行新政,分發土地,老百姓心中已然都要忘掉大漢了,所以劉秀奪回天下算得上真正的光復了漢朝!
-
12 # 花開花落緩行客
劉秀和劉備同樣身為宗親復興漢室,卻結果不同,個人觀點如下,僅供參考。
首先,時代背景不同。劉秀所處時代,王莽的新朝改革並沒有成功,沒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援,而且漢室皇帝並沒有特別天怒人怨的過錯,人心還是真正思漢的。而劉備所處三國時期,漢室皇帝寵幸宦官,奸臣當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黃巾起義應時而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漢室已經失去了民心。
然後,對手不一樣。劉備的對手,魏國曹家父子都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江東孫氏父子都是一代人傑,能謀善斷,知人用人,無一庸主。可以說,魏蜀吳任何一國如果單獨存在,都可以統一天下,但他們同時存在,就只能勢均力敵,三分天下了。
所以,因為時代背景不同,面對的對手不一樣,劉秀和劉備的結果就不一樣。
回覆列表
劉秀時漢朝氣數未盡,民眾對漢朝的認同率較高,所以劉秀打出匡復大漢的大旗時能凝聚足夠的人心。到劉備時代,大漢氣數已盡,老百姓早對東漢的暴政怨聲載道,黃巾軍起義便是忍無可忍的民意表達。此時劉備仍打匡復大漢的旗號,就沒有多少吸引力了。當曹丕逼漢獻帝禪讓時獻帝大哭,大臣罵道:哭什麼,自古無道讓有道。。。雖然難以查明大臣說這話存了多少私心,卻也反映了“忠漢君”已沒有多少道德感召力和約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