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牛牛說金融
-
2 # 量化程哥說投資
恆大樓盤打折不新鮮,為啥這次備受關注?
其實是債務倒逼的選擇行為!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第一、這次打折的力度,75折可謂力度不小。王炸!恆大地產這次給房地產丟下來的王炸殺傷力非同小可!全國房源75折銷售!看清楚了!不是輕描淡寫的打9折是75折!走過路過,不買也要瞧一瞧,看一看啦!恆大年這是唱得哪一齣啊?還讓別的小地產商活不?山雨欲來風滿樓!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們看到由於疫情的影響,股市在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就幾乎全場打九折,引來200億外資搶購!這不昨天證監會剛剛釋出的再融資新規丟擲了給打八折卡位搶資金的重磅訊息,作為嗅覺靈敏的許老闆現在恆大更狠!馬上跟進,你8折我75折!看看比誰更能搶資金!
第二、疫情影響現在不要說買房看房的人都找不到。恆大之前已經在網上打出了廣告網上選房,開什麼玩笑,買房是何等的大事,能在網上看看資訊和圖片就買麼?除非針對的是炒房客,但是以之前恆大的價格能吸引炒房客買房?炒房客是比誰都精明的好不。現在疫情影響,炒房客有錢弄進股市快進快出多好啊,特別是一些大資金的炒房客,在家裡就可以炒股,輕輕鬆鬆就把錢賺到手裡了,何必冒險出去看房炒房呢?
第三、恆大本身急需回籠資金,時間緊迫,要放大招。瞭解地產商的都知道,房地產商靠的就是高槓杆去運營,據之前訊息透露恆大的資產負債率較高,2020年都還剛發了一隻45億規模的三年期票面利率為6.98%的AAA級債券,不過恆大地產在2019年中報時,它的總負債都已經達到了1.4萬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資料。
資料顯示,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6月末的淨資產為3,621億元(合併報表中所有者權益合計),合併口徑資產負債率為79.46%,母公司口徑資產負債率為68.90%;發行人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為403.03億元(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發行人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58.40億元、391.96億元和658.74億元的平均值),預計不少於本期債券一年利息的1.5倍。
此前於2019年10月23日,恆大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可1968號文核准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110億元的公司債券。
顯然這麼多的債務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迴流才不至於資金鍊斷裂,現在疫情影響房子銷售肯定不容樂觀。
綜上所述,恆大就像熱鍋上的螞蟻,看到證監會的大招打8折不得不出招75折,否則慢點的話可能錢都流進股市了。畢竟現在這個當口命比錢重要,炒股不會要命,出去看房還真有可能要命。不下狠招哪裡會有人冒生命危險去看房買房呢?
-
3 # 電商創業大師兄
恆大一貫的策略,並不會全部75折,只是部分特價房,底層或者頂層,或者不好賣的戶型,再就是先提價在打折,打完折跟正常售價基本優惠一點,恆大希望這次別來虛的!你不來虛的,我支援你一套140的,你來虛的,我肯定留證據釋出到網上
-
4 # 喪屍暴龍獸217
我來回答下吧,哈哈
其實樓市一直有個認為,三四月份,九十月份是銷售樓房的好時機,有著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的說法,各大地產商都在這個時期加大營銷力度,恆大也不例外。
而恆大的營銷策略,利用了幾乎最為經典的價格心理策略,可以說引領了市場。在恆大的價格和折扣體系裡。8、9是常用的。尾數用9,整體會讓人感覺便宜一個檔位。折扣用88,會給人心理一擊。所謂的88折,原價參照是房地局備案的上浮15%。
而為什麼此次倍受關注呢,因為現在樓市行情並不好,而恆大的這次打折大家認為是樓市唱衰的訊號,紛紛駐足觀望。
我認為並沒有什麼,恆大營銷策略每年都是這樣,所以大家沒有買房的剛需使用者要看準這次時機,畢竟優惠還是有的。
-
5 # 隔壁班小明11
其一 其實在大家都在說樓市價格目前有所下滑,但是有買房需求的人還是很多,恆大這次的優惠力度也是足夠大!自然觀望的人就會很多
其二 這次的折扣力度讓人看了是真心心動,畢竟大的樓盤開折扣這麼大力度 還是不常有 品質也會有保障
-
6 # 一米陽光130425
對地產有點了解的應該知道,每年的這個時間恆大就開始做活動力度空前的大,所以備受關注也是正常的,主要恆大房子本身也有吸引力好東西還打折大家關注肯定是,想為自己選擇好的房子畢竟房子要住一輩子的。
-
7 # supery2012
因為這次打折折扣高,買房的客戶都能得到很大優惠,老百姓得到實惠,告訴周圍的親朋好友,口碑傳遞,自然備受關注
-
8 # 三年五年之後
一般來說都是金九銀十優惠力度大一些,但是作為三四月份也是一個小型的金九銀十了,而且剛過完年,還是有很多準備購房的客戶的,所以說3月份和4月份也是各家房價爭奪的重要時間點了。
至於恆大這次為什麼備受關注,我覺得有一下幾個原因,首先是目前的市場,進入2019年以來,地產市場一直比較冷淡,而且沒有變好的跡象吧,部分房企也出現了銷售下滑,所以說恆大推出的政策也是吸引了媒體的關注,也是吸引了購房者的關注的。其次就是恆大這次的力度也是很大的,從住宅到商業,折扣力度還是很大的,可以說現在買的話會便宜很多,也省下了不少錢,肯定會得到外界的關注。
-
9 # qzuser206115433熊
恆大全員營銷的三月份據說攪動了市場,三四月份,九十月份,金三銀四,金九銀十,各大地產商搶抓商機,恆大也不例外。
為什麼此次倍受關注呢,大概是現在樓市行情並不好,樓市繼續進入深度調整期,房住不炒政策繼續落實,樓市分化繼續加劇,強者愈強,弱者淘汰,恆大的這次營銷是中國樓市發展的風向標,據說去年恆大完成5500億的銷售,今年目標衝六千億,民生地產品質園林的定位契合了中國的城市化歷史需求,全國800多個樓盤,可見受市場的青睞,因此潛在客戶駐足觀望,剛需群體紛紛抓住優惠入手。國家的樓市政策是穩,不允許大漲,也不允許大跌。
恆大營銷策略每年都是這樣,所以大家沒有買房的剛需使用者要看準這次時機,畢竟優惠還是有的。我個人認為恆大以其市場定位、產品品質、品牌口碑、金牌物業、較大優惠等今年的銷售目標實現也是大機率的
-
10 # 質能方程007
既然房子是用來住的,買房後十年之內不準出售是抵制炒房最好的辦法!炒房客嚴重擾亂了國家正常經濟秩序,必須嚴厲打擊炒房客!堅決支援取消公攤面積,取消預售制度,精裝修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買房就像買轎車一樣自己選擇。嚴厲打擊開發商捂盤惜售違法行為!堅決支援取蒂中介公司,房源資訊由政府部門統一管理。
-
11 # 終結者的印度飛餅
我一位房地產的朋友跟我說過,房地產有說法金三銀四,金九銀十,這都是所謂房地產的旺季,但是旺季自然也有淡季,沒錯就是二月,對於華人來說就不難理解了,二月是個多麼好日子啊,基本過年不出意外都是2月過年,國家法定期間是7天,然而我相信大多數行業遠遠不止7天的假期,沒錯,房地產就是其中之一,基本至少10天起步吧,而且有很多人提前請假過年去了,所以正兒八經地產公司靠二月賣房的也就不超過15天。
所以就出來一個問題,這種指標化這個厲害的行業2月的壓力必然是無比的大,為什麼3月開始的市場上紛紛開始春季攻勢,因為指標壓力大,二月拉下太多要衝了啊。
房地產有一個說法就是搶節點,這次恆大其實我覺得就是提供一個思路,節點搶的非常之快,在別人休息的時候自己提前來做工作搶佔市場,在地產界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這個怕是以後也越來越多了。這次備受關注,可能是因為現在房價整體偏高,很多想買房的人盼著房價下跌,認為這時房價崩盤的前兆訊號,但懂行的都知道,房價是不會蹦的,原因你懂得,既然如此,剛需客何不抓住機會下手,能省一點呢。
-
12 # 視覺新西安
教育價格大漲,從幼兒園到大學,一般大城市一個孩子約需要100萬左右,醫療大病一個家庭準備金50萬左右,房價150萬外加房貸利息100萬左右,哪裡還有餘錢消費,拉動就業呢。還不算75歲以後進養老院的100萬,西安除了公務員工資又低,長安米貴,白居不易。
-
13 # 北京的那點事兒
恆大近幾年發展的很迅速,去年和今年都是世界500強,排名算是地產企業中排名比較靠前的,發展迅猛主要原因是大品牌,市場的口碑好,總體精裝修質量反響還可以,屬於價效比比較高的;恆大最突出的是園林好,這是業界公認的,而且在普通城市毛坯的價格能買到精裝修算是極具價效比,同時,最關鍵是恆大體量大,所有精裝修的材料全部都是統一採購,而且裝修材料都是業界知名的大品牌。精裝修最好的地方就在於省事,交房就能直接住,我想這也是契合了當下快速生活的理念,很多年輕人也怕自己誤工誤事的去自己裝修,因此市場也大受歡迎。
從品牌的角度看,恆大精裝房不是簡單的裝修材料堆砌,奢華也不是將品牌一味的堆積,他是對生活的一種太多,這種多年對精裝的研究,從前期的設計把控、材料的採購經過多個部門的把關,最後送到現場精裝化施工。恆大制定了6000多條標準,保證施工環節不因外在因素影響品牌質量,這樣完善的精裝體系,全面的裝修標準化,。才成就了恆大的今天的精裝品質。
回覆列表
這次恆大,真的憋不住了。面對自身的困境,他不得不這麼選擇。一切的根本是債務!
而這次恆大的套路,只是為了那5000元的紓困。大家仔細品,認真品!
一方面房地產公司在宏觀調控的背景下,困難重重。
一方面,去年沒有了金九銀十,今年沒有了小陽春。
這些都是對房企現金流的考驗!
2017年民營企業貸款佔社融總統的5.9%;2018年情況大幅改觀,佔比達到了14.5%;今年,有望突破20%,這和民營企業的總數字尚有不小差距。
如果拆開資料來看,過去民企融資主要流向是地產類企業。08年後,這個趨勢更加明顯。
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高負債的房企表現如何呢?
1、 負債萬億半的恆大
香港上市企業恆大,去年下半年宣佈將支付18年的股息。規模為27億美金,佔據總收益率的8%,其規模巨大的借貸,不得不讓人深思。按照其財務報表,恆大進入為利息打工的時代,也就是說其收益剛剛好(或許)能償付利息。
恆大今天的局面,可謂成也金融,痛苦也金融。
熟悉開發商運作流程就會明白,主要商業模式是利用盡可能大的槓桿,加快生產週期和銷售回款,迅速進入下一個專案的開發運作。
早期監管寬鬆的時候,地產開發可謂是真正的“空手道”,利用有限的自由資金就可以把專案完成。從拿地到封頂,玩的好的幾乎都是用別人的錢賺別人的錢。我們打個比方,土地拍賣保證金可能是民間借貸,取得土地所有權後就去銀行貸款,施工方的建築費用採取的是墊資。
隨著業內監管趨向嚴厲,地產專案的融資瞄準了信託資金。這個概念大家或許不太熟悉,我們去銀行存款的時候,會有客戶經理推銷理財產品,這些高於銀行利率的收益資金去向就是信託機構。
信託資金、銀行貸款、民間借貸這些融資渠道對於大幹快乾的地產企業依然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會選擇境外融資,這就是外資和國內地產取得關聯的過程。境外融資成本結構中,主要是債券利息兌付,另外一個隱性成本就是本幣外幣之間的匯率,因為到期需要外匯償還。
今年上半年相關統計資料表明,國內房企在境外發債規模達到了385億美元,人民幣匯率貶值就成為了預期可支付成本上升。可以說,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了地產商的資金成本,會一定程度的攤薄其盈利水平。
2、 不得不說的融創
離開聯想的孫宏斌,經歷幾年牢獄之災後,親手締造了順馳地產。
牛人孫宏斌可能在監獄中參透了地產商道,出獄幾年後就把地產圈攪了個天翻地覆。
一次在地產論壇上,孫宏斌公然挑戰萬科,這讓王石有點措手不及。大幹快乾的孫宏斌,經歷08年次貸危機,順馳在企業史上消失。幾年後,融創橫空出世,老闆依然是孫宏斌。
企業的錢,要麼是正當經營所得;要麼是融資而來。
過去幾年房地產紅火,融創繼續著短平快的模式,應該取得了不菲收益。
2017年,150億注資樂視。從此之後,孫宏斌好像開了掛,四處買買買。
2018年,併購了萬達商業專案。
今年,又併購了雲南創投。
如此規模的併購,需要大量現金,單憑融創在地產收益,恐怕遠遠不夠。那麼,融創的資金缺口,無非就是融資彌補。
隨著宏觀政策的發酵,國內融資難度加大。融創的資金,只能是透過國際渠道。
國際融資受匯率波動很大,我們以100億債券為例,融資的時候其匯率為1:8,償還時候的匯率為1:10,那麼他的融資成本就無形中增加了20個點。
房住不炒的政策,卡住的不止是房企融資,需求端的控制也是相當嚴厲。主要手段是二手房以上投機炒作需求的遏制,比如提高首付比例、提高利率幅度等。
現在的融創,彷彿回到了08年的境地。大規模槓桿提高可能收益的同時,也增加了其風險承擔。
高負債,高利率發債。銷售遇到困境,回款難度大。
雙重壓力下,昨天融創在鄭州開始促銷。號稱每平米優惠2000元,這個現象告訴我們,融創在為自己的高負債買單。
3、 老百姓買房還有錢嗎?
最新一期的央行貨幣報告中顯示,中國淨存款有2.7萬億元。
這個資料看似龐大,人均下來細思極恐。人均淨存款,已經不足2萬元。
淨存款的概念,就是總存款減去總負債,也就是可以拿來消費的錢。如果家庭成員有3.5口人來算的話,家庭平均存款也就是10萬出頭。
這些錢是老百姓以備不時之需的,比如父母生病、或者其他臨時開銷。也可以理解為消費潛力,這就是目前的總需求,完全可以這麼理解。
如果算上其他富裕群體的財富聚攏,真正的消費實力還會進一步打折。
當年某專家在媒體上呼籲,動用6個錢包去買房,恐怕已經形成了影響。現在的情況是,六個錢包耗盡,再買房錢從哪來?
目前的房價,四線城市以上的均價都已經超過萬元。即便是小戶型,首付款3成,也要20萬出頭。現在如果要買,6個錢包已經不夠,磚家需忽悠用更多的錢包補充才行。
我們不得不感嘆,繁榮的房地產經濟,已經完全透支了這個經濟體的潛力。
這個道理,我們清楚,上層也清楚。
大家只要留心就可以看到,今年國家的各種經濟會議,對房地產的態度,已經由溫暖轉向寒冬。
首先是,堅定不移的執行房住不炒政策。
其次是,不會以地產拉動短期經濟增長。
現在是,房地產已經隻字不提,存在感都不用刷了。
留給中國房企的好日子,就像中國足球一樣,不多了!
中國經濟的崛起,靠的是實體經濟貢獻,房地產只是附庸在上面的一個吸血獸。民營經濟真正的動力在工業,真不是把一堆磚頭水泥堆砌的財富。民營企業融資難的背景下,只有把地產毒瘤清除,我們才會有更健康的明天。
結語:樓市的打折剛剛開始,房企在政策和債務的壓力下,可以選擇的或許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