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是在對文獻進行閱讀、選擇、分析、綜合和理解的基礎上, 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一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況和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論述的學術論文。綜述撰寫要把握三個關鍵要素:
1 、綜述的選題
寫一篇好的綜述, 選題至關重要, 好的選題可為綜述確定一個較高的起點, 選題範圍要把握三個方向:一是選題專業性。好的選題取決於作者對選題相關專業領域科研問題、知識背景和文獻的瞭解情況, 要依據自己的專業能力, 選擇最為熟悉、功底最深的專業內容為選題方向。二是選題實踐性。選擇那些前期有科研實踐, 即研究有進展、有成果, 但仍存在諸多爭論、分歧, 或存在亟待解決焦點、熱點問題的相關專業為選題方向, 這樣的選題關注度高, 可供參考借鑑文獻也足夠多。三是選題範圍要適度, 忌面面俱到, 不妨立足一兩個“小問題”進行綜述, 哪怕是對一個點的挖掘, 只要有立意、有創新, 寫出的綜述就有分量、有價值, 反之則易出現選題包羅永珍, 大題淺做, 反倒說不深、論不透。
2 、文獻的檢索
綜述選題確定後, 就可進入目標文獻的檢索階段。電子資料庫檢索是目前常用的檢索平臺。要掌握文獻檢索的規律和方法, 力爭在較短的期限內從海量的文獻中快速、高效捕捉到有參考價值的目標文獻。
一是確定檢索系統並限定學科範疇。目前常用的中文檢索系統包括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維普科技期刊資料庫等, 外文檢索系統包括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資料庫、Pub Med資料庫、BIOSIS Preview資料庫等。確定了檢索系統後, 首先透過檢索系統提供的學科分類資訊 (文獻分類目錄) , 選擇限定需要檢索的文獻學科, 此時即可輸入檢索條件, 依據規範化的主題詞或專業內容確立的關鍵詞或任意詞 (欄位) 作為檢索詞進行檢索。
二是做好文獻檢索的欄位限制與擴充套件。文獻檢索的初始階段, 檢索、儲存的文獻量大、面廣, 待進入文獻精準蒐集階段, 就要對檢索欄位進行限制, 去粗取精、好中選優, 可使用“並含”、“或含”“不含”等限制性欄位, 還可透過限定文獻來源、時間、型別、語種、何種基金支援等減少文獻檢出量, 提高選用文獻精準度。反之, 若檢索文獻量過小, 則需進行欄位擴充套件或減少欄位限制。此外, 鑑於眾多文獻使用醫學名詞的不規範, 在進行文獻檢索時, 還可透過改變關鍵詞或對關鍵詞進行擴充套件等方法進行檢索, 選出專業領域具有代表性、可靠性、權威性 (指南、專家共識類) 文獻。
3、 文獻的閱讀
一篇綜述的價值, 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作者對選題相關文獻的瞭解、掌握狀況, 文獻是撰寫綜述的論據, 質量高低直接影響綜述論文的水平, 因此要認真、反覆閱讀原文獻, 提煉其中的要點和精華。
一是總結歸納。首先透過瀏覽文獻的標題、摘要、作者、作者單位、附錄的參考文獻選擇與選題相關的文獻, 以確定有價值的資料。然後對收集的文獻, 先粗讀後細讀、先概括性瞭解後精準性瞭解、先文字性瞭解後本質性瞭解。閱讀文獻要心中有主線, 圍繞主題進行歸納, 瞭解文獻與選題關聯性, 找出文獻中有價值的內容, 最終構建出所撰寫綜述的整體框架和段落層次。
二是思考發現問題。閱讀文獻是為了認知選題領域的醫學科研動態, 包括科研內容、成果、方向, 存在的研究空白乃至熱點、焦點問題等, 閱讀文獻的過程亦是不斷學習思考、發現問題、提高認識的昇華過程。如詳細閱讀相關領域專家的論文, 可加深對該研究科學性和創新性的理解;閱讀持有不同觀點、認識, 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文章有可能發現新的問題。帶著問題去閱讀, 在閱讀中查詢發現問題, 不斷迴圈往復, 補充完善選題, 就是文獻閱讀的意義所在。
綜述是在對文獻進行閱讀、選擇、分析、綜合和理解的基礎上, 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一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況和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論述的學術論文。綜述撰寫要把握三個關鍵要素:
1 、綜述的選題
寫一篇好的綜述, 選題至關重要, 好的選題可為綜述確定一個較高的起點, 選題範圍要把握三個方向:一是選題專業性。好的選題取決於作者對選題相關專業領域科研問題、知識背景和文獻的瞭解情況, 要依據自己的專業能力, 選擇最為熟悉、功底最深的專業內容為選題方向。二是選題實踐性。選擇那些前期有科研實踐, 即研究有進展、有成果, 但仍存在諸多爭論、分歧, 或存在亟待解決焦點、熱點問題的相關專業為選題方向, 這樣的選題關注度高, 可供參考借鑑文獻也足夠多。三是選題範圍要適度, 忌面面俱到, 不妨立足一兩個“小問題”進行綜述, 哪怕是對一個點的挖掘, 只要有立意、有創新, 寫出的綜述就有分量、有價值, 反之則易出現選題包羅永珍, 大題淺做, 反倒說不深、論不透。
2 、文獻的檢索
綜述選題確定後, 就可進入目標文獻的檢索階段。電子資料庫檢索是目前常用的檢索平臺。要掌握文獻檢索的規律和方法, 力爭在較短的期限內從海量的文獻中快速、高效捕捉到有參考價值的目標文獻。
一是確定檢索系統並限定學科範疇。目前常用的中文檢索系統包括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維普科技期刊資料庫等, 外文檢索系統包括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資料庫、Pub Med資料庫、BIOSIS Preview資料庫等。確定了檢索系統後, 首先透過檢索系統提供的學科分類資訊 (文獻分類目錄) , 選擇限定需要檢索的文獻學科, 此時即可輸入檢索條件, 依據規範化的主題詞或專業內容確立的關鍵詞或任意詞 (欄位) 作為檢索詞進行檢索。
二是做好文獻檢索的欄位限制與擴充套件。文獻檢索的初始階段, 檢索、儲存的文獻量大、面廣, 待進入文獻精準蒐集階段, 就要對檢索欄位進行限制, 去粗取精、好中選優, 可使用“並含”、“或含”“不含”等限制性欄位, 還可透過限定文獻來源、時間、型別、語種、何種基金支援等減少文獻檢出量, 提高選用文獻精準度。反之, 若檢索文獻量過小, 則需進行欄位擴充套件或減少欄位限制。此外, 鑑於眾多文獻使用醫學名詞的不規範, 在進行文獻檢索時, 還可透過改變關鍵詞或對關鍵詞進行擴充套件等方法進行檢索, 選出專業領域具有代表性、可靠性、權威性 (指南、專家共識類) 文獻。
3、 文獻的閱讀
一篇綜述的價值, 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作者對選題相關文獻的瞭解、掌握狀況, 文獻是撰寫綜述的論據, 質量高低直接影響綜述論文的水平, 因此要認真、反覆閱讀原文獻, 提煉其中的要點和精華。
一是總結歸納。首先透過瀏覽文獻的標題、摘要、作者、作者單位、附錄的參考文獻選擇與選題相關的文獻, 以確定有價值的資料。然後對收集的文獻, 先粗讀後細讀、先概括性瞭解後精準性瞭解、先文字性瞭解後本質性瞭解。閱讀文獻要心中有主線, 圍繞主題進行歸納, 瞭解文獻與選題關聯性, 找出文獻中有價值的內容, 最終構建出所撰寫綜述的整體框架和段落層次。
二是思考發現問題。閱讀文獻是為了認知選題領域的醫學科研動態, 包括科研內容、成果、方向, 存在的研究空白乃至熱點、焦點問題等, 閱讀文獻的過程亦是不斷學習思考、發現問題、提高認識的昇華過程。如詳細閱讀相關領域專家的論文, 可加深對該研究科學性和創新性的理解;閱讀持有不同觀點、認識, 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文章有可能發現新的問題。帶著問題去閱讀, 在閱讀中查詢發現問題, 不斷迴圈往復, 補充完善選題, 就是文獻閱讀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