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漫旅
-
2 # 天馬行空128039981
杜甫為什麼把泰山稱為:“岱宗”呢?其實杜甫不愧為文學家和詩人,把“泰山”稱為“岱宗”更把“泰山”一詞擴充套件得更雄氣,偉岸,因“岱宗”本身是泰山的別名,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巜岱宗》,宗,“長者”的意思,這麼一改,《岱宗》就是大下至尊,無它所比的山中之王的意思。泰山坐落山東省中部,為中國五嶽之首,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神大典皆在此山。
古代民間把受人敬佩尊重的老人稱謂為:“泰山”,表示對有聲望有名氣的耄耋老人的敬畏和感恩戴德。毛澤東同志把革命者為人民謀求幸福自由而犧牲的人稱之為:“為人民而死重於泰山”,反之輕於鴻毛。總之杜甫把“泰山”稱為“岱宗”,在社會上應用量“岱宗”沒有“山”居多,“泰山”這個詞本義專指山名,而現在作為形容詞用的較多,而“岱宗”都很少人用。
-
3 # 小陳有想法
岱宗就是泰山,那麼為什麼泰山會有這樣的一個別名呢?我們分開來看“岱宗”這兩個字。
說文解字中說;岱,大山。很好理解,就是大山,是祖。古代帝王祭祀泰山,可能看重的就是泰山天下第一,唯我獨尊的氣勢吧。
宗這個字呢,說的是祖廟,是稱尊。這就是一種敬稱。
一座山稱尊做祖,古往今來,泰山當得上是唯我獨尊!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在古人心中,泰山的地位非同一般。在《望嶽》詩中,杜甫用岱宗來稱呼泰山,更多的是對泰山的一種讚歎,因為岱宗本身有一種唯我獨尊的含義,而泰山這個稱呼只是一個名詞,用起來少了一絲意境。
-
4 # 野駱駝9777
在《望嶽》詩中,杜甫是怎樣稱呼東嶽泰山的?
回答
【望嶽】這首詩,是杜甫在唐玄宗開元25至28年考取進士,不第後,遊歷中原及山東等地,共寫了三首《望嶽》這是詠東嶽作。
東嶽泰山,在今山東省中部泰安縣北。
原文:
岱宗夫若何?
齊魯情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此詩完全歸納出了詩人遊歷泰山東嶽時,悉心觀察,細緻入微的感受。
-
5 # 良人執戟2
泰山為斷塊山地。它的相對高度比較高,有突兀撥起之態勢,雖然它的海撥僅1545M。
杜甫為什麼把泰山稱為“岱宗”?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東嶽泰山的別人稱就是“岱宗”。為什麼不稱“泰山”,因為泰山在上古傳說中,乃是“盤庚”王在天地一片混沌中,飛快成長,四肢和頭部變成了“五嶽”,頭部則是東嶽泰山,此為“五嶽獨尊”的由來。
另外,“封禪”是古代帝王的一種祭祀儀式,在泰山築壇祭天叫做“封”,在泰山南面的梁父山上闢地為壇祭地叫做“禪”。一直以來,泰山封禪都是中國古代帝王告祭天帝最為隆重的典禮。在唐代以前,也只有秦始皇和漢武大帝舉行過泰山封禪盛典。
這種典禮的目的是向天下顯示國威,威懾意圖窺視唾涎大中國而不安分的鄰囯。所以泰山被賦予神聖、莊嚴、肅穆的氣氛,因此杜甫不敢怠慢直呼其名,而是改用別稱,以示敬畏。
華人欣賞山的文化可謂源遠流長,詠歎山的詩歌浩如煙海,描繪山的繪畫車載斗量,當然,他們欣賞的山一直是東、中部一些中、低山;泰山、廬山、三山五嶽,佛道名山,這些山往往因人而名,因詩文而顯。
回到這首詩的本身來。詩不長,錄於後: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絕凌頂,一覽眾山小。
巜望嶽》杜甫
山東古稱齊魯大地,“泰山之陽(南面)為魯,陰則為齊。”巜史記.貨殖傳》未了,不斷的意思。造化,意即天地,鍾,聚的意思。天地神秀之氣都聚於泰山。山後為陰,日光不到,所以易昏。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所以容易區分陰陽。
眥(音姿),眼中歸鳥入目,眼界頓覺開闊。也就是“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
這首詩的題目是“望”,不是“登”,所以句句從“望”字著想,有可望不可即的感想。全詩大意如此。
杜甫在成都和梓州(今三臺縣)住過幾年,確切說是來川避難,在上世紀中期,成都市區雪後的太陽天,天空藍得令人心醉,遠處的雪山歷歷在目,一清二楚,杜甫僅僅是在府南河推開唐時特有的“牛肋巴”木窗,向成都西嶺雪山投去匆匆一瞥,提筆寫下:“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的詩句,他們實在不知道;去了成都西部的極高山,才敢說“會當絕凌頂,一覽眾山小”!
在泰山腳下,也許下雨,道路泥濘,北面泰山,無可奈何。於是只能望一望岱宗。即使這一望,該詩即成千古名詩,最後的結尾,令人蕩氣迴腸,真想提一口真氣,手持太阿寶劍向莽莽群山駕雲而去。
這首詩的“望”,有四個層次,一、二句是遠望之色,三、四句是近望之勢,五、六句是細望之景,七、八句是極望之情。上六句是實敘,下二句是虛摹的看法,所以層次感十分強。
-
6 # 融融118
杜甫把泰山稱為“岱宗”有兩個原因:
其一,泰山,古稱“岱宗”、“岱山”,春秋時改稱太山,泰山。在詩歌中稱一個地名的古稱實屬正常。
其二,泰山為中國五嶽之首,佇立於東方。自古以來,中國尊東為大,歷代被稱為“五嶽獨尊”、“五嶽獨宗”。
並且在《風俗通·山澤篇》就有記載:“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
人們登泰山,既會欣賞到秀美的自然風光,在大自然中陶醉;又能體會到博大的人文景觀,為深厚的文化折服。特別是泰山觀日出,又是一大奇觀,泰山日出總令人心醉。
-
7 # 灞陵山水
我們先看唐代·杜甫《望嶽》原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為什麼詩人首句“岱宗夫如何?”把泰山稱作岱宗呢?據考證,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
8 # 文旅大俠
泰山,古稱“岱宗”、“岱山”,春秋時改稱“泰山”。坐落在山東省中部,總面積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市城北,海拔1545米,與華山、恆山、衡山、嵩山並稱為中國五嶽,其高度居五嶽第三位,而它卻被歷代稱為“五嶽之首”、“五嶽獨尊”、“五嶽獨宗”,在中國名山中獨負盛譽,經久不衰。
在古人心中,泰山的地位非同一般,《風俗通 · 山澤篇》:“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岱,“始”(祖)的意思;宗,“長”(者)的意思;岱宗就是天下至尊、山中之王的意思。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因此,泰山被稱為“五嶽獨尊”、“五嶽獨宗”。
杜甫的《望嶽》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在詩中用“岱宗”來稱呼“泰山”,是對泰山的尊稱,更是對泰山的一種讚歎,因為岱宗本身有一種唯我獨尊的含義,比直接使用“泰山”這個稱呼更有意境。
-
9 # 馬到船頭直
其實岱宗就是泰山的別稱,那麼為什麼在巜望嶽》要用岱宗,而不用泰山呢?
主要是為了強調泰山是五嶽之首!
-
10 # 流雲飛1981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解為三個小問題,杜甫為何東遊泰山,泰山為何又叫岱宗,杜甫為何稱泰山為岱宗。
杜甫為何東遊泰山?
1.順道省親。當時杜甫的父親杜閒在山東兗州擔任司馬,杜甫來山東是為了省親。
2.唐代的詩人重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杜甫青年時期曾遊吳越、齊趙,可以認為他是為了增加閱歷開闊眼界。
3.和好友相聚。天寶三年秋,杜甫和李白、高適在河南洛陽相識,隨後結伴到河南東部和山東遊歷,而杜甫的另一個好友蘇源明也在泰山讀書。
4.源遠流長的儒家文化吸引。開元二十七年,杜甫在山東時,正是唐王朝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大大提高孔子地位的時候。據統計,從開元二十四年到二十八,從天寶三年至四年,杜甫前後共有七年的時間在山東一帶遊歷。
泰山為何又叫岱宗?
泰山,遠古時始稱太山。《駢雅訓纂·釋名稱》:“古人太字多不加點,如大極、大初、大室、大廟、大學之類,後人加點以別大小之大,遂分為二矣。”古文字傳統讀法,“大”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戰國時,由於同音字的引申和同義字的演變,太與泰、代與岱、岱與嶽也互相變通了,這樣相繼出現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嶽”等專用名稱。
岱宗:岱,“始”(祖)的意思;宗,“長”(者)的意思。六朝任昉《述異記》載,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屍體的頭向東方,而且化為東嶽,泰山就成了當然的五嶽之首了。因而“岱宗”就是天下至尊、山中之王的意思。
杜甫為何稱泰山為岱宗?
1.對儒家文化的歸屬感。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就是要以開闊的眼界胸襟審度自己德才學識修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看作是杜甫版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對儒家文化的歸屬感可見一斑。
後人把孔子與泰山緊密聯絡在一起,譽為“孔子聖中之泰山,泰山嶽中之孔子”,意思是:孔子是眾多聖賢中的泰山,泰山是眾多山中的孔子。這一見解是相當深刻的,所以杜甫稱泰山為岱宗。
2.傳統文化影響下,對泰山的敬重。
泰山地處華北平原齊魯大地,東臨大海,西靠黃河,南有諸河,高出平原丘陵多達千米,因而在視覺上顯得格外高大。泰山山脈又綿延一百餘公里,佔據四百多平方公里,其基礎寬大、形體龐大而產生的安穩感、厚重感,形成的“穩如泰山”、“重如泰山”等成語,正是其自然特徵在人們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古代傳統文化又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把雄偉奇特的東嶽視為神靈,把山神作為祈求風調雨順的物件來崇拜,於是,地處東方的泰山便成了“萬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靈之宅”。
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那些宣稱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自己的統治,使泰山的神聖地位更是被抬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在種種傳統文化影響下,杜甫把泰山敬稱為岱宗。
-
11 # 靈璧時空
自漢代中國確立“五嶽”以來,泰山就居於“五嶽獨尊”的地位。
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時始稱“泰山”。“山以嶽遵,嶽為東最”。自漢代中國確立“五嶽”以來,泰山就居於“五嶽獨尊”的地位。中國曆代的封建帝王在這裡舉行隆重的封禪典禮,文人墨客在這裡流連觀賞,吟詠贊嘆。到泰山,既可以飽覽歷史文化的精品,又可以領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異峰突起在華北平原大地上的泰山,山勢突兀挺拔,氣勢磅礴,頗有“擎天捧日”之勢,通常被人們看做是崇高、偉大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曆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秦始皇曾在泰山封禪,從此後又有多位皇帝在此封禪,泰山因此成為了五嶽之首。 古代很多文人騷客留下了大量的關於泰山的詩詞賦。五嶽中,泰山在東邊,而太陽也從東方升起,我們華人一般都以東為大!
-
12 # 梅鶴讀書
把泰山稱為“岱宗”並不是杜甫首創,在前人的詩文中就有這樣的用法,“岱宗”是泰山的另一個名字。
1、把泰山稱為“岱宗”不是杜甫原創我們第一次在古詩文中見到“岱宗”,可能就是杜甫的《望嶽》,這首詩名氣很大,可以說膾炙人口,然而“岱宗”一詞不是杜甫原創,杜甫以前的文人作品中已被廣泛使用。武則天時期的詩人蘇味道的《詠石》中有“聲應天池雨,影觸岱宗雲”,
南北朝詩人鮑照的《松柏篇》中有“龜齡安可獲,岱宗限已迫”,東晉詩人謝靈運的《泰山吟》中有“岱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這首詩同樣也是五言四韻。我甚至認為,杜甫的《望嶽》的靈感來源之一就有謝靈運的這首《泰山吟》,否則他開篇落不會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2、從文字的發展來看泰山,最早稱為太山。“大”字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均有,讀音為“太”,“太山"意就是大山。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後人加點以區別大小之大。按古文字的讀法,“大”有“大”、“太”、“代”三種讀音。春秋戰國時,由於同音字的引申和同義字的演變,“太”與“泰”、“代”與“岱”“岱”與“嶽”也互相變通了,這樣出現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嶽”等專用名稱。“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詩經·魯頌·閟宮》有“泰山岩巖,魯邦所詹”。
3、五嶽之首中國文化中中有“五嶽”的說法,一般指東嶽泰山(位於山東)、西嶽華山(位於陝西)、南嶽衡山(位於湖南)、北嶽恆山(位於山西)、中嶽嵩山(位於河南)。泰山處於東部平原之地,雖然並不太高,卻尤其顯得氣勢磅礴,被稱為“五嶽之首”。就歷史政治及文化的地位而言,全國的許多大山與之相比都相去甚遠。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
綜合來看,把泰山稱為“岱宗”並不是杜甫首創,在前人的詩文中就有這樣的用法,“岱宗”只是泰山的另一個名字。
回覆列表
泰山坐落在山東省泰安市,主峰在城北,海拔1545米,高度居五嶽第三位,古稱“岱山”,春秋時改稱泰山。歷史上曾有七位皇帝到泰山封禪,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因此名聲大噪,被歷代稱為“五嶽獨尊”、“五嶽獨宗”,稱“岱宗”應是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