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管理故事會
-
2 # 七彩飛揚
楚霸王項羽是人們都一直津津樂道一位英雄。他乃楚國大將項燕的後代,秦末時候推翻了暴秦的統治,建立了西楚政權,傑出的軍事才華是令人佩服不已的。人們也通常知道他的“烏江自刎”結束了生命。可是,很少人知道他的屍體被肢解與分屍。
實質上,在項羽自刎之前,漢騎司馬、呂馬童也告訴過他,劉邦曾經下了許諾,取下項羽的人頭可以獲得千金,賜邑萬戶。於是,項羽就對這些漢軍士卒說:“我現在就給你們一個機會”。之後,就這樣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當項羽死之後,漢軍計程車兵為了獲得賞金與功勞,都紛紛割下他的屍體。這些漢軍為了搶功與錢財,互相爭執,如狼爭奪獵物一樣自相殘殺,為此死了好幾十人。一代梟雄項羽的屍體,就這樣被砍成碎片。可憐英雄一生,最後連一根骨頭也沒留下,可真是令人痛心!
最後,整個楚霸王項羽的屍體就被分解為五部分,就是漢將王翳把他的人頭割下,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等,就把項羽的身體做分解。這五個人在劉邦面前報功,每個人都獲得兩千戶邑民,還都被封為候。
“我聽周生說過,三皇五帝中舜的眼睛是兩個瞳仁兒,現在我又聽項羽也是兩個瞳仁。莫非,項羽真的是舜的後代嗎?為啥能發跡如此快……他立下累累戰功,自以為很聰明卻不肯向古人學習。他一直認為霸王的功業是需要武力去征伐。結果卻在短短五年中,把整個國家都丟失了。死在東城,卻不會反思自己錯誤所在,實在是大錯特錯!而且,他居然用‘天要亡我,不是用兵’的過程這一句話來推卸責任,難道不是非常荒謬嗎?” -
3 # 水一白聊歷史
殺人不過頭點地,雨過地皮溼。楚霸王都已經自刎於烏江了,為何還要被肢解分屍呢?
這一切還要源於劉邦的一條命令。
楚漢相爭,垓下兩軍決一死戰,一生打勝仗無數的項羽陷入劉邦數十萬大軍的重重包圍。楚霸王率八百騎勇趁夜突圍而出,可依然無法甩開灌嬰數千精騎。身邊的兵士一個個減少,項羽亦是慌不擇路,且戰且逃,直逃到烏江之邊。
一邊是烏江亭長的一葉扁舟,東山在起會有期;另一邊則是數千追兵欲置他於死地。
此時的楚霸王已是孤身一人,心灰意冷,已無顏再見江東父老,遂將坐下馬賜予亭長,回身步戰,與追兵相戰。落難的霸王依舊是霸王,挨近的漢軍死傷無數,一時之間竟無人敢靠近。
此時,騎司馬呂馬童與郎中令王翳趕到,與楚霸王相對。霸王但見來人是呂馬童,不由大喝一聲“若非吾故人乎?”,原來霸王與呂馬童早有故交,此時相見,不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楚霸王暗道一聲:“也罷!與其便宜了他人,不如便宜故人”,便言道:“我聽說漢王購我頭千金之重,封萬戶侯,吾原以頭獻予故人。”言罷,項王揮刀自刎而死。
見項王一死,漢軍頓時亂作一團,爭先恐後地向霸王的屍體奔來,為奪其頭,竟自相殘殺起來,轉瞬之間,已有數十人倒在血泊之中。
到最後,項羽的頭顱和四肢共被五人所得,除了呂馬章和王翳之外,還有呂勝、楊武、楊喜三人。五人覆命之時,劉邦見項羽已死,不禁大喜,將五人全部封侯。
只可嘆,楚霸王何其英勇,到最後卻連個全屍都無法保全。
-
4 # AN來說說
為了分功勞。
當時劉邦放話說:禽得項羽封萬戶侯。於是,各路小將把項羽團團圍住,但都搞不過項羽。
最後項羽煩了,覺著沒意思不想活了,正好其中一個人跟項羽是舊相識。項羽就對他說,哥死了,送你小子一場富貴。
說完拔劍自刎,那哥們搶了個腦袋,其他四個搶了屍體。
爭搶到劉邦那裡,劉邦就和稀泥說:那就分分吧。最終,把他們每人封了兩千戶。
-
5 # 史小帝
西楚霸王項羽鉅鹿之戰消滅秦軍主力,推翻秦朝,建立西楚政權,分封天下諸侯,最後敗於劉邦之手,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邊上。
公元前202年12月,垓下一戰,項羽大軍大勢已去,烏江畔項羽自刎而死,這一年他31歲。因劉邦重金懸賞項羽,劉邦大軍圍困項羽的將領爭先搶奪項羽屍體,據說在這內耗中死了百來人,傷了無數人,最後才分出了勝負。有五個人,他們每個人都得到了項羽身體的一部分,這五個人是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王翳。劉邦隨後給他們進行了重賞:
王翳,砍下了項羽的人頭,封為杜衍侯;
楊武,得到了項羽的右腳,封為吳防侯;
呂勝,砍下了項羽的左臂,封為涅陽侯;
楊喜,得到了項羽的左腿,封為赤泉侯。
呂馬童,因為手腳慢了點,最終得到了項羽的一些零碎殘骨,被封為中水侯。
項羽死後,為了侮辱他,不僅被分屍,劉邦還幹了這件事。史記《項羽本紀》: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肉體上消滅了項羽,還要滅了項氏的傳承,斷絕項氏的香火,以自己的姓冠給敵人,不得不說這是對西楚霸王項羽的一種侮辱。
-
6 # 符強民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帶領手下突圍至烏江,放棄過烏江的機會,因為他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所以和劉邦的人拼死搏殺,後遇到漢騎司馬、呂馬童告訴他們說:“劉邦曾言取自己人頭可得千金,賜邑萬戶,我就給你們個機會”,之後就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項羽死後,漢將王翳立刻割下了他的人頭,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將剩餘的項羽的屍體肢解。項羽之死是敗在性格上。
-
7 # 路遙lgy
有一句話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古代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殘忍程度,難以描述。戰士想出人頭地,就需要努力的廝殺,殺死更多的敵人。
他們立功的證據,就是收穫多少顆敵人的頭顱,或是耳朵,或是肢體,來證明自己的功勞,這樣才有被提拔當官的機會。當然,殺死敵人的首領,更是有更重的獎勵。
項羽被圍困,帶幾百人逃至烏江,他看到漢軍裡的司馬呂馬童大呼:“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不敢正視看項羽,對旁邊的王翳道:“此項王也”。項羽此時已抱定必死之心,對呂馬童說:“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在戰爭中,為鼓勵士氣,使將士奮勇殺敵,臨時會有一些激勵的辦法。劉邦在圍攻項羽時,也一樣的拿出了鼓動士氣的激勵方法,正如項羽所說,拿到他人頭者賞千金,食邑萬戶。這是一種相當可觀的獎勵。
項羽說完自殺,《史記》記載“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為了爭奪項羽的屍體,出現互相踐踏廝殺。
王翳勢大,先得了項羽的首級,呂馬童,楊喜,呂勝,楊武各得項羽四肢之一,回去給劉邦報功。劉邦隨即封呂馬童為中水侯,王翳位杜衍侯,楊喜位赤泉侯,楊武為吾防後,呂勝為涅陽侯。並將萬戶食邑,千金分給五人。此後,這五人一下就飛黃騰達了,成了侯爵,還能世襲,富貴百年。
項羽作為楚漢戰爭中的主要人物,劉邦的鼓勵自然是很高的,死後被分屍,在古代屬於很正常。劉邦最後將其以“魯公”身份埋葬於谷城。
-
8 # 讀史鑑權謀
首先說明一點,項羽並不是劉邦下令分屍的。不過確實是因為劉邦而被分屍的。項羽之勇,天下無雙,當時劉邦為了徹底摧毀項羽,所以頒佈了一道命令:得項羽人頭的,賞千金、封萬戶侯!所以當項羽自刎之後,主將王翳得到了項羽人頭,而其他士兵為爭功,而對項羽的屍體進行了搶奪,最後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4人分了剩下的屍體。這5個人最終都被封侯了。特別是楊喜,得到項羽一條腿,從此由一個士兵開啟了一個家族上千年的輝煌歷史。
-
9 # 婧兒姐趣味歷史
根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記載:
1、垓下戰敗
劉邦聯合各諸侯與項羽在垓下決戰,漢軍兵力超過六十萬,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前軍。項羽的楚軍只有十萬,被三面夾擊而戰敗,退守垓下城。被困垓下的楚軍,又遭遇“四面楚歌”的心理戰術,士氣崩潰。項羽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與虞姬訣別,後率領精銳騎兵八百餘人突圍。
2、烏江自刎
項羽到達東城時,只剩二十八騎追隨,漢軍追擊的則有數千。項羽決議死戰,命令部將從四面分頭下山,約定在山東面三處匯合,接著,項羽大吼著從山上殺下,漢軍望風披靡,如入無人之境,當場斬殺漢軍一將。
突圍後項羽的只損失了兩名部將,到達烏江邊,原本準備東渡,回到江東故土。聽烏江亭長說只有一條小船,漢軍不能渡江,也意味著項羽身邊僅剩的部將也無法跟他渡江。項羽哈哈一笑:“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項羽於是拒絕渡江,把跟隨了他五年的烏騅送給烏江亭長,下馬步行繼續死戰,殺死數百漢軍後,項羽也身受十餘處傷。自知不能活命,於是自刎而死。
3、屍體一分為五
漢軍中的人絕大部分不認識誰是項羽,項羽死前,在漢軍中看到舊相識呂馬童。項羽對呂馬童說:“聽說劉邦用千金和萬戶侯懸賞我的人頭,我把它送給你吧。”於是在呂馬童面前自刎而死。項羽死後漢軍爭搶他的身體,光自相殘殺就殺死數十人。最後軍官王翳搶到項羽的頭,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及楊武各得一塊屍體。五人將屍體拼湊起來,確實是項羽。劉邦故將屬地分封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因此,神勇的項羽死後被分屍,是漢軍爭功的結果,死無全屍不可謂不慘。如今山東泰安曲阜有“霸王墳”,相傳是項羽的頭顱所葬之處。
圖1 京劇《霸王別姬》
圖2 西漢壁畫中的項羽,洛陽古墓博物館
圖3 西楚霸王墓
-
10 # 吉玲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眾將士跟隨劉邦征戰項羽多年,為的就是加官進爵,高官厚祿。劉邦懸賞千金買項羽的人頭,還要給萬戶封地,所以在項羽自刎後,王翳趕緊奔過來搶先快刀割了項羽的人頭,其他人一窩蜂的上來爭搶項王的屍體,甚至發生踩踏死了好幾十人。最後,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各得一條腿或一隻手。他們把項羽的碎屍帶給劉邦並把五體拼一塊,確認都是項羽的,所以漢王劉邦就把當初懸賞的獎金和封地一分為五,五人各得一份。
這一年項羽31歲,中國歷史上最悲情的皇帝,他一生的遭遇讓人痛心。
劉邦不僅要打敗項羽,為了羞辱項羽更是無所不用其極!項羽出生名門,蓋世英雄,素有大志,君子坦蕩蕩。有一次,秦始皇巡遊,很多人去圍觀,項羽和劉邦也在人群中。項羽在看到始皇帝車隊的時候,說了:彼可取而代之。 劉邦在觀看的時候,也說了一句話:“大丈夫當如是也。”由此看出項羽是霸氣的。而相比之下,劉邦就是個小流氓罷了。
項王死後,楚地大部分地區都投降,只唯獨魯城拒不投降,之前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漢王劉邦本想直接屠城,後來考慮到這裡的軍民是因為對項羽忠心耿耿才不願投降的,所以劉邦派人拿著項羽的人頭去給魯城的人看, 項羽已死,天下從此再無魯公。魯城的老百姓才宣佈投降。後來,劉邦就用魯公的禮儀把項羽人頭安葬在了谷城。
一代風雲人物生命就此結束,令人唏噓。
-
11 # 小史寫小史
很簡單,殺了項羽功名利祿都有了。
人活著不就是為了這四樣東西。
項羽為什麼會被分屍?因為劉邦太忌憚項羽了,楚漢相爭多年,劉邦一直被壓著打,幾次差點喪命。所以這次抓住機會,肯定往死裡搞,不然項羽跑了,還會發生什麼就不好說了。
所以劉邦許下重賞,賞千金,封萬戶侯。劉邦平時作風也讓人相信,他會兌現他的承諾。
而且項羽自殺,不好鑑定是誰的功勞,那就搶屍,古代戰場靠人頭或耳朵記軍功。誰搶到是誰的,項羽在搶奪的過程中就被分屍了。
-
12 # 彬州三笑
※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我們從《史記》中可以看出:是在自刎後被劉邦的手下分屍的,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兩點:
※一是可以一夜暴富。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從中可以看出,項羽的頭可值千金。千金對普通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在此,讀者要明白一點,這裡的千金,是真真正正的黃金,而非黃銅。事實上,過去史書上的黃金和黃銅是很容易區分的,如果單寫“金”或者“黃金”,則可能指黃金,也可能指黃銅;如果寫成“赤金”“兼金”,或者後面加上“鎰”這種特定的度量單位,則一定指黃金,而且還是純度很高的黃金。一言以蔽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二是可以一夜功成。封邑萬戶,可以封侯封將。封侯,對於一個普通士兵、普通軍官那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要知道封侯在古代,那是多麼難的一件事。飛將軍李廣青年入伍,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戎馬一生卻未被封侯。想想那是的項羽已自刎,誰能缺過這個上天賜予的機會,以致於“相殺者數十人”。
※西楚霸王,死後落了個屍首不全,真是令人痛惜!
-
13 # 阿杰破一千
大家好!我是YUE歷史小作者。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該下,在突出衝圍後遭到漢軍追殺,最後逃到烏江岸邊,橫劍自刎。項羽的一生堪稱傳奇,死得也是轟轟烈烈,然而漢軍將士卻沒被項羽感動,他們在項羽死後,如同發瘋了一遍,居然一擁而上,將項羽亂刃分屍!漢軍將士到底為什麼這麼殘忍呢?
這件事說起來還得怪劉邦!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原來劉邦深知項羽武藝高強,為了激勵將士,徹底解決項羽,他特意頒佈了極高的賞格,“賞千金、封萬戶侯”。所以項羽雖然在垓下突圍而去,但卻遭到了漢軍瘋狂的追擊,“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一路上將項羽手下的兵將斬殺殆盡。
來到烏江岸邊後,項羽率領餘下的將士下馬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激戰過後,手下將士傷亡殆盡,項羽本人也已經身負重傷了,“身亦被十餘創”。項羽明白,他最後的時刻到來了。這時候,項羽看到漢軍陣中有個熟人,名叫呂馬童,與項羽關係還算不錯,但此時已經成為仇敵。
項羽大呼道:“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十分羞愧,不敢正視項羽,他指著項羽,對對自己身邊的王翳說道:“此項王也。”這時候項羽已經決定終結自己的生命,他大聲對呂馬童說道:“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然後自刎而死。這支漢軍的主將是王翳,他得到了項羽的首級。
接下來,其他漢軍為爭奪項羽屍首,不惜刀劍相向,自己人和自己人打起來了,“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畢竟項羽的屍首就是財富、爵位!到最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也就是說項羽的屍首被分成為五份。五個人帶著項羽的屍首,歡歡喜喜的迴歸軍營。
劉邦並沒有食言,不過為了公平起見,他將千金、萬戶分成了五份,封王翳為杜衍侯,楊喜為赤泉侯,楊武為吳防侯,呂勝為涅陽侯,呂馬童為中水侯。原本這五個人的官職並不高,戰功也不顯赫,按理說是沒有機會封侯的,不過因為他們奪得了項羽的屍首,所以成為西漢開國功臣。
我們在回顧下歷史,當年劉邦在彭城之戰中遭到慘敗,劉邦的數十萬大軍被項羽一戰擊潰。當時劉邦也遭到了項羽手下人的追殺,而且已經追趕上了。可是項羽並沒有頒佈賞格,結果劉邦一頓忽悠,那位名叫丁公的放了劉邦,結果導致項羽最終的失敗!後來丁公投靠劉邦,被漢高祖當場殺死。
許多認識項羽的人都對他做出了一個評價,這個人太吝嗇!比如說陳平,他說“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韓信也說過,“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將士們在戰場上拼命,就是為了賞賜,但項羽卻摳摳索索。
之所以項羽死後會被分屍成了無份 是項羽遇到熟人 但是已經是成了仇敵 將項羽分屍了。
回覆列表
項羽死後被分屍,其實是漢軍為了爭功!
項羽兵敗,不願過江東,800餘人僅剩1人據史書記載,項羽在垓下之戰兵敗後,率領侍從800餘人突圍而去,漢軍追到淮河的時候,只剩下100餘人,當項羽到達陰陵時,迷路了,又被農夫騙入沼澤,最後僅剩28騎,而漢軍追兵有幾千人。
項羽作戰勇猛,帶領28名騎士,衝殺漢軍,殺死百餘人,但項羽僅死2人。後到烏江邊,因不願過江,並將烏騅馬送於烏江亭長,和騎士下馬與漢軍拼殺,又殺死百餘人,最後楚軍僅剩項羽一人。
項羽被分屍,五人封侯項羽身上受創傷10餘處,見到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熟人嗎?”“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購我的頭,封邑萬戶,我給你們一點恩惠吧。”說完,就自刎而死。
漢軍王翳割下了項羽的頭,其餘的人相互蹂躪踐踏,爭奪項羽軀體,以至於幾十人相互殘殺。最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項羽一塊兒肢體。
五個人將項羽的屍體拼合起來,能夠對上,所以劉邦就把原來的封地分成五份: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結語項羽雖然戰敗,但依然英勇,雖然自刎而亡,卻將自己軀體留給漢軍士兵,讓其能夠封侯,給人留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古佳句。