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東北的小豆包

    當時西漢實力不允許啊,而且劉邦同志太忙了。

    公元前202年,劉邦終於在垓下擊敗項羽,贏得了楚漢之爭的完全勝利,此後他率軍回到洛陽,並在洛陽稱帝,建立了西漢王朝。劉邦在洛陽稱帝之後,天下仍舊不是很太平,不久之後燕王臧荼謀反,被劉邦派兵平滅後,派出自己的發小好哥們盧綰成為新燕王。

    西漢初年的形勢圖,其實並不是後來的大一統格局

    接下來,有人向劉邦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聽取陳平的建議以到楚國邊境視察為名,設計抓捕了韓信,接下來罷免了韓信的楚王爵位,降為淮陰侯。

    然後被劉邦遷徙到山西韓王韓信,受迫於匈奴與漢朝的雙方壓力,無奈下頭投降了匈奴,之後被劉邦封為代王的三弟劉仲也面對匈奴的壓力,逃了回來,匈奴主力南下入寇,劉邦又親自率軍與匈奴的冒頓單于進行決戰,結果被冒頓單于打敗,幾乎將老命送掉,最後一頓請和,才算逃了回來。

    劉邦稱帝建漢之後仍舊頻繁的南征北戰

    然後就是陳郗造反了,無奈之下,劉邦只得御駕親征去平叛,在他出徵的時候,梁王彭越被人舉報謀反,彭越被劉邦拿下,發配四川,半路上又被呂后給剁成肉泥。淮陰侯韓信也被殺死。

    劉邦的打敗陳郗之後,發現盧綰也牽涉到陳郗造反之中,於是盧綰也不得逃亡匈奴。

    而在這之後,淮南王英布因為一起桃色事件的誘因也造反了,而且英布當時實力很大,將劉氏楚國和荊國都給幹掉,幾乎佔據了東南之地,無奈之下,劉邦只得再次御駕親征,最後將英布擊敗。

    劉邦擊敗英布後才衣錦還鄉,第二年病死在長安

    此次劉邦班師途中,順便回了一趟老家沛縣,與老鄉們喝了好幾天的大酒之後,才回到長安,而後的第二年,因為在征伐英布的作戰中,被英布軍流矢射中的舊傷復發,劉邦病死在長安。

    所以劉邦一直很忙,根本沒有時間理會南越國。

    而當時天下除了南越國,還有東越國和閩越國,這兩個當地越人在秦亡之後建立的國家。

    秦末天下大亂之後,當年秦始皇派到嶺南開疆拓土的將領趙佗,就立即關閉了嶺南與中原的通道,後來更是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西漢建立之後,南越國對於西漢總體較為恭順,漢武帝時期關於對漢朝的態度問題,南越發生內亂,親漢的太后被仇視西漢的宰相呂嘉殺害,漢武帝出兵南越國,將其滅亡,納入到西漢版圖。

    漢高祖劉邦去世84年後,漢武帝攻滅南越,完成大一統

  • 2 # 文史走馬燈

    (1)漢朝初立,政權內部暗潮湧動,劉邦不想樹敵

    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也就是說雖然承認劉邦是天子,是天下共主,但是實際上劉邦的政權並不穩定,因為還有許多異姓諸侯王的存在,這些人各懷心思,對漢朝政權的鞏固是巨大的障礙。

    因此,劉邦在漢朝建立之後,其首要任務實際上就是平穩內部,而不是再樹立新敵人。所以,在南越也沒有主動性大範圍進攻漢朝領土的情況下,劉邦自然是先不去理會。

    (2)劉邦安排了長沙國與南越國針鋒相對,相互削弱

    其實劉邦表面看似沒有理會,實則卻安排了一個棋子,那就是長沙王吳芮。

    前202年初,漢高祖不承認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為趙佗所有,反而將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給長沙王吳芮。劉邦這一手,可以說是一箭雙鵰。既封了長沙王吳芮的諸侯國領土,同時又借長沙國去牽制南越國。

    因為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屬於爭議領土,所以長沙國對南越國從一開始就懷有敵意,兩國之間劍拔弩張,在長沙國和南越國交界的關口長期守有漢朝派駐的重兵。而長沙國是漢朝的內諸侯國,其對待南越國的態度,同樣也不會違背漢朝的外交政策。可見,劉邦不是不管,而是把麻煩交給了長沙王,在內部轉移了矛盾。

    如此一來,在劉邦鏟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就不需要再著重理會長沙國了,因為長沙國自己的事兒也忙不過來了。

    (3)外部勢力同樣也蠢蠢欲動,攻擊南面則有可能丟了北面

    北方的匈奴也是非常的具有威脅性,劉邦自己最有切身的感覺。當時“白登之圍”的窘境依舊曆歷在目,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劉邦當時如果沒有陳平的計謀,可能就回不來了。

    那麼你覺得呢?

    

  • 3 # 方城闕

    公元前202年正月甲午日,劉邦在眾諸侯及將相們的再三尊請下在定陶稱帝,建立漢朝。

    三年的反秦起義,四年多的楚漢戰爭,造成漢朝國力凋敝,百姓食不果腹。劉邦尊叢“黃老之術”,無為而治,與民休養。但楚漢之爭時遺留下來的異姓王問題,時時困擾著劉邦。

    漢朝初立,臨江王共驩便起兵造反,劉邦派盧綰、劉賈領兵前去鎮壓,歷時數月方才平定。

    十月,燕王臧荼又起兵反叛並攻下了代地,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征討,斬殺了臧荼。

    剛剛平定臧荼,穎川侯利幾又興風作浪,起兵反叛,劉邦又率軍平定了利幾的叛軍。

    轉年,匈奴發兵攻打馬邑,韓王信投降了匈奴,其部將曼丘臣、王黃在白土城擁立前趙將趙利為王,並聯合韓王信、匈奴一起侵犯漢朝。年已五十六歲的高祖劉邦,徵調全國三十二萬兵馬,由自己親自率領前往征討。結果由於輕敵冒進,由他率領的前部人馬在白登被匈奴軍包圍了七天七夜,漢軍士兵被凍掉手指的有十分之三,最後在陳平的計謀下,劉邦方才脫離險境。

    第二年,心力交瘁的劉邦又一次率軍東進,在東垣一帶追擊韓王信的殘餘勢力。

    高祖十年(前197年)十月,劉邦總算安穩的過了一年。剩下的四位異性王,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都進京前來拜謁高祖。

    轉年禍事又起,代相陳稀起兵造反。劉邦此時就像一名救火隊長,這邊還沒滅火,那邊梁王彭越又露反跡,緊接著淮南王英布又舉兵反叛。抱病親征英布叛軍的劉邦,在征討中又被叛軍箭矢所傷,好不容易才平定了英布的反叛。

    劉邦拖著病體回到京城沒多久,昔日勝似兄弟的燕王盧綰,又反叛敗露。此時已臥床不起的劉邦再也無力親率大軍前往征討,只好派出樊噲前去討伐。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在位七年,長期在外征討的劉邦,在長樂宮病逝,享年六十一歲。

    由於上述原因,劉邦在平定天下後,無心也無力再去收復地處偏僻,被譽為“荒蠻之地”的嶺南地區。而將防禦嶺南的任務交給了長沙王吳芮,以長沙國做為漢朝南部屏障。

    在征討英布時,劉邦為了防範英布南逃,同時也為了防備長沙王吳芮(英布的丈人),特派出“機辯之士”陸賈出使南越,聯絡並安撫南越王趙佗,使之與漢朝交好。

    劉邦病逝後,呂后專制,漸漸的與南越國交惡,南越王趙佗藉機自稱“南越武帝”,併發兵攻打長沙國,佔據了長沙國邊境的幾個縣,不久旋即撤兵退回嶺南。

    公元前112年夏,一代雄主漢武帝,發兵十萬進攻南越國,歷史半年將歷經五王,享國九十三年的南越國平滅,嶺南迴到了漢朝的懷抱。

  • 4 # 婷婷愛歷史

    婷婷認為劉邦不是不想南下收復嶺南地區,而是劉邦一沒時間,二沒兵力,甚至害怕嶺南地區的勢力的人出來搗亂。

    劉邦稱帝,已年過半百。

    劉邦在得到韓信的幫助下,擊敗了各路諸侯,並於公元前202年一月,在垓下與楚霸王項羽決戰,並取得勝利,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公元前202年二月,劉邦稱帝,但是這時的劉邦已經年過半百。

    為了後代能順利繼位,開始殺那些能威脅皇位的人。

    劉邦也知道自己已經那麼大年紀,又能活多少年呢!自己活著還能壓制,可是自己百年之後,自己的後輩能不能壓得住啊,於是劉備趁著自己身體還硬朗,開始對那些自己封的異性王大開殺戒。

    先是燕王臧荼造反,被劉邦平定,後來韓王信被誣告有謀反之心,韓王信擔心自己被殺,於是投靠匈奴起兵造反,劉邦於是派柴武擊敗並殺死韓王信,後陳豨受到韓信蠱惑起兵造反,被劉邦親率大軍殺死,韓信也因此被呂后所殺……同時劉邦還面臨匈奴的危險,最後劉邦已和親方式暫時穩定匈奴。

    綜合來看,劉邦自成帝以後,都忙著平定異性王的造反和匈奴,哪有時間去管嶺南地區的事。

  • 5 # 品茗讀史

    導語:劉邦當然不是心甘情願地容忍南越的存在。只是南下收復嶺南,西漢初期並不具備那樣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實力。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趙佗率領50萬秦軍去平定嶺南。歷經血戰,主帥屠睢都戰死了。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軍才徹底平定嶺南,把它正式納入了秦朝的版圖。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中原大亂。此時嶺南秦軍主帥任囂病死,臨終前與副將趙佗商議天下大勢。任囂認為秦朝政治腐敗,不值得去救它。不如坐擁雄兵,據險堅守,自成一國。

    於是,趙佗遵從任囂的遺言,封關鎖道,隔絕嶺南與中原的交通。不理會中原的戰亂,一心一意開發嶺南。

    到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時,嶺南已是社會秩序穩定,生產經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其軍事實力更是不容小覷。

    因此,劉邦雖然統一了天下,卻沒有發兵收復嶺南。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嶺南在趙佗治理下,休養生息了多年,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物資充裕,軍力強盛。

    趙佗為防止北方戰亂蔓延到嶺南,依據險要地勢,建立了三道穩固強勁的軍事防線。再加上嶺南的幾十萬秦軍都是久經戰陣的百戰精銳,西漢軍隊要想突破這三道防線,進入嶺南,那麼,西漢政府付出的代價將會是非常慘重的。

    2.嶺南地區的氣候對北方士兵影響很大,根本就不利於北方軍隊作戰。

    劉邦死後,呂后曾經派出重兵攻打南越。但是嶺南地區炎熱潮溼的氣候,讓北方士兵苦不堪言,病患不斷。結果,連南嶺都沒有翻過去,就不得不撤退了。

    (趙佗塑像)

    趙佗趁勢追擊,出兵攻打長沙。在連連獲勝、大逞兵威之後,才撤回南越。

    因此,劉邦不出兵收復嶺南,是明智的決定。

    3.西漢剛建立時,由於連年戰亂,中原社會凋敝不堪,百姓無以為生。就連公卿大夫上朝時,因馬匹缺少,只得乘坐牛車。

    打仗,主要打的是錢糧。也就是戰略物資的消耗。

    一旦與南越開戰,必然就會是一場大規模的持久戰。西漢政府的財力,根本不足以供給這樣一場長久的戰爭消耗。

    4.西漢初建,異姓王眾多,他們分封領地,割據了大片富饒的國土。

    這些異姓王經過長期戰爭,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地盤,得以享受榮華富貴;怎麼會聽從劉邦

    的調遣,去遙遠的嶺南吃苦作戰呢!

    5.白登山之圍,使劉邦明白了自己有幾斤幾兩,從而喪失了開展對外戰爭的想法。

    公元前200年,劉邦親率30萬大軍,志驕氣橫,意欲一舉蕩平匈奴。結果卻中計被圍在白登山上,最後還是靠陳平獻計解了圍。

    自此以後,劉邦再也沒有對外開展戰爭的念頭了。轉過頭來,一心一意地開始剪除擁兵自重的異姓王了。

    結語:劉邦是認識到自己的國力不足,難以對外進行長期持久的戰爭,才決定不去收復嶺南地區的。

  • 6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嶺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百越之地。由於越族種族眾多,各部落差別較大,所以稱之為“百越”。現代考古學證明,嶺南在秦朝之前已經存在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同時嶺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從商朝開始,再到周朝,春秋戰國時期,嶺南和中原文化就有了經濟文化往來。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閩、吳、越、楚等國和嶺南有著密切的交往。但一直以來大家都屬於相對獨立的文化政權。直到秦始皇平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秦始皇又把目光投向了北方匈奴和南方百越之地。

    在秦始皇的思想邏輯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秦始皇在建立秦朝後就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想要把嶺南納入中原政權的統治範圍之內。秦始皇發動對百越的戰爭共有三次,主要是秦軍和雒越軍的戰爭,這三次統稱為“秦始皇三徵嶺南”。直到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郡、南海”3個郡。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揭陽、四會5個縣,郡治番禺。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屬象郡,粵西有一部分屬桂林郡,粵北部分地區屬長沙郡。這是廣東歷史上有現存文獻記述的第一次劃分行政區。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之際,南海郡尉任囂病危,委任龍川縣令趙佗代職。任囂死後,趙佗即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之後趙佗拒絕了北上幫助秦朝鎮壓叛亂,反而自己武力攻並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

    劉邦建立漢朝後,劉邦也曾幻想過效仿秦始皇北征匈奴,南討嶺南。但幻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悲慘的。劉邦的征討大計隨著劉邦對匈奴作戰的失敗而告終。在經歷了和匈奴白登山之圍後。劉邦意識到,戰爭並非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所以劉邦開始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在北方匈奴唯一解決後,劉邦開始恢復國家的生產經濟能力。而嶺南問題也迫在眉睫需要解決。但漢朝的國力已經不允許劉邦再大軍南下征討進行作戰了。畢竟中原經歷了十數年的大戰,極需時間恢復國力。所以劉邦決定招安趙佗。

    漢高祖十一年,劉邦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成功的說服了趙佗歸降漢朝。趙佗也想的很明白。自己雖然名義上歸順漢朝,但嶺南還是自己說了算。漢朝劉邦需要面子,趙佗就給劉邦面子。這樣一來大家都好過。所以在陸賈出使嶺南後,趙佗也就順坡下驢接受了招降,之後趙佗接受了漢高祖劉邦賞賜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

  • 7 # 楊善鑑

    劉邦平定天下後,並非容忍南越存在,主要是諸候未服,周邊還有未收伏勢力,同時劉邦認為南越原為秦朝駐軍,因秦朝內亂,無人顧及,後秦朝覆滅,又成了沒孃的孩子,只好獨立稱王了。南越本蠻荒之地,離中原遠隔千里,南越王趙佗又乃一介武夫,並無大才,威逼利誘終會投降,只是時間而已,不需出動大軍,勞命傷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結婚越來越難,離婚越來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