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熙元堂主
-
2 # 悠悠媽的快樂生活
和母親談一談,如果母親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的話,那麼可以適當的來多注意,但是這種情況可能相對比較難,因為想改變一個成年人真的太難了。
曾經有一個孩子說,父母媽媽和姥姥說話都是這種情況,後來孩子也跟他們談過,最後沒有效果,最終孩子決定好好學習,然後早點考一個可以接受的學校離開這個家庭,有時候原生家庭的影響不止在這,一輩可能有兩三代,所以說嫁錯老公毀一生,娶錯老婆毀三代,這個時候能不能讓父母改變,可以盡力一試。
其實真的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當父母。當父母,沒有任何培訓,沒有任何的考試,但卻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選擇不了自己的父母,那麼嘗試著跟他們溝通,讓他們做些改變,要麼自己努力跳脫這個環境。
-
3 # 狸狸兮
語言暴力我們隨處可見,有時見怪不怪了,然而但我們自己經歷語言暴力,對我們施暴地還是我們最親愛的母親的時候,這會讓我們更加傷心難怪過,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她們家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她媽媽就對她各種挑剔,各種諷刺,漸漸的我朋友也就習慣了她媽媽對她的態度,但她性格也隨之變得自閉,經常流眼淚,也不願意與別人交流,其實說到她我也很難怪,畢竟曾經一個多麼優秀的姑娘。
對於家庭語言暴力,我們還是有必要採取積極措施的,母親一個生我養我的人難道真的對兒女沒有一絲情義,我們作為兒女是要尊重父母,不頂嘴,不還手,但是這個是要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在父母為我們好的前提下,如果父母都不能為兒女做一個好榜樣,經常運用語言暴力,那我們就要適時制止這種行為。我們可以這樣做,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後,試著和母親好好溝通,把你的真實想法告訴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你也可以直接告訴母親這樣的語言暴力對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希望她尊重你,如果確實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事受到母親語言暴力,那麼你自己也要尋找原因,好好改正,總之需要尋找雙方的原因,而不能一味地要求對方改變,上述我的經歷和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
-
4 # 菜文吉
首先抱抱你。
父母加諸於孩子身上的暴力。無論是熱暴力,冷暴力。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狀態和人格狀態產生影響。可是,有許多父母不會想到這些。
你說“每次”母親的語言暴力對你產生了很大的困擾。想必也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很久開始就這樣了。
首先,你要明確,雖然在家庭中,你是處於弱勢群體的,但是人格上不應該有所不同,你要向你的母親堅定的宣告:你可以管教我,你不可以侮辱我。長此以往,並且不要選擇過激的應對,否則,你就成為了你最討厭的那種人。在你目前的生活狀態中,你是不幸一方。但不是你天生就應該被別人用語言傷害。沒有人有權利可以傷害你。
其次,瞭解為何和成為這樣,是你有些事情做得不夠好,還是你的母親本身生活壓力大,對生活有所不滿,拿你當做一個發洩的渠道而已。
如果是你自己不夠好,付出努力和意志去改變,如果是你母親的原因,可以嘗試推心置腹的談一談。如果不見效,再看下一條。
最後,如果一切努力都沒有用的話,你能做的只能是把這些干擾完全忽略,試著在逆境中鍛鍊自己強大的內心。待能力足夠時,獨立生活。
祝你的人生順利。但要記得,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誤,而去懲罰自己未來的人生。不要灰心,不要放棄。加油。
-
5 # 想象日子
看到你的話,我也很懊惱啊!
我在輔導小孩寫作業時,自己有時會被氣的失控罵她打她,打完我自己會哭得稀里嘩啦的,有時她反而會哭著來安慰我:說自己錯了,媽媽身體不好不該惹你生氣。後來只要我發現情況不對,我就會說:讓我們彼此先冷靜10分鐘。過後再來處理情緒也能降一降。
媽媽對你語言不好是不對,大人也要學習如何做個好家長。可你呢?你關心過你媽媽嗎?知道你媽媽需要什麼嗎?
小孩需要愛、關心、物質,大人也需要,成年人要面對社會、工作、金錢、家庭,種種鴨梨山大。媽媽十月懷胎生下你不容易,養大你更是艱辛,想要改變你媽媽,就得先從自己改變起。
-
6 # 蒙粒言
語言暴力很傷人,但是同在一個家庭你沒為法逃避,所以只能想辦法改變。
首先你要知道母親都是愛子女的,她的出發點肯定是為你好,只不過她的方法錯了,她自己是沒意識到的,更沒想到她的行為已對你造成了傷害。這就需要你在雙方都心平氣和的狀態下跟你母親做一次溝通,把你的想法和感受告訴你母親。相信你母親知道你內心想法會有所改變。
我也是一位母親,站在我的角度,發現我孩子很多問題,有時就有點控制不住朝孩子發火,但我越說孩子越反感,他不吭聲,也不搭理我。用他的沉默來對抗我,他的表現讓我很傷心。我很希望孩子能跟我好好溝通,讓我瞭解他的內心世界。
後來我就去聽課,關於如何做父母的課,上課老師說,想要改變孩子就得首先改變自己,跟孩子說話要面帶微笑,語言要和善,少責備,少抱怨。所以為了孩子我儘量去改變自己。
-
7 # l洋洋自得
母親性情我們無法改變,兒大另,女大娉,當你成家立業了,你別把那些暴力轉稼到你的家庭就好了,你也別費心想轉變她老人家,有機會回家看看就得了!
-
8 # 我真的是怒放老爹
首先說句大實話,別指望她能改了,90%是不可能,然後,她這樣的溝通和表達方式,可能說明了兩個問題,一,她的成長時期有傷,二,或者這是讓她感到自在的方式,沿襲了她周圍的環境,比如有這樣的家人,整個居住環境都是同一種溝通方式。你處在這樣的情況,有兩個辦法,一,割裂。想辦法與這種負能量分開,沒有相容這一說,這已經讓你感到痛苦了,可她改不掉或者不自知,別指望溝通能改變,改變一時而已,徹底改變那是電影演的,編劇為了達到煽情的效果,為了推到某個結果上去,而這是生活。割裂開來,哪怕是某些時候的某些時間,儘可能減少這種接觸,如果你還年少,儘可能更多的爭取自己的時間空間。二,第一個是被動的,這一條是主動的,儲備力量和經濟能力,讓自己改變,她不能,而提出了這個問題的你,能。積極的規劃自己的未來,徹底甩掉語言暴力的痛苦暫時不可能,就轉移注意力,腳踏實地的做一些向前看的實事,當你一步一個腳印成長時,說實在的,你已經不會在乎了,因為當你變得越來越強大,再暴力的語言都將失去力量。
-
9 # 慢品流年
母親對孩子的語言暴力無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母親的期望值。
比如,母親預期孩子考試拿90分,結果,孩子只拿到60分,離母親的期望值相差懸殊,會認為子女不爭氣,於是,使用語言暴力。
第二,孩子的行為背離了母親主導的框架。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行為叛逆,不愛學習,熱衷遊戲,或者沉迷其他不良嗜好。母親會認為自己所有的付出不被珍惜,會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
第三,母親的工作生活的不如意,常常會情緒暴躁。
母親生活中堆積的負面情緒壓得她疲憊不堪,長期壓抑沒有發洩口。子女一旦“不聽話”,那就會導致母親使用語言暴力!
作為母親,我想說:孩子,是我們在世間上天賜予的最珍貴的禮物。從十月懷胎到咿呀學語,從步入校園到參加工作,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就是有限的十多年,不高調的學習“孟母三遷”、“岳母刺字”,起碼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讓我們的孩子Sunny、積極、向上,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
如果當母親的情緒化,動不動就像潑婦一樣對孩子惡語相向,那麼,我們的孩子會性格畸形,認知偏頗,會形成一生難以磨掉的陰影。
總之,母親很偉大!責任也很重大!母親的素養小而言之關乎家庭,大而言之關乎社會。作為母親,一定要加強自己各方面的修養,為子女托起一片藍天,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10 # 舒晗讀書
有句話說:“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
最近舒晗讀了《有限責任家庭》,作者李雪的經歷和題主很像,也是被母親傷害。
用書裡的話來說,心理學上有“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是那種對生活充滿熱情、喜歡體驗新鮮事物、容易感受到快樂滿足的,而“死本能”則是來自那些阻斷能量、評判我們欲求,不迴應我們情感的行為。
在一個家庭裡,因為孩子弱小、無力反抗,最容易承接家族中大人的死本能。父母主要透過兩種方式來向孩子投射死本能。
一是抑制孩子的活力。有些父母雖然不攻擊孩子,但是孩子無論想幹什麼都得不到支援,只被允許用同一種方式生活,其他的嘗試都會被警告、取消。你不可以對美好有任何嚮往,必須和父母一樣謹小慎微,毫無活力。
二是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父母自己的人生乏善可陳,卻總是挑剔孩子身上不夠好的地方,把孩子當成垃圾桶,負面情緒全都拋給孩子。
知道了父母是在讓孩子“背鍋”負面情緒,就要試著穩住自己的內心,守住真實感受,為自己發聲。
每一個從小“背鍋”的孩子,原本都是想要“拯救”父母的,他們不惜犧牲自己,只渴望父母能夠好起來。如今孩子長大了,可以清醒地覺知:這樣的關係不要也罷,我們做好自己,只把愛和精力留給真正值得珍惜的人。勇敢一些。
-
11 # 曼迪聊家常
看到你這個問題的時候,特別心疼你。被母親語言暴力,甚至帶難聽的字眼傷害,這樣的經歷,我也曾有過。
自打我懂事起,就覺得自己的母親跟別人的不一樣。我的母親脾氣暴躁,對我的教育是非打即罵,而且罵我的時候經常會帶著一些惡毒難聽的字眼,我經常懷疑她不是我的親生母親。
最嚴重的一回,我已經上了初中,母親當著一個男生的面罵了我,這讓青春期的我覺得特別難堪,差一點想喝家裡的農藥自殺。那一刻,我特別恨她。
後來上了高中、大學,我都住在學校,跟母親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我有什麼事都不願告訴母親。直到現在,我已經自己做了媽媽,才跟母親的關係有所改善。也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中間我花了太多的時間來與自己的母親和解。
作為一個有同樣的經歷的人,我沒有什麼雞湯可以餵給你,只有幾點個人建議:
第一,你可以多花些時間去了解自己的母親,包括她的成長經歷以及她目前的生活狀態,也許你就會找到答案。
第二,始終相信,自己的母親一定是愛自己的,只不過,她教育孩子的時候用錯了方法。
第三,多給自己一些正面鼓勵,也可以多看一些治癒心靈的書籍。
雖然,我們沒有權利挑選誰來做我們的父母親,但是我們始終有權利選擇讓自己不再做他們那樣的人。
-
12 # 海棠下新華門
曾經小時候我也很苦惱,媽媽總是用難聽的話說我,從來不顧我的感受,既便我很努力的做事,努力去做好,媽媽有些時候還是會責罵我。現在我也是母親了,我希望我自己不要像我媽媽罵我那樣罵孩子。學習中,孩子的懶惰真的讓我好苦惱,一二年級我動手打他,然後自己再躲到廁所哭,打罵之後會很內疚,也總在思考怎麼去溝通怎樣去改變。我承認在生活中我沒少罵他,那天弟媳打侄兒,我兒子說:二媽好爆燥,我說是有點,如果你犯那樣的錯我只會罵你,他的回答讓我思考了很多天,他說,我情願你打我,不願意你罵我,你罵得太難聽了……我真的很想說,孩子,我態難了,我不讓你做任何家務,也不要求你全班第一,我只希望你學習自覺,做事快點,不要懶懶散散,然後刷牙洗臉不要我來督促,真的,我很怕,很怕將來你進入社會既沒文化又不能吃苦怎麼生活?在長期的的這種憂慮中,我剋制自己,也為改變你努力,我跟你談心,我給你寫留言條,我陪你聽課,有甚你背的課文我也背,我身體不好,太生氣就會頭痛,你知道我疼得起不來床的時候我都在想什麼嗎?如果那一天沒有了我,你該怎麼辦,繼續這樣下去,將來怎麼辦。有時賭氣不再管你,也只能堅持一天半天,因為不能放棄你,還是要來強迫你學習,大罵你十二點還不睡覺,指責你睡覺不刷牙洗臉……你知道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有多崩潰嗎?
回覆列表
很理解這樣的當事者,好多人都有這種經歷,真的非常折磨人傷害人,那種心裡的刺痛很可能會跟著人一輩子難以磨滅。
首先說面對母親持續刺耳的語言暴力,該怎麼辦?
1.保護好自己。別說是母親,社會上任何人,都有可能對別人發起攻擊包括語言暴力,對於語言暴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它有免疫,當然,對於深受母親語言暴力的人,沒有經過訓練的人,跟他說不要受傷害是幾乎不起作用的,那麼我們就分析一下語言暴力是怎麼回事,它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一個人不開心、心態不健康、極端才會給別人示現那些失態的形象,母親對待孩子本應該給予充分的愛和理解的,但是並不是說不聽話的孩子才會遇到母親的語言暴力,有一部分很優秀的孩子尤其女孩子,仍然免不了遭受母親的語言暴力,並且用詞極度難聽,真的讓人無法理解是從親生母親口中出來。
所以當事人要理解,母親一定是心裡不夠健康,才會給自己語言暴力和傷害,無論母親是出於任何出心,自己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是母親說的那樣,那就對那些語言遮蔽掉吧。因為如果您當真了,就中招了,就受傷了。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內心,是需要保護的,我們沒法保證別人不攻擊自己,但是我們要做的是儘量不受傷害。
對於身體方面的暴力,人們都知道反抗或躲避,為的就是讓自己免受傷害,那麼心理上的傷害是完全同理的,能懟回去就懟,不能懟或者不應該懟,那就躲。心裡方面的攻擊怎樣躲,那就是遮蔽呀。這個遮蔽不是阿Q精神,而是免疫力,就是提升自己內在的能量,你無論怎樣歇斯底里還是語言刺激,我都跟聽到驢在那裡叫一樣,跟她一般見識幹啥哈哈。
2.理解母親的不容易。母親能夠對親生孩子持續的語言暴力,尤其很傷人難聽的那種,基本上可以斷定,母親的成長經歷、原生家庭,甚至當前的婚姻關係都是非常受傷的,她本身內心就是缺愛的,不健康的,很痛苦的,很可憐,母親一般是控制不住自己才會對孩子語言暴力,有的是孩子不聽話,批評孩子,而有些是孩子很優秀,所以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儘量去理解她,同情她,如果能夠真正理解母親內心的苦楚,那麼自己受的傷害也就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