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天下

    喜歡看德雲社相聲的朋友都知道,德雲社的相聲都是要穿大褂的,還有苗圃的相聲也是有傳統大褂在身演出,而主流相聲界則是穿西裝和中山裝的多,那麼,相聲大褂是不是有等級之分呢?

    目前穿傳統相聲大褂主要是德雲社,尤其是郭德綱和于謙的大褂,早些年二人的大褂很普通,隨著德雲社的火爆,兩個人的大褂也發生了變化,和龍袍一樣。 在德雲社客串演出的大咖們穿的大褂也是有花紋,或者純黑色的,比如馮小剛和宋丹丹。

    然後就是德雲社的第二陣容,岳雲鵬孫悅在出名後穿的大褂也有類似清朝皇族的服飾;而其他的人則都是常見的普通大褂。 網上有這麼一句話“一等大褂帶尿鹼兒,二等大褂閃緞面兒。三等大褂卷著袖兒,四等大褂腿兒不夠。” 當然,這句話說的大褂等級只是大褂的價格等級。

    此前馬三立老師說過,在舊社會,說相聲的都是社會最底層,飯都吃不飽,所以沒有統一的服飾,當然也有很多穿大褂的。新中國建立後,相聲作為傳統藝術開始普及,為了與時俱進,此時更多的人選則穿西服來說相聲,而主流相聲界一直保持著西服說相聲的傳統。

    大褂有大褂的好處,就是穿上後顯得溫文爾雅,有傳統的味道在裡面,但是並不是說一定要穿什麼服裝來說相聲,是看個人愛好和表演需求,像德雲社就比較中意大褂,至於為什麼郭德綱和于謙的大褂那麼花哨好看,那是因為他們的大褂可是北京第一傳統服裝常記老掌櫃常書嶺老先生設計的,肯定和別人不一樣,價格當然也是不菲。

  • 2 # 塞上居士

    據我所知文革前相聲演員都是穿大褂,如中央廣播說唱團、北京市曲藝團和天津相聲界。條件好的團做的大褂衣料好一些,一般都是毛料的,但沒見有綢緞的。條件不好的都是布料大褂。沒有等級之分。文革時期破四舊,不穿大褂,改穿中山裝。改革開放後才開始穿西裝。德雲社服裝華麗,是該社有了經濟實力之後才制訂的,也算是於時劇增吧!

  • 3 # 使用者11905157991

    德雲社的大褂都是自己的德雲華服出品,一般來說是一年最少發一套。

    至於說顏色區分,原則上可以自己挑選,但實際上一般按演員的咖數來劃分,名氣大輩分高選的顏色較深,舞臺上會顯得比較穩重。年輕演員為了彰顯個性大多會選擇顏色鮮豔的大褂,這樣有助觀眾對自己加深影響。

    大褂加刺繡在德雲社內部是一種符號也是一種殊榮,代表著年輕演員不需要再借助師父的名氣,自己有能力可以自立門戶。就目前來說,還暫時只有岳雲鵬孫越這對搭檔有資格穿。

  • 4 # 娛樂小么雞

    相聲屬於傳統藝術,自然裡邊的門道和規矩也多一些。一等大褂帶尿鹼兒,二等大褂閃緞面兒。三等大褂卷著袖兒,四等大褂腿兒不夠。這是過去大家對相聲演員大褂的調侃,不同輩分地位穿著自然不同。下面為大家詳細解答當下德雲社是如何分配大褂顏色的。

    第一,大褂“德雲華服”的前身。

    相聲界的水有多深,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耳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相聲界演出服裝也分出了兩派。一派是以姜昆、侯耀華為代表的主流相聲演員,他們演出時主要以中山裝和西裝為主。另一派那就是所謂非主流相聲演員,以德雲社郭德綱、于謙為代表,他們一直堅持傳統的演出服裝——大褂。大褂是就是德雲華服的前身。

    第二,大褂中的“貴族”——德雲華服

    首先說明,德雲華服即使在德雲社也沒有幾個人有資格穿。目前卻只有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和孫悅可以穿,這身是刺繡的,其他成員穿的是沒有任何裝飾的,連郭麒麟都沒有資格穿。德雲華服代表著你的知名度和地位,判定標準是在沒有郭德綱和于謙出場的情況下,單獨演出能賣出票,而且盈利。

    第三,不容小覷的普通大褂

    在德雲社,穿大褂演出已經成了一種傳統,一般越資歷高的,成績比較突出的,會穿比較深沉莊重的顏色,是老成穩重的表現!而一些資歷比較淺的,往往是穿一些顏色比較豔麗的大褂,這樣就更顯眼,能讓觀眾多看幾眼,給自己多一個露臉的機會。當然,一件好的大褂價格那可不是幾個小錢就能買得來的,件件都是價值不菲的。

    從某種角度上說,我們已經習慣相聲演員身著大褂上臺表演,上個世紀穿中山裝表演相聲的習慣現在愈發少見,穿大褂符合我們印象中對這門藝術的固有審美,其實說白了,就是大褂看著舒服,有著眼緣。

  • 5 # 花開淡墨痕49

    在德雲社,像郭德綱、于謙和岳雲鵬、孫越這種能稱得上“腕兒”的演員才有資格穿刺繡的大褂。年輕的演員穿色彩鮮豔的大褂,為的是讓觀眾能多看他幾眼,能記得住他。越老成,穩重的演員穿得顏色越深,他們靠實力吸引觀眾,不靠鮮豔的顏色“博眼球”。

  • 6 # 岑詮

    近幾年隨著德雲社人數越來越多,以及每個人知名度不同,德雲社演員確實在演出大褂上開始有了一些細微的區別,特別是郭德綱、于謙和德雲社其他演員,不管在大褂刺繡還是顏色上,稍加註意就會發現有很大不同。大概規律是依據輩分及票房號召力吧。

    首先說郭德綱和于謙,他們倆的大褂上有刺繡,圖案應該是祥雲(很多人說是龍紋,細看不像),面積大概從肚臍以上到領子以及上袖,布料色調上多數深暗為主,顯得老成持重。當然郭德綱也偶爾會長袍套馬褂,頗有清代富商之態(非貶義)。

    目前能有刺繡大褂待遇的還有倆人:岳雲鵬和孫越,除此之外不管是郭麒麟、張雲雷,還是高峰,都沒這個待遇。主要是因為岳雲鵬和孫越組合現在已經有獨立賣座的號召力,已經是“腕兒”了。但相比郭德綱于謙的刺繡大褂,岳雲鵬孫越的大褂刺繡只有胸口和兩邊上袖,沒連成一片,圖案看不出來什麼樣式,色調比較鮮淺一些——畢竟年輕。布料應該也有差別,不過肉眼看不出來。

    這些刺繡大褂可不是機器加工出來的,均由相聲界赫赫有名的“常記”常書嶺老先生親手繡制,屬於一針一線的精良作品。常書嶺是天津人,14歲開始做中式大褂裁剪,他做的大褂是相聲界的“馳名商標”,德雲社應該是他的“大客戶”了。

    除了上述四人之外,德雲社其他演員均為純色大褂,沒有任何刺繡。即使如此,也是有細微差別的,名氣較大演員及各分隊隊長,一般會選擇色調稍微深點的,不會那麼鮮豔,顯得穩重點,布質多以綢緞為主。其他人則是顏色鮮豔,五顏六色什麼都有,不了也普通很多。純色大褂應該就是“德雲華服”自產自銷了,畢竟成本也很重要的嘛。

  • 7 # 娛樂小阿宇

    在之前,網上有許多關於德雲社演員大褂方面的文章,有的說只有夠級別的演員才能穿雙排扣的,或者只有擁有了一定的名氣和地位才能穿帶刺繡的大褂,可以說是眾說紛紜。

    其實,郭德綱師弟、人稱“鄭喜定”的鄭好。在他自制的節目《德雲社來了》中,鄭好針對德雲社大褂是否有“等級”、“規矩”這個話題,開誠佈公地向大家展開了介紹。

    德雲社的大褂第一它不是發的,都是演員自己掏錢自己做的,做什麼顏色沒有限制但是大家發現一個規律為什麼名氣大的選擇穿帶刺繡的呢?原因很簡單,郭德綱、于謙、岳雲鵬等知名演員之所以會穿帶刺繡的大褂,是因為他們經常舉辦幾千人甚至萬人以上的商演。為了吸引遠處觀眾的目光,演員們特意製作了比較花哨、耀眼的帶刺繡的大褂。而經常在德雲社小劇場演出的普通演員則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因此一般他們會傳比較樸素點的大褂。

    但是德雲社大褂方面真的一點規矩沒有嗎?還是有的,只有一條規矩,那就是剛登臺的新學員要穿藍色大褂,俗稱“學員藍”。比如去年夏天拜師郭德綱的張番、劉銓淼,雖然屬於帶藝投師,但初登德雲社的舞臺,仍然謙虛地選擇了一身藍色大褂。

  • 8 # 最後一次奔月

    郭德綱:我老看網上一幫神人跟真事似得,“德雲社這大褂如何如何如何”,我差點因為這個我們後臺開個會,這誰給造的謠啊!沒有要求,隨便誰愛穿什麼穿什麼。他外人給我們定的級,什麼級別穿什麼。沒有這種要求,就是繡花的貴,他們捨不得! 另外可能孩子們不自覺的琢磨“師父跟於大爺穿繡花的,出去上體育館或者國外演出也好看。咱倆還在天橋地區還在街上演呢,就別穿繡花的吧”。可能是因為這個。但是我們沒有明文規定,也沒有說誰穿一繡花的就大不敬。就瞎說。還有說郭德綱出門水杯必須得交給燒餅的,哎呀,我們在後臺一年跟燒餅同一個後臺連三回都沒有~必須交給燒餅,我就得渴死!這就該錦衣衛上他們家去一趟,問他瞪眼說瞎話,要臉不?

  • 9 # 一字半殤

    德雲社只有一條規矩,那就是剛登臺的新學員要穿藍色大褂,俗稱“學員藍”。比如去年夏天拜師郭德綱的張番、劉銓淼,雖然屬於帶藝投師,但初登德雲社的舞臺,仍然謙虛地選擇了一身藍色大褂。

    德雲社演員的大褂並不是德雲社提供的,而是自己做的。所以在款式、樣式上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只要正式、得體就好。 那為什麼郭德綱、于謙、岳雲鵬等知名相聲演員有時會穿帶刺繡的衣服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郭德綱、于謙、岳雲鵬等知名演員之所以會穿帶刺繡的大褂,是因為他們經常舉辦幾千人甚至萬人以上的商演。為了吸引遠處觀眾的目光,演員們特意製作了比較花哨、耀眼的帶刺繡的大褂。而經常在德雲社小劇場演出的普通演員則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因此一般他們會傳比較樸素點的大褂。

    雖然明面上德雲社沒有對演員穿什麼樣的大褂表演進行規定,但一定也會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比如雙排扣的大褂顯得演員很有氣派和身份,那麼既然郭德綱、于謙穿上這種雙排扣的大褂了,作為徒弟或者普通演員,也穿上這種華貴的大褂就顯得不是那麼尊敬了。

  • 10 # 娛樂是人生第一要務

    有講究,最初的相聲大褂是非常有講究的,而且顏色主要是以黑色,灰色,青色,藍色為主,基本上都是暗色調,目的就是讓人忽略服飾。只關注相聲演員的表情和語言藝術,而且如果不是相聲裡面的劇情需要。

  • 11 # 劉小六Vlog

    沒有講究吧,大褂都是自己公司定做的,德雲華服。紋飾,花色都是根據自己喜好選的。現在網上都這麼議論,反而對演員會形成一定影響。本來沒有的事,可能私底下也會覺得誰誰誰穿啥了,我要不要穿

  • 12 # 自媒體樂園

    只有郭德綱和于謙二位大前輩可以穿滿繡,也只有岳雲鵬和孫越可以穿半繡。張雲雷苦熬多年才穿上雙排扣。說講究也講究,說沒講究也沒講究。

  • 13 # 小風的影片

    德雲社大褂五顏六色?其實大有講究,尤其這一種連少班主都穿不了

    大家都知道說相聲的傳統服飾是大褂,一襲大褂,一雙布鞋,一把摺扇這應該就是最傳統的相聲藝人的形象了。但是不知道大家看德雲社演出時有沒有注意到,德雲社的大褂顏色非常豐富,可以說只有想不到沒有穿不到。但是儘管如此,對於穿大褂還是有不少講究的,並不是什麼樣子的都可以隨便穿。

    首先是那些色彩比較鮮豔的,這種大褂一般是新人穿的。還沒有什麼名氣,穿一些色彩比較鮮豔的大褂可以更容易讓觀眾記住你,這樣才有利於以後的發展,而且穿色彩鮮豔的大褂更容易讓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對於初出茅廬控場能力一般的新人來說有利於表演的進行。比如如今德雲社這些已經成名的小將們在早期時穿的大褂顏色也都是非常鮮豔的。那麼他們為什麼現在就可以穿一些相對來說比較樸素,顏色也不那麼亮眼的大褂了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已經有足夠的名氣了,也可以控得住場子。不需要再用這種輔助手段去讓觀眾注意到自己,自然而然的也就可以穿一些比較樸素的大褂了。像如今的德雲四少等演出時就普遍是一些顏色相對沒有那麼亮眼的大褂。

    至於還有一種更高等級的大褂是帶有刺繡的,這種大褂就更有講究了。實力上就不用說了,名氣上也必須得是頂尖兒的,用班主的話說就是把你名字掛出去得賣得出去票,能養活這一班的人才穿得起這樣的大褂。如今的德雲社,除了郭德綱老師和于謙老師之外,能穿得起這樣大褂的也只有小嶽嶽和孫越老師了。

    像德雲社的這些後起之秀們,雖然如今也有了一些名氣,但是相對來說還比較稚嫩。還需要在打磨一段時間,才可能有資格穿上這樣的大褂,即便是少班主也不例外。都說說相聲的規矩大,但這種規矩也是為了照顧新人才有的,還是很人性化的。

  • 14 # 二次出征0224

    “一等大褂帶尿鹼兒,

    二等大褂閃緞面兒。

    三等大褂卷著袖兒,

    四等大褂腿兒不夠。

    分別是郭德綱于謙的大褂都是繡著花紋的,閃緞面就是岳雲鵬孫悅穿的那種,看著很厚實面料很高階,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第三種,有白色的裡子,挽起袖子來是白色的,最後那種可能是學員穿的吧

  • 15 # 歡樂喜劇天天看

    相聲表演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最在乎的還是觀眾的感受。一上臺,很多觀眾不瞭解你的藝術表演能力多麼高超,只能單從你的相貌穿著上大概“瞭解”你。所以說,相聲演員在衣著顏色上有很大的講究,首先你的衣著顏色雖然不是必須讓觀眾賞心悅目,但至少應該讓觀眾可以接受。

    一般相聲演員在演出的時候都穿著長衫,在北方也叫馬褂。在舊社會,人民生活貧苦,國家又對普通民眾衣著顏色有著很嚴格的規定,所以作為公共人物的相聲演員一般所穿長衫多以黑、青、灰、藍色為主。但中間也有例外,如張壽臣大師,一輩子只穿黑大褂;張傑堯大師,從不穿大褂,演出只穿西裝。解放以來 ,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聲演員的衣著顏色也緊隨潮流,出現了紅、黃、粉色甚至綠色的長褂。

    如今紅遍大江南北的德雲社,對衣著顏色也是很放得開,並沒有嚴格的要求,一般只要不會和老師撞衫,不要太過分,穿自己喜歡的就好了。按照相聲界的老傳統講,如果師徒同臺,按輩分衣著顏色依次是:黑、藍或者紅、藍。對於固定的相聲搭檔還會有同色的,如果演出的是專場,每次出場結束後還需要換一套顏色不一樣的,讓觀眾眼前一亮。一般年級大點的演員,自然就不會喜歡那些花裡胡哨的顏色,穿些灰色、黑色等沉穩素雅的顏色的長衫。對於一些年輕的“小鮮肉”演員,會穿些亮眼一點的,例如大紅色、亮藍色、翠綠色等,顯得青春活潑。

    德雲社的當紅演員岳雲鵬就回答提問說:“演員衣著顏色沒有特別的要求,想穿什麼就穿什麼,衣服都是自己準備的,只要不要和師傅撞衫就可以了”。近年來,隨著名氣的提高,小嶽嶽的衣著顏色也開始向“深色系”靠近,開始穿一些灰色、棕色之類的衣服,顯得越來越沉穩、大氣了。

    相聲界的師徒輩分觀念看的非常重,其中的門道很多。其實,關於相聲演員的衣著顏色,沒有必要對其做過多的深究,咱們只要看了開心,看的高興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沙溪旅遊要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