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12
回覆列表
  • 1 # 慧達講故事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疏狂圖醉,或春悲秋,或寄情山水,名世風流,觸景生情,多以文風傳千里;才子佳人,風度翩翩,多以才情論高下。悠悠古今,滔滔巨浪,泥沙俱下,濾去雜質,千古流芳的是精華。詩人詞客,吟風詠月,箋箋素筆,山長水闊。在浩瀚的時代星空中,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無疑是其中極為閃耀的兩顆星星。沒有他們的文采飛揚,就沒有山水草木的萬種風情。

    倉央嘉措作為高大威猛的北方漢子,其詩情自然粗獷雄渾, 飛花萬盞 ,飄逸浪漫,一個敢於追求自由和真愛的少年,可是依然錯過深愛的姑娘,即便是他詞句優美,樸實生動的字裡行間,娓娓道來的,自然是豪邁奔放的邊塞風情,所表達的亦是對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真愛一往無前的追求,因為《見與不見》中有他聲情並茂的闡述: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這位文采飛揚的詩人,是那麼的多情,又是那麼的執著,他有一顆虔誠睿智的心,“用一朵蓮花商量我們的來世,然後用一生的時間奔向對方"。他用黯然銷魂的詩情,表達著一個多情王子的內心,他遺世獨立的才情,永遠值得世人借鑑。他深諳成敗得失,因為他說過“明知寶物得來難, 在手何曾作寶看, 直到一朝遺失後, 每思奇痛徹心肝"。他徹悟輪迴之道,因為他說過:“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小事。”既然連生死都看得這麼通透,那麼他也必定是閱歷很深之人。他自信滿滿豪情萬丈,曾玉樹臨風,傲視群雄,因為他寫過“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為人處世看得分明,因為他感慨“想了想,一個好人,怎麼活都活不好。好了好了好了,見好就收。”難怪倉央嘉措被稱之為西域的“情詩王子”,想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同病相憐,臨來無限傷心事,納蘭容若則是一個出身豪門卻命運悲催的人物。或許是命運的變數,總會發人深省催人奮進,讓人在逆境苦難中哀而不傷,曹雪芹如此,李商隱如此,納蘭容若亦如此。據說,納蘭容若也是中年喪妻,這人世間最悲催的事情,莫過於生離死別。有生之年,縱然不能比翼雙飛,但日薄西山之際卻願同為連理,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愛恨情仇最卑微的奢望。以至於他詞斟句酌,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他時常這般憂生傷世:“我是人間惆悵客, 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裡憶平生。";他時常這樣顧影自憐:“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閒行獨自吟。"都說詩人是孤獨的。可是,正是那份孤獨,才成就納蘭容若這樣一位哀感頑豔的多情才子。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命運就是喜歡捉弄人。當年大才子蘇軾聲淚俱下地寫下《江城子》時,曾悲天憫人地這般述說:"小軒窗,正梳妝..."可是突然峰迴鬥轉、筆起波瀾“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這種面對陰陽兩隔,所表現出的難捨難分的情愫,不只是飽學之士蘇軾會有,情深義重的納蘭公子也有啊!只是,他表現得相對委婉含蓄一些罷了。因為作為一個重情重義的熱血男兒,他同樣悲不自勝地吐露心聲,於是淚眼婆娑地寫下那首膾炙人口的《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可是,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縱然他念念不舍地感懷風霜草木,卻依然挽不回那相濡以沫的佳人啊!或許,他如此詩情詞意地表達幽怨,這也許是對內心愧疚的一種解脫吧!誰不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呢?誰不想把風景看透、再陪你看細水長流呢?可是,現實總有殘缺,生活不盡完美。難怪有人這樣感慨“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而此間,如玉的才子,自然非納蘭容若莫屬。不管是他的拳拳愛心,還是他的漫卷詩篇,無不如那潔白無瑕的翡翠,給人清新愉悅的視覺,也給人餘音嫋嫋的回味。那種高貴優雅的才情,卻是當今世人無法擁有的。

    有史以來,各取所長,文無第一,不過,一個是詩情無限的西域王子倉央嘉措,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多情才子納蘭容若,他們骨子裡所散發出的文人氣息,永遠是不謀而合的,永遠被世人銘記,關於到底誰最有才情,毋庸置疑,沒有定論,各有千秋,就無需過多揣測了。

  • 2 # 渝西有夢

    倉央嘉措的詩帶著他的人生悟感,其含著空靈的高原氣息,讀時總讓人想起高原的青草,天藍的聖湖,還有那讓人忘不掉的天空,他的詩讀來雖似情詩,但那股高原氣息卻佔主流“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納蘭容若的詩讀來更多的是纏綿的情,兩人我都喜歡,其實兩人不相上下

  • 3 # 浮雲流風

    語言不通的吧……

    倉央嘉措的詩歌,說實話,如果看不懂原版,就只能透過譯作了解,這樣來講,就在於翻譯的如何了。雖說意境不變,但根本無從瞭解其才情,就比如那句最負盛名的“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不小的成分來自於翻譯者的功勞,單我看到的就有三個版本,不一樣的翻譯不一樣的感覺。

    所以我不能說倉央嘉措才情如何,對於藏語情歌而言,倉央嘉措確實有很大貢獻,身為達賴又如此多情,情僧之名也不虛傳,這就是我所能做出的評價。

    納蘭容若,怎麼說呢,詞風師於李後主,其人生經歷也為他的創作帶來充沛的內容,又能痴情如斯,單說一個情字,絕不遜於倉央嘉措。

    關鍵是,他是用漢語寫的,體裁也是詞為主,易於閱讀欣賞。

  • 4 # 王曉漁

    納蘭容若貴為清朝第一詞人,倉央嘉措是頻具傳奇色彩的達賴喇嘛,有人說,他們是開在塵世的兩朵花,在我們看來,他倆至少應是康熙年間不分伯重的兩情聖,才華橫溢的兩才子,康熙大帝何等有幸,有生之年能結識如此英才,他在某種程度上左右著納蘭和倉央的命運。

    可對於容若和倉央,這又是幸與不幸?他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們註定要在歷史長河留下濃墨重彩,奪目明珠豈會淹沒紅塵?“人生若只如初見”,容若輕輕吟出張愛玲的夢想。“當時只道是尋常”,說盡人生的無奈與悲涼。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念我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就這幾句話,足以顛倒重生,是得不到還是已失去?“清明過了春自去,幾見狂蜂戀落花”

  • 5 # 詩詞名句鑑賞

    倉央嘉措雖然情詩傳世,但是身為班禪,他的詩中蘊含有佛家的理性,更容易讓人從中悟出道理,看淡世間秋月春風。

    納蘭容若出生富貴,是至情至性的一個人,為朋友解囊相助,對待感情更是一頭栽進去就出不來了,妻子死後,他的悼亡詩尤其多,最終也落了個情深不壽的結局。

    個人認為,倉央嘉措的詩造詣更高一些,納蘭容若的詩詞更美一些。

  • 6 # 紅孩唉

    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看似沒有交集的兩個人,卻有著太多令人驚歎的巧合

    倉央嘉措,14歲被選定為藏人尊敬不已的轉世活佛,但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纏綿的“情歌”。

    納蘭容若,17歲入國子監,但他於內心深處厭惡官場的庸俗虛偽,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

    雖年少身居高位,但他們二人內心卻都心繫自然與詩詞。

    因著這份熱愛,倉央嘉措成為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詩人,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詩歌,其中最為經典的是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

    納蘭容若的《納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豔,頗近南唐後主。

    兩個身份特殊的少年,在他們各自短暫的一生中,為世間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絕唱。當倉央嘉措的情歌邂逅納蘭容若的詞,便是世間最美的相遇。

    倉央嘉措《十戒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納蘭容若《浣溪沙》: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

    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裡憶平生。

    倉央嘉措《見或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納蘭容若《木蘭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倉央嘉措《最美的情郎》: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納蘭容若《虞美人》:

    迴廊一寸相思地,

    落月成孤倚。

    背燈和月就花陰,

    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納蘭容若《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

    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

    不辭冰雪為卿熱。

  • 7 # 漢魂唐風1987

    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很難說兩人誰更勝籌。一位是西藏攝政王桑傑嘉措認定的轉世靈童,催悲一生而沒有實權的雪域最大的〝王〞。一位是令人豔羨的相門翩翩公子,嚮往精神自由與人格獨立的皇帝身邊的高階奴才。一位傾盡短暫的一生,都在尋覓〝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之法與兩全之道。一位傾盡一生,都在訴說〝一往情深深幾許〞的一片幽情與一腔幽怨。

    除了短命和多情這兩點共性外,他們二人的人生軌跡中,都承載了太多的情非得已,他們二人都是無法擺脫精神痂鎖的文字囚徒。倉央嘉錯圓寂之前,從別人眼中看似高高在上的六世達賴成了客死他鄉的真正囚徒。納蘭在髮妻去世後,把人生信念寄託在佛家的因果輪迴上。

    我不是普度眾生的佛,

    我來尋我今生的情。

    倉央嘉錯盡情揮霍今生的浪漫,尋找他今生的情緣。納蘭則是把情緣寄託在來生,〝手寫香臺金字經,惟願結來生〞……

  • 8 # 愛喝可樂的小太陽

    其實我個人覺得無法比較吧,他們一個是權傾朝野的宰相之子,一個是政治傀儡。納蘭容若更多的是像江南才子的溫潤情懷,他詩中所表現的都是他身為詩人的溫文爾雅,無論是寫她和他所愛的人,還是和皇帝一起江南出巡,他的詩句都是溫和動人心的,雖然他是長在塞北地區,可是他的詩中無一不表達了對江南的嚮往,所以他的詩和他的為人都如同江南才子一般,如同一碧如洗的晴空。而倉央嘉措,他的詩詞中更多的是帶有西藏遼闊寬廣的意味。讀著他所寫的詩句,你彷彿可以看到一位身穿喇嘛服的灑脫男子,走在布達拉宮的街道中,他不羈而放縱,他是政治傀儡,是政治的犧牲品,所以年紀輕輕也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他和納蘭容若一樣,都是英年早逝。納蘭容若是因為家族的壓迫,自身鬱郁不得志,以及無法到自己嚮往的地方。而倉央嘉措,則是清朝和西藏少數民族地區衝突的犧牲品。但是他們兩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自由的嚮往和渴望是一直不變的。他們終極一生都在追尋自由和理想,他們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的文字。

    因為喜歡他們所以胡亂答了一些,不知所言。

  • 9 # 卓達典範

    倉央嘉措與納蘭性德誰更勝一籌?

    若論文學成就,兩人可謂不相伯仲。

    倉央嘉措:

    納蘭性德:

    倉央嘉措與納蘭性德,都是多愁善感的多情種子,種出了無數優美絕倫卻又哀傷無比的人間絕句。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卻為政治傀儡,掙扎一下亦無甚用,索性縱情聲色,所以倉央嘉措的情與佛有著莫大的關係,帶有深深的佛性,也摻雜者深深的壓抑與無奈。納蘭性德,極為性情中人,對妻子用情至深,以致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寫景狀物多以水、荷居多。納蘭性德書法成就極高,書法作品有著極高的價值,只是傳世作品甚少。納蘭性德乃是藏書大家,好讀書,可謂厚積薄發。由於至情至性,多愁善感,導致了英年早逝。

    綜合來說,納蘭性德在各方面成就上是略勝一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就是奔四的人了,感覺壓力好大,你們是怎麼度過這焦灼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