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男人話農村

    1苗床準備

    旱育秧是在旱土狀態下進行育秧,必須選擇適宜地塊作苗床,並加以培肥,培肥以農家肥為主。標準是手握成團、泥不黏手、落地即散,直觀指標是肥、細、松、軟、厚。提倡選用菜園地,實行水稻育秧、蔬菜種植、油菜育苗一田化,既能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又能培育壯秧、壯苗,緩解用地茬口矛盾。苗床面積應根據移栽大田數確定,一般1?30,40,即每公頃大田準備300m2左右苗床。

    2整地作畦

    秧床整地作畦要求上細下粗、上實下松。在播種前施肥並耕翻1,2次,耕翻應耕深15cm以上,做成畦寬1.2,1.4m、溝寬50cm、溝深20,30cm的畦,苗床四周開好圍溝,以保證排水通暢。畦整平後用2.0kg壯秧劑加幹細土20kg充分混拌可撒施25m2苗床,再反覆耙勻於0,5cm深的土層內,用木板壓平,澆透水即可播種。

    3播種

    按每平方米播種子50g計算總用種量,用25%使百克乳油2 500倍液浸種36h即可直接催芽,催芽至露白後將破胸谷均勻撒播在床土上,可採取分畦稱量多次撒播的方法,確保床面落籽疏密一致、均勻。撒播後用木板輕輕鎮壓,使種子三面入土。再用過篩細土分幾次用手撒覆在苗床上,將種子蓋嚴,厚度應以不露籽為宜,約0.5,1.0cm。土撒完後用漏壺式噴霧器噴水,能使苗床水分充足,種子順利生根發芽。最後插高20,30cm拱架,蓋好薄膜,四周壓實防止透風。

    4苗期管理

    4.1溫度管理

    秧苗一葉一心期前棚內溫度保持在30?左右,一葉一心期至二葉一心期以25?為宜,三葉一心期在20?為宜。晴天下午棚內溫度過高要揭兩頭通風降溫,以防燒芽。陰雨寒流時則蓋好壓實。三葉期後除陰雨天外可日揭夜覆,增加秧苗抗逆性。移栽前3,5d撤膜。

    4.2水分管理

    旱育秧3葉內以旱為主,促其根系發達、長成壯秧,儘量做到床土不開裂不澆水、秧苗不卷葉不澆水。3葉以後要適當提高床土水分含量,保持土壤溼潤,切忌用大水漫灌。陰雨天要蓋膜擋水,並及時排幹畦溝水,達到最大限度地控水。

    4.3施肥

    旱育秧苗床的供肥量能基本滿足秧苗正常生長,三葉期後若補肥則應同時補水。用尿素10g/m2 100倍液均勻噴施,再用清水噴淋洗苗,移栽前幾天可按尿素75kg/hm2標準適當施送嫁肥。

    5大田管理

    大田翻耕整地時要整平,薄水現泥。旱育秧苗矮壯,3.5,4.0片葉,秧齡30,35d即可移栽,中小苗移栽後無緩苗期,活棵快。插秧時淺水淺插,栽插2,3cm深,秧苗帶土與泥平,不可埋心。在適宜範圍內宜稀不宜密,注意稀植,栽插24,27萬穴/hm2,一般每穴1本,如單株帶櫱少的可插

    施肥應根據水稻不同生長季節期所需的營養元素量、土壤肥力等確定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提倡測土平衡施肥,有機肥佔總施肥量的30%,40%,氮?磷?鉀一般為1.0?0.5?1.0。嚴格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鉀肥和有機肥用量。施肥總量為有機肥30 t/hm2、純氮210kg/hm2、磷600kg/hm2、鉀150kg/hm2、鋅肥15kg/hm2。要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和穗肥,噴施粒肥。

    6病蟲害綜合防治

    水稻生長期應加強紋枯病、稻曲病和螟蟲等病蟲害防治。稻紋枯病是真菌為害葉片及葉鞘形成病斑,防治適期為分櫱後拔節前,防治指標為病叢率20%左右,防治措施上著重改善栽培管理,淺水勤灌,適時烤田。稻曲病是真菌侵染穀粒,使穀粒變質,防治適期為孕穗後期,防治措施上要避免在病田留種,及早除去有病小穗以防蔓延。20%井岡黴素可溼性粉劑對稻紋枯病和稻曲病防效較好。水稻二化螟易造成枯鞘、枯心和白穗,重點要抓好秧田期1代二化螟和大田期2代二化螟的防治,卵孵高峰至枯心形成前為防治適期,防治指標為有卵1 500塊/hm2。稻飛蝨群集在稻株下部吸食汁液,水稻被害後在分櫱階段莖稈下部形成褐色秧苗逐漸枯死,在抽穗期和灌漿臘熟期造成倒伏、穀粒空殼或半實粒,防治指標為1.5萬頭/hm2以上,噴藥時要均勻對準稻株中下部,無水田塊可在晴天中午高溫時拌毒土撒施。

    7適期收穫

    當90%稻穀黃熟時為收穫適期,過早過遲均會影響外觀和品質。收穫的方式以機械收脫為好,不宜堆捂或機械碾壓。

  • 2 # 小陳阿姨的農村生活

    這個看早稻,中稻,還是晚稻了,早稻應該一畝田有2.5斤就可以,中稻有2斤足夠了,因為中稻那時候發苗更多,所以更要稀植

  • 3 # 沭東公社

    水稻應該旱育稀植,那麼下種量多少算稀植呢?旱育秧在整個育秧過程中,只保持土壤溼潤,不保持水層的育秧方法。常見的肥床細土法塑盤旱育秧、開閉式薄膜旱育秧等方式已成為寒冷地區和雙季早稻培育壯秧、抗寒、抗旱、節水的重要育秧方法。肥床細土法塑盤旱育秧在肥沃疏鬆的秧床上,利用塑膠軟盤或紙筒進行旱育秧。該育秧方法播種期不受水源限制,旱秧地育秧操作方便;適於大、中、小苗的培育,比塑膠盤溼潤育秧秧齡延長,且不串根,有利於高產品種的搭配和應用範圍的擴大。另外,此方法便於統一供種,集中規模育種,並實現商品化供秧。塑盤旱育秧又是適宜機械拋秧的最佳育秧形式,具有廣闊的前景。開閉式薄膜旱育秧。

    軟盤育秧常用用鈣塑軟盤,58cm,長寬28cm,深2.6~2.8cm,在田間置於床面上,裝上營養土,澆水,播種。人工插秧的稀播種,每盤70~80g;機械插秧的密播種,機器撒種每盤100g,其餘操作同開閉式旱育秧。如果不是機器撒種,人工撒種一盤應該下種150g左右,因為人工撒種難免浪費,所以應該多放。下面是旱育秧照片

  • 4 # 天天行3

    水稻應該旱育稀植,那麼育苗的下種量應該是多少才算稀植?水稻旱育稀植是培育壯秧的一項有力舉措,是奪取水稻高產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早春氣溫較低條件下的早稻育秧,透過旱育稀植是防止爛秧最好辦法,所謂旱育稀植,大多適宜於早稻育秧,因為早稻育秧期間,氣溫較低,秧板透過燥做水平達到上糊下松,芽種落泥,上可覆蓋草木灰,巖衣及可疏性垃圾等保喛,三葉期前溼潤管理,之後灌水上秧板進入水育階段,旱育指三葉期前。怎樣才算稀植,這得從秧令來定播量,稀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壯秧,也要便於拔秧起苗,不能圖名留於形式,30天秧令畝播種,120斤。35天秧令,畝播100斤。40天秧令,畝播80斤。

    作為水稻旱育稀植的討論,晚稻育秧,只可稀植,不再旱育,因為晚稻育秧,氣溫已高,旱育難管秧板的溼潤,只要立苗就可灌溉管理,但稀植是晚稻育秧的中心,它受前作早稻的制約,搭配的晚稻品種生育期有短有長。假如,遲熟的晩粳搭配遲熟的前茬早稻,難免它的營養生長大多會在秧田裡度過。這就需要我們用稀植來得以補償,根據往年的經驗6月25日播種的秀水系列晚粳到8月上旬移栽,秧令45到50天,它的畝播量必須在60斤以下甚至50斤的稀植,才能獲得較好的收成。

    不過按當前的糧食價格,大家都在粗仿經營,這種旱育稀植的栽培方式,早早己退出歷史舞臺,早稻直播,中稻短秧令移栽,根本不用旱育稀植。

  • 5 # 東北小偉

    首先大家要知道什麼是水稻旱育稀植。所謂旱育稀植其根本就在於讓水稻三葉一心之前長成壯苗,水稻是沼生植物,既不是水生植物,也不是旱生植物。水稻起源是生在沼澤地乾旱季節的時候的植物。水稻根系在三葉之前和旱生植物的根系一樣,都得靠自己呼吸土壤中的空氣來維持自身的代謝,到三葉之後逐漸形成葉片吸收氧氣向根部運輸。因此,三葉一心的水稻插到本田裡,也會生出新根,而兩葉一心的水稻插進本田裡,就不容易生出新根,旱育秧就是讓水稻在苗床上處於一個乾旱狀態,土壤的空氣孔隙裡有充足的氧氣。以保證根系呼吸,如果澆水過多,土壤通氣差,根系呼吸就不充足,根生長的就弱,容易感染病害,苗床上水過多是水稻苗期發病最核心的原因,底土多給根系供營養、水分、氧氣的空間充足,底土如果薄根系周圍營養元素,離子濃度過大,就會在滲透壓的作用下,導致根系內向土壤中失水。而土壤水分也會由於持水空間少而不足,就導致我們總得澆水,成了水育秧苗。底土少,通氣孔隙也就少,這是必然的。

    很多人認為稀植就是插秧尺寸大小的問題,其實不是,是本田中每平方米基本苗多少的問題,與插秧尺寸有關。也與每穴的基本苗數有關。我們寒地稻作區11葉、12頁品種適宜的插秧行穴距離30乘12和30乘14釐米。13葉品種適宜行穴距13乘14和30乘15釐米。每穴苗數一般為4至5株,這就要求播種密度一定要降下來。在機插秧盤情況11葉品種芽種140至150克/盤;12片葉品種,120至125克/盤;13葉品種,100至115克/盤,按這個資料標準來看,當前播種密度太大,導致秧苗不壯。有人認為,播種太稀會盤不好根,根實際盤根好壞完全與根系生長相關。而且播種密度過大,會造成秧苗病害。

    機插秧盤每盤11葉品種應該控制在130克以內;12葉品種應該控制在110克以內;13葉品種應該控制在100克以內。

    所以說在正常的出芽率下,為了更好的培育出壯秧,播種量易稀不易密。

  • 6 # 三農禾本多

    旱育稀植是水稻育秧的方法之一,適合小規模種植戶自育秧的操作。

    秧床製作

    旱育稀植是充分利用前期溫光條件,培育多櫱壯秧,獲取水稻高產的育秧方法。

    小苗移栽(3-4葉)秧本比1:30,一畝秧田的秧苗可以栽種30畝大田,使用雜交稻種子,需要種子30公斤;使用常規稻種子,需要種子90公斤。 中苗移栽(5-6葉)秧本比1:20,一畝秧田的秧苗栽種20畝本田,使用雜交稻種子,需要種子20公斤;使用常規稻種子,需要種子60公斤。 大苗移栽(7-8葉)秧本比1:10,這種方式一般在乾旱區、望天田、雷響天使用,栽秧受天氣變化影響,需要選擇秧齡彈性較好的品種,例如在雲南可以使用宜香3003。一畝秧田需要10公斤種子。常規稻品種由於秧齡彈性問題,不建議採取大苗移栽。旱育秧秧田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的菜園土,提前做好培肥。播種前15天噴施除草劑,降低秧床雜草基數,提前2天整理秧床,開廂,撒施壯秧劑,做好播種準備。

    旱育稀植是一種區域性育秧手段,播種量要根據你的移栽的時間、秧齡來決定。培育多櫱壯秧是獲得高產的基礎。

  • 7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旱育稀植使我們黑龍江農墾地區水稻育秧技術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專案之一,與之搭配的還有集中浸種催芽、調酸防病以及通風管理等大棚育秧的管理技術。那麼,旱育稀植的前提下,多少下種量才算是稀植。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我們還需要從不同的育秧方式、移栽期的秧齡這兩個方面來談一下。畢竟,不同的種植要求對下種量也有不同的需求。如果盲目的以一個下種量指標來規定的話,就有些片面了。

    1、缽育擺栽,移栽大苗。缽育擺栽使我們黑龍江墾區近兩年在逐漸推廣的一項新型水稻育秧、移栽技術。但是推廣的速度較慢,主要還在於缽育擺栽的成本過高、相對於常規育秧對育秧土地面積有著更大的要求,不利於小戶型、散戶型的中國稻農推廣。

    對於缽育擺栽來說,在我們黑龍江墾區的東部地區,都是採取越區種植的方式來培育4-4.5葉的大齡秧苗。由於秧苗在大棚內生長的時間相對於常規育秧要長一些,為了滿足秧苗的生長空間,都會採取極度稀植的方式來播種。而且,由於缽育擺栽育秧盤的缽體互不相連的特定結構,也對下種量有一定要求。以我們黑龍江墾區常見的360平方的育秧大棚來講,使用缽育擺栽技術,每棟棚的下種量在250-270斤/360平方米之間,每個缽體中的芽種數量在2-4個左右。如果每個缽體中的芽種數量超過4個,在秧苗2.5-3葉之後,秧苗的生長會因為空間的限制而影響正常的生長。而且,這類4-4.5葉齡的大苗在移栽之前就已經分化出第一片葉的同伸分櫱,是帶櫱移栽。

    2、常規育秧,移栽中苗。對於這種移栽3.5-4葉齡的中苗來說,很難培育出壯秧。首先在機械移栽時對秧苗盤根就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有足夠的根系將育秧盤中的底土連線成一個整體,否則移栽時就會散盤、碎盤。其次是這種移栽3.5-4葉齡的中苗,由於大棚內育秧時間的限制,秧苗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長的量有限,想要有較好的盤根質量,必須保證一定的播種量。通常來說,播種量需要控制在560-600斤/360平方米左右。如果能保證秧苗的根系量足夠的話,也可以把播種量控制在500-560斤/360平方米。如果播量可以控制在500-560斤/360平方米,在秧苗接近4葉齡時,部分秧苗可以分化出第一片葉的同伸分櫱,但是這種秧苗的比例較小。

    3、常規育秧,移栽大苗。這種育秧方式在播種期方面會有一定的提前,在我們黑龍江墾區,播種的集中期在4月5日-4月15日這個階段。但是常規育4-4.5葉的大苗,播種期則會大幅提前,會在3月末至4月初的階段播種,目的就是提早播種、提早出苗、在大棚裡爭搶更多的有效積溫來培育大苗。這種育秧方式對播種量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一般在450斤/360平方米左右,一些稻農也會把播量控制在400-450斤/左右,透過增加秧苗的生長空間,來培育大苗、壯秧。這種方式培育的秧苗在2葉期左右,尚不能完全的封蓋住地面,但是在3.5葉期左右,秧苗的莖稈就會逐漸的放扁,也就是所謂的“扁蒲粗壯”,而且,在第4片葉完全伸出之後,在苗床上就會分化出第一片葉的同伸分櫱,而且這個比例還不在少數。雖然說移栽的時候在取苗量上有一定劣勢,但是由於是壯苗、帶櫱下地,在相同的穴距基礎上,後期的田間莖數與移栽中苗沒有太大的差距。而且,這類大苗的穗比移栽中苗的穗長、穗粒數多、結實率也要高一些。所以,這類壯秧、大苗適當的密植,在穩產、豐產能力方面比移栽中苗更有優勢。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8 # 五穀豐登50

    水稻育苗用種量的多少,有二個因素:一是種的常規水稻還是雜水稻;二是栽培方式是直播還是移栽。一般常規稻畝用種量在3-4公斤,雜交水稻用種量0.5-1公斤。

  • 9 # 彼岸戶外

    雖然現在機器插秧還沒太普及,但以後會越來越多的,有條件的話建議使用機器插秧,省時省力省成本。

    我家也有幾畝地,每年也都會種植水稻,水稻高產否,一是要選好品種,好的品種是高產的基礎。二是掌握育秧苗和插秧的方法,育秧和稀植是兩個不同概念,秧育好後,要移栽秧苗,移栽時才是稀植的開始,移栽秧苗時,每株秧苗栽種距離10到15公分左右,太稀影響畝地株數和產量,太厚水稻容易生病和稻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樣哲理的詩句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