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曉雜談
-
2 # 巴別塔上的鴉
我看見這個問題的時候愣了一下,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愣這一下,隨後突然想起來了很多事情,我好想有拼命的想要在乎自己,但卻始終不得其法。
我想變得優秀,想超越同齡人,所以我想放棄無意義的社交用更多的時間去提升自己,這也是在乎自己的一種表現吧。
但是我卻太過於注重自己的感覺,反而被扣上了固執難以相處的名頭,所以我身邊的朋友並沒有多少。
我渴望被愛被尊重,所以我一味地覺得,用你想被對待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可是真的能換來尊重嗎?因為不懂拒絕,我被扣上了討好和軟弱的帽子。失去的東西更多了,得到的也全是我不想要的。
我喜歡談戀愛,喜歡那種和心意相通的人在一起時的幸福甜蜜,也喜歡和身邊人分享這份甜蜜,希望他們也能感受到這份心情變得開心,所以我會有些張揚的告訴身邊的人,我到底有多快樂,我的伴侶有多好,你們可以放心我不會不幸福,愛我的人可以不必為我擔心。
可是真的能傳達到這份心意嗎?久而久之我卻被扣上了不自愛和愛炫耀的名頭,我能說什麼?
所以你看,我也有真正的、好好的在乎過我自己,可是呢?
世間安得兩全法啊?
-
3 # 坦然每一天
從小到大,我有真正的在乎自己。
那是我失去了“得不到該有的感情、健康、物質的能力”的時候,我才真正在乎自己,在乎自己的感情;在乎自己的健康;在乎自己的物質。
從小到大,我對自己有過太多的不在乎,因為我有能力得到,不懂得珍惜。
那一年,意外使得我趴在了床上,蜷縮在了輪椅上,經過了無盡的黑夜、痛苦的煎熬,我開始真正的在乎自己。
我真正的在乎自己感情。我有感情,我重感情,所以我特別的在乎自己的感情。
我在乎自己的友情。身體好的時候,身邊的朋友你來我往,有些人和我交往可以是虛情假意,也可以是逢場作戲,我不在乎他們的做法。
我出現了意外後,身邊的一些朋友,離我而去。我打電話想找他們聊天,他們說在忙;我想尋求他們幫助的幫助,他們說沒有時間。
留在我身邊的朋友,讓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溫暖。他們會主動找我聊天,主動來給我幫助,哪怕他們再忙,他們也會把我放在第一位。
這一刻,我體會到了“人走茶涼”的真諦,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友情,我也開始真正在乎自己的友情,我會把我的友情回饋給我真正的朋友。
我在乎自己的親情。身體好的時候,我會和父母較真,會和兄弟姐妹抬槓,會和妻子吵架,我不在乎自己的親情。
意外出現後,父母每天為我穿衣送飯,沒有抱怨;兄弟姐妹有時間就來找我,看看我有什麼需要;妻子打工,養活著我們一家人,沒有流淚。
這一刻,我才開始真正在乎我的親情。我的親情,讓我溫暖,讓我安心。
我真正在乎自己的健康。曾經:工作上,我不怕苦、不怕累,因為我有的是力氣,我不在乎自己的身體;生活中,我酗酒、熬夜,因為我有的是精力,我不在乎自己的健康。
如今:磕了碰了,打電話託人幫忙抓藥;感冒發燒了,叫來醫生輸液;遇到大問題了,一家人陪我進醫院,整天圍著我團團轉,臉上刻滿了愁容。
這一刻,我開始真正的在乎自己的健康。我不願再去麻煩別人,我不願讓家人為我過多的擔心。
我真正的在乎自己物質。喝酒、抽菸、打牌,這是我曾經離不開的夥伴,我不在乎花錢,因為我能掙到錢。
趴在了床上,蜷縮在輪椅上,我失去了掙錢的能力。
父母年齡大了,他們需要物質來保養身體;孩子上學了,他們需要物質來保證自己的成長和教育;妻子很累了,她一個人扛不起家庭的重擔。
這一刻,我開始真正的在乎自己的物質。我把喝酒、抽菸、打牌關進了小黑屋,因為懂得了珍惜,理解了得到物質的艱辛。
生活中,對自己多一點在乎,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在乎別人。
生活中,對自己多一點在乎,自己的感情、健康、物質得來不易,不要在沒有能力得到的時候,才想到在乎自己。
生活不易,還是多多在乎一下自己吧!
-
4 # 英子手作坊
我一直都很在乎我自己,因為你不在乎自己沒有誰會特別在乎你,不要說父母會在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獨立的思想,平時誰會去考慮你的感受在乎你的想法,沒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所以自己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
-
5 # 子格媽媽
沒有。小時候按照爸爸媽媽心中的標準活著。工作了,有領導指引者。結婚了,家庭束縛著。在乎自己,應該不會太刻意那種。用自己的方式去愛身邊的人,其實也不錯
-
6 # 家有兩寶兒
從小到大,我一直在乎我自己,很小時候媽媽落難,家裡很窮,我一邊上學,每天回家做大量農工,但我成績很好,我知道只有我努力學習,將來我會好的,我也可以照顧爸爸媽媽!當然,後來實在沒錢供我上學,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感情被背叛後,那個人為了說得自己離開我是對的,給我家人們說我天天鬧自殺,我聽後很可笑,他是誰?值得付出我的命,我要好好的活著,因為我好著,我的兒子才能有媽媽,我父母才能好好的。
人生得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家人,朋友!
-
7 # 收藏伴我同行
從小到大,我從沒真正在乎過自己。
如今,年過五十奔六十了,身體也不似從前,特別是自己躺在病床上,孤獨落單下,才覺得自己的悲涼。
我們這代人,從小經歷過貧窮生活,懂得父母的艱辛,體會到兄弟姐妹的真情。長大成人後,只要自己有能力,只要他人有需求,我都是哪個不計得失,百分之二百無私奉獻的人。
當然,我的付出,得到家庭親朋、七大姑八大姨、表兄表妹們的一致好評,公認我是個善於助人,注重親情,人情味十足的善人。
在工作中,我依然是這種態度為人處事,不在乎自己得失,不計較多少,讓得他人,不爭不搶。有時想來不公,但自己馬上能找到自我平衡點,覺得官不能當一輩子,退休後都一樣。錢再多,也是一日三餐,住一間房睡一張床,也不會比咱高到哪裡去,好到哪裡去。我是個知足常樂的人。
想來,太在乎自己,也不一定好事,因為往往這樣的人太計較結果,太把自己當回事,當事與願違的時候,他們沒有承受能力,得抑鬱症的機率會大。
像我這種不在乎自己的人,比較從容面對現實,能承受壓力,所以也不是壞事。
-
8 # 娜娜娜子哦
沒結婚前在乎自己多一點,結婚後在乎孩子們多一點!我自己生活可以隨便點,但我的孩子們可就不能隨便。孩子們成為了我生活的重點。只要他們健康快樂就是我最在乎的事了!這可能就是一個當媽的想法吧。
-
9 # 好二姑娘
沒有人會不在乎自己的,只不過很多時候,這份在乎分量少的可憐。
我們把大部分注意力給了外在的人事,卻把自己壓縮再壓縮,最後變成很小很小的一點,放在最深的角落,鮮有人知,漸漸蒙塵。
我本身並不是個強勢的人,尤其是從前,沒有主見又太過在意旁人的看法。我總是在乎旁人是不是會喜歡我,卻忘記問問自己是不是喜歡這樣一個包裹起來的自己。我活在別人的目光和期望裡很多年,活成了別人想要我成為的樣子,我以為這樣也很好,也以為可以心甘情願的繼續這樣走下去。可是就突然有那麼一天,我停了下來並開始質疑自己決定。
我這算哪門子的在乎自己?我在乎別人眼裡的自己勝過在乎真正的自己,我的所謂的“在乎”已經被扭曲的面目全非了。
這種變態的在乎,把我的開心都奪走了。上學的時候在乎同學喜不喜歡我,老師重不重視我,工作了以後我在乎在同事裡能不能合群,領導能不能欣賞我,我還在乎父母的看法、感受,在乎熟人對我的評價,在乎陌生人看我的眼神,可我獨獨忘記了,只在乎我自己。
什麼叫在乎自己呢?在允許達成的情況下,做自己開心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然後讓我所有在乎的人真正被這個真實的自己所吸引。皆大歡喜,這才叫在乎啊。
所以好好愛自己吧,只有自己才是一生之中最重要、最堅實的依靠,只有自己先去珍視,別人才會重視。
-
10 # 王小柏
從小到大,你有沒有真正在乎過自己!很在意自己,沒結婚的時候在意自己,為了父母。現在結婚了,在意自己是為了愛人。所以我們每個人必須要在意自己!在意自己就是在意家人。
-
11 # 竹紗
從小到大,從不在乎自己,是付出型人格,直到一次,兩次有病住院了,才知道對自己好了。一要自己快樂,家人才快樂;二要自己健康,才能不拖累家人;三要自強自立,人才能活的有尊嚴。
-
12 # 123唐老鴨
小時候,我眼裡只有自己,什麼都以自己為中心,一定要讓家人遷就我,否則就是一哭二鬧三地上打滾。
我的好吃在院子裡出了名的,我自私且貪心,經常是吃著碗裡的,看著桌子上的,還想著鍋裡的。我是家裡的老么,奶奶和爸媽特寵特溺愛我,兩個哥哥大多時候都是羨慕嫉妒恨我的公主待遇。
現在回想起來,真為年幼無知,刁蠻,任性的自己臉紅心跳。
在我逐漸長大時,漸漸明白了做人的責任和義務時,我開始慢慢為我的家人們著想啦,願意為了他們而去改變。這時的我已經很少為自己考慮。
記得第一次出來打工,春節回家時,給奶奶和爸媽都買了禮物,每次發工資都攢錢寄回家,補貼家用減輕爸媽一些小小的負擔。
後來為人妻,為人媳時,慢慢學習怎麼融進婆家,怎麼給他們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經濟上的幫助,還有生活中的幫助,洗衣做飯打掃收拾什麼的,
再後來自己有家有兒女時,心裡眼裡只有他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只願孩子們快快長大,儘量給他們一些優越的生活。
想著自己成天在三尺灶臺,穿著上沒什麼講究,隨便一點,乾淨舒適整潔就好。也許省省省是女人的通病吧。
我想世人都是這樣吧,在彼此說著言不由衷的“我很好”的善意謊言裡,默默地委屈自己,把生活中的不堪,疲憊和無助,統統獨自吞嚥著。
如今已到知天命的年紀,不得不在乎自己,為自己的身體健康做考慮。
如今的我年快半百,知天命的年紀真是個尷尬的事情,上有年邁的父母需要我去盡孝,下有未成家的兒女,需要有去做後盾給予幫助,此時我才感覺到自己的是如此的兩難境地。
為了自己需要中流砥柱的努力,我咬著牙閉著眼睛狠狠心,買了一臺呵護身體的艾灸儀器。這傷不起病不起的身體,不只僅僅屬於我自己,它還屬於愛我的家人們。
希望所有為家庭和家人們打拼的各位親朋好友們,請你們不要太逞強,太勉強,也要聽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我也身心疲憊,我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嗎?”
感謝那些努力為家人撐天空的可人兒,同時也懇請你們在那片天空裡駐足停留一下,抱抱可愛的自己。
-
13 # 清影書房
這個問題問的很扎心啊!從小到大一直沒有自我,直到三十年後才相信,別人誇你長得好看是真的。直到四十年後,你生了病才知道你從沒有拿自己的身體當回事過。直到五六十年後你有了孫子,你才知道你的孩子不能沒有你的幫忙,你仍然很重要。直到七八十年後,你會發現你不能沒有你的孩子,雖然你有自己的生活,但還是牽掛和思念。這一生啊,可能一直也沒有真正在乎過你自己!
-
14 # 芳徑歌者
看到這個話題,我不禁陷入沉思,是呀,從小到大,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正在乎過自己呢?還真就想不起來一件事能夠證明自己真正在乎過自己。
有人在乎,才能撒嬌,沒人在乎,只能懂事。小時候,父母在乎我,他們把能夠給我的一切都給了我,而他們也似乎從來沒有在乎過自己,自己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我到光明裡去。如今,我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我也像我的父母一樣,願意放我的孩子們到光明裡去。
在中國為人父母的人大抵是沒有太多的機會去在乎自己的,當生活的責任壓在肩上時,盡職盡責就是他們的追求和目標。
-
15 # 如意媽媽and2018
我是討好型人格,就是小時候得到的愛少了,所以,想討好他人,讓他們愛我一些,現實教我做人,現在我學會了愛自己。
-
16 # 紺青2020
人生短短數十年,有的人為自己而活,有的人可能此生都在為別人活著,學生階段為父母耳提面命的成績,畢了業為生計奔波,結了婚為家人忙活,更有的人為了子女的生活房子孩子折騰後半輩子。
很多人也會想,人的此生就不能徹底為自己活著麼,我以前也想為自己活著多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生活也有了不一樣的領悟,每個階段的我們的人生都會有不同的感悟,不論好與壞。沒有誰的一生是徹底為自己活著的,但是總該有一些時刻是為了自己做出的選擇,,或理想或信念或愛情或愛好,不管是為誰奮鬥,都不要忘卻自我。
-
17 # 中流年華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從小到大,自己好像還真沒怎麼在乎自己,相反的,自己卻時時刻刻的在為別人著想,想想自己幹嘛非要這樣呢?做一個沒心沒肺的人豈不是挺好的,幹嘛想那麼多,以後多在乎自己一點,多疼自己一點,自己疼自己的人,全世界都不敢惹
-
18 # 生活技巧雜談
成家之前:在乎自己的就是事業前途;
結婚生子後:在乎老婆孩子,父母;
在乎他們的感受就是在乎自己。
-
19 # 李姐生活錄
從小到大有沒有愛惜過自己?這個嘛,我還是有的。我從小就穿愛美都愛打扮,講自己吃穿。每天都穿的乾乾淨淨,不化妝不出門
-
20 # 大海里的一滴水珠
說實話,我總是為別人著想,很少在乎過自己,現在年紀大了,經歷了一些事情,覺得人生苦短,人活著關鍵是自己要開心,所以,還是要在乎自己!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兒時的我喜歡讀書,高聲朗誦,傳承了父親宏亮的聲腔,高聲誦讀詩書時,有山谷迴音。中年的我為了培養子女成材,身心精力努力為兒女創造外因條件,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兒女個個優秀,無須操勞。每天只想看看書,出外觀享,但由於多年對知識的荒廢,有待繼續開墾,現時間比先前更多,所以想用知識來樂享,讓生活充滿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